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古城遺址

大浪古城遺址

大浪古城遺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石灣鎮大浪村,是漢代大型聚落遺址,對“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具有考古研究價值。

大浪古城邊長220米左右,占地面積約為50000平方米,出土屬西漢早中期的泥質陶和夾質陶等文物及兩座墓葬,填補合浦縣漢墓早中期的缺環。

2009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核定並公布為第六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浪古城遺址
  • 外文名:At the big waves
  • :215米
  • 面積:4萬多平方米
  • 城基:寬18米
  • 所屬國家:中國
  • 級別: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批准時間:2013年
  • 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7-0394-1-394
  • 所屬時代:漢
  •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合浦縣
歷史沿革,文物遺存,遺址意義,遺址保護,

歷史沿革

2002年3月,廣西區文化廳委託廣西文物工作隊成立《西漢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合浦港的調查與研究》課題組,開展以考古學為主導的多學科研究,經過兩年多不懈努力,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文物遺存

略呈正方形,占地面積約為50000平方米。文物工作隊在大浪古城遺址範圍內發現了數量眾多的刻劃紋和幾何印紋陶片。有泥質陶和夾質陶兩種,顏色以灰黑色為主,少量紅色和灰色,紋飾有方格紋、米字紋、水波紋、回字方格紋、席紋等十多種,紋飾纖巧繁縟、拍印清晰,與當地發現的東漢墓甚至西漢晚期的出土遺物迥然不同,年代當屬西漢早中期。其中還發掘了20多個十分規整的柱洞初步分析為桿欄式建築,應該是望樓之類的建築。

遺址意義

經過研究和測試,廣西文物工作隊認為其年代當屬西漢早中期。遺址的發現對漢代合浦郡的歷史變遷,漢代海上“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都具有很好的考古研究價值。
新發現的兩座墓葬,使以前劃定的漢墓分布北界只到堂排一帶的認識得以拓展,而且通過今後的考古發掘應能填補合浦漢墓早中期的缺環。

遺址保護

2003年6月,廣西文物工作隊向外界發布:這是發現的合浦第一個西漢中期前後與海上絲綢之路記載年代相吻合的大型聚落遺址。
2009年,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不久前公布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核定並公布第六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的名錄,合浦又新增三處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大浪古城遺址名列其中。
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