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普洱茶是我國的著名茶品,大益
普洱茶作為普洱茶頂尖產品,其大益七子餅茶(7572、7542、7262、7592、8582、8592、7672、7692等)、勐海沱茶、
普洱沱茶、普洱磚茶、女兒貢茶、宮廷普洱等,幾十年來一直被業內推崇為經典普洱茶的代表,成為無數茶人競相收藏的普洱茶珍品。
7542普洱茶即是大益集團勐海茶廠生產的一款生茶。此茶餅形圓正,茶底紅潤鮮活,湯色油亮通透,近似於琥珀色,味渾厚而有濃度,尾韻甘甜清爽,回甘好,生津持久,存放後的茶性轉化的較為豐富,適宜品飲收藏。
名稱釋義
1976年,雲南省茶葉進出口公司召開全省普洱茶生茶會議,基於出口需要規範了普洱茶嘜號。前面2個數字是代表配方的年份,第三位數是代表茶青的級別,第四位數是茶廠代碼。7542即:75年的配方,4級茶青製作,勐海廠出品(勐海廠代碼是2)。
經典系列
經典系列茶品是以銷量規模,市場覆蓋,品牌影響,文化內涵等四個維度全面承接大益品牌落地,是大益產品結構中最基礎,最重要的構成部分。
發展淵源
73青餅
市場上對早期7542七子餅茶代稱,也有“小綠印”的稱號,俗稱“73青餅”的7542是1998年12月台北鈺壺軒黃先生為其命名的一個俗稱(有待考證),外包棉紙“中茶LOGO”為大口中,茶字為手工蓋印,內飛有細字尖出和美術字型兩種。“73青餅”也有刷嘜7542—503或506的產品,503和506兩組數字表示這批產品在1985年以前還在生產。
88青餅
1988至1992年之間生產的7542,由於剛出廠時茶品過於青澀,無人問津,後被港商乾倉存儲,經過多年的陳化,品質才得以體現,由於生產於1988年之間,所以市場上為其命名為“88青餅”。
大益七子餅茶
紫大益1996至2002年之間生產的7542,1996至2001年以前外包棉紙大益標識為紫色印刷,內飛則保持原來的紅色大益標識,因包裝紙顏色以及大益標識為玫瑰紫,所以被市場命名為“紫大益”;2001年以後生產的7542,因外包棉紙大益商標依舊為玫瑰紫色印刷,而內飛則由原來紅色大益標識改為玫瑰紫色大益標識,所以市場上將這批茶命名為"玫瑰大益"。紅大益和紫大益相同,只因包裝紙顏色以及大益標識為紅色印刷,而被市場命名為“紅大益”。
橙印七子餅茶
橙印1996—1997年之間生產的7542,此批茶葉是香港南天貿易公司定製的茶品,因外包棉紙中央茶字的顏色為橙色,被市場上命名為“橙印7542”。
產地介紹
南糯山位於景洪到勐海的公路旁,距勐海縣城24公里。是西雙版納有名的茶葉產地。位於東經100° 31'~100° 39',北緯21°~220 01'之間,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間,年平均氣溫16-18°C,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南糯山村委會轄30個自然村寨,居民均為哈尼族。
大益茶品原料均選自世界茶樹發源地、馳名中外的優質普洱茶核心產區雲南西雙版納勐海境內,兩個萬畝自有原料基地“勐海布朗基地”和“巴達基地”,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茶樹生長季節終日雲霧繚繞,環境的得天獨厚孕育了大益優良的茶葉原料,所產之茶“色、香、味”均屬上乘。所產茶葉特點:回甘好、生津快,湯色桔黃晶瑩、透亮,條索茶青油亮,香氣好、奇特,有梅子香、花蜜香、蘭香,是很多中外客商以及普洱茶喜好者青睞的收藏佳品。
“勐海布朗基地”和“巴達基地”兩基地先後通過了國家級勐海縣普洱茶農業種植標準化示範區考核驗收(巴達基地)、有機產品認證、良好農業規範(GAP)認證和出口檢驗檢疫備案基地。
製作工藝
眾所周知,“拼配”和“發酵”是普洱茶製作過程中兩大核心工藝,也是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益茶製作技藝”的核心價值。“拼配”即“用不同產地同一等級、同一產地不同級別或者是不同年份的茶青按照配方進行混合加工,這樣能揚長避短、顯優隱次、高低平衡,從而不僅使茶葉的色、香、味、形符合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產出更具風格特點的產品,拼配幾乎是所有茶葉精製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勐海茶廠長期以來的大規模生產和充足的不同年份原料儲備,使得其對該技術的掌握與使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較之某些單一茶菁簡單加工而成的所謂“一口料”產品,7542之所以成為經典,更勝在數十年如一的純正口味和穩定品質;更勝在品感協調豐富,並達致“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而圓熟精深的技術保障,才是其生生不息的活水源頭。
經典好茶的內涵在於“三分天賜,七分人工”。2008年,“大益茶製作技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驗證七十載專業制茶工藝的追精求純。
拼配技術:普洱茶拼配技術,即指不同產區、原料、等級、年份的茶青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加工精製,以實現揚長避短、顯優隱次、高低平衡,從而使茶葉的色、香、味、形符合標準,口感協調豐富。
發酵工藝:1973年,普洱茶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工生物發酵陳華技術”在大益集團勐海茶廠最早研創成功套用,開啟了普洱茶“熟茶”的先河。而大益勐海茶廠也憑藉成熟而獨到的發酵工藝,奠定自身行業工藝水平的標桿地位,並形成廣受業界好評和消費者推崇的“勐海味傳奇”。
收藏價值
眾所周知,“拼配”和“發酵”是普洱茶製作過程中兩大核心工藝,也是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益茶製作技藝”的核心價值。“拼配”即“用不同產地同一等級、同一產地不同級別或者是不同年份的茶青按照配方進行混合加工,這樣能揚長避短、顯優隱次、高低平衡,從而不僅使茶葉的色、香、味、形符合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產出更具風格特點的產品,拼配幾乎是所有茶葉精製加工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勐海茶廠長期以來的大規模生產和充足的不同年份原料儲備,使得其對該技術的掌握與使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較之某些單一茶菁簡單加工而成的所謂“一口料”產品,7542和7572之所以成為經典,更勝在數十年如一的純正口味和穩定品質;更勝在品感協調豐富,並達致“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而圓熟精深的技術保障,才是其生生不息的活水源頭。
7542作為勐海茶廠出產量最大的青餅,以肥壯茶菁為里,幼嫩芽葉灑面,拼配得當。麵茶色澤烏潤顯芽毫、心茶肥壯,該茶品香氣純正持久,有花果香,滋味濃厚回甘好,湯色
黃亮,葉底勻齊,存放後的變化較為豐富。
7572亦是勐海茶廠的大宗熟餅茶,從70年代中期生產至今,採用金毫細茶撒面,青壯茶青為里茶,發酵適度,茶品色澤褐紅,滋味醇厚,湯色紅亮,綜合品質高。
承載了大益幾代茶人智慧,“7542、7572”的品質達到了和諧、穩定的境界。茶餅外形的嫩度與成熟度,茶湯滋味的厚度與醇滑度,茶湯香氣的
高揚和純正度融會貫通,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