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該片以一個全世界都在關注的話題為著眼點,通過地質、歷史、現實等諸多角度,探尋中國沙漠的成因,分析沙塵來源,展現沙漠化的危害,紀錄中國乾旱半乾旱地區人們的生存現狀,展現人與荒漠化之間互有進退的較量。該片將細節化講述與巨觀的論述巧妙結合在一起,在追索人物故事、人物命運的同時,貫穿國家政策、沙漠常識,喚醒人們對“荒漠化”問題的高度關注。
分集劇情
第1集《荒漠往事》
中國廣袤的荒漠地貌如何形成?荒漠生態系統究竟脆弱到何種程度?快速發展的荒漠化怎樣淹沒了人類絢爛的文明?生活在荒漠地區的人如何面對日益嚴重的荒漠化問題?攝製組深入內蒙古額濟納旗,紀錄三個土爾扈特蒙古族人的日常生活,探討荒漠的形成歷史,展現大漠胡楊的蒼涼往事。
第2集《風沙襲城》
當沙塵暴如雷鳴一般傾軋而來、當土地一點點乾涸沙化、當風沙將房屋壓倒掩埋,那些生活在乾旱地區的人們會如何怎樣面對?本片紀錄了新疆和田、甘肅敦煌和甘肅民勤三個地區、三個當地人的生活,通過他們平實的講述,展現中國日益迫切的沙漠化問題,也與他們共同領悟在荒漠中的堅守與無奈。
第3集《漫漫治沙路》
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怎樣踏上漫漫治沙路?新中國的科研人員如何在一次次失敗中尋找治理沙害的答案?被稱為“人類治沙史上奇蹟”的包蘭鐵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在騰格里沙漠中穿行?那是一個鬥志昂揚的激情年代,章古台、沙坡頭,這些與荒漠化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地方,到處都有新中國第一代治沙人“向沙漠進軍”的印記。
第4集《萬里防沙線》
20世紀七十年代,幾乎占據了中國半壁江山的三北地區經受著荒漠化的侵擾,專家們指出荒漠化危害將在十年內奪去幾十萬公頃的良田,水土流失將每年給國家造成數十億元的損失,沙漠化正在危及一億人的生存。為此一項歷時73年的大型生態工程應運而生,然而,此時文革剛剛結束,國家經濟極其脆弱,如此巨大的工程究竟該如何實施,生活在沙區的百姓又是怎樣拯救自己的生存家園,他們的命運是否會隨之改變。
第5集《守護家園》
趙成祥今年77歲,自從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他在渾善達克沙地里曾經搬過三次家,而那些老房子如今都相繼掩埋在了沙子之中。為了防治荒漠化,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等一系列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建設範圍覆蓋了我國85%以上的沙化土地,為此習慣了耕種和放牧的農牧民必須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他們能否接受?他們又該如何面對。
選集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製作
片名由來
“大漠長河”這個名字是高峰台長起的,“大漠長河”的名字是出自唐代詩人王維的詩歌《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當時接到影片的製作任務時,中國國家林業局的領導只給了四個字的說明——“防沙治沙”,至於什麼是防沙治沙?沙漠什麼樣子?攝製組的編導幾乎都不知道。為了做策劃,節目部的編導先期去了內蒙古了解情況,最初的策劃做了大約十稿,名字改了又改。但最終還是選定了“大漠長河”,主要的原因在於,這個片子雖然說的是中國60年來荒漠化治理的歷程,但是,在策劃的過程中,發現談沙漠化的發展,不能只看到危害,沙漠畢竟是地質歷史所形成的特殊地貌,它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各地的文明、沙漠的地質歷史都需要考慮,才會使得片子的視野更為開闊,也只有歷史的看待問題,我們才能更準確地理解現實。
王維的詩句寫的就是內蒙古額濟納的風景,而影片的第一集也是通過額濟納的歷史來講解荒漠化問題。“大漠”——防沙治沙工作基本上都處在沙漠邊緣地帶,沙漠就像人類的鄰居,也是那些生活在沙區的人的家,“長河”,既能表現時間的流逝,也有具象的“水”的意思,沙與水的關係,也是該片子中一個核心的觀念之一。
所以,攝製組就借鑑了王維的詩句,越是到拍攝後期,越發現,“大漠長河”這個名字和節目主題還是比較貼切的。
創作背景
策劃最難的地方在於中國的防沙治沙歷史幾乎從來沒有人梳理過,中國國家林業局提供的資料也極其有限,而且專業性極強,該片的策劃完全沒有先例可以借鑑、參考。而且,要做好策劃,還必須全面了解治沙的專業知識——如果不了解,策劃首先在中國國家林業局就無法通過——對方首先要求的就是專業、科普和政論。
由於林業部分的日常工作繁重,當時林業局並沒有指定專家配合該片的策劃寫作,也沒有人寫基礎稿,一切資料必須由該片的編導自己蒐集,光這項任務就極其艱難。而且,要說全國的防沙治沙,這就必須平衡各地的拍攝工作,既要照顧全局,又要突出重點。現在回頭看一看該片第一稿策劃和最後一稿策劃,再看一看成片,那種變化是比較明顯的。由於拍攝周期緊張,編導們幾乎是一邊學習,一邊了解,一邊拍攝,應該說,創作難度極大。
拍攝過程
由於涉及地點多,該片分了三個攝製組,每個攝製組的拍攝周期很長,拍攝量也較大。從一個拍攝地點到另一個拍攝地點需要走一、二百里的路程。
三個攝製組從2009年9月開始進行拍攝,至2010年7月所有拍攝完畢,整個拍攝過程涉及河北、內蒙古、甘肅、新疆、陝西、遼寧、寧夏七個省區近20個縣市,每個攝製組拍攝時間都是大約80天左右,三路攝製組拍攝採訪人物近百,拍攝素材200多盤近8000分鐘。
主創團隊
出品人 | 高峰、禇利明、程紅 |
---|
總策劃 | 禇利明 |
---|
總監製 | 程紅、郭本敏 |
---|
總顧問 | 劉拓 |
---|
製片人 | 王燕、楊波 |
---|
總導演 | 王燕 |
---|
執行總導演 | 樊志遠 |
---|
分集導演 | 樊志遠、張筠、張瑋 |
---|
攝像 | 趙一楠、竇焱、趙布虹、殷鸝鳴、關爾嘉、李京川、殷鵬、謝勇 |
---|
航拍攝像 | 謝勇 |
---|
助理導演 | 崔宇寧、劉穎穎 |
---|
攝像助理 | 陶然、裴孟、鄂雷、李朝陽、徐濱、趙鶴、景岩 |
---|
燈光 | 趙一楠、張京凱、關爾嘉、殷鵬 |
---|
燈光助理 | 劉廣榮、郭俊傑 |
---|
錄音 | 孟建偉 |
---|
解說 | 張彥鋒 |
---|
技術保障 | 安娜 |
---|
製作 | 李小剛、趙鑫、趙東元、梁優、王惺、徐娜、王碩、王鑫 |
---|
音樂編輯 | 張鋒 |
---|
三維動畫 | 陳洪生 |
---|
製片 | 栗栭、於彥奇、鄭澎 |
---|
總製片 | 楊波、彭繼平 |
---|
監製 | 柳維河、葉智、王信建、許慶、王俊中、董研 |
---|
參考資料來源:
獲獎記錄
屆次 | 獎項 | 備註 |
---|
第11屆 | 四川電視節“金熊貓”自然及環境類評審特別獎 | 獲獎 |
幕後花絮
在沙區攝製組生活條件差不是最難的,對編導來說,最難的是尋找拍攝對象。
中國國家林業局官方意識形態對於節目的敘事要求和紀錄片的細節化敘事方式充滿矛盾。
10月的額濟納旗晝夜溫差極大,晚上寒風刺骨,為了保暖,攝製組有過8天6夜沒脫衣服、沒洗臉刷牙的經歷。
夜晚戈壁灘風沙大,每天早上起來,攝製組的臉上都會落下一層黃沙。
發行信息
時間 | 頻道 | 備註 |
---|
2011年5月11日 | | 首輪播出時間為早7時30分,重播時間為當天15時23分和20時35分,每日1集。
|
作品評價
《大漠長河》開始選取了幾個生活在土地不斷被沙化的村莊的場景,一隊被逼得一再搬遷的農民,遠離生養棲息的家園。他們望著漫天的飛沙,臉上寫滿了迷茫與絕望。觀眾觀賞到此,會與村民一樣感受到周圍是無邊沙海,生活被沙塵暴重重淹沒,一種壓抑與絕望的情緒不由得從內心生起。作者接著一轉視角,選取了幾個不怕沙塵暴,專門尋找沙塵暴最猖獗的沙地來承包的村民。他們憎恨沙塵暴,下決心要整治它,嘗試各種方法種植耐沙耐旱的灌木或林木。最後幾千畝的林木成活了,並且不斷地向沙漠推進。看到成功逼退部分沙化土地,一片片望不到邊的綠色林木迎風招展,內心被沙埋的陰霾一掃而空,轉而對沙化變成綠色有了希望,產生了歡欣的情緒。這兩種情緒體現了作者傳遞給觀眾的信息是沙塵暴雖然可怕,但只要有信心與決心找回綠色的家園,是很有希望的。(珠海廣播電視台王慧娟評)
該片力求以平民化的表現方式,通過普通人的真實故事和體驗,完成對宏大主題的表達,使節目增添了可以讓人觸摸到的質感。該片的創作者不吝篇幅,處處留情,在情與理的交融中突出了情感的力量,也讓片中的“理”更具有說服力。該片縱向涉及中國沙地形成的漫長歷史及新中國60多年的治沙史,橫向涉及全世界的沙地分布及其演化態勢,所涉及的人物、事件和知識眾多,需要有全面細緻的敘述和論述,而作為電視紀錄片,最忌諱的就是“面面俱到”式的講述。因為這會使得作品冗長繁複、單調乏味而成為“面面不到”,讓觀眾產生厭煩情緒,難以實現有效傳播。該片創作者從一開始就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巧妙地從紛繁複雜的歷史人物、事件和知識信息中選取了七個角度,分成七集,每集選一個角度作為小主題,然後,又在全國18個乾旱半乾旱省區、498個縣市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地區作為重點,並時時運用典型人物的感人故事切入。這樣使得原本抽象空洞的問題和數字變成了活生生的人物與故事。(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趙五洲、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苗棣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