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瀝公園

大瀝公園

大瀝公園位於繁華的佛山市南海區大瀝城區。公園內設大瀝文化中心,含圖書館、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園內立有大瀝“二.七”革命紀念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瀝公園
  • 外文名稱:Dali Park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大瀝“二.七”革命紀念碑
景區熱度指數,
大瀝“二.七”革命紀念碑
大瀝“二.七”革命紀念碑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佛山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於大瀝文化公園內。1958年由南海縣人民政府樹立,是南海人民紀念和緬懷1927年陳道周、周俠生等104名為配合廣州起義而壯烈犧牲的赤衛軍指戰員而在烈士犧牲舊址建立的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9米,平台長4.5米,寬為5.5米,四周用水泥六角形階磚鋪砌,並設有欄桿,碑文由原廣東省副省長林鏘雲同志題寫。
大瀝公園
1927年12月12日凌晨,為配合廣州起義,南海農民赤衛軍第一團200多人在南海縣委書記陳道周、縣委委員周俠生率領下,英勇奮戰,勝利攻占大瀝圩,接管了民團四堡分局。
但僅過一天,廣州起義的工農武裝在敵人的瘋狂反撲下,被迫撤離廣州。13日傍晚,以前任縣長李寶祥、四司聯團局長陳鳳江、大瀝四堡局長鐘若愚為首的反動分子,糾合各區鄉反動民團2000多人包圍了大瀝圩。此時,大瀝圩內有槍枝的農民赤衛軍只有200多人,情況緊急!
南海縣委書記陳道周馬上召開戰地會議。為保存革命力量,縣委接受了縣委委員張靄泉的堅決請求,決定組織一支70多人的決死隊,由張靄泉任隊長,指揮決死隊阻擊敵人,掩護大隊伍突圍,向松崗方向轉移。
14日凌晨,激烈的戰鬥打響,決死隊在掩護大隊伍撤出大瀝圩後遭敵堵截,展開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陳道周、周俠生帶領第一團大部突破敵人重重包圍,安全轉移,但陳、周兩人在搶渡張邊河時不幸犧牲。
在這場配合廣州起義的武裝鬥爭中,104名赤衛軍指戰員壯烈犧牲,在南海地方革命鬥爭史上,寫下極為悲壯的一頁!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近30天展示的數據中,今天及之後的數據是預測值。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  合作夥伴:百度地圖
  • 近30天
  • 近一年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10.11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10.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