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國古墓,位於昆明五華區沙朗磨刀箐村後山上,為人工石洞風景名勝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理國古墓
- 地理位置:五華區沙朗磨刀箐村後山上
- 著名景點:人工石洞
- 海拔:2000多米
考古愛好者認為五華區沙朗磨刀箐村後山上的這些石頭堆很可能是“古墓”。記者謝慧攝
一位考古愛好者在沙朗白族鄉磨刀箐村後的大公山西側山樑發現一個類似墳墓的石洞和幾道“石埂”,石洞和石埂的布局與現代白族墓十分相似,山上還有一座供奉段興智的“天子廟”,因此這位考古愛好者猜測,該區域可能為古大理白族墳場。
“沙朗2000多米高的山樑上出現古大理國墳場。”日前,考古愛好者曹黎明向本報爆料稱,在沙朗白族鄉磨刀箐村,一個類似墳墓的石洞及幾道“石埂”現身大公山山樑。研究白族歷史長達3年的曹黎明猜測,該區域可能為古大理白族墳場。不過,考古部門對此表示,該猜測還須現場考證。
疑似“古墓歿埂”現身
這處“古墳場”位於磨刀箐村後的大公山西側山樑,2000多米高的“大岩角”為典型坐標。1月20日,記者驅車前往沙朗白族鄉,穿過磨刀箐村,來到大公山“梁子”上,在曹黎明的帶領下,鑽過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最後才到達“古墳”現場。
一進入該處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列整齊壘起的石埂,這些石埂交錯排列,以4層石塊壘起,高約1.2米的石埂圍出一塊直徑10米左右的圓形平壩。這些石埂顯然由人工建造,部分石埂間距僅為2至3米,石塊壘得雖整齊,卻長短交錯。走近石埂仔細觀察,很多石頭上都附有枯萎的苔蘚,石縫中也如山坡一樣雜草叢生。
“這些石頭在我記事時就有了。”在山上拾柴的村民老徐說,村里人一直流傳一個說法,沙朗的白族居民是從大理遷來的,當年蒙古大軍平雲南時,大理國末代皇帝段興智逃到昆明,部分段氏家族就藏在沙朗的山上。“山上還發現一座‘天子廟’,就是供奉段興智的。”曹黎明說。
“白族人墓葬風俗是在墳前壘石埂。我將這處石埂及石頭走向與多處白族墳墓做過對比,發現它的布局與其他尚存完好的白族墓十分相似。”曹黎明介紹,據村里上年紀的白族老人說,這種墳前石埂名為“歿埂”。
石埂旁有人工石洞
順著石埂爬上將近100米,山坡上便出現一個石洞。該石洞頂部由一整塊大石架起,洞口低矮,幾乎與山坡齊平。鑽進僅容一人進入的山洞,記者發現,除洞口一方外,洞內三面都是石壁,其中兩面石壁被兩條大石塊支起,另一面石壁則用大量小石塊壘起,碼得整整齊齊,顯然也是人工所為。
石洞旁邊還散落著很多石料。“這些石頭堆積集中,肯定不是從山上滑落,是人工運送上來的。”指著草叢中一塊圓形石頭,曹黎明猜測:“這大概是歿門石。古代白族沒有文字,一般白族人的墳墓前都會有兩塊歿門石,男方女圓。在石埂圍起的區域內就是墳墓,布局為男左女右。”
山上61歲的放羊老漢肖正富說,這個石洞年代很久,他小時候放羊還在洞中躲過雨。站在石洞前向山坡下望去,附近山坡高低起伏,由幾道石埂圍出的圓形壩子平坦得有些異常。對此,曹黎明認為,這可能是故意人為軋平。從他之前蒐集到的資料推測,大公山上極可能生活過古大理國白族王室,如果真是王室,那時他們逃難到昆明,肯定不敢興建王陵。他猜測,此處“古墳”與大理白族王室有關。
“古墓”與白族墳墓相似
在正對馬頭山的磨刀箐村口,數座現代白族墳墓正好面對東方,一條石埂壘在墳墓東北方向,這條石埂共有4層,與“古墳場”石埂相似。
“石埂所用的‘錯位法’是古代常採用的,一塊長石頭的上下左右分布短石塊,這樣壘起的東西比較牢固。”曹黎明介紹,白族人起墳前會先在山坡上壘出石埂,在石埂背後起墳,並且,他們起墳都會讓其面向太陽升起的東方,而該處石埂恰好與這些“規矩”相符。村民肖正富介紹,白族人壘歿埂是為了防止山體滑坡,以及土質鬆動造成墳墓下滑。“就像是圍牆一樣,現在白族也壘石埂。”據磨刀箐村民介紹,現在白族人起墳壘石埂的傳統還在,只是現在很多白族人起墳時會立碑,壘石埂選擇方磚,石埂的長度為1丈左右。
“古墓”真假尚待考證
沙朗白族鄉流傳著白族為大理國後人的傳說,但是否真的是古代大理國白族後裔,昆明史料及地方志里都沒有明確記載。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從考古方面來看,還沒有準確痕跡能證明大理國白族在沙朗生活過,至於沙朗山上是否有古大理國墳墓,還須現場考證。
目前,磨刀箐村已有村民得知“古墳”訊息,並對該區域“動土”,曹黎明也準備自己動手開挖。曹黎明從3年前開始研究考古,為了更深刻了解白族歷史,他甚至租下當地村民的房子,住下來專心研究山上遺蹟。“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地下物品’,如果有墳墓存在,很可能是在平壩下面。”曹黎明表示,如果從地下掘出物品,就可以通過該物品證明墳墓年代。
一位考古愛好者在沙朗白族鄉磨刀箐村後的大公山西側山樑發現一個類似墳墓的石洞和幾道“石埂”,石洞和石埂的布局與現代白族墓十分相似,山上還有一座供奉段興智的“天子廟”,因此這位考古愛好者猜測,該區域可能為古大理白族墳場。
“沙朗2000多米高的山樑上出現古大理國墳場。”日前,考古愛好者曹黎明向本報爆料稱,在沙朗白族鄉磨刀箐村,一個類似墳墓的石洞及幾道“石埂”現身大公山山樑。研究白族歷史長達3年的曹黎明猜測,該區域可能為古大理白族墳場。不過,考古部門對此表示,該猜測還須現場考證。
疑似“古墓歿埂”現身
這處“古墳場”位於磨刀箐村後的大公山西側山樑,2000多米高的“大岩角”為典型坐標。1月20日,記者驅車前往沙朗白族鄉,穿過磨刀箐村,來到大公山“梁子”上,在曹黎明的帶領下,鑽過一條雜草叢生的小路,最後才到達“古墳”現場。
一進入該處山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列整齊壘起的石埂,這些石埂交錯排列,以4層石塊壘起,高約1.2米的石埂圍出一塊直徑10米左右的圓形平壩。這些石埂顯然由人工建造,部分石埂間距僅為2至3米,石塊壘得雖整齊,卻長短交錯。走近石埂仔細觀察,很多石頭上都附有枯萎的苔蘚,石縫中也如山坡一樣雜草叢生。
“這些石頭在我記事時就有了。”在山上拾柴的村民老徐說,村里人一直流傳一個說法,沙朗的白族居民是從大理遷來的,當年蒙古大軍平雲南時,大理國末代皇帝段興智逃到昆明,部分段氏家族就藏在沙朗的山上。“山上還發現一座‘天子廟’,就是供奉段興智的。”曹黎明說。
“白族人墓葬風俗是在墳前壘石埂。我將這處石埂及石頭走向與多處白族墳墓做過對比,發現它的布局與其他尚存完好的白族墓十分相似。”曹黎明介紹,據村里上年紀的白族老人說,這種墳前石埂名為“歿埂”。
石埂旁有人工石洞
順著石埂爬上將近100米,山坡上便出現一個石洞。該石洞頂部由一整塊大石架起,洞口低矮,幾乎與山坡齊平。鑽進僅容一人進入的山洞,記者發現,除洞口一方外,洞內三面都是石壁,其中兩面石壁被兩條大石塊支起,另一面石壁則用大量小石塊壘起,碼得整整齊齊,顯然也是人工所為。
石洞旁邊還散落著很多石料。“這些石頭堆積集中,肯定不是從山上滑落,是人工運送上來的。”指著草叢中一塊圓形石頭,曹黎明猜測:“這大概是歿門石。古代白族沒有文字,一般白族人的墳墓前都會有兩塊歿門石,男方女圓。在石埂圍起的區域內就是墳墓,布局為男左女右。”
山上61歲的放羊老漢肖正富說,這個石洞年代很久,他小時候放羊還在洞中躲過雨。站在石洞前向山坡下望去,附近山坡高低起伏,由幾道石埂圍出的圓形壩子平坦得有些異常。對此,曹黎明認為,這可能是故意人為軋平。從他之前蒐集到的資料推測,大公山上極可能生活過古大理國白族王室,如果真是王室,那時他們逃難到昆明,肯定不敢興建王陵。他猜測,此處“古墳”與大理白族王室有關。
“古墓”與白族墳墓相似
在正對馬頭山的磨刀箐村口,數座現代白族墳墓正好面對東方,一條石埂壘在墳墓東北方向,這條石埂共有4層,與“古墳場”石埂相似。
“石埂所用的‘錯位法’是古代常採用的,一塊長石頭的上下左右分布短石塊,這樣壘起的東西比較牢固。”曹黎明介紹,白族人起墳前會先在山坡上壘出石埂,在石埂背後起墳,並且,他們起墳都會讓其面向太陽升起的東方,而該處石埂恰好與這些“規矩”相符。村民肖正富介紹,白族人壘歿埂是為了防止山體滑坡,以及土質鬆動造成墳墓下滑。“就像是圍牆一樣,現在白族也壘石埂。”據磨刀箐村民介紹,現在白族人起墳壘石埂的傳統還在,只是現在很多白族人起墳時會立碑,壘石埂選擇方磚,石埂的長度為1丈左右。
“古墓”真假尚待考證
沙朗白族鄉流傳著白族為大理國後人的傳說,但是否真的是古代大理國白族後裔,昆明史料及地方志里都沒有明確記載。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表示,從考古方面來看,還沒有準確痕跡能證明大理國白族在沙朗生活過,至於沙朗山上是否有古大理國墳墓,還須現場考證。
目前,磨刀箐村已有村民得知“古墳”訊息,並對該區域“動土”,曹黎明也準備自己動手開挖。曹黎明從3年前開始研究考古,為了更深刻了解白族歷史,他甚至租下當地村民的房子,住下來專心研究山上遺蹟。“最有說服力的證據就是‘地下物品’,如果有墳墓存在,很可能是在平壩下面。”曹黎明表示,如果從地下掘出物品,就可以通過該物品證明墳墓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