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帝國在巴蜀》是一部由饒勝文所著書籍,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大漢帝國在巴蜀
- 別名:蜀漢天命的振揚與沉墜
- 作者:饒勝文
- 類別:歷史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
- 頁數:385 頁
- 定價:49.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 平裝
- ISBN:978751044615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內容概要,相關評論,
內容簡介
《大漢帝國在巴蜀》蜜拜祖以三國時蜀漢政權的興衰脈絡為主線,以流暢的幾拔束精筆觸激活那段歷史,在一個生動的歷史流程里,凸顯出那些人與事的意義,在一部斷代史的著述里照應“通古今之變”的史學追求。
本書內在的骨架是一種迴環式的梳理:從蜀漢集團的政治論述中釐清其政治定位,以政治定位為參照衡量其政策策略的取捨,以蜀漢集團的興衰脈絡檢點其主要政策策略的得失,再以這種成敗與得失的比照回溯其政治定位。最後歸結到:政治定位如何影響一個政治集團的興衰。
藉此視角,通過對蜀漢興亡過程的完整領略劉備的崛起及其局限、諸葛亮在局限中的努力、蜀漢國策的調整及蜀政的衰敗冀能對政治變遷的內在邏輯有所體悟。
本書在一些富有爭議性的問題上諸如衣帶詔的真偽、《隆中對》的評價、永安託孤到底託了什麼、襄陽之戰的三方博弈、劉備夷陵之櫃榆匙淚戰失敗的戰略與戰術原因、聯盟的政治問題、諸葛亮北伐的戰略檢討等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在一段老生常談的歷史裡,領略全然不同的風景,這是本書最殷切的期許。
作者簡介
饒勝文(1969-),湖北孝感人,1999年畢業於北師大歷史系,現執教於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人文學院。從事軍事歷史、軍事地理及戰略思想文化研究。讀史論史,自溺於一種“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的趣味與情懷,留意興亡大略,潛心治亂興衰。所著《布局天下中國古代軍事地理大勢》一書曾獲第五屆“中國人民解放軍圖書獎”。
內容概要
此書分為楔子、十八章正文、餘論和後記。全書二十八萬字。《楔子》罪拜認為,蜀漢政權的兩個核心人物是劉備和諸葛亮。劉備東徵象征著這個政權的局限,諸葛亮北伐象徵著局限中的努力。兩個象徵的聯繫中,基本可以剖龍腳察析出蜀漢政權的核心問題。
第一章《早期的劉備》。劉備的一生可分為伯豫君徐,假翼荊楚,翻飛梁益。在青徐,他得到了英雄之名。在荊州,和孫權挫敗曹操,遏制其統一天下的勢頭,在益州取得巴蜀、漢中,建立政權。劉備師從於盧植,在青徐和孔融、鄭玄、陶謙和陳登等徐州大族往來,得到了英雄之名,也是的徐州的士民印象良好。擊敗呂布之後,進入許昌的中央朝廷其英雄之姿也給曹操及其謀士留下深刻印象。對於衣帶詔的疑點,作者認為從劉備後期的政治行為可以判斷出卻無此事,否則劉備可以以此奉辭伐罪,但他後來絲毫未提此事。因此可以證實無有此詔。但與董承密謀誅殺曹操,讓他找到後半生的奮鬥的政治主題。此事促成了他與曹操的決裂。
第二章 《隆中對的得失》。後世認為諸葛亮這段分析稱譽他對當時對天下的大勢有著清醒的認識,對形勢的判斷符合實際情況,這是妥當的。但稱譽諸葛亮未出隆中已預見天下三分,是不當之譽。三國鼎立只是復興漢室的事業未能王城而留下槓嫌元的一個結果,不是隆中對策的目標。這涉及嚴重的名分問題。跨有荊益和結好孫權是缺一不可的,唯有如此才可以對抗曹操。但缺乏了統一的指導思想,使得政治定位闕如。其目標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是劉備輔佐漢獻帝所代表的漢室復興,劉備本人成就匡扶王室的霸業。或者是一種遞進式的目標。劉備先以匡輔漢室為號召,壯大自己的實力,實現霸業。待條件成熟,再由劉備本人來代表漢室,完成復興,就像當年的劉秀那樣。復興漢獻帝所代表的漢室幾乎不可能,復興一個劉備本人所代表的漢室又不能公開說明,只好擱置復興一個由誰代表的漢室的問題,最高政治目標是模糊的。
隆中對對於孫劉政治關係組充殃缺乏一個清晰的定位,如何保持跨有荊益和結好孫權,如何保持協調,缺少了一個衡量的依據。跨有荊益也缺乏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隆中對撇開了東漢王朝的政治框架,也就無從確定劉備與曹操、孫權的政治關係。沒有了政治指導,就沒有了靈魂。
第三章《第一次荊州風雲》。第一次荊州風雲的高潮是赤壁之戰。建安十三年,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開啟了一個新的政治戰場。他為卸下漢室著手造魏邁出了新的一步。南征荊州,荊州不戰而屈,益州望風而降。他希望以政治手段解決江東,不戰而屈江東。不料周瑜採取進攻戰略,深入荊州,擊敗曹操。曹操荊州丟失大半,益州變故,曹操再也無緣長江以南。
對於江東一方,張紘和張昭代表桓文之業,匡扶漢室。周瑜和魯肅推動了江東帝業,呂蒙則推動江東霸業。對於江東帝業而言,兼併荊州是其重要一環,也推動了其主動進攻荊州。孫劉聯繫抗曹,魯肅和諸葛亮推動孫劉聯盟,周瑜整合江東內部意志,抗曹的立場上是為漢家除殘去穢,影響了整個江東事業的政治定位。周瑜在隨後的軍事行動中發揮了主要作用。
劉備在孫、曹都開始著手卸下漢室之時,開始高舉復興漢室的旗幟。第一次荊州風雲是三種完全不同的帝業追求在荊州這個舞台上發生碰撞,歷史朝著分裂的方向演變。
第四章《聯盟的新階段》。赤壁之戰以後,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了荊州。劉備占據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思君,但是和曹操的地域並不接壤,沒有出口,因此發展受到限制。於是到京口會見孫權,鞏固聯盟。先表劉琦為荊州刺史,琦死後領荊州牧。從周瑜得到南郡江南之地,改名公安,得到了一個面向長江的出口。
在京口,劉備表孫權為車騎將軍、徐州牧,表達推孫權為討曹聯盟的盟主,表現出這一階段孫劉的政治統統點。聯盟的分工,孫權負責徐州方面,劉備負責荊州方面。周瑜曾欲扣留劉備,指揮其軍隊,目的在成就江東新的帝業。孫權不從。周瑜欲取蜀,病死巴丘。魯肅繼之。錄取對孫權進行說服工作,將南郡讓給劉備。劉備得到南郡後,調整力量部署,以關羽為襄陽太守,張飛為宜都太守。京口之行,孫劉聯姻,聯盟從抗曹變為更進取的討曹滅賊。雙方進行了責任分工。聯盟鞏固使劉備占據荊州,得到孫權承認,有得到南郡,為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第五章《劉備取益州》。建安十六年,劉璋邀請劉備入蜀。劉璋意識到自己在益州的統治危機,因此結好曹操。收到張松和法正影響,以及曹操受挫的形勢,又結好劉備。劉璋欲以此鞏固在益州的統治,益州士民則以為劉備入蜀將幫他們討伐張魯。法正、張松則欲迎接劉備為新主。劉備與劉璋在涪城會面,張松與龐統勸劉備除掉劉璋,劉備不從,顯示出其政治上的顧慮。龐統有此建議,顯示其政治水平不高。劉璋推劉備為大司馬,領司隸校尉,暗示其發展前途為漢廷中央。劉備推劉璋為益州牧,表示尊重其在益州的地位。劉璋借劉備聲勢以鞏固統治,劉備也無意於北上進取。劉備至葭萌關,“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建安十七年十月之後,劉備與劉璋反目。其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取得益州作為興復漢室的基地,又不違背“欲信大義於天下”的初衷。作者認為,劉備應該討伐張魯,取得漢中。如此也能讓劉璋處於從屬地位。他反目取得益州,也付出重大的政治代價。劉備以劉璋供給兵力錢糧不足為藉口,攻打劉璋。斬楊懷、高沛,奪白水關,回師占據涪城。又擊敗劉璋派遣的諸將,攻打洛城戰事艱難,召諸葛亮、張飛和趙雲入蜀,其間龐統中流矢而死。
建安十九年夏攻克洛城,進圍成都。馬超來降,劉備派簡雍勸降劉璋。劉璋投降。作者認為,龐統幫助劉備規取益州,勸擒劉璋和葭萌三策看,算不得王佐之才,其政治水平不如劉備。劉備取益州過程中表現的局限,龐統不得辭期咎。劉備入成都之後,士兵搶奪寶物財貨,這是劉備激勵將士的承諾。之後論功行賞。趙雲進諫,還其谷帛。
益州易主,劉備構築一個新的權力班底。劉備重用的主要還是追隨入蜀的人,也有劉巴、黃權等客籍舊人,處於顯位的益州本土之人,只有黃權、彭羕。劉備最失策的還是對益州故主劉璋的處置,將其遷往公安,政治上也不夠明智。
起初,孫權欲與劉備共取益州,劉備以劉璋為宗室拒絕之。劉備入蜀,給孫權的說法是幫助劉璋討張魯以拒曹操。因此劉備入蜀之初,雙方聯盟保持良好狀態。劉備反覆攻擊劉璋,是孫劉聯盟關係發生變化的轉折點。孫權迎孫夫人回吳,欲以劉禪為質,挾制劉備。劉備攻蜀,孫權對劉備徹底失去信任,感到受到劉備的欺騙。
第六章《借荊州的是與非》。劉備剛取得益州,荊州就爆發了一場危機。孫權派呂蒙奪取三郡,劉備從益州趕回公安,派關羽復爭三郡。雙方劍拔弩張,衝突一觸即發。起初孫權欲討還三郡,被拒絕之後,提出“借地”一說。孫吳因其在赤壁之戰中的主要貢獻,以此為借地之由。魯肅與關羽進行交涉,江東將矛盾上升到否定整個聯盟關係的程度。建安二十年,曹操征漢中,劉備恐益州有失,作出讓步,與孫權講和。以湘水為界,平分六郡,雙方相互妥協。但此次危機表明孫權已經重新審視聯盟關係。
第七章《劉備稱漢中王》。曹操征服張魯,使得曹操在權力之路上邁進一大步。此後稱魏王,在造魏的道路上邁出第三步。劉備攻打漢中,也得到一次權力升格的機會。劉備派張飛擊敗張頜。二十二年,法正說服劉備進攻漢中。二十三年春進兵。以張飛、馬超為偏師,被擊還。劉備取陽平關,諸葛亮發兵增援。二十四年春,黃忠斬夏侯淵。曹操三月出斜谷,劉備斂眾扼險,拒不與戰。五月曹操回長安。劉備據有漢中。七月,群臣上表,劉備於沔陽進位漢中王、大司馬。稱漢中王為步劉邦後塵,拜大司馬欲步劉秀後塵,為其事業的繼承者。表文核心意思為討曹滅賊的歷史使命落在劉備身上,為使劉備更好領導這一事業,有必要封劉備為王。鑒於漢帝被曹操挾持,為使劉備稱王具有合法性,程式上引援東漢初河西五郡共推竇融為元帥的故事。上漢帝表上的名單次序問題,上表名單中很少是獲得過漢廷王命的臣子,更多的是劉備授予的官職。而劉璋以及孫權的作用沒有被發揮出來,孫權才是“位同權均,不能相率”的諸侯。劉備稱王未考慮到孫權一方。孫權在夷陵之戰後才承認其漢中王的地位,江東認為劉備身為漢朝宗室不能率先討賊,反而先稱王稱帝,未符合天下人對他的期待。
第八章《第二次荊州風雲》。關羽北伐襄陽,是劉備一個階段性不拘的一部分。關羽北伐,顯然得到了劉備的積極支持。劉備在得到漢中後主要的軍事行動就是部署東奪三郡。控制襄陽,將使荊州與漢中之間的銜接作用增強,取得更緊密的聯繫。這年劉備並沒有大舉北出的打算。關羽北伐,是打通荊州與漢中聯繫同道,而不是“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關羽北伐所引發的最大變局是政治格局的變化,孫權背盟襲取荊州。孫權在建安二十二年後試圖和曹操緩和,原因在重新審視孫劉聯盟。魯肅去世,使聯盟失去一個重要的維繫紐帶。呂蒙認為劉備、關羽不是江東安全的保障,構成了威脅,因此要解決荊州上游的問題。呂蒙的目標是保據江東。關羽北伐襄陽之後,呂蒙託病,以陸遜代之,以此麻痹關羽。呂蒙白衣渡江,占領江陵。關羽南撤。呂蒙瓦解其軍心,羽軍遂散,關羽失敗犧牲。劉備的戰略檢討。劉備沒有在建安二十年重新審視自己的聯盟政策,在後來撇開聯盟之後,又沒有防範孫權,致使荊州處於極大的危險中。此外,關羽的平庸統帥也不能辭丟失荊州的責任。孫權背叛聯盟,襲取荊州,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價。反覆無常,失去了問鼎中原的號召力,更沒有統一天下的號召力。
第九章《劉備稱帝》。劉備帝業的論述。漢室享有天命;劉備建立的政權已代表漢室;劉備將繼承漢家二祖,恭行天罰,討曹滅賊,完成漢室的再次復興。對劉備帝業的非議。周群、杜瓊、張裕等巴蜀人士私底下對劉備的帝業非議。蜀漢中後期,這種觀念開始對蜀漢的政治產生影響。譙周寫作《仇國倫》。整個蜀漢時期,巴蜀本土一直有部分人士對劉備父子並不認同,政治上不認同,自然會削弱這個政權的合法性。劉備稱帝的合法性基礎並不厚實。稱帝後的劉備,唯有積極地討賊,才是對這些批評和非議的最好回應;唯有積極地討賊,這個以漢為號的政權合法性基礎才能得到更好的充注。
第十章《夷陵之戰》。伐吳之戰的政治定位。伐吳的性質和討賊並不矛盾,從力量對比之下,選擇伐吳就很自然。在諸葛亮看來,與其聯吳思想違背。但孫吳背盟,伐吳固然不是上策,但似乎沒有更好的做法。劉備伐吳的政治定位是復仇之戰,報孫權襲殺關羽之仇。討伐孫權,也是討賊的一部分。但這場戰事缺乏政治指導。致使伐吳的戰略水平一開始便地下。孫權的求和之舉,成功凸顯負面形象的劉備:為一己之私,怒而興兵。事實上,孫權背盟,實現和解實非易事。太苛求劉備,不切實際。但為恢復聯盟已經提供了前提條件。夷陵之戰的戰略檢討。長江之勢是一大優勢,但是利用優勢需要條件。蜀漢水師素質不占優勢,於是不能順流而下。劉備率軍四萬,而吳軍兵力占據一定優勢。陸遜採取守勢,劉備放棄對夷陵的強攻。蜀漢水軍應仍駐紮在南津口,扼守峽口。陸遜反攻,蜀漢水軍仍沒有遭遇慘重損失,並能阻礙吳軍從水路追擊。劉備越過夷陵東西啊,確實放棄了以水軍協同陸上作戰。當時這是水軍弱勢的基本情勢所然。劉備越過夷陵之後,沿長江南岸東進,至夷道被孫桓所阻,東進之勢被遏止。吳軍進行反擊,劉備打敗。陸遜的反擊能使,緣於對劉備戰略意圖的變化而捕捉到的戰機。劉備在崎嶇的山嶺之間,指望湘西形勢來改觀整個戰局,以至於讓數萬大軍在盛夏時節暴曬於長江流域酷熱的艷陽下,兵疲意沮,坐等隨時可能降臨的毀滅命運。吳軍“乘流斷圍”,切斷蜀軍戰線,各個擊破。蜀軍遭遇反攻時,整體處於非常混亂的狀況,指揮系統完全失靈。造成毀滅性打擊。
第十一章《永安託孤》。永安託孤,基本托的是什麼?劉備託孤,給予蜀漢政權特殊的政治需要。除了安排諸葛亮和李嚴輔政之外,最重要的內容是做了重大政治路線的交代。走出心術權謀的死角,才可以獲得一種更寬的視野。劉備臨終託付的大事,就是北伐討賊,復興漢室。而且一再昭示蜀漢境內,清除無疑。劉備託付的重點,不是強調漢室復興的目標必須實現,而是北伐討賊的事業必須開展。實際上是交代他身後的政治路線。北伐討賊的事業,攸關蜀漢當前的內外危機,攸關蜀漢盛衰與存亡。蜀漢遭受空前挫折,劉備本人行將死去。這一形勢的最大危機是其帝業的合法性危機。不僅僅關係到復興漢室的事業還有沒有希望完成,更直接關係到蜀漢現有的這點基業能否保住。唯有在北伐討賊的旌旗下,天下才仍是漢室的天下。漢室仍享有天下,蜀漢政權才具有合法性。劉備的那番話,意在以他對諸葛亮才能與忠誠的充分信任,來表明他對諸葛亮領導北伐事業的信心。“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提前打消對諸葛亮忠誠的疑慮。如果嗣子不才,諸葛亮可以自己去完成這件事,是我劉備授權的。復興漢室的事業愈是光大,劉禪愈是不能被取代。劉備這番話的用意是,無論如何,北伐討賊的事業必須進行。劉備託孤,起到了“固委付之誠”、“一蜀人之志”。永安託孤應該是劉備與諸葛亮商議斟酌的結果,但也可能包含了他本人的深思熟慮。他希望在自己身歿之後,整個蜀漢集團能緊密團結在諸葛亮周圍,團結在北伐討賊大旗的旗幟下。如此,蜀漢的帝業或許還有光大的可能。
第十二章《蜀漢的內外危機》劉備彌留之際,蜀漢半數以上的版圖籠罩在反叛的烽煙之中。黃元反叛,逼近成都。益州南部三郡反叛。劉備的死,讓南部的反叛更加無所忌憚。劉備的死勢必引發巴蜀人士對蜀漢帝業合法性的疑慮,因其本身就有輿論基礎。魏黃初年間,曹魏對蜀漢展開過和平統一的攻勢。在劉備去世那年達到頂點,魏國眾多大臣致信諸葛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藩。”曹魏寄希望於許靖等輩,發揮其影響力,建議蜀漢取消帝號,歸順稱藩於魏。曹魏採取和平統一攻勢,並非全無收穫,該攻勢構成蜀漢的內外危機。
第十三章《諸葛亮主政》。章武三年,諸葛亮開始主政,開始面對蜀漢的危局。改元建興,可以看到他的緊迫感,在蜀漢內在危機深重的情況下,亟於重建並堅定對復興漢室的事業心。改元建興,就是要讓復興漢室成為蜀漢最鮮明的政治主題。
第十四章《聯盟的政治問題》
第十五章《諸葛亮北伐(政治)
第十六章《諸葛亮北伐(軍事)》
第十七章《蜀漢的衰落》
第十八章《蜀漢的滅亡》
相關評論
評論1
《布局天下》作者饒勝文沉潛七年之斷代史力作。深厚的專業底蘊與曉暢的敘論語言完美結合,抹平專業著述與大眾讀物之間的溝壑。讀者將在一段老生常談的歷史裡,領略全然不同的風景。
作者除諳熟史事之外,兼具軍事歷史地理、戰略思想文化的深厚素養。全書一敘一論,皆富於廣闊的戰略視野和獨到的專業視角,故能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
拜賜於汗牛充棟的演義、品評、細說和翻案文章,三國是中國人最為熟悉的時代,卻也是最易誤讀的時代。本書則向讀者展示:真正的還原歷史,遠不只是考證史料——遑論曲解史料——更將歷史上的那些人與事還原到中國古代政治遊戲規則與中國文化的大背景里。本書即置此背景,勿忘勿助間,引領讀者於細微處見大勢、於大勢中勾提關鍵性節點;有張有弛中,引領讀者從歷史的興亡里檢討成敗得失。
本書認為,三國時代,並非單純英雄豪傑們智慧和勇武的秀場。所謂知人論世,方見人物真性情。本書將蜀漢人物群像,置於三國時代與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雙重背景里,引領讀者同情地看待歷史人物,從而更真切地看到他們的局限、努力和無奈,讓讀者於掩卷遐思之餘,跟那些人物的志業與情懷,心神相契,惺惺相惜。
作者在軍事地理和戰略思想領域有著深厚的素養,當年《布局天下》一書即藉此廣獲令譽。這點在本書中亦有精彩的發揮,為此一時期一些富於爭議的問題,予以獨到的解讀。
本書文筆優美,敘事流暢,持論清奇,讓讀者在經歷一場愉快的閱讀之餘,獲得清明的啟迪。
評論2:難得一見的蜀漢史!
在目前眾多的三國史籍之中,此書是難得的上乘佳作。目前關於三國歷史的史籍很多,專業類的三國史很多,對三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有了很詳細的專業敘述。同時,近年以來關於三國的通俗讀物也不少,然而這類書籍雖然能以通俗的形式敘述三國史,但卻缺乏深刻的見解,多是根據已有史籍,使用一些現代流行語言重新敘述一遍而已,基本上是大同小異。
然而,讀了這一部《大漢帝國在巴蜀:蜀漢天命的振揚與沉墜》,確實讓予感到耳目一新。予學習三國史多年,所讀過的三國史書有數十部之多。然而此時才算看到第一部具有深刻獨到見解的蜀漢歷史。作者是軍事地理學方面的資深學者,其學養不是那些業餘的研究者所能比。其學養決定了其看待問題的深度,所以在分析蜀漢歷史的重要決策和戰略,都能運用軍事地理學的專業素養。分析政治問題上,能看到很多別人所不注意的問題。如劉備奪取益州,占領漢中,漢中稱王等問題,以往很多人只是站在蜀漢的一方敘述。而這些事件對整個孫劉聯盟都是具有很重要影響的。作者難能可貴,在這些事件敘述中能充分注意到這點。又如世人多推崇隆中對,然而作者卻分析出隆中對缺乏最根本的政治靈魂……對許多歷史問題,作者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權威。這是全書的獨特之處,也是其價值之所在。
作者對整個蜀漢史有了深刻認識,全書貫徹蜀漢天命的這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蜀漢興亡的主線。其餘如其經濟、文化方面則少有敘述。此書不求面面俱到,恰恰是突出重點。這是此書極為重要的特點。
此書超出其他同類書籍的優點,在於不僅僅停留在敘述歷史的層面。現在一般的歷史讀物,膚淺地停留在用新形式把歷史複述一遍,大有說書的意味。然而此書著重在於分析,分析歷史的前因後果,以及其影響。在深刻分析和思考上,此書遠遠勝於其他同類書籍。
語言形式上,作者不認同近年以來流行的採用流行語言敘述歷史的方式。作者在運用流暢、專業、客觀的語言,冷靜地分析歷史。同時,此書也注重可讀性。沒有空話、套話。顯示了作者的功力之深。當然,如果對蜀漢歷史缺乏一定的功底,或者在歷史學上涵養不足的讀者,或許會覺得此書的趣味性不足,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甚至會令人昏昏。然而,這類講故事的通俗讀物太多了,作者不屑於膚淺停留在這個層面。而是採用自身深厚學養,為讀者奉獻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著作。在茫茫的通俗讀物之中,獨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
與其花費太多時間去讀那些大同小異的通俗讀物,不如多花時間來精心學習這部難得一見的蜀漢史!
隆中對對於孫劉政治關係缺乏一個清晰的定位,如何保持跨有荊益和結好孫權,如何保持協調,缺少了一個衡量的依據。跨有荊益也缺乏一個明確的指導思想。隆中對撇開了東漢王朝的政治框架,也就無從確定劉備與曹操、孫權的政治關係。沒有了政治指導,就沒有了靈魂。
第三章《第一次荊州風雲》。第一次荊州風雲的高潮是赤壁之戰。建安十三年,曹操在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開啟了一個新的政治戰場。他為卸下漢室著手造魏邁出了新的一步。南征荊州,荊州不戰而屈,益州望風而降。他希望以政治手段解決江東,不戰而屈江東。不料周瑜採取進攻戰略,深入荊州,擊敗曹操。曹操荊州丟失大半,益州變故,曹操再也無緣長江以南。
對於江東一方,張紘和張昭代表桓文之業,匡扶漢室。周瑜和魯肅推動了江東帝業,呂蒙則推動江東霸業。對於江東帝業而言,兼併荊州是其重要一環,也推動了其主動進攻荊州。孫劉聯繫抗曹,魯肅和諸葛亮推動孫劉聯盟,周瑜整合江東內部意志,抗曹的立場上是為漢家除殘去穢,影響了整個江東事業的政治定位。周瑜在隨後的軍事行動中發揮了主要作用。
劉備在孫、曹都開始著手卸下漢室之時,開始高舉復興漢室的旗幟。第一次荊州風雲是三種完全不同的帝業追求在荊州這個舞台上發生碰撞,歷史朝著分裂的方向演變。
第四章《聯盟的新階段》。赤壁之戰以後,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了荊州。劉備占據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思君,但是和曹操的地域並不接壤,沒有出口,因此發展受到限制。於是到京口會見孫權,鞏固聯盟。先表劉琦為荊州刺史,琦死後領荊州牧。從周瑜得到南郡江南之地,改名公安,得到了一個面向長江的出口。
在京口,劉備表孫權為車騎將軍、徐州牧,表達推孫權為討曹聯盟的盟主,表現出這一階段孫劉的政治統統點。聯盟的分工,孫權負責徐州方面,劉備負責荊州方面。周瑜曾欲扣留劉備,指揮其軍隊,目的在成就江東新的帝業。孫權不從。周瑜欲取蜀,病死巴丘。魯肅繼之。錄取對孫權進行說服工作,將南郡讓給劉備。劉備得到南郡後,調整力量部署,以關羽為襄陽太守,張飛為宜都太守。京口之行,孫劉聯姻,聯盟從抗曹變為更進取的討曹滅賊。雙方進行了責任分工。聯盟鞏固使劉備占據荊州,得到孫權承認,有得到南郡,為進一步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第五章《劉備取益州》。建安十六年,劉璋邀請劉備入蜀。劉璋意識到自己在益州的統治危機,因此結好曹操。收到張松和法正影響,以及曹操受挫的形勢,又結好劉備。劉璋欲以此鞏固在益州的統治,益州士民則以為劉備入蜀將幫他們討伐張魯。法正、張松則欲迎接劉備為新主。劉備與劉璋在涪城會面,張松與龐統勸劉備除掉劉璋,劉備不從,顯示出其政治上的顧慮。龐統有此建議,顯示其政治水平不高。劉璋推劉備為大司馬,領司隸校尉,暗示其發展前途為漢廷中央。劉備推劉璋為益州牧,表示尊重其在益州的地位。劉璋借劉備聲勢以鞏固統治,劉備也無意於北上進取。劉備至葭萌關,“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建安十七年十月之後,劉備與劉璋反目。其核心問題在於如何取得益州作為興復漢室的基地,又不違背“欲信大義於天下”的初衷。作者認為,劉備應該討伐張魯,取得漢中。如此也能讓劉璋處於從屬地位。他反目取得益州,也付出重大的政治代價。劉備以劉璋供給兵力錢糧不足為藉口,攻打劉璋。斬楊懷、高沛,奪白水關,回師占據涪城。又擊敗劉璋派遣的諸將,攻打洛城戰事艱難,召諸葛亮、張飛和趙雲入蜀,其間龐統中流矢而死。
建安十九年夏攻克洛城,進圍成都。馬超來降,劉備派簡雍勸降劉璋。劉璋投降。作者認為,龐統幫助劉備規取益州,勸擒劉璋和葭萌三策看,算不得王佐之才,其政治水平不如劉備。劉備取益州過程中表現的局限,龐統不得辭期咎。劉備入成都之後,士兵搶奪寶物財貨,這是劉備激勵將士的承諾。之後論功行賞。趙雲進諫,還其谷帛。
益州易主,劉備構築一個新的權力班底。劉備重用的主要還是追隨入蜀的人,也有劉巴、黃權等客籍舊人,處於顯位的益州本土之人,只有黃權、彭羕。劉備最失策的還是對益州故主劉璋的處置,將其遷往公安,政治上也不夠明智。
起初,孫權欲與劉備共取益州,劉備以劉璋為宗室拒絕之。劉備入蜀,給孫權的說法是幫助劉璋討張魯以拒曹操。因此劉備入蜀之初,雙方聯盟保持良好狀態。劉備反覆攻擊劉璋,是孫劉聯盟關係發生變化的轉折點。孫權迎孫夫人回吳,欲以劉禪為質,挾制劉備。劉備攻蜀,孫權對劉備徹底失去信任,感到受到劉備的欺騙。
第六章《借荊州的是與非》。劉備剛取得益州,荊州就爆發了一場危機。孫權派呂蒙奪取三郡,劉備從益州趕回公安,派關羽復爭三郡。雙方劍拔弩張,衝突一觸即發。起初孫權欲討還三郡,被拒絕之後,提出“借地”一說。孫吳因其在赤壁之戰中的主要貢獻,以此為借地之由。魯肅與關羽進行交涉,江東將矛盾上升到否定整個聯盟關係的程度。建安二十年,曹操征漢中,劉備恐益州有失,作出讓步,與孫權講和。以湘水為界,平分六郡,雙方相互妥協。但此次危機表明孫權已經重新審視聯盟關係。
第七章《劉備稱漢中王》。曹操征服張魯,使得曹操在權力之路上邁進一大步。此後稱魏王,在造魏的道路上邁出第三步。劉備攻打漢中,也得到一次權力升格的機會。劉備派張飛擊敗張頜。二十二年,法正說服劉備進攻漢中。二十三年春進兵。以張飛、馬超為偏師,被擊還。劉備取陽平關,諸葛亮發兵增援。二十四年春,黃忠斬夏侯淵。曹操三月出斜谷,劉備斂眾扼險,拒不與戰。五月曹操回長安。劉備據有漢中。七月,群臣上表,劉備於沔陽進位漢中王、大司馬。稱漢中王為步劉邦後塵,拜大司馬欲步劉秀後塵,為其事業的繼承者。表文核心意思為討曹滅賊的歷史使命落在劉備身上,為使劉備更好領導這一事業,有必要封劉備為王。鑒於漢帝被曹操挾持,為使劉備稱王具有合法性,程式上引援東漢初河西五郡共推竇融為元帥的故事。上漢帝表上的名單次序問題,上表名單中很少是獲得過漢廷王命的臣子,更多的是劉備授予的官職。而劉璋以及孫權的作用沒有被發揮出來,孫權才是“位同權均,不能相率”的諸侯。劉備稱王未考慮到孫權一方。孫權在夷陵之戰後才承認其漢中王的地位,江東認為劉備身為漢朝宗室不能率先討賊,反而先稱王稱帝,未符合天下人對他的期待。
第八章《第二次荊州風雲》。關羽北伐襄陽,是劉備一個階段性不拘的一部分。關羽北伐,顯然得到了劉備的積極支持。劉備在得到漢中後主要的軍事行動就是部署東奪三郡。控制襄陽,將使荊州與漢中之間的銜接作用增強,取得更緊密的聯繫。這年劉備並沒有大舉北出的打算。關羽北伐,是打通荊州與漢中聯繫同道,而不是“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關羽北伐所引發的最大變局是政治格局的變化,孫權背盟襲取荊州。孫權在建安二十二年後試圖和曹操緩和,原因在重新審視孫劉聯盟。魯肅去世,使聯盟失去一個重要的維繫紐帶。呂蒙認為劉備、關羽不是江東安全的保障,構成了威脅,因此要解決荊州上游的問題。呂蒙的目標是保據江東。關羽北伐襄陽之後,呂蒙託病,以陸遜代之,以此麻痹關羽。呂蒙白衣渡江,占領江陵。關羽南撤。呂蒙瓦解其軍心,羽軍遂散,關羽失敗犧牲。劉備的戰略檢討。劉備沒有在建安二十年重新審視自己的聯盟政策,在後來撇開聯盟之後,又沒有防範孫權,致使荊州處於極大的危險中。此外,關羽的平庸統帥也不能辭丟失荊州的責任。孫權背叛聯盟,襲取荊州,付出了沉重的政治代價。反覆無常,失去了問鼎中原的號召力,更沒有統一天下的號召力。
第九章《劉備稱帝》。劉備帝業的論述。漢室享有天命;劉備建立的政權已代表漢室;劉備將繼承漢家二祖,恭行天罰,討曹滅賊,完成漢室的再次復興。對劉備帝業的非議。周群、杜瓊、張裕等巴蜀人士私底下對劉備的帝業非議。蜀漢中後期,這種觀念開始對蜀漢的政治產生影響。譙周寫作《仇國倫》。整個蜀漢時期,巴蜀本土一直有部分人士對劉備父子並不認同,政治上不認同,自然會削弱這個政權的合法性。劉備稱帝的合法性基礎並不厚實。稱帝後的劉備,唯有積極地討賊,才是對這些批評和非議的最好回應;唯有積極地討賊,這個以漢為號的政權合法性基礎才能得到更好的充注。
第十章《夷陵之戰》。伐吳之戰的政治定位。伐吳的性質和討賊並不矛盾,從力量對比之下,選擇伐吳就很自然。在諸葛亮看來,與其聯吳思想違背。但孫吳背盟,伐吳固然不是上策,但似乎沒有更好的做法。劉備伐吳的政治定位是復仇之戰,報孫權襲殺關羽之仇。討伐孫權,也是討賊的一部分。但這場戰事缺乏政治指導。致使伐吳的戰略水平一開始便地下。孫權的求和之舉,成功凸顯負面形象的劉備:為一己之私,怒而興兵。事實上,孫權背盟,實現和解實非易事。太苛求劉備,不切實際。但為恢復聯盟已經提供了前提條件。夷陵之戰的戰略檢討。長江之勢是一大優勢,但是利用優勢需要條件。蜀漢水師素質不占優勢,於是不能順流而下。劉備率軍四萬,而吳軍兵力占據一定優勢。陸遜採取守勢,劉備放棄對夷陵的強攻。蜀漢水軍應仍駐紮在南津口,扼守峽口。陸遜反攻,蜀漢水軍仍沒有遭遇慘重損失,並能阻礙吳軍從水路追擊。劉備越過夷陵東西啊,確實放棄了以水軍協同陸上作戰。當時這是水軍弱勢的基本情勢所然。劉備越過夷陵之後,沿長江南岸東進,至夷道被孫桓所阻,東進之勢被遏止。吳軍進行反擊,劉備打敗。陸遜的反擊能使,緣於對劉備戰略意圖的變化而捕捉到的戰機。劉備在崎嶇的山嶺之間,指望湘西形勢來改觀整個戰局,以至於讓數萬大軍在盛夏時節暴曬於長江流域酷熱的艷陽下,兵疲意沮,坐等隨時可能降臨的毀滅命運。吳軍“乘流斷圍”,切斷蜀軍戰線,各個擊破。蜀軍遭遇反攻時,整體處於非常混亂的狀況,指揮系統完全失靈。造成毀滅性打擊。
第十一章《永安託孤》。永安託孤,基本托的是什麼?劉備託孤,給予蜀漢政權特殊的政治需要。除了安排諸葛亮和李嚴輔政之外,最重要的內容是做了重大政治路線的交代。走出心術權謀的死角,才可以獲得一種更寬的視野。劉備臨終託付的大事,就是北伐討賊,復興漢室。而且一再昭示蜀漢境內,清除無疑。劉備託付的重點,不是強調漢室復興的目標必須實現,而是北伐討賊的事業必須開展。實際上是交代他身後的政治路線。北伐討賊的事業,攸關蜀漢當前的內外危機,攸關蜀漢盛衰與存亡。蜀漢遭受空前挫折,劉備本人行將死去。這一形勢的最大危機是其帝業的合法性危機。不僅僅關係到復興漢室的事業還有沒有希望完成,更直接關係到蜀漢現有的這點基業能否保住。唯有在北伐討賊的旌旗下,天下才仍是漢室的天下。漢室仍享有天下,蜀漢政權才具有合法性。劉備的那番話,意在以他對諸葛亮才能與忠誠的充分信任,來表明他對諸葛亮領導北伐事業的信心。“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是提前打消對諸葛亮忠誠的疑慮。如果嗣子不才,諸葛亮可以自己去完成這件事,是我劉備授權的。復興漢室的事業愈是光大,劉禪愈是不能被取代。劉備這番話的用意是,無論如何,北伐討賊的事業必須進行。劉備託孤,起到了“固委付之誠”、“一蜀人之志”。永安託孤應該是劉備與諸葛亮商議斟酌的結果,但也可能包含了他本人的深思熟慮。他希望在自己身歿之後,整個蜀漢集團能緊密團結在諸葛亮周圍,團結在北伐討賊大旗的旗幟下。如此,蜀漢的帝業或許還有光大的可能。
第十二章《蜀漢的內外危機》劉備彌留之際,蜀漢半數以上的版圖籠罩在反叛的烽煙之中。黃元反叛,逼近成都。益州南部三郡反叛。劉備的死,讓南部的反叛更加無所忌憚。劉備的死勢必引發巴蜀人士對蜀漢帝業合法性的疑慮,因其本身就有輿論基礎。魏黃初年間,曹魏對蜀漢展開過和平統一的攻勢。在劉備去世那年達到頂點,魏國眾多大臣致信諸葛亮,“陳天命人事,欲使舉國稱藩。”曹魏寄希望於許靖等輩,發揮其影響力,建議蜀漢取消帝號,歸順稱藩於魏。曹魏採取和平統一攻勢,並非全無收穫,該攻勢構成蜀漢的內外危機。
第十三章《諸葛亮主政》。章武三年,諸葛亮開始主政,開始面對蜀漢的危局。改元建興,可以看到他的緊迫感,在蜀漢內在危機深重的情況下,亟於重建並堅定對復興漢室的事業心。改元建興,就是要讓復興漢室成為蜀漢最鮮明的政治主題。
第十四章《聯盟的政治問題》
第十五章《諸葛亮北伐(政治)
第十六章《諸葛亮北伐(軍事)》
第十七章《蜀漢的衰落》
第十八章《蜀漢的滅亡》
相關評論
評論1
《布局天下》作者饒勝文沉潛七年之斷代史力作。深厚的專業底蘊與曉暢的敘論語言完美結合,抹平專業著述與大眾讀物之間的溝壑。讀者將在一段老生常談的歷史裡,領略全然不同的風景。
作者除諳熟史事之外,兼具軍事歷史地理、戰略思想文化的深厚素養。全書一敘一論,皆富於廣闊的戰略視野和獨到的專業視角,故能見人之所未見,發人之所未發。
拜賜於汗牛充棟的演義、品評、細說和翻案文章,三國是中國人最為熟悉的時代,卻也是最易誤讀的時代。本書則向讀者展示:真正的還原歷史,遠不只是考證史料——遑論曲解史料——更將歷史上的那些人與事還原到中國古代政治遊戲規則與中國文化的大背景里。本書即置此背景,勿忘勿助間,引領讀者於細微處見大勢、於大勢中勾提關鍵性節點;有張有弛中,引領讀者從歷史的興亡里檢討成敗得失。
本書認為,三國時代,並非單純英雄豪傑們智慧和勇武的秀場。所謂知人論世,方見人物真性情。本書將蜀漢人物群像,置於三國時代與中國古代政治文化的雙重背景里,引領讀者同情地看待歷史人物,從而更真切地看到他們的局限、努力和無奈,讓讀者於掩卷遐思之餘,跟那些人物的志業與情懷,心神相契,惺惺相惜。
作者在軍事地理和戰略思想領域有著深厚的素養,當年《布局天下》一書即藉此廣獲令譽。這點在本書中亦有精彩的發揮,為此一時期一些富於爭議的問題,予以獨到的解讀。
本書文筆優美,敘事流暢,持論清奇,讓讀者在經歷一場愉快的閱讀之餘,獲得清明的啟迪。
評論2:難得一見的蜀漢史!
在目前眾多的三國史籍之中,此書是難得的上乘佳作。目前關於三國歷史的史籍很多,專業類的三國史很多,對三國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有了很詳細的專業敘述。同時,近年以來關於三國的通俗讀物也不少,然而這類書籍雖然能以通俗的形式敘述三國史,但卻缺乏深刻的見解,多是根據已有史籍,使用一些現代流行語言重新敘述一遍而已,基本上是大同小異。
然而,讀了這一部《大漢帝國在巴蜀:蜀漢天命的振揚與沉墜》,確實讓予感到耳目一新。予學習三國史多年,所讀過的三國史書有數十部之多。然而此時才算看到第一部具有深刻獨到見解的蜀漢歷史。作者是軍事地理學方面的資深學者,其學養不是那些業餘的研究者所能比。其學養決定了其看待問題的深度,所以在分析蜀漢歷史的重要決策和戰略,都能運用軍事地理學的專業素養。分析政治問題上,能看到很多別人所不注意的問題。如劉備奪取益州,占領漢中,漢中稱王等問題,以往很多人只是站在蜀漢的一方敘述。而這些事件對整個孫劉聯盟都是具有很重要影響的。作者難能可貴,在這些事件敘述中能充分注意到這點。又如世人多推崇隆中對,然而作者卻分析出隆中對缺乏最根本的政治靈魂……對許多歷史問題,作者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權威。這是全書的獨特之處,也是其價值之所在。
作者對整個蜀漢史有了深刻認識,全書貫徹蜀漢天命的這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蜀漢興亡的主線。其餘如其經濟、文化方面則少有敘述。此書不求面面俱到,恰恰是突出重點。這是此書極為重要的特點。
此書超出其他同類書籍的優點,在於不僅僅停留在敘述歷史的層面。現在一般的歷史讀物,膚淺地停留在用新形式把歷史複述一遍,大有說書的意味。然而此書著重在於分析,分析歷史的前因後果,以及其影響。在深刻分析和思考上,此書遠遠勝於其他同類書籍。
語言形式上,作者不認同近年以來流行的採用流行語言敘述歷史的方式。作者在運用流暢、專業、客觀的語言,冷靜地分析歷史。同時,此書也注重可讀性。沒有空話、套話。顯示了作者的功力之深。當然,如果對蜀漢歷史缺乏一定的功底,或者在歷史學上涵養不足的讀者,或許會覺得此書的趣味性不足,沒有生動的故事情節,甚至會令人昏昏。然而,這類講故事的通俗讀物太多了,作者不屑於膚淺停留在這個層面。而是採用自身深厚學養,為讀者奉獻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歷史著作。在茫茫的通俗讀物之中,獨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
與其花費太多時間去讀那些大同小異的通俗讀物,不如多花時間來精心學習這部難得一見的蜀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