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月華土法造紙技藝

大竹月華土法造紙技藝

大竹月華土法造紙技藝,隋唐初創,明清興盛。產生於大竹縣月華鎮,並分布其周邊地區的一種民間傳統手工技藝。造紙主要是用於人們敬神祭祀焚燒的製品(冥紙),因生產工藝複雜、周期性長,紙張質地優良,現已成為月華鎮的特色產業。

2011年被達州市人民政府評定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竹月華土法造紙技藝  
  • 批准時間:2011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承人:吳朝全
  • 評定日期:2010年
  • 起源年代:隋唐 
歷史淵源,地理環境,史料記載,製作工序,第一道工序,第二道工序,第三道工序,第四道工序,第五道工序,第六道工序,工藝特點,傳承保護,社會價值,

歷史淵源

大竹月華土法造紙技藝,由於生產工藝複雜、周期性長,紙張質地優良,逐漸成為當地特色產業。國畫大師張大千用該紙作畫後,贊之曰“乾隆帝用的紙也不過如此……中國有了宣夾二紙,堪稱二寶”,為紀念大千先生對月華土紙所作貢獻,大竹縣人民政府把經過他改制後的書畫紙命名為“大千書畫紙”。

地理環境

大竹縣月華鎮地處大竹縣東北角,是川東著名竹鄉,境內有國家AAAA級景區五峰山森林公園(又名竹海公園),柳成河(東柳河)橫貫境內,兩岸尤以慈竹(當地人又名黃竹)、白夾竹、斑竹為盛。所產竹與其他地方相比,竹大而結稀,結與結之間多逾二尺,最長者至公尺外,且竹質韌性強不脆,特適於造紙。

史料記載

清·道光《大竹縣誌》載:“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竹紙粗精大小皆備……皆售之巴蜀等地,精者用作書籤,粗者用作神楮。”康熙年間,月華土紙被御點為“貢紙”;乾隆年間,月華土紙又被欽定為“文闈捲紙”和“宮廷用紙”。

製作工序

第一道工序

採料:每年農曆5月初,從竹林中選伐嫩竹,伐成約2米長的竹段,打捆後送入料堂 。

第二道工序

腐料:將生石灰灑入料堂內竹料上,每100個捆料下40斤生石灰,放滿清水浸泡40天,浸泡時每天用竹耙在料堂內來回攪拌2次,使生石灰充分溶解並把料腐熟,40天后放乾堂內石灰水,再用清水浸泡20天左右即可撈出備用。

第三道工序

踩料:將清水浸泡好腐料放入帶齒的斜石槽內,用腳踩或工具反覆捶打成溶泥狀即可。

第四道工序

淘料:將溶泥料放入舀堂內放滿清水,先用單花棍撈出沒有腐熟料,再用三叉棍撈取渣料,並不停拱料絞拌,使其均勻,然後用四花棍、五爪棍把渣料撈取乾淨,然後下入樺料待用。

第五道工序

舀紙:將淘好加樺的紙料,用細竹絲和蠶絲編制為8寸×2.4尺、65寸×2.4尺、6.5寸×1.5尺等幾種規格的紙帘子撈起紙漿,一張一張地放在木板上疊放。

第六道工序

榨紙、開紙:將舀好的濕紙堆用榨子榨乾多餘水份,再用手將少水量濕紙一張一張撕開,每5張或10張為一組撕開晾乾,最後打捆待售。

工藝特點

大竹月華土法造紙技藝,獨特之處在於在紙料中加樺後,才能將濕紙一張一張的撕開。

傳承保護

2010年9月8日,月華土法造紙技藝入選第三批達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被評定為達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社會價值

月華鎮所造土紙,大部分用於冥品、祭祀和製作煙花、爆竹及產品包裝材料,小部分用於書畫用紙。建國前後較長時期,還廣泛用於人們生活衛生用紙。
月華土紙因歷史悠久,為書畫愛好者和人們生活提供豐富物質材料,具有歷史價值和實用價值;有助於後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資源特別是竹資源的利用,用最古老土法造紙生產方式及其生產設備,具有民俗價值;它是民間百姓逢年過節、祭祀祖先、紀念亡靈、奉行孝道必不可少的民俗生活用品,具有人文道德傳承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