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狼把草(中藥)

大狼把草(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狼把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大狼把草Bidens frondosa L.的全草。分布於上海近郊。具有補虛清熱之功效。常用於體虛乏力,盜汗,咯血,小兒疳積,痢疾。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狼把草
  • 別稱:狼把草、接力草、針線包、一包針、外國脫力草、針線包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鬼針草屬
  • :大狼把草
  • 分布區域:上海近郊
  • 採收時間:6-9月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歸經

歸脾、肺經。

功效

補虛清熱。

主治

用於體虛乏力,盜汗,咯血,小兒疳積,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採集加工

6-9月採收,洗淨,切斷,曬乾。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達120cm,莖直立,分枝,常帶紫色,被疏毛或無毛。葉對生;具柄;一回羽狀複葉,小葉3-5枚,披針形,長3-10cm,寬1-3cm,先端漸尖,邊緣有粗鋸齒,通常背面被稀疏短柔毛,至少頂生者具明顯的柄。頭狀花序單生,連同總苞苞片直徑12-15mm,高約12mm;總苞鐘狀或半球形,外層苞片5-10枚,通常8枚,披針形或匙狀倒披針形,葉狀,邊緣具緣毛,內層苞片長圓形,具淡黃色邊緣,舌狀花不發育,極不明顯,筒狀花兩性,花冠冠檐5裂。瘦果扁平,狹楔形,長5-10mm,先端芒剌2枚,有側刺毛。花、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田野濕潤處。上海近郊有野生。原產北美。

藥材性狀

莖暗紫色。葉對生,完整葉展開後為一回羽狀複葉,小葉披針形,葉緣具粗鋸齒。頭狀花序單生於莖、枝端;總苞鐘狀或半球形;苞片葉狀,邊緣具緣毛;花冠先端5裂。味苦。

相關論述

《上海常用中草藥》:“強壯,清熱解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