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大白菜黑腐病病原為野油菜黃單胞菌野油菜致病變種(學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 (Pam.) Dowson)。為短桿菌,
革蘭氏染色陰性,細胞大小為(0.4-0.5)微米×(0.7-3.0)微米,有莢膜,無芽孢,極生鞭毛,菌體單生或鏈生。在牛肉膏瓊脂培養基上近圓形,初期呈淡黃色,後期變蠟黃色,形成黏稠狀菌落。該病原生長最適溫度為25-30℃,最低5℃,最高39℃,致死溫度為51℃,最適濕度為80-100%,在乾燥環境下仍可存活12個月。
研究發現大白菜黑腐病病原菌的
生理小種分化十分複雜。有關1、4、6號生理小種的報導是最多的。解永梅等分別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完成了山東省地區的黑腐病病原菌鑑定,進行致病性測定後獲得4株強致病力的菌株,結果發現,這些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基本一致,可以確定為同一種病原菌,並鑑定為野油菜黃單胞菌野油菜致病變種(學名: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Campestri (Pam.) Dowson),並確定此病原菌就是引起中國山東省大白菜黑腐病的致病菌。蘆燕等對采自中國陝西省不同地區的35個大白菜黑腐病病原菌菌株的致病類型進行了劃分,用7個不同抗性大白菜品種作為鑑別寄主,根據植物的抗病性反應將這35個大白菜黑腐病菌株劃分為Ⅰ、Ⅱ、Ⅲ、Ⅳ、Ⅴ、Ⅵ6類致病型,其中,Ⅲ型致病力最強,Ⅱ型為典型致病型。
為害症狀
幼苗期:幼苗出土前染病則不出苗。出土後則從子葉葉緣侵入發病,呈水侵狀,發病嚴重時,可導致幼苗萎蔫或蔓延至真葉,根部髓部變黑,之後萎蔫枯死。真葉發病時,形成小黑點斑和黑條斑,有暈邊,病健界不明顯,部分葉片發病後向一邊扭曲。
成株期:主要危害葉片,可引起葉斑或黑脈。病原菌多從葉緣處的水孔侵入引起發病,形成“V”字形黃褐色病斑,周圍暈圈多為黃褐色,病健界線不明顯。病害嚴重時,沿葉脈擴展,形成大塊黃褐色斑或呈網狀黑脈,有時可沿側脈、主脈、葉柄進入莖維管束,使髓部變黑,晴天導致植株萎蔫,晚上和陰天可以恢復。葉幫染病,中筋呈淡褐色,病部乾腐,葉片向一邊歪扭,半邊葉片或植株發黃,部分外葉乾枯、脫落甚至倒枯。
種株期:種株發病時,花梗和種夾上病斑呈橢圓形,暗褐色,濕度大時,上面附有黑褐色霉層,病菌也可從維管束進入
角果,或從種臍侵入種子內部,造成種子帶菌。
侵染循環
病原主要隨種子和田間病株殘體越冬,也可在採種株或冬菜上越冬。帶菌種子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帶菌種子可以通過引種傳播到無病區。帶菌種子播下後,病菌從幼苗子葉邊緣的水孔和氣孔侵入,導致發病。病原菌可在田間病殘體上存活1年左右。隨病殘體越冬的病原菌,春季通過雨水、灌溉水、昆蟲或農事操作傳播,由葉緣的水孔、葉片的傷口侵入。
流行規律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白菜黑腐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9-11月。年度間入秋晚、溫度偏高、悶熱多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管理粗放,植株徒長,蟲害發生嚴重的田塊發病重。品種間耐熱品種較抗病。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留種:選無病株留種或對種子進行消毒。從無病留種株上採收種子,選用無病種子。
茬口輪作:重發病田塊,提倡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3年
輪作,以減少田間病菌來源。
加強田間栽培管理:高畦栽培,雨後及時開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合理施肥,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清潔田園:收穫後清除病殘體,並帶岀田外深埋或燒毀,深翻土壤,加速病殘體的腐爛分解,減少再侵染菌源。
化學防治
種子消毒:引進的商品種子在播前要做好種子消毒,可用濃度為200×10(200
ppm)
鏈黴素浸種20分鐘,然後沖洗乾淨,晾乾播種,以降低種子帶菌量,減少初侵染。
噴藥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間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綠色防治用藥:可選20%
噻菌銅懸浮劑(龍克菌)300-400倍液(每畝用量240-300克);6%
春雷黴素可濕性粉劑300-400倍液(每畝用量240-300克);新植黴素100萬單位5000倍液(每畝用量20克);72%
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畝用量200克)等噴霧。常規防治用藥:72.2%
霜霉威水劑(霜危、普力克)800-1000倍液(每畝用量100-120克);30%DT600-800倍液(每畝用量120-150克)等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