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成就

大熊貓成就

成就,雄性大熊貓,譜系號917,2014年7月18日出生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母親是大熊貓成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熊貓成就
  • 別名:小灰灰、成就就、土匪就、肥灰、蘋果就、九爺 
  • 出生日期:2014年7月18日
  • 性格特點:活潑好動 
  • 兄弟姐妹:績優、績麗、迎迎、妮妮、成大、成小、成雙、成對、成實 
“熊生”經歷,患病,逐漸康復,

“熊生”經歷

2014年7月18日,成就出生,因為是成績媽媽產下的第九個孩子,所以取名“成就(九)”,初生體重高達212g,是個大胖小子,由於小時候處於“缺墨”狀態,成為新一代“小灰灰”;
2016年9月20日,和大熊貓“雙好”一起出差至杭州動物園;

患病

2018年2月24日下午,杭州動物園飼養員發現大熊貓“成就”出現行為異常,主要表現為食量減少和倦臥,飼養管理人員和獸醫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檢查,並將相關信息及時通報給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經過杭州動物園和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雙方團隊的分析,初步診斷“成就”行為為大熊貓排粘反應。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要求杭州動物園密切觀察大熊貓“成就”的所有行為,並將情況隨時通報反饋。
2月25日早上,大熊貓“成就”排出膠凍樣粘液便後仍無食慾,精神狀態變差,經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協商後,按消化道功能紊亂進行對症治療。(在大熊貓日常飼養中,個別大熊貓因為排粘反應比較強烈,也會出現因為排粘液兩三天都不吃不喝的現象)杭州動物園立即成立醫療小組,並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安排專人詳細記錄“成就”的行為表現和吃食排便情況。
2月26日晚上,大熊貓“成就”再次排出膠凍樣粘液便,但仍然拒絕食竹,杭州動物園立即向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通報情況,並邀請基地專家來杭州動物園共同診斷與治療。
2月27日上午,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第一批專家抵達杭州動物園,隨即召開會議研究診療方案。2月27日至3月1日,每天早上8點30分,由治療團隊召開診療分析會,分析前一天“成就”的治療情況並布置當天診療方案。在此期間,杭州動物園還邀請浙江大學動物醫院專家、上海野生動物園專家對“成就”開展了B超、X光等檢查,結合生化檢測,初步診斷為消化道通暢不夠。通過3天的針對性治療,“成就”病情仍沒有實質性好轉。
3月2日早上,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第二批專家到達杭州動物園後,立即組織開展診療分析會,根據“成就”的行為表現、前期檢查結果和治療後動物反應情況,基本判定為上消化道梗阻。
為進一步確診梗阻部位,3月2日下午,治療團隊赴浙江大學附屬邵逸夫醫院,與醫院專家再次進行會診,並通過B超和腹腔鏡探查,確診大熊貓“成就”為:急性胃擴張伴胃大量積食瀦留。由邵逸夫醫院、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杭州動物園三方商討後,確定對“成就”採取胃切開術排除胃積食瀦留治療方案。手術從下午5點開始,歷時4小時後順利完成,術後“成就”被及時運回杭州動物園進行專門的術後治療與護理。
結合本次手術特點和大熊貓習性,大熊貓“成就”在術後7天內必須禁食,所有營養物質完全依靠靜脈輸入,且必須在全身麻醉狀態下完成。除此之外,更需要治療團隊密切關注的有以下幾點:一是大熊貓麻醉清醒後,隨時可能撕開腹部縫合線,引起腹部縫合口裂開,導致手術失敗;二是胃切開術可能面臨縫合瘺,導致胃內液體漏入腹腔引發腹膜炎;三是急性胃擴張後的胃麻痹隨時可能出現胃液返流,導致吸入性肺炎引發呼吸窒息。以上任何一種情況發生都可能引發嚴重的後果,甚至導致動物的死亡,這給醫療和護理團隊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儘管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和杭州動物園組成的聯合搶救團隊24小時晝夜不停地搶救治療和精心護理,但手術後48小時內,大熊貓“成就”已經出現3次非常嚴重的胃液返流。儘管3次胃液返流被成功化解,但“成就”的生命危險警報仍未被解除。接下來是否還會出現胃切口縫合瘺以及其它術後併發症都還很難判斷。

逐漸康復

熊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大熊貓的急性胃擴張伴胃內積食瀦留在圈養大熊貓歷史上是首例,國內外尚無文獻報導,對於該病的診療尚無成功經驗可以借鑑,而且大熊貓“成就”手術前預測的術後難關基本全部發生,先後出現十二指腸胃食道返流、腹膜炎、電解質失衡、劇烈嘔吐、嚴重貧血等情況,一度呈現病危狀態。聯合團隊面臨前所未有的治療護理難題,給團隊成員帶來極大的困難與挑戰,治療護理的每一步都是創新和突破。
“成就”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雖然大熊貓“成就”的生命體徵已經基本恢復平穩,但由於手術的特殊性,其身體完全恢復的過程依舊漫長,且“成就”採食以來,對竹葉(竹筍)的選擇異常挑剔,護理工作依然長路漫漫。因三月中旬乍暖乍寒之際,可供選擇的新鮮竹葉非常有限,竹葉供應出現供不應求情況。聯合團隊從新鮮發芽的嫩竹葉和筍尖開始嘗試,同時堅持對其每次的糞便進行檢查與稱重,終於在3月24日,“成就”首次自主採食竹葉後,經過十餘小時消化排便,在糞便中檢測到竹葉殘渣成分,這一結果令人振奮,說明“成就”對竹葉、竹筍的耐受性良好,胃部功能恢復符合預期判斷。
但是,“成就”的採食標準非常不固定,挑食情況嚴重,對浙東四季竹、慧竹、大葉竹等少數幾種竹葉喜食程度較好。護理團隊針對這一情況,緊急聯繫周邊各可供採摘點,每天前往進行選擇性(以鮮嫩、葉厚為特徵)採摘,以此滿足“成就”竹葉的日常供應。在竹筍的選擇上,聯合團隊也進行了各種嘗試。從市場上採購多種新鮮雷筍進行比選,從剛開始的雷筍筍尖,到後來赴周邊選取少量毛筍、早竹筍、淡竹筍、苦竹筍等野生筍種進行飼喂,以此滿足“成就”的日常採食總量,保證其每日糞便總量維持穩定並緩慢增長。
4月25日,“成就”生命體徵平穩,各項指標已逐漸恢復正常,精神和自主活動穩步好轉,現已全面進入身體恢復階段。綜合多方因素考慮,針對“成就”日趨豐富的活動行為,聯合團隊計畫於4月26日起,每天上午7:30—9:30,逐步將“成就”嘗試放入內展廳,對其進行康復訓練。廣大貓粉朋友和市民遊客,可以在規定開放時間段內進行探視,並服從現場工作人員的管理,安靜、有序探視,禁止帶有閃光燈的攝影攝像拍攝,為“成就”的康復訓練提供舒適的環境,避免其應激反應。
2019年11月回到四川,前往熊貓谷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