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碼頭鎮(大碼頭鄉)

大碼頭鎮

大碼頭鄉一般指本詞條

大碼頭鎮位於廣饒縣城東北部,距縣城25公里,北依小清河,東南兩面與壽光市接壤,轄37個村。1945年央上、大碼頭、小碼頭、常徐莊、義和莊、東雷子埠、西雷子埠、南雷子埠、東河口、西河口等村劃歸廣饒縣管轄。2010年5月20日,原屬於西劉橋鄉的桑科一、桑科二、桑科三、房家、前桑、烏河、西燕、石碑、李官、蔣官、北辛、東流橋、東河口、西河口、小劉橋、西劉橋等16個行政村併入原大碼頭鄉,成立大碼頭鎮。區域面積130.48平方公里,屬區域面積大鎮;總人口49294人(2017),列全縣第四位。

大碼頭鎮先後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國家級生態鄉鎮”、“全國科學·關愛·和諧示範鄉鎮”、“省級文明村鎮”、“全省食用菌行業先進鄉鎮”、“全省安全基層基礎工作安全示範社區”、“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進集體”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2016年,全鎮預計實現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億元,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419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碼頭鎮
  • 外文名稱:DA MA TOU ZHEN
  • 別名:大碼頭
  • 行政區類別:建制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
  • 下轄地區:大碼頭三村、楊宅村、屋子村
  • 電話區號:0546
  • 地理位置:山東廣饒縣
  • 面積:130.48平方公里 
  • 人口:49294人(2017) 
  • 著名景點:碼頭成氏古槐、南堤水庫
  • 車牌代碼:魯E
  • 行政村數量:37個
碼頭髮展,特產,虎頭雞,碼頭葦席,小清河面魚,央上鐮刀,歷史文物,下轄村莊,地圖信息,

碼頭髮展

近年來,大碼頭鎮堅持“新碼頭、新作為,大碼頭、大發展”的工作理念,圍繞“力爭5年跨入全市中等鄉鎮前列”這一總體目標,抓特色、上項目,保穩定、惠民生,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大碼頭鎮先後榮獲“全國庭院經濟示範鄉鎮”、“全國食用菌種植專業鄉鎮”、“黃河三角洲棉花加工物流基地”、“山東省食用菌行業先進鄉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鄉鎮”“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進集體”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2013年,全鎮實現生產總值24.0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9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2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480元。近年來,大碼頭鎮緊緊圍繞“實現三年倍增,力爭五年跨入全市中等鄉鎮前列”這一總體目標,抓特色、上項目,保穩定、惠民生,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
一、2016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一)堅持園區引領、項目推進,工業經濟實現新的突破。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配合實施石大路跨S230東青線及G25長深高速(東青段)高架橋建設工程,項目完成後可實現園區與東王路、石大路的對接,將徹底解決園區交通瓶頸。投資1.9億元,實施了集中供熱站、污水處理廠及管網配套工程、消防站、110kV輸變電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園區承載力進一步提升。在重點項目建設方面,東營市潤澤新材料有限公司實施的年產10萬噸碳氫製冷劑及環保溶劑項目和東營海瑞寶新材料有限公司實施的年產2000噸聚氨酯新型液體擴鏈劑項目已達產,中觸媒華邦(東營)有限公司實施的異丁烯綜合利用項目正在加快設備安裝,力爭2017年5月正式投產。三個項目達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23.1億元,利稅4.3億元,利潤1.69億元。
(二)堅持發展特色、壯大龍頭,農業經濟實現提質增效。2016年,方華食用菌二期工程全面達產,榮烏高速兩側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建設順利推進,林下發展模式範圍從食用菌擴大到畜牧養殖。推動棉花產業升級改造,棉花產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鏈條基本形成。飛雪糧油日產500噸麵粉加工項目全面達產,年加工能力突破15萬噸。積極推動發展高效生態農業,發展耐鹽鹼葡萄種植示範基地1處、小麥良種實驗基地1處、漁業養殖基地1處。抓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新增家庭農場6家、專業合作社5家,上報縣級龍頭企業2家。
(三)堅持統籌兼顧、多措並舉,民生事業實現持續改善。實施道路建設惠民工程,投資300萬元實施了人行道鋪裝及路燈安裝;投資1000餘萬元建設了大碼頭路、大小路等6條鄉級路。實施水利建設惠民工程,投資了1800萬元實施了大碼頭鎮小清河調水修復改造工程,實現小清河水直接引入預備河,徹底解決了我鎮灌溉水源不足的問題。實施教育建設惠民工程,投資550萬元,新建2處幼稚園,改造提升2處幼稚園;投資870萬元,實施中心學校餐廳擴建工程及綜合實驗樓新建工程;投資27萬元,實施鎮中心國小南大門東西公路項目;投資40餘萬元實施校園安全工程。實施村級公益事業建設惠民工程,累計投資3000餘萬元,硬化村級道路54.7公里、襯砌路邊溝90.3公里、植樹7.6萬株,建設鄉村劇場9處。實施精準扶貧惠民工程。制定實施“三包三聯”制度,通過建檔立卡和“回頭看”等形式確定我鎮共有市定貧困戶109戶235人,涉及32個村。同時,依託新農校、農民合作社、幫扶企業和上級幫扶隊伍,從黨建、產業、政策、基礎設施建設等四個角度發力,因村施策、因戶施法,奮力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實施社會保障惠民工程。主要依託10件惠民實事的實施,切實解決民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不斷提高民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四)堅持高標嚴控、查改並重,安全生產成效不斷鞏固。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持續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快整治嚴執法和打非治違等專項行動,深化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一是抓好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全面實施格線化實名制監管,建立動態的《生產經營單位一鎮一冊》和《格線化實名制監管台賬》。二是抓好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成立了執法集中行動小組,全面深化“打非治違”,加大對重點部位的檢查整改力度,確保各類隱患和非法違法行為得到嚴肅查處和及時整改。三是加強安全生產宣傳培訓。舉辦面向機關、企業、農村的大規模安全培訓班共7期。四是抓好村級安全生產。明確村級安全格線化責任人,為每村配備1至3名村級安全協管員和交通協管員,制定嚴格的《協管員考核辦法》,定期召開培訓會議,對協管員工作及時跟進督導,努力維護全鎮安全穩定。
(五)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卓有成效。紮實推進鄉村文明專項行動,新建1個示範片區,擴面2個示範片區,新增8個典型示範村。圍繞村莊、“三線一帶”、鎮街政府駐地等七大重點區域開展環境整治。2016年,以示範片區和單個典型示範村創建為重點,深入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共治理坑塘7個,破屋爛牆266處,亮化路燈430盞,粉刷牆壁5.4萬平方米,全鎮村莊基本達到了淨化、亮化、美化要求,並於2016年11月初實現了全鎮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化運作,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同時加快實施旱廁改造,完成改造2560套。紮實開展生態綠化工程,共植樹24.54萬株,造林2309.8畝,全鎮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
(六)堅持夯實基礎、抓嚴抓實,黨的建設不斷加強。一是夯實黨建保障。以創建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抓手,抓好基層黨建標準化建設,在農村全面推進“五化一代理”,修訂完善村級工作綜合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與報酬待遇直接掛鈎。在機關單位推進“雙規範一創建”,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打造一批示範帶動作用強、黨員作用發揮好的“黨建示範點”,實現黨組織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繼續深入推進實施“三幫帶兩促進”書記項目,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工作制度化、標準化、規範化建設。抓好黨員組織關係集中排查,紮實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全面加強黨員隊伍管理。二是夯實穩定保障。按照“一崗雙責”、“屬地管理”原則,大力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加強農村社會治理,進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切實提高村級民主管理水平。依法查處封建迷信、黃賭毒、打著宗教旗號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著力解決農村突出治安問題。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全鎮禁毒工作,組織包村幹部3次進村入戶集中力量逐一排查宣傳,提高民眾對毒品危害的認識和自覺參與禁毒的意識。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公民法制意識,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按照“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理念和“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現已培育發展方華、瑞豐等多家龍頭企業,種植平菇、海鮮菇、金針菇、雙孢菇等多個品種,打造“黃河三角洲食用菌生產加工基地”。
——棉花產業不斷壯大。按照“集群化、規模化”的發展思路,枳極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鼓勵引導拉長產業鏈條,努力做大做強棉花產業,力爭三年內建設成為集規模種植、棉花加工、紡紗織布、棉籽加工、棉仁蛋白提取及棉品物流為一體的棉花產業集聚區,打造“山東棉花加工物流第一鎮”。
——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圍繞培植稅源,立足當地特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做好項目推進服務,確保項目儘快建成投產。加快建設大碼頭東部工業園區,配套園區水、電、路、訊等設施,吸引大企業、大項目落戶園區。
——基層組織建設不斷加強。以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鄉村文明建設提升年行動、公共安全提升年行動和生態環境整治提升年行動,不斷加強農村黨員隊伍教育培訓管理,努力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基礎。堅持以組織需要和農民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創新“金橋365”新型農民學校培訓模式,為廣大農民搭建起增收致富、素質提升的橋樑。
——社會事業不斷進步。實施教育標準化建設工程,打造“教育名鎮”,規劃建設集幼稚園、國小、國中“三位一體”的東西兩大教育園區。積極配套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培植示範型莊戶劇團和民間藝術表演隊伍,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紮實推進安全穩定工作,全鎮社會環境和諧穩定。
大碼頭鎮將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實現三年倍增,力爭五年跨入全市中等鄉鎮前列”的總體目標,紮實做好確定的25項重點工程點項目和10件惠民實事,認真抓好特色產業發展、新材料工業園建設、新型城鎮化、民生事業、基層組織建設等五個方面的工作,努力實現全鎮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特產

虎頭雞

又叫松雞,是大碼頭鄉名吃之一,據傳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因其燉後色澤金黃,其形狀類似虎頭,故而得名。虎頭雞肉質酥爛,口感醇香,可謂是美味佳肴,因而幾百年來人們將各種傳說附會在虎頭雞這種食品上,逢年過節,虎頭雞是大碼頭家家戶戶慶祝的必備之選。
據傳,在明朝嘉靖年間,有一大將軍遠徵到此,熱情好客的碼頭人民便宰雞待客,由於大將軍不吃清燉雞,而當地當時又無其他菜餚,有一村民便把雞和面用油炸出放水燉出招待,將軍試吃含口即化,內質鬆軟,肉骨分離,非常美味可口,於是就問這是什麼菜?因雞塊形狀似虎頭,村民靈機一動,說叫“虎頭雞”,於是將軍將其帶到濟南府,隨後在山東一帶流行起來。
因其形狀不規則,形似虎頭,廚師隨口稱之為虎頭雞。將軍將這一獨特吃法帶入濟南府,從此這一吃法發揚光大,成為魯菜菜譜之一。主要流傳於東營市濰坊市濟南市一帶。

碼頭葦席

碼頭葦席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我鎮處在退海之地,原盛產蘆葦,是廣饒縣主要的葦席產地。碼頭葦席蔑花小,紋理密,手工細緻,種類和花樣繁多,用途可分為床(炕)席、圍牆席、苫蓋席等,用來鋪床,越用越光滑,用來覆蓋貨物,既防風遮雨,又能空氣流通,生產的“對席”,圖案就象兩張席聯成一體,專為結婚用的,取“成雙”“成對”之意,倍受青睞。
這裡所產的葦席銷路暢通,早在30年代大量出口朝鮮的仁川,現在主要銷往膠東、東北等地。葦席市場是遠近聞名的葦草,葦席交易市場。

小清河面魚

又叫銀魚。我鎮境北小清河為主要產區,生活困難時期,箉是青黃不接之時,正是小清河面魚盛產之時,廣大民眾以此充飢,渡過了饑荒。近年來,由於小清河水體污染嚴重,這一特產已絕跡。

央上鐮刀

也稱中央鐮。該鎮葦草、蒲革資源豐富,人們多以編蒲織葦為生,割葦收蒲的鐮刀既要鋒利,又要耐用。央上村的鐵匠們經過多年的實踐,打制出型直而短,刃鋒利且耐用的鐮刀,正面打一“央”字,解放前後名傳山東,尤其是魯北和膠東等地,現在打制“央鐮”必須提前訂製。

歷史文物

金代銅印
刻於金代貞祜三年(1215年),系領兵之印。重500克,呈正方形,邊長6厘米,厚1.2厘米。背面有一梯形柱式柄,柄高3.2厘米,柄頂部四周磨邊。印面刻有九疊篆書,印文為“忠孝寫閏字號萬戶印”,有明顯的使用磨損痕跡。此印出土於我鎮高港村,椐考證,這方印成當時廣饒故城的重兵防守有聯繫(當時廣饒縣城在高港村)。

下轄村莊

大碼頭一村
大碼頭二村
大碼頭三村
小碼頭前村
小碼頭後村
央上一村
央上二村
央上三村
央上四村
央上五村
新立村
屋子村
東常徐村
義和村
小丁家村
東北塢村
高港村
楊宅村
東燕村
西燕村
南堤村
北堤村
桑科一村
桑科二村
桑科三村
房家村
前桑村
烏河村
石碑村
李官村
蔣官村
北辛村
東劉橋村
東河口村
西河口村
小劉橋村
西劉橋村

地圖信息

地址: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大碼頭鎮政府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