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與守護
1983年,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潘文石帶著一支年輕的研究生隊伍進入秦嶺,開始對野生大熊貓進行研究。
在秦嶺海拔1000米至3071米的山頭,目光所及之處皆是一片冰天雪地,連帳篷也被雪死死地壓著。日常打水需要走上兩公里,一滴一滴地接完再帶回去,通常人還沒走到帳篷,水就先結成了冰。“這個地方連工人也待不下來”,但他們選擇留守,僅僅只是因為“冬天是觀察大熊貓的好時機”。潘文石和學生在這裡,一待就是13年。
潘文石第一次見到大熊貓“嬌嬌”,是在1989年的秦嶺雪溝洞。
“跟嬌嬌的接觸,不容易。”潘文石感慨。很多大熊貓都怕人,但 “嬌嬌”卻是個厲害的主兒,見了潘文石一行人,它非但沒有逃跑,反而拔腿狂追,逼得他們只能拿著接收機和照相機拚命地跑,“要不然腿都給它咬斷了”。
潘文石心中,“嬌嬌”很聰明,它要爬上一棵樹,鑽進山洞回家,在山洞裡給孩子哺乳。(紀實拍攝:《熊貓列傳》紀錄片)
在他和團隊的耐心努力下,“嬌嬌”開始逐漸接受他們的存在。有時就算在洞穴門口聽見了潘文石的聲音,它也會放心地外出覓食,甚至還能接受潘文石當面抱起它正在哺育的孩子“希望”。
“希望”和它的媽媽“嬌嬌”一樣,脾氣特別大,可對我特別好。因為它一出生的時候,我就抱著它。”1997年,潘文石重返山林,“希望”翻山越嶺找到潘文石住的木屋,在屋門口坐著等他。潘文石一下就認出來了:是“希望”!他判斷,是“希望”懷孕了,特地來報喜。被網友稱為“熊貓爸爸”的潘文石,正式晉升為“熊貓外公”了!
在秦嶺的大熊貓家族中,“嬌嬌”是與
呂植最為相知相熟的一隻雌性大熊貓。最初的日子裡,“嬌嬌”每次見到呂植都極不高興。它不高興的表示就是張牙舞爪,出聲恫嚇。它一不高興,呂植就挺知趣地離開。隔一小段時間,她再有意識地去接近“嬌嬌”。時間長了,“嬌嬌”認可了呂植的存在,對於每次和呂植不期然的相遇,表現得相當寬容。當然,也就沒有了以前那種種不友好的表示。
1991年,“嬌嬌”成功地產下了它的第一個孩子——“雪虎”。在為“嬌嬌”高興的同時,呂植也加緊了對孕產期大熊貓的觀察和研究。那天下午,她去“嬌嬌”的洞穴探訪,卻不見了“嬌嬌”母子。在洞口,她等了很長時間,也沒見“嬌嬌”的影子,她這才意識到,“嬌嬌”失蹤了。呂植開始了艱難而又漫長的尋找。整整11天,但“嬌嬌”似乎有意地躲著她,到第12天,在新發現的“嬌嬌”留下的一串新鮮腳印邊上,呂植停下腳步。幾米之外的山體上,有一塊突出的巨石。呂植在巨石下面坐了下來。她對自己說:不走了,我就等在這裡了。數小時後,呂植聽見附近的灌木叢的後面,有異樣的動靜。她聽見了一隻大熊貓急促的喘息聲,那分明是她所熟悉的“嬌嬌”的聲音。果然,“嬌嬌”大步走出了灌木叢。呂植大喜,站起身,迎向多日未見的“嬌嬌”。
“嬌嬌”的神態卻讓呂植停滯不前。眼前的“嬌嬌”,吼聲如雷,怒髮衝冠,一步步向呂植逼近,神情可怖。呂植簡直無法相信,這會是平時與她那么友善的“嬌嬌”了。但她面臨著的險境又使她無暇多想,因為孕產期大熊貓性情之暴躁、兇狠,她已經見識過了。“雪虎”剛剛生下幾天,一隻龐大的狗熊曾想光顧“嬌嬌”的洞穴,但狗熊“鵲巢鳩占”的企圖未能如願:它被暴怒中的“嬌嬌”趕了出來,倉皇逃竄。呂植此時也只能再施對付“華陽”的手段,站在原地不動,靜靜地看著“嬌嬌”。
“嬌嬌”沖向呂植。呂植穩穩地站立著,沒有任何要逃跑的意思。這一點令“嬌嬌”分外惱怒。她也像“華陽”那樣,一次次沖向呂植,又一次次退回原地。呂植以不變應萬變。“嬌嬌”低吼著,目光兇狠異常,它想以自己的威勢將呂植一舉擊倒。但它失敗了。“嬌嬌”氣急,一把抓起它身前的一根枯木,放進嘴裡一通狠咬。在它尖銳的牙齒咬嚼下,木屑四散進濺。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令呂植終生難忘。呂植後來從巨石下離開,在很遠的地方,她用望遠鏡觀察,才發現她站立的地方,竟是“嬌嬌”新家的入口。
為了改變這次“貿然入侵”風波給“嬌嬌”留下的不良印象,呂植從頭做起,一遍遍與“嬌嬌”接近,以強化自己在“嬌嬌”心目中的份量。她的努力無疑是大有成效的,因為到“嬌嬌”生第二個孩子“希望”——“雪虎”的妹妹時,呂植不僅與“嬌嬌”重修舊好,而且,她已經擁有了進入“嬌嬌”洞穴的特權。在此之前,孕產期大熊貓是脾氣暴躁易怒、疑心很重的,一般人要進入其洞穴,不啻天方夜譚。
紀錄片與著作
嬌嬌家族是紀錄片《熊貓列傳》的主角。《熊貓列傳》十集系列紀錄片是我國第一部系統展示野生熊貓的生存史、家庭史、遺傳史、情感史的紀錄片。這是一場沒有劇本、沒有導演、不經粉飾的演出。30年的野外科考,跟蹤記錄了一個家庭7隻熊貓19年的生存境況。野生熊貓專家潘文石和呂植共同參與了該系列紀錄片的製作。
1985年,潘文石帶領學生呂植等人,開始了對野外大熊貓進行19年的跟蹤研究。他們背著沉重的登山包進入了秦嶺——大熊貓分布最密集的地區。此後十多年裡,他們跟隨大熊貓從海拔1000米到海拔3071米的山間裡,不知道多少次跨越這片擁有107道溪流和108道山樑、總面積為250平方公里的研究地區。
“熊貓在人們瘋狂砍樹的刀斧聲中四處尋找家園,我們終於知道大熊貓瀕臨滅絕的真正原因並非自然引起,而是由於人類。”經過潘文石教授的努力,中央終於下了批示,保護了秦嶺最後一片大熊貓的棲息地。
2010年是中國開展野生熊貓科研保護工作30周年。潘文石和呂植將19年來對虎子一家跟蹤拍攝的影像資料交給旅遊衛視進行製作,形成了中國首部講述野外大熊貓生存狀態的紀錄片。“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進來,保護野生大熊貓,保護我們的自然。”
圖書《熊貓虎子》作者:潘文石
虎子是唯一一隻從出生就被人類跟蹤研究的野生大熊貓。它接受了大自然的洗禮,也遭受了動物園裡“電刑”之苦。但是幸運的是,虎子如今自由地生活在屬於它的野地中。據科學家統計,每10隻大熊貓中就有1隻仍被關在動物園裡或飼養場裡……
本書作者潘文石通過17年的野外科學考察,真實記錄大熊貓奇特的生活方式及其神秘的“社會”結構。
《繼續生存的機會》 作者:潘文石/呂植/朱小健/王大軍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