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滌山

大滌山

在杭州餘杭區的青山綠水之間,大滌山是餘杭的兩大名山之一,位於餘杭區餘杭鎮西南的中泰鄉境內,是一塊山靈水秀之地。宋潛說友《鹹淳臨安志》卷二十四《大滌山洞天》雲“此山清幽,大可洗滌塵心,故名。”大滌山不僅山水秀美,同時又是一座歷史悠久的道教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滌山
  • 地理位置:浙江杭州市餘杭區西南
簡介,史料記載,《茅君傳》,《洞霄圖志》卷五,遊歷山中名人,遍游山川,歸隱東峰,卒於精思院,肄業洞霄宮,住持洞霄宮,廢圮,

簡介

大滌山古名大辟山。在浙江杭州市餘杭區西南。道教將其列入三十六洞天之第三十四,名大滌玄蓋洞天。
大滌山

史料記載

《茅君傳》

元鄧牧《洞霄圖志》卷三《大滌洞》條引《茅君傳》曰:“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滌玄蓋之天,周回四百里,內有日月分精,金堂玉室,仙官校災祥之所,姜真人主之。”司馬承禎《天地宮府圖·三十六小洞天》曰:“第三十四天目山洞,周回一百里,名曰天蓋滌玄天,在杭州餘杭縣屬,姜真人治之。”杜光庭《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三十六洞天》云:“天柱山大滌玄蓋洞天,一百里,在杭州餘杭縣天柱觀。”據此,道書將餘杭的大滌山、天柱山(與大滌山相對)和臨安的天目山視為同一洞天。七十二福地又列天柱山為第五十七福地。據記載,從晉代起,已有道士居大滌山修道。

《洞霄圖志》卷五

《洞霄圖志》卷五載,郭文,字文舉,河內軹人。年十三,歷華陰山,石室中得石函,即神虎內真紫元丹章。後晉室亂,乃入餘杭大滌山,依林為舍,獨居十餘年。《晉書·隱逸傳》亦載其事,曰:餘杭令顧颺與葛洪共造其舍,攜與俱歸。颺贈以物,不納,辭歸山中。王導聞其名,遣人迎之,居導園七年,未嘗出入。一旦忽求還山,導不聽,逃歸臨安,結廬舍于山中。病卒,葛洪、庾闡並為作傳。
《洞霄圖志》卷五又記許邁,稱許邁字叔玄,一名暎(多作映—引者注),後改名玄,字遠遊。與許遜、許穆為再從兄弟。初立精舍於垂霤,永和二年(346)移入臨安西山。登岩茹芝,渺然自得,有終焉之志,即今大滌山。後莫測其所終。至唐代,大滌山道教開始興盛。除張整、葉法善、司馬承禎等遊歷此山外,住山道士亦多著名者。

遊歷山中名人

遍游山川

潘先生,不詳名字,遍游山川,止於天柱山。唐高宗聞其名,敕建天柱觀使居之。
朱君緒,字法滿,餘杭人。年十八入道,居玉清觀,後拂衣入天柱山。數年而道成。暨齊物,字子虛,師玉清觀朱君緒受法籙,隨入大滌山精思院。創垂象樓三間,又名書樓,積書數千卷,日以著述為事,後不知所之。

歸隱東峰

吳筠,字正節,華陰人。開元(713~741)間南遊,後止於餘杭天柱山。常行教於江漢,大曆十三年(778)卒,歸葬天柱山西麓。白元鑒,西川成都人。玄宗幸蜀時,為威儀道士,住上皇觀。後週遊山川,止於餘杭天柱觀。居四十年而逝。夏侯子云,從峨眉山來,師從司馬承禎十數年。承禎卒,乃於大滌山中築藥圃,種芝術之屬。天復(901~903)間歸隱東峰,不知所在。

卒於精思院

閭丘方遠,字大方,舒州人。年二十九,師香林左元澤,⑨既得道,乃遍游名山,後止於餘杭天柱山。錢武肅王師事之,號玄同先生。唐景福二年(893),為築室以居之。乾寧二年(895),錢繆與之相度地勢,改建天柱觀。昭宗屢詔不起,賜號妙有大師。曾撰《太平經鈔》二十卷行於世。鄭元章,字博文,十五歲入道,依真系大師李歸。景福二年(893),與閭丘方遠同居天柱山精思院。昭宗賜號正一大師沖素先生。後卒於精思院。
大滌山之宮觀,當以天柱觀為最早。鄧牧《洞霄圖志》卷六《天柱觀記》雲,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於大滌洞前建壇,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命道士潘先生於其地建天柱觀。五代末,改名天柱宮。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稱洞霄宮。
宋代,大滌山道教十分興盛。《洞霄圖志》卷五列有宋代列仙、高道二十餘人。其著者有:馮德之,字幾道,河南人。少習儒業,書無不讀,京師號馮萬卷。後棄家入道,被旨住杭州洞霄宮。宋真宗敕修《道藏》,令知郡戚綸、漕使陳堯佐,選其與沖素大師朱益謙等修校成藏以進,張君房輯其精華曰《雲笈七籤》。

肄業洞霄宮

唐子霞,政和(1111~1117)間入道洞霄宮。性嗜讀書,尤長著述。政和二年(1112)撰成《大滌洞天真境錄》。後遠遊,不知所終。喻天時,字齊仲,號蟾華子。自幼肄業洞霄宮。政和間,以詩科試中選,精天文歷數讖緯醫藥之學。宣和(1119~1125)間,敕住信陽軍神霄萬壽宮,淳熙三年(1176)卒,歸葬於大滌山棲真洞側。
陸維之,字永仲,一名凝之,字子才,餘杭人。隱於大滌山之石室,人因以石室稱之。高宗召見,辭疾不赴,高宗覽其所作詩,甚為稱許。
此外,石自方、葉彥球、李明素、陳希聲、俞延禧、王思明、龔大明等,曾先後主持洞霄宮。
兩宋時,除洞霄宮不斷修葺擴建外,又新建若干宮觀。洞晨觀,南宋道士貝大欽建,景定三年(1263)賜額。沖天觀,初名上清道院,後經擴建,鹹淳九年(1273)賜此額。

住持洞霄宮

入元,大滌山道教續有發展。著名道士有郎如山、沈多福等。郎如山,字魯瞻,自號一山,世為餘杭望族。幼禮大滌山楊、劉二先生為師。年十八,任事於洞霄宮,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本道道錄、洞霄宮提舉知宮。元貞元年(1295),被旨提點住持洞霄宮兼管本山諸宮觀事,大德元年(1297)卒。
沈多福,字介石,至元(1264~1294)間住大滌山,大德(1297~1307)初,住持洞霄宮,對修復大滌山宮觀出力甚多。
元代除對大滌山原有之洞霄宮、沖天觀等進行修葺外,又新建有若干宮觀:元清宮,始建於至元三十一年(1294),落成於大德三年(1299),有寥陽殿、璇璣閣等。
白鹿山房,初為唐吳筠所構石室,宋道士陸維之築舍,元道士沈多福擴建為道院,成於大德九年(1305)。
清真道院,建於至元二十六年(1289),有屋五六十楹。
明末清初,有龍門派道士相繼居此山。金築老人,失名,桐城人。明末進士,隱天柱觀,卒葬大滌山。潘太牧,字牧心,吳興世家子。明末入天柱山九金築坪,康熙三年(1664)受戒律於金築老人,越二十一年逝。

廢圮

貝本恆,字常吉,淮陽人。年十七,禮武當袁正遇為師,後去北京受龍門派王常月戒律。康熙三十四年結茅武康之高池山。乾隆十年(1745),餘杭人延主洞霄宮。於易學頗有造詣,著有《周易參義》《黃老旨歸》二書,乾隆二十三年(1758)卒。LB明清後,大滌山道教漸趨衰微。其主宮洞霄宮,元末被毀,明洪武(1368~1398)初重建,至清乾隆時,已頹廢不堪。住持貝本恆於乾隆十六年(1751)重建,但是年冬無塵殿再遭火,從此無力修夏而廢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