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湖訊息》記錄了沈念近些年多次去往東洞庭湖濕地、長江集成孤島的見聞與思考。特別是記敘人和這片土地的命運交集,各種不同的故事,折射出活著之上的喜怒哀悲,像一面面鏡子,映照出生物的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曲折與前行,展示出時代變遷中生態、人世間的漸變和嬗變。
作品目錄
上篇|所有水的到訪 | 下篇|唯水可以講述 | 後記|水的行走 |
---|
| | |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在《大湖訊息》中,沈念以水獨特的觀照方式發掘湖上客體的生命意識。水上的世界是生氣勃勃的。湖上的客體,往往是一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自然事物,如湖上的寂靜、水、天空、太陽、風、霧等,都是這一類。它首先不是直接呈現,也不是用平面的方式去表達,而是通過湖水這種介質去觀照事物,去體現它本身的靈性,發掘這些客觀事物的生命意識。
近年來,人類採取了系列行動,十年禁漁、建立麋鹿、江豚自然保護區、清退黑楊這些舉措,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類的罪惡,給湖洲一個喘息的機會。湖區生態有了新的改觀,蘆葦的身影再一次出現在湖州灘涂,候鳥回來了。而水污染治理就是水的呼救的一種回應,如今的綠水青山,也是人類世代繁衍的金山銀山資本。《大湖訊息》追問了關於湖上資源的掠奪與退還重建的問題,它思想核心還是生態保護。大湖訊息的本質,是追求湖區生態的和諧,也就是探尋人和自然之間的相互作用的一種平衡。和一般的生態文學不同的是,在沈念看來,人和水,主觀和客觀,保護和利用等並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關係,生態重建並不是單純的否定過去,人類的發展和文明的變遷過程中,湖上的一切都是寄居者,沈念把田野調查記錄和寫作者本身的主觀感受進行了統一,他對於人和自然都有一種悲憫,人依靠自然生存,自然因人的活動繁衍生息,不論是圍墾還是退還,在一種自然的和諧中追求一種平衡才是生態保護的終極目的,這一點在《大湖訊息》裡面達到了一個融合。
藝術特色
讓經歷者去講述,讓在場者去呈現,這是《大湖訊息》上篇的處理方式。而在具體審美方向上,四篇作品各有不同,越冬的水鳥篇寬闊而駁雜,裡面有著世間萬象。麋鹿篇則柔美而細膩,江豚篇有著時間的縱深感,黑楊篇則是現實感突出。這個散文集的下篇,同樣由四篇作品構成。下篇的這些作品,從整體上觀照的話,講述的是一頃湖水對人們的滲透和影響,這些人間生活與上篇中的動植物主體形成一種映射和互補的關係。在滲透層面上,有勞作習慣的堅硬存留,有溺亡對家庭的轉折性影響,有大湖對遠方他者的接納,等等。處理方式上,下篇中的四個散文敘事性明顯加重,每一作品皆以個人或家庭為對象,由內而外地去呈現他們的悲歡離合,而大湖則如同黑夜裡的山系,隱藏在暗處,卻制衡著人們的生活。上下篇對照著閱讀的話,就能夠明白,人們的欲望改變著大湖的面貌,而大湖自身的自主性,同樣改變著人們的思維和情感。人與湖間的關係如何安放,通過各種綿密的故事,作家也給出了自己的思考,即動態平衡中的尊重、愛惜和敬畏。
作品影響
2022年8月25日,《大湖訊息》獲第八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2023年8月30日,《大湖訊息》入選首批生態文學推薦書目。
作品評價
這部作品溢出了時代話題的限定,而且滲入了更廣大、更堅實、也更赫然存在的事物。作者不僅僅是寫大湖邊上的生態狀貌,更多的是寫出一種生命感,看上去很鄉土,其實是超級現代的,這樣一種認知方式是有現實感的寫作。作者給生態文學帶來某種新形態,是一種自然元素、文化質素、社會現實因素的融通。作品裡不論是寫風物,寫與水相關的植物、動物,包括寫到自己、寫到親人,都貫穿某種生生之道。同時個人身心和這片土地、這片大水之間是一種紛繁的見證關係,或者說是產生特別多複雜感觸的關係,作者在文本當中把其中尖銳和質問的部分化為親切、誠懇,用柔性的方式代入,產生一種和讀者交心的感染力。
(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施戰軍評)從地理坐標來看,《大湖訊息》以洞庭湖、長江集成為邏輯起點,把我們帶進錯綜複雜的大湖腹地和長江孤島,涉及到的幾個與生態環保有關的關鍵問題在八個篇章中漸次展開,真實而懇切地記錄大湖的生態萬象、人與大湖的生死糾纏,每一個問題實際上都關涉洞庭湖的歷史性和當代性。從作品的內容看,《大湖訊息》有靈動飛揚的語言,有令人沉思的人物故事,有親自勘察的社會實踐,也有深刻的靈魂拷問。多種元素、多個維度地呈現了大湖變遷和生態實況,描繪的是一幅文學上宏闊的生態實踐圖譜。從書寫內在邏輯和形式安排看,《大湖訊息》有諸多創新和與眾不同之處,於生態文學書寫而言,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沈念書寫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我們對水、對長江、對洞庭湖的共同期許和願景,希望我們生活的土地、家園更加美好、更可持續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大湖訊息》有著深刻的現實價值和主題意義。
(湖南省作協黨組書記胡革平評)《大湖訊息》里的人是無力的,人和自然失去平衡的關係時,原有的存在方式失去了意義。我們的生存中有很多盲區在,作者看到了這些盲區,所以他直面這些沒有意義的存在,在直面的過程其實就獲得了一種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孫郁評)《大湖訊息》中存在社會學層面的思考,但並不是直接批判、衝突、對立、撕裂,反而後退一步,用和諧的、平衡的、憂傷的的態度去看待人與自然的命運。作品表現了人類在現代化里程當中應該是怎么樣的,不管是自然文學,生態文學,還是動物保護文學,最後都落腳在文學。關於怎樣去寫現實的問題,沈念提供了非常獨特的角度。他平心靜氣、鋒芒不露的文學寫法,也包含了他的敏感,作品的溫潤性、文學性也達到一定的高度。
(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評)作者的語言表達非常有詩意,很雅正,能感覺他有一種深情的厚誼,這是關於他家鄉的書,他寫了一種風景,就是新的時代到來以後中國的水鄉風景,這種風景是安靜的,但又是躁動不安的,可以看到水和人的關係,人和自然的新的關係的形成。沈念對作品的分寸感很有把握,他寫一個人,進入那個人的內心世界,但又知道這是散文,這不是小說,不是報告文學,努力在這樣的文體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路。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莉評)
沈念在寫到具體的人的故事時,雖然是散文面目出現,但用了很多小說筆法,具有很強的敘事性,作為記者的田野調查的紮實功夫,和作為小說家的細節落實能力以及敘事性,都在這部散文作品裡面呈現出來。
(《人民文學》副主編,當代作家徐則臣評)出版信息
2021年12月,《大湖訊息》由北嶽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