大羅布次姓

大羅布次是源於古羌族,出自魏晉南北朝時期古羌族分支鄯善大羅布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羅布次
  • 別稱:大羅布茲,職納茲
  • 起源:古羌族
分類,姓氏淵源,郡望,

分類

大羅布次[大羅布次、大羅布茲、職納茲,讀音作dà luó bù cí(ㄉㄚˋ ㄌㄨㄛˊ ㄅㄨˋ ㄘˊ)]
大羅布次姓

姓氏淵源

大羅布次氏,亦稱大羅布茲氏、職納茲氏,是南北朝時期居於鄯善地區的古羌族人的姓氏
魏晉南北朝時期,活躍在西域的古代民族除了原住民族外,還出現了鮮卑民族、柔然民族、高車民族、峻噠民族、悅般、吐谷渾等。
東漢末年,西域諸國更相攻滅,不斷兼併,出現了幾大地方政權並立的局面:若羌、且末、小宛、精絕等地並屬於鄯善;戎盧、風彌、渠勒、皮山等地並屬於于闐;尉犁、危須、山國並屬於焉耆;姑墨、溫宿、尉頭、烏壘並屬於龜茲;楨中、莎車、竭石、渠沙、西夜、依耐、蒲犁、億若、榆令、捐毒、琴、休循並屬於疏勒;吐魯番為車師前部;東部天山以北的東且彌、西且彌、卑陸、蒲類、烏貪等地並屬於車師後部;焉耆以西至伊犁河源為悅般;伊犁河流域及準噶爾盆地西部為烏孫;阿爾泰山西南部及蒲類海周圍為鮮卑民族右部。
東漢建安二十五年(曹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曹魏文帝曹丕黃初四年(公元223年),曹魏政權在高昌壁(今新疆吐魯番高昌故城)重新設戊己校尉,在鄯善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設西域長史,開展屯田,使中西道路暢通,西域各地使者和大批商人到中原進貢和貿易。許多中亞地區的粟特商人在塔里木盆地和河西走廊建立了許多類似村落的據點,從而使西域的人種和民族構成產生了變化。從公元三~五世紀活躍在鄯善的古代民族成分的構成,可以看到塔里木盆地西域古代民族成分的縮影。當時,鄯善位於塔里木盆地東緣。
到了晉朝時期,鄯善已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晉王朝在海頭設定了西域長史府,在鄯善的尼壤城(今新疆和田尼雅故城)設定都尉府和司禾府,冊封鄯善的地方頭領為“晉守侍中、大都尉、奉晉大侯、親晉王”。內地有不少農民遷居鄯善,與當地民族共同生產、生活。鄯善與晉朝往來密切,漢族將士、平民和商人留居者日益增多,境內通行漢文。其次,在大月氏貴霜王朝的影響下,鄯善也存在著濃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如官方通行騧盧文。從鄯善發現的木板畫像、泥塑佛像、棉織物上的人像及騧盧文中的人名來看,鄯善有皮膚白皙、藍眼高鼻的歐洲人,有黑髮、黑須、高鼻的波斯人,有高鼻、深目、多須的粟特族人,有臉如滿月、皮膚略黑、身段豐滿的北印度人。自然,占絕大多數的仍舊是古羌族,即鄯善土著人。
于闐、疏勒、龜茲、焉耆等地的人種、民族的語言,雖然與鄯善略有差異,但是,它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相同,都處於封建社會前期的發展階段,而且由於長期的頻繁交往,共同信仰佛教,連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都是非常接近的。
鮮卑民族、柔然民族、峻噠民族、悅般、高車民族、吐谷渾等古代民族在西域的活動,為新疆古代民族增添了新成員。公元三世紀末至四世紀初,鮮卑民族拓跋部由遼西不斷向西、向南遷徙,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拓跋圭創建北魏王朝。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嘉元十六年(公元439年),北魏王朝攻滅北涼國,占據了河西地區,之後進取伊吾,西域各地紛紛歸附北魏王朝政權。南朝宋嘉元二十二年(公元445年)以後,北魏王朝擊敗鄯善土著人,攻破焉耆城,先後設立了鄯善鎮、焉耆鎮。
公元四世紀末五世紀初,在蒙古草原興起了一個自稱“柔然民族”的民族,並建立了一個像匈奴民族那樣的強大的政權。柔然民族是由東胡種族的後裔,主要由鮮卑民族和匈奴民族融合後而形成的一個新的民族。在社侖為鮮卑族的首領時,北征高車民族,並將其收為屬部。後遷龍庭(首都)至弱洛水流域(今蒙古高原色楞格河),稱丘豆伐可汗。在柔然民族強大時,東征朝鮮,西侵鮮卑民族右部,後又與北匈奴民族的餘部悅般聯合,多次西擊烏孫民族,烏孫部難以抵敵,退往蔥嶺西南(今帕米爾高原)。柔然民族則繼續西征疏勒、龜茲,並大舉進攻于闐。
峻噠民族原稱滑,有學者認為是秦、漢時期的姑師,或兩漢時期的車師後部。在鮮卑民族西侵時,峻噠從屬於鮮卑民族。在柔然民族強盛時,峻噠被迫向西南遷徙。公元四~五世紀,峻噠民族進入中亞粟特族人的居住區,並征服了粟特族人。繼而又進攻大月氏,占領了貴霜王朝的中心區(今阿姆河流域),建立了強大的政權。因王族姓峻噠,因此,史書上稱其為峻噠民族,也被印度和東羅馬史家稱為“白匈奴”。公元五世紀後期,峻噠民族開始東侵蔥嶺各地及疏勒、于闐、龜茲、焉耆,西侵波斯,在西域稱強一時。
悅般民族是沒有西遷的北匈奴族人建立的政權。在公元一世紀末,北匈奴被大漢王朝逼迫西遷時,一些老弱留居在裕勒都斯草原,逐漸建立起悅般國。在柔然民族強盛時,悅般民族曾與之結盟進攻烏孫,迫使烏孫遷往蔥嶺西南,悅般民族則占據了烏孫民族的故領地。後柔然與悅般互相征戰,悅般因此又聯合北魏王朝進攻柔然。
高車民族,是北朝人對漠北一部分遊牧部落的泛稱,因其“車輪高大,輻數至多”而得名。南朝人則稱其為“丁零”,而漠北人又多稱其為“敕勒”。據史學家研究,高車、丁零、敕勒、狄歷、鐵勒,都是人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對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的統稱。公元四世紀,高車民族遊牧於貝加爾湖及鄂爾渾河、土拉河一帶。高車民族由六大部落組成: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柔然民族強盛時,高車民族成為柔然民族屬部,不但向柔然民族繳納貢賦,而且還要參與柔然民族發動的掠奪性戰爭。在高車民族中有十三著姓,即泣伏利氏、吐盧氏、乙旃氏、大連氏、窟賀氏、達薄氏、阿侖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羅氏、乞袁氏、右叔沛氏、斛律氏。北朝齊武帝蕭賾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柔然族的豆侖可汗徵集高車兵進攻北魏王朝,高車族首領阿伏至羅曾予以勸阻,但豆侖不聽,阿伏至羅遂率十萬戶高車族人西遷,至今新疆烏魯木齊周圍地區遊牧。阿伏至羅自稱“侯羅訇勒”,意為大王。後南征焉耆、鄯善、龜茲、于闐,與峻噠民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後雙方以龜茲國為界,龜茲國東北歸高車民族,西南依附於峻噠民族。北朝齊武帝蕭賾永明八年(公元490年),阿伏至羅派遣使臣赴北魏王朝,向北魏王朝陳述了西遷並建立高車國的原因,表示願意與北魏王朝聯合,共同抗擊柔然民族。高車國在西域存在了五十餘年,於南朝梁武帝蕭衍大同七年(公元541年)終為柔然民族所滅。高車副伏羅部西遷,並在西域建立起政權,作為歷史上操突厥語族語言的民族較早地進入新疆地區,並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而載人史冊。
吐谷渾部源於鮮卑民族。吐谷渾原為人名,姓慕容氏。公元四世紀初,從遼東鮮卑民族慕容部中分離出來,西遷至今甘肅臨夏西北,不久又向南、向西發展,逐漸控制了今甘南、四川西北部和青海等地的氐、羌等民族。到吐谷渾的孫子葉延為首領時,開始建立政權。在鼎盛時,其勢力擴張至今四川西部和新疆東部。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嘉元二十二年(公元445年),吐谷渾部發生內亂,首領慕利延被北魏王朝打敗西逃,經過鄯善、且末,進攻于闐,直至廚賓。後慕利延回青海。鄯善地區和且末地區成為吐谷渾的領地,大批吐谷渾族人遷居羅布泊周圍。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戰亂頻仍,不少漢族人遷往河西,有的又從河西輾轉到新疆。他們和漢代的屯田士卒的後裔匯集在今吐魯番地區,並使該地區成為這一歷史時期漢族人在新疆聚居比較集中的地區。高昌壁也發展成為西域的大城市,其周圍地區還建立了許多漢族聚居的衛星城鎮。晉成帝司馬衍鹹和二年(公元327年),前涼國王張駿取消了戊己校尉建制,設立高昌郡,下設田地縣、橫截縣、高寧縣(皆今新疆鄯善)。縣以下為鄉、里。郡有郡守,縣有縣令,鄉有嗇夫。前涼政權在高昌地區設立郡、縣、鄉三級政府,第一次將郡縣制度推行到了新疆地區,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南朝宋孝武帝劉駿大明四年(公元460年),柔然民族立闞伯周為高昌王。北朝齊武帝蕭賾永明九年(公元 491年),高車民族又立敦煌人張孟明為高昌王。不久,張孟明被高昌國人殺死,馬儒被立為王。後馬儒投向北魏王朝,要求居民遷入內地。高昌國人又殺馬儒,擁立漢族人嘹嘉為王,才把局勢穩定下來。嘹氏政權共傳九代,保持了一百四十年的統治,故史稱“高昌嘹氏王國”。高昌嘹氏王國是漢族人在新疆地區建立的第一個地方政權。
公元五~六世紀,西域古代各民族相互角逐,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嘉元十三年(公元435年),柔然民族擊敗高車民族。鄯善土著族人原來臣屬北魏王朝,後來轉歸柔然民族。
南朝宋嘉元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北魏王朝派大將萬度歸西征,鄯善土著族人又歸附北魏王朝,北魏王朝設鄯善鎮,駐兵戍守。南朝宋嘉元二十七年(公元450年),車師、焉耆歸附北魏王朝。北魏王朝設焉耆鎮。北涼進攻車師前部,車師先受北涼統治,後歸高昌墮乒王國。
南朝宋明帝劉彧泰始六年(公元470年),柔然民族大舉進攻西域,北魏王朝在西域的設定均被柔然民族廢止。為對抗柔然,北魏王朝與吐谷渾聯合,因此吐谷渾族人遷居鄯善(今新疆羅布泊周圍),而鄯善土著族人則一部分遷居青海,一部分”經焉耆遷居高昌(撩氏王國的東部,他們將地名也帶到這裡,這就是今日的鄯善為何在吐魯番盆地東部的原因。還有一部分鄯善土著族人遷居伊吾(今新疆哈密)以西,建大羅布城,漢史中稱其為“職納城”。
這一時期,西域各種勢力急劇變化。先是北魏王朝聯絡高車民族、悅般,對付吐谷渾、柔然民族和噠。後來峻噠民族與高車民族友好,和柔然民族通婚,向北魏王朝朝貢,與吐谷渾民族和睦相處。後北魏王朝與柔然民族爭奪西域,到公元六世紀,柔然民族對高車民族屢戰屢敗,北魏王朝在西域占據上風,北魏王朝已成為西域的主宰。
漢朝時期,大宛(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以東各地人種和語言近似於漢族人,大宛以西則為深目、高鼻、多須的胡人。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則以高昌國為界,以西各地居民多為深目、高鼻、多須的胡人,以東則為漢族人、羌族人、鮮卑族人和吐谷渾族人。有些粟特族人已成為塔里木盆地一些地區的統治者。例如介於鄯善與于闐之間的白題,國王姓支,是粟特九姓的月氏人;末國的國王姓安,也是粟特九姓的安國人;周古柯(即莎車)的統治者也是粟特族人的相貌。
由於各種勢力複雜多變,促使天山以北和塔里木盆地東部地區各民族之間最終大融合,匈奴民族、鮮卑民族、高車民族、峻噠民族等各民族主要成分基本融合於鐵勒族之中。這種歷史的演變為以後突厥汗國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在鄯善土著族人遷居伊吾(今新疆哈密)以西並建起大羅布城(職納城)後,逐漸接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不少人以居住地名為姓氏,稱大羅布次氏。大羅布次,即古突厥語“住在大羅布城的人”,漢史譯音稱大羅布茲氏,或職納茲氏,實際上就是西域地區地域化的古羌族分支。
至唐朝以後,大羅布次氏族人逐漸分別融入漢民族、或回紇民族,其漢化姓氏多為羅氏、慈氏、納氏、布氏等。

郡望

伊吾盧: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哈密古稱昆莫,曾為烏孫王府所在地。東漢時期稱伊吾盧,曾置宜樂都尉。三國時期曹魏政權置宜禾伊吾都尉。隋朝大業六年(公元610年)設伊吾郡。唐朝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置西伊州後改稱伊州。唐朝末期歸西漢金山國,後轉附西州回鶻漢國。元朝時期稱哈密力,隸屬於甘肅行省。元朝末期割據自立,稱哈密國。明朝時期置哈密衛。清朝康熙年間一度被蒙古準格爾部占領,後歸附清王朝,被封為一等札薩克,編旗設隊。清乾隆年間設哈密廳,清光緒年間改為直隸廳。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為哈密縣。新疆和平解放後,1961年國務院決定以原哈密鎮為基礎成立哈密市,1962年撤銷哈密市,1977年1月恢復哈密市。1983年國務院決定撤銷哈密縣,政區併入哈密市。1984年5月完成撤縣並市工作。
鄯 善:鄯善位於天山東部南簏的吐魯番盆地東側,北與木壘縣、奇台縣為鄰,東經七克台鎮連線哈密市七角井鄉,西部吐峪溝蘇貝希村與吐魯番市勝金鄉接壤,南部經南湖戈壁至覺羅塔格與若羌縣、尉犁縣為界。西漢時期為狐胡國地,東漢時期併入車師前國。唐朝時期置柳中、蒲昌兩縣,隸屬於屬西州。宋朝時期屬高昌回鶻王國。元朝時期稱作魯克察克,元朝末期末改稱柳城,到明朝時期又稱作柳陳、魯陳等,即今魯克沁。明朝正統年間併入吐魯番,稱作“必殘”。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設辟展辦事大臣,並建吐魯番六城,辟展為六城之一。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鄯善縣,隸吐魯番直隸廳。現屬吐魯番地區。2000年,鄯善縣轄五個鎮、五個鄉:鄯善鎮、七克台鎮、連木沁鎮、魯克沁鎮、鄯善火車站鎮、達朗坎鄉、辟展鄉、吐峪溝鄉、迪坎鄉、東巴扎回族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