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碑銘·胡笳韻:蔡文姬》擬以蔡文姬的故事為線,以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衝突為核,反映公元前一世紀時各民族在鬥爭中磨勵,在交往中融合,共諦中華文明的史實。作者郭長岐、劉春雷讓人們重溫一段歷史,與中國北方民族進行親密接觸,在讀故事中尋繹歷史中所蘊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氣節。
基本介紹
- 書名:大漠碑銘•胡笳韻:蔡文姬
- 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頁數:187頁
- 開本:16
- 作者:郭長岐 劉春雷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411552X, 978720411552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一個不到十歲就名滿洛陽的神童;一個父死母離夫亡家破而流落草原的再醮之婦;如蛹化蝶般從苦難的人生中;感悟著生與死的真諦,演繹了千古絕唱——《胡笳十八拍》……
《胡笳韻(蔡文姬)》擬以蔡文姬的故事為線,以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衝突為核,反映公元前一世紀時各民族在鬥爭中磨勵,在交往中融合,共諦中華文明的史實。作者郭長岐、劉春雷讓人們重溫一段歷史,與中國北方民族進行親密接觸,在讀故事中尋繹歷史中所蘊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氣節。
《胡笳韻(蔡文姬)》擬以蔡文姬的故事為線,以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衝突為核,反映公元前一世紀時各民族在鬥爭中磨勵,在交往中融合,共諦中華文明的史實。作者郭長岐、劉春雷讓人們重溫一段歷史,與中國北方民族進行親密接觸,在讀故事中尋繹歷史中所蘊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氣節。
作者簡介
郭長岐,男,滿族,遼寧省興城人,1945年9月出生,包頭市藝術研究所所長,一級編劇,內蒙古師範大學畢業。
主要業績:創作及合作創作作品50餘部,200多萬字,獲國家級獎五部9次,獲自治區及包頭市級獎10餘次。其中《北國情》1989年獲文化部、中國劇協、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金獎,廣電部“天安杯”戲曲電視編劇獎;《豐州灘傳奇》1985年獲文化部、中國劇協、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銀獎;《契丹女》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本獎,“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東瀛女》獲文化部1997年全國現代戲交流演出優秀劇目獎;《舍楞將軍》獲文化部劇目特別獎。此外,《曲折的婚禮》、《西口情》、《草原情》、《上樑訂婚》、《春回與秋燕》等劇目還曾獲自治區薩日娜獎等獎項。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文學碩士、國家二級編劇。
影視戲劇作品有《其其格的夏日》、《四個人的旅程》、《月亮之上》、《鄉村檢察官》、《紙飛機》、《一行簡歷》等。曾獲上戲杯二等獎、第五屆中國戲劇文化獎一等獎、全國民族題材優秀劇本、內蒙古薩日娜獎、文藝振興獎等國家、省部級獎勵十餘項。
戲劇作品有:《暖雪》、《俺家有頭豬》等。
主要業績:創作及合作創作作品50餘部,200多萬字,獲國家級獎五部9次,獲自治區及包頭市級獎10餘次。其中《北國情》1989年獲文化部、中國劇協、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金獎,廣電部“天安杯”戲曲電視編劇獎;《豐州灘傳奇》1985年獲文化部、中國劇協、全國少數民族題材銀獎;《契丹女》獲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第四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本獎,“天下第一團”優秀劇目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東瀛女》獲文化部1997年全國現代戲交流演出優秀劇目獎;《舍楞將軍》獲文化部劇目特別獎。此外,《曲折的婚禮》、《西口情》、《草原情》、《上樑訂婚》、《春回與秋燕》等劇目還曾獲自治區薩日娜獎等獎項。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文學碩士、國家二級編劇。
影視戲劇作品有《其其格的夏日》、《四個人的旅程》、《月亮之上》、《鄉村檢察官》、《紙飛機》、《一行簡歷》等。曾獲上戲杯二等獎、第五屆中國戲劇文化獎一等獎、全國民族題材優秀劇本、內蒙古薩日娜獎、文藝振興獎等國家、省部級獎勵十餘項。
戲劇作品有:《暖雪》、《俺家有頭豬》等。
圖書目錄
楔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尾聲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尾聲
序言
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系列長篇歷史小說《大漠碑銘》和讀者朋友見面了。
“大漠”是指哪裡?是我們北方的蒙古高原,古稱“朔漠”,也稱“瀚海”、“大磧”,史書上把內蒙古地區稱為“漠南”。
“碑銘”是指什麼?就是“樹碑立傳”,為那些已被歷史塵封的北方古代人物。
北方,大漠文明的豐富內涵和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一直鮮為人知。同時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祥地。隨著歷史的演進,在這片土地上,有過不同族屬的興替。遙想當年,在這片土地上,有牧歌羌笛,也有吹角連營,有穹廬逐綠,也有戰馬嘶雪,在幾千年的風雨中,記載在史書中的北方部族有鬼方、獫允、戎狄、東胡、匈奴、鮮卑、柔然、回紇、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以及其它族體。在他們爭取生存的歷史進程中,都曾經表現出各自的剛烈和堅韌,無畏地沖開各種束縛而踏出自己的輝煌。但他們沒能為後世留下足夠的記憶,人們要了解他們多數只能憑藉漢家資料,正史中的有關北方遊牧民族的列傳和志記是有限的,有些是帶有偏見的,而在野史和民間傳說中則更是把北方民族視為異類。比如“蘇武牧羊”、“昭君出塞”、“楊家將”、“岳飛抗金兵”等等,其中所出現的北方民族不都是野蠻的反派角色嗎?
事實真是如此嗎?上下五千年,正史與野史交替,神話與傳說並存,我們不能以地域來評介民族和人物。我們應該認識到,北方的歷史既是遊牧民族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以史為鑑,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可以把握中國社會治亂興替的規律,可以洞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永恆智慧。北方古代優秀人物眾多,有些堪比秦皇漢武,只是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使很多人一頭霧水而已。那么,如何讓人們能清晰明白地去了解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北方人物,感受歷史的真實,這便是我們編輯這套《大漠碑銘》系列叢書的緣起。
這套叢書由十四冊組成,均為內蒙古地區實力派作家創作完成。這套書中有寫匈奴、鮮卑、烏桓的,也有寫遼、金、西夏和蒙元的,基本囊括了我們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不同族屬中的不同人物,有帝王也有平民,有男人也有女人。在歷史上一個又一個北方民族跨越陰山步人中原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每位作者在創作中、我們在編輯中都注重不拘泥於舊說,更不拾人牙慧,大膽在作品中表述獨立的見解,但我們更注重,在對人物和事件的認識上雖可和成說不盡相同,但在史實上卻不杜撰,更不戲說,儘量達到以時間為經,以人物和事件為緯,經緯交織,描寫出不同民族不同風俗的故事,用其中蘊含的或高昂或哀婉的場景,讓人們重溫一段歷史,與中國北方民族進行親密接觸,在讀故事中尋繹歷史中所蘊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氣節。
以史為鑑,以古人為鑑,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是我們編輯出版這套系列叢書的願望,同時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願我們這套系列叢書能更為生動、更為多彩地為讀者提供了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及歷史人物的機會,能為讀者朋友帶來閱讀上的滿足和愉悅。
“大漠”是指哪裡?是我們北方的蒙古高原,古稱“朔漠”,也稱“瀚海”、“大磧”,史書上把內蒙古地區稱為“漠南”。
“碑銘”是指什麼?就是“樹碑立傳”,為那些已被歷史塵封的北方古代人物。
北方,大漠文明的豐富內涵和對人類文化的偉大貢獻一直鮮為人知。同時也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祥地。隨著歷史的演進,在這片土地上,有過不同族屬的興替。遙想當年,在這片土地上,有牧歌羌笛,也有吹角連營,有穹廬逐綠,也有戰馬嘶雪,在幾千年的風雨中,記載在史書中的北方部族有鬼方、獫允、戎狄、東胡、匈奴、鮮卑、柔然、回紇、突厥、契丹、女真、蒙古以及其它族體。在他們爭取生存的歷史進程中,都曾經表現出各自的剛烈和堅韌,無畏地沖開各種束縛而踏出自己的輝煌。但他們沒能為後世留下足夠的記憶,人們要了解他們多數只能憑藉漢家資料,正史中的有關北方遊牧民族的列傳和志記是有限的,有些是帶有偏見的,而在野史和民間傳說中則更是把北方民族視為異類。比如“蘇武牧羊”、“昭君出塞”、“楊家將”、“岳飛抗金兵”等等,其中所出現的北方民族不都是野蠻的反派角色嗎?
事實真是如此嗎?上下五千年,正史與野史交替,神話與傳說並存,我們不能以地域來評介民族和人物。我們應該認識到,北方的歷史既是遊牧民族的歷史,也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以史為鑑,可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可以把握中國社會治亂興替的規律,可以洞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永恆智慧。北方古代優秀人物眾多,有些堪比秦皇漢武,只是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使很多人一頭霧水而已。那么,如何讓人們能清晰明白地去了解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北方人物,感受歷史的真實,這便是我們編輯這套《大漠碑銘》系列叢書的緣起。
這套叢書由十四冊組成,均為內蒙古地區實力派作家創作完成。這套書中有寫匈奴、鮮卑、烏桓的,也有寫遼、金、西夏和蒙元的,基本囊括了我們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不同族屬中的不同人物,有帝王也有平民,有男人也有女人。在歷史上一個又一個北方民族跨越陰山步人中原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活劇。每位作者在創作中、我們在編輯中都注重不拘泥於舊說,更不拾人牙慧,大膽在作品中表述獨立的見解,但我們更注重,在對人物和事件的認識上雖可和成說不盡相同,但在史實上卻不杜撰,更不戲說,儘量達到以時間為經,以人物和事件為緯,經緯交織,描寫出不同民族不同風俗的故事,用其中蘊含的或高昂或哀婉的場景,讓人們重溫一段歷史,與中國北方民族進行親密接觸,在讀故事中尋繹歷史中所蘊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氣節。
以史為鑑,以古人為鑑,增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是我們編輯出版這套系列叢書的願望,同時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願我們這套系列叢書能更為生動、更為多彩地為讀者提供了解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及歷史人物的機會,能為讀者朋友帶來閱讀上的滿足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