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葉冷杉

大白葉冷杉

大白葉冷杉(學名:Abies mariesii。 Mast.)是松科、冷杉屬植物。常綠喬木。高24-26米,胸徑2米。樹皮淺灰色或有白霜,光滑,開紫色花。葉重疊,尖向上,密集在小枝的上側。雄球果莖短,略帶紅色至黃色,略帶暗色。雌球果圓錐體橢圓形,兩端圓形,先端稍平,深藍色。苞鱗隱藏,約種鱗高度的2/3。種子有黃紅色的堅果,翅膀呈紫褐色。原產於日本(本州)。通常在涼爽潮濕的山坡上形成純林,生長在排水良好但適度潮濕的土壤上。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繁殖方法,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特定的種加詞mariesii,以英國植物收藏家查爾斯·瑪麗(Charles Marys,1851-1902年)的名字命名,他於1879年將該物種引入英國。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高24-26米,胸徑2米,樹幹筆直,樹冠橢圓形或平頂。樹皮淺灰色或有白霜,光滑,開紫色花,在老樹上近白色。幼年時小枝明顯短柔毛,深棕色至紅灰色。冬芽球形,稍含樹脂,無葉,紅棕色至灰棕色。葉重疊,尖向上,密集在小枝的上側,下方梳齒並重疊,上面開槽,上面亮綠色,下面藍黃色到帶白色,長0.8-2厘米,寬2-2.5毫米;上面沒有氣孔,在下面7行;先端圓形或二裂。雄球果莖短,略帶紅色至黃色,略帶暗色。雌球果圓錐體橢圓形,兩端圓形,先端稍平,深藍色,然後黑紅色或棕色,長7-15厘米,寬4-5厘米。苞鱗隱藏,約種鱗高度的2/3。種子有黃紅色的堅果,種翅呈紫褐色。

產地生境

原產於日本(本州)。通常在涼爽潮濕的山坡上形成純林,生長在排水良好但適度潮濕的土壤上,這些土壤主要來自火山岩,通常為火山灰和微酸性或中性;在海拔600-2600米。原產地氣候寒冷,冬季積雪充沛,夏季涼爽濕潤,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頻繁的颱風是一種破壞力,降低了樹木的最大年齡。休眠的樹木非常耐寒,但幼樹易受霜害。喜歡輕質一側良好、潮濕但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重粘土中成功生長。非常耐蔭,尤其是幼樹時,但在濃蔭下生長較慢。喜歡微酸性條件,pH值低至約5,喜歡在朝北的斜坡上生長。
大白葉冷杉
大白葉冷杉分布圖

生長習性

該植物的生長可能相當緩慢,平均每年高度增加不到30厘米。當樹木非常小,高度在30-90厘米之間時,應將其種植在固定位置。較大的樹木將嚴重受損,幾年內幾乎無法生長。這也會嚴重影響根系發育和抗風能力。該植物是強烈的近親繁殖,自花受精的種子通常生長不良,它們與該屬的其他成員自由雜交。

繁殖方法

冬末在溫室中播種或早春在戶外播種。發芽往往很差,一般需要6-8周左右。據說分層會產生更均勻的發芽,因此最好在秋天種子成熟時就將其播種在寒冷的環境中。如果種子儲存良好,其存活期可達5年。當大到可以處理時,將幼苗移入單獨的花盆中,並在花盆中生長至少第一個冬天。在最後一次預期的霜凍之後,將它們種植在春末或初夏的固定位置。或者,如果您有足夠的種子,也可以在室外苗床播種。一份報告說,最好在陰涼處種植幼苗,密度約為每平方米550株,另一份報告說,它們最好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

主要價值

木材堅固、輕質、直紋、拋光良好,可用於建築、紙漿、器皿等。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