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疃鎮

大疃鎮

大疃鎮位於榮成市西部,與文登市接壤,距威海機場10公里,距榮成市區11公里,屬內陸鄉鎮。轄區內有309國道、威石公路、隆高線公路及即將通車的榮烏高速公路等交通主幹線,是榮成市通車裡程最長的鄉鎮。大疃鎮在榮成市西部,臨近城區,轄45個行政村,6700多戶,總人口15867人(2017),面積70.72平方公里,耕地3155公頃。

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65億元,全年財政收入54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00元。大疃鎮農產品豐富,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地瓜、蔬菜、蘋果、梨、桃、山楂、杏、櫻桃、桑、蘆薈等。糧食總產量1.6萬噸,果品總產量1萬噸,蔬菜總產2.5萬噸,總收入9996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疃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榮成市
  • 面積:70.72平方公里 
  • 人口:15867人(2017) 
鄉鎮發展,歷史沿革,工業情況,交通情況,行政區劃,經濟發展,

鄉鎮發展

2011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億元,實現地方財政收入807萬元。威石一級公路縱貫大疃南北,309國道、隆高公路和規劃中的榮烏高速公路橫穿大疃東西,離榮成市區僅6公里,至青榮城際鐵路起點站僅7公里,距威海機場僅9公里,域內環境優美、交通便捷。
2011年以來,大疃鎮工業發展呈現高速增長趨勢,工業經濟的比重和地位不斷得到加強。特別是進入2012年,新引進和實施工業項目5個,總投資1.2億元。目前,全鎮已形成精密鑄造、橡膠機帶、生物肥料、皮革製衣等十大行業60多個品種的工業產品體系,是榮成市內最大的鑄件加工基地。
2011年以來,全鎮基礎設施得到較大改善。完成了全長15公里13條農村公道的硬化覆面和8個威海新農村環境整治,建立了高效規範的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機制;啟動實施了18畝區域的鎮駐地改造和全長1.8公里的中心街改造,新建了一座高標準模組化水廠和一處省級規範化幼稚園。規劃建設集購物、養生和休閒為一體的普利姆休閒購物莊園,帶動全鎮休閒產業快速發展。.
大疃鎮農業資源豐富,盛產西洋參、大櫻桃、紅富士蘋果等系列農產品。2011年以來,鎮黨委、政府立足資源和區位優勢,大膽暢想,科學投入,通過引進晟榮生態莊園、威海園林苗木繁育中心等高效農業項目,扶持成立專業合作社、鼓勵推進土地流轉等措施,引導農民發展規模特色種植,努力將大疃打造成榮成市的“高效、生態及農副產品深加工基地”。
鎮政府駐大疃村,轄45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人口15867人(2017),面積70.72平方公里,耕地3066公頃,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9億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億元,實際利用內資1.3億元,出口創匯49.5萬美元,全年財政收入1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48元。中學1所,國小1所,在校生800人。特色物產主要有花生、蘋果、蔬菜、西洋參、動物毛皮等。主要經濟特點是傳統農業基礎雄厚、特色農業產業發達;以鑄造業為主的加工工業形成規模;以有機果蔬採摘、玉兔觀賞、農家樂為主要內容的旅遊休閒產業正全面興起。
大疃鎮轄祥和社區,大疃、孤石杜家、鄒山東(鄒山東、牛仙頂、徐田莊)、窯西耩、西中窯、東中窯、東溝北疃、東溝南疃、回里、孤石吳家、大臥龍(大臥龍、小臥龍)、黃莊、後頭、高家莊、周家莊、遲家店、西塔後、東塔後、大珠璣(大珠璣、洛莊)、珠璣店(小珠璣、喬家店)、岳泊莊、小泥溝、大泥溝、東徐家、柳家屯、北嶺長、北旺莊、東嶺長、西嶺長、西徐家、雙石尹家、雙石於家、雙石董家、雙石周家、雙石孫家、下河、誦莊、戶山屯(戶山、桃花屯)、姜家屯、賀家莊、南旺莊、四章向陽(四章村、向陽)、灣頭(北灣頭、南灣頭)、薄落、南石(北石、南石)45個行政村,54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大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丘陵區,最高點牛仙頂海拔224米。主要河流有大疃河。是花生和果業大鎮。榮烏高速、309國道、威石公路、隆高公路過境,距威海機場10千米。

歷史沿革

鎮以駐地為名。清末屬甘泉都、朝陽都。民國初期屬文登縣甘泉區、榮成縣第五區。1930年屬文登縣第四區、第五區,榮成縣第四區。1940年7月屬文登縣第七區、第五區,榮成縣第五區。1945年8月屬文登縣鄒山區、榮成縣風山區。1949年屬文登縣鄒山區、榮成縣垛山區。1950年9月屬文登縣第七區、第八區,榮成縣第九區。1956年3月屬榮成縣雨山區、章村區。1957年設立大疃鄉。1958年9月設立鄒山公社,同年12月更名為大疃公社。1984年4月,改稱大疃鄉。1989年12月,設立大疃鎮。1995年,面積66平方千米,人口7057戶、21091人,轄祥和1個居委會和大疃、北嶺長、南旺莊、北旺莊、賀家莊、四章向陽、孤石杜家、周家莊、東嶺長、西嶺長、雙石孫家、雙石尹家、西中窯、誦莊、黃莊、後頭、薄落、東溝北疃、東溝南疃、岳泊莊、柳家屯、大珠璣、孤石吳家、回里、下河、東徐家、西徐家、雙石於家、雙石董家、姜家屯、雙石周家、東中窯、窯西坓、高家莊、遲家店、大泥溝、東塔後、西塔後、小泥溝、大臥龍、灣頭、鄒山莊、戶山屯、珠璣店、新石等54個行政村,55個自然村,鎮政府駐大疃村。

工業情況

大疃鎮工企業門類比較齊全,主要工業項目有台鉗、花鍵軸、防盜門、精密鑄造、樹脂砂鑄造、電纜護套原料、澱粉加工、花生加工、服裝皮革加工、建築材料、建築等支柱行業,2002年實現銷售收入16億元,利稅1.5億元。

交通情況

大疃鎮交通方便、配套設施齊全。鎮內市級公路龍高線、孤上線、徐泊線、大黃線、威石一級路,全長35.75公里,其中威石一級路貫穿於大疃鎮域,距大水泊機場僅15公里,可直達大水泊機場,南至北方最大的漁港—石島港35公里。 2002年全鎮擁有電話4500多部,全部實現程控化,電話安裝率達67%。45個行政村全部安裝閉路電視。鎮內有中學1所,國小4所,在校生2591人。
大疃鎮地處全國兩個百強縣——榮成與文登的交界處,威石一級、二級公路縱貫大疃南北,309國道、隆高公路橫穿大疃東西,為榮成市國有公路通車裡程最長的鎮,轄54個自然村,45個行政村,6846戶,15867人(2017);耕地面積50352畝,人均2.53畝,果園面積14500畝,水果年產量達5000萬公斤,是遠近聞名的梨果之鄉。擁有鎮村辦企業75家,其中鎮辦企業10家,合資企業10家,2004年國民生產總值18億元,其農村經濟總收入6.5億元,農村經濟純收入1.3億元,鎮村企業完成產值10.5億元,銷售收入7.8億元,實現利稅6000萬元。
大疃鎮

行政區劃

百戶以上劃分
大疃明洪武年間,湯姓建村,名湯家。後村落擴大,改稱大疃湯家。簡化為大疃。374戶。
戶山清乾隆年間,村建於大虎山之南,名虎山,後演變為戶山。227戶。
薄落明嘉靖年間, 王姓建村,名王家。後改稱波浪王家。1933年更名薄落。115戶。
窯西耩清順治年間建村,因村處窯之西耩,故名。282戶。
西庵清光緒年間,王姓遷至窯西?村西建庵定居,名西庵。屬窯西?村委會轄。
東中窯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處窯西?與橫山東溝南疃中間,故名橫山中窯。後村西又建一村,該村稱東中窯。120戶。
西中窯清乾隆年間建村,村處窯西耩與橫山東溝南疃中間。因位於東中窯西,故名西中窯。115戶。
姜家屯清乾隆年間,姜姓建村,故名。119戶。
賀家莊明嘉靖年間,賀姓建村,故名。129戶。
四章村明崇禎年間,肖姓徙此建村,以章村為序,稱四章村。185戶。
回里清順治年間建村,據傳,唐末黃巢起義軍東征,曾兩度至此歇馬卸甲,故以此名村回里。135戶。
雙石尹家明崇禎年間,此地有兩塊高大奇石,人稱雙石。尹姓徙此建村,名尹家莊。1981年更名雙石尹家。101戶。
下河清順治年間建村,因村處珠璣河下游,故名。120戶。
誦莊清乾隆年間,王姓建村,因此地原系宋氏田莊,名宋家莊。後先祖為盼後裔勤耕奮讀,故以諧音改稱誦家莊。1981年更名誦莊。130戶。
大臥龍清康熙年間,姜姓兄弟二人同時分東、西建兩村,因此地有一巨石形似臥龍,故以兄稱大臥龍。305戶。
東嶺長清康熙年間建村,村臨化石長嶺。因村位於嶺長東,故名東嶺長。154戶。
黃莊明崇禎年間,黃姓建村,故名。100戶。
高家莊明天啟年間,高姓建村,故名。174戶。
周家莊明萬曆年間,周姓建村,故名。220戶。
北旺莊清順治年間建村,村臨龍王廟。因村位於旺龍莊北,故以方位稱北旺龍莊,後簡化為今名。174戶。
雙石於家明萬曆年間,此地有兩塊高大奇石,人稱雙石。于姓徙此建村,以姓氏冠以雙石名村。107戶。
雙石董家明崇禎年間,此地有兩塊高大奇石,人稱雙石。董姓徙此建村,以姓氏冠以雙石名村。124戶。
雙石周家明崇禎年間,此地有兩塊高大奇石,人稱雙石。周姓徙此建村,以姓氏冠以雙石名村。112戶。
遲家店明隆慶年間,車姓建村,以開店為業,名車家店。後遲姓遷此居住,更名遲家店。211戶。
西塔後明永樂年間建村,因村處古塔之後,故名塔後。後在村東又建一村,此村遂更名西塔後。201戶。
東塔後清康熙年間建村,村處古塔之後。因村位於塔後東,故名東塔後。172戶。
大珠璣明永樂年間,高姓兄弟三人遷至河畔同時建兩村,因河內多卵石,形似珠璣,故以長兄稱大珠磯。213戶。
南石?明天啟年間建村,因村處遍地皆石的?地,故名石?。後在村北又建一村,該村以方位稱南石?。161戶。
岳泊莊明嘉靖年間,岳姓建村,村臨泊地,故名岳泊莊。210戶。
大泥溝明嘉靖年間,梁姓徙此建村,因村處閣西,故名閣西梁家。後又以村處黃泥溝畔,更名泥溝梁家。清代隨村落變化,改稱大泥溝。358戶。
小泥溝明嘉靖年間,王姓建村,因村處閣後,故名閣後王家。後以村處黃泥溝畔,更名泥溝王家。清代隨村落變化,改稱小泥溝。126戶。
東徐家明萬曆年間,徐姓在此同時建兩村,故該村以方位稱東徐家。101戶。
西徐家明萬曆年間,徐姓在此同時建兩村,故該村以方位稱西徐家。201戶。
百戶一下劃分
柳家屯明萬曆年間,柳姓建村,故名。60戶。
西嶺長明嘉靖年間建村,因村臨化石長嶺,故名嶺長。後在村東又建一村,此村遂更名西嶺長。81戶。
北石?明崇禎年間建村,村處遍地皆石的?地。因村位於石?北,故以方位稱北石?。50戶。
北嶺長1970年因修水庫,從西嶺長遷出部分戶新建一村,命名紅衛。1981年以方位更名北嶺長。85戶。
南旺莊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臨龍王廟,以吉祥言命名旺龍莊。後村北又建一村,故該村以方位更名南旺龍莊,後簡化為今名。98戶。
喬家店清康熙年間,王姓建村,名王家莊。後喬姓遷此以開店為業,更名喬家店。67戶。
雙石孫家明嘉靖年間,此地有兩塊高大奇石,人稱雙石。孫姓徙此建村,以姓氏冠以雙石名村。93戶。
小臥龍清康熙年間,姜姓兄弟二人同時分東、西建兩村,因此地有一巨石形似臥龍,故以弟稱小臥龍。56戶。
小珠璣明永樂年間,高姓兄弟三人遷至河畔同時建兩村,因河內多卵石,形似珠璣,故以弟稱小珠磯。90戶。
洛莊清順治年間建村,因村臨古洛家寺,故名洛家莊。1981年更名洛莊。34戶。
徐田莊清道光年間,徐、田兩姓同時在此分建兩村,名徐家莊、田家莊。1958年兩村合併,更名徐田莊。44戶。
桃花屯清乾隆年間建村,因村臨桃花石,故名桃花屯。52戶。
孤石吳家清順治年間,吳姓建村,村臨孤石,故名。71戶。
北灣頭明隆慶年間建村,因村處藕灣之北頭,故名藕灣頭。後村南又建一村,故該村以方位稱北灣頭。87戶。
後頭清康熙年間建村,因村處古驛站小店之後,故名。78戶。
南灣頭明崇禎年間建村,村處藕灣之北頭。因村位於藕灣頭南,故命名南藕灣頭,後簡化南灣頭。47戶。
向陽1970年,因修水庫由西嶺長村遷出部分戶於水庫南岸建村,命名向陽。54戶。
東溝南疃明崇禎年間,於橫山東溝南建村,以燒窯為業,故名橫山窯東溝南疃。後簡化為南疃。1981年更為今名。99戶。
東溝北疃清順治年間,於橫山東溝北建村,以燒窯為業,故名橫山窯東溝北疃。後簡化為北疃。1981年更為今名。81戶。
孤石杜家明崇禎年間建村,因村處祖籍孤石村之東,故名小孤石。後杜姓遷此,更名孤石杜家。88戶。
鄒山東1968年,因修水庫遷此建村,命名衛東。1981年以村處鄒山東麓,更名鄒山東。34戶。
牛仙頂唐天?年間建村,因村處牛仙山南麓,故以山為名。後更名牛仙頂。19戶。

經濟發展

2007年全鎮工業總產值32億元,比上年增長8.9%;工業產品銷售收入29.8億元, 比上年增長7.8%;限額以上固定利稅3億元, 比上年增長8.4%;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 比上年增長11.8%;工商稅收情況446萬元, 比上年增長26.7%;利用內資0.98億元, 比上年增長5.9%;進出口總額889.6萬元, 比上年增長47.5%,其中出口607.3萬元,比上年增長32.8%;農民人均純收入4191元,比上年增長7.5%;07年用電量1085萬千瓦小時,比上年增長14.1%;漁業總收入8600萬元,增長8.6%。
這裡是膠東半島著名的花生和果業大鎮,素有“梨果之鄉”的美譽。該鎮現有AAA標準化花生基地面積20000畝,優質紅富士蘋果栽植面積6000畝。多年來,大疃鎮把發展特色農業作為鎮域經濟的主要增長點之一,區域化發展農產品基地建設,如今已形成了果業儲運、花生種植、毛皮加工、禽畜養殖、藥材種植、大棚蔬菜等六大特色的農業產業集群,成為彰顯農業產業優勢的“名片”。該鎮還大力促成“農超對接”,改變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模式難以進入大市場、大流通的弊端,鄒山莊等村的辣椒、茄子等已順利進入家家悅超市。
近年來,大疃鎮民營工業不斷發展壯大,這其中有發展多年的大明集團有限公司、隆高建築公司、大臥龍鑄造廠、鏵鋒機械廠、永欣精鑄廠、大臥龍木箱廠等,也有07年新引進的投資1400萬的榮成市泰林汽車配件廠和投資1800萬的榮成市銀通礦業有限公司等。
大疃鎮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規模和效益不斷提升,其中以占地3000畝的恆大奶牛養殖廠、投資3000萬的益生種禽繁育場、投資2400萬的新盛養雞場,以及泉聚福果蔬有限公司和普里姆皮草有限公司等為代表。
大疃鎮的第三產業和個體經濟在鎮域經濟總量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鎮政府出台了鼓勵全民經商的優惠政策,吸引個體業戶進鎮經商。目前,全鎮經商業戶達450多戶。2007年個體工商業戶營業收入近1000多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