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漲水沙浪沙

二胡曲《大河漲水沙浪沙》是由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張銳先生根據云南民歌改編的一首二胡獨奏曲。樂曲的慢板寬闊明亮,快板輕鬆活潑,展示了我國雲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秀美迷人的景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河漲水沙浪沙
  • 作者張銳
  • 類型二胡
  • 風格:慢板寬闊明亮,快板輕鬆活潑
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第一段

第一段為前48小節,這是一個慢板樂段,旋律高亢明亮,是對雲南邊陲地區青山秀水和純樸民風的描繪。演奏此段慢板應注意的兩個方面:一是在運弓上要放開些,儘量用全弓來演奏,並與左手按弦的指力相統一,使聲音飽滿有力,凝重中顯露出內在的張力。二是由於旋律中的裝飾音較多,要把它們各自不同的時值安排好,比如第2小節中的這個音型,其裝飾音在此占的時值應很短,手指輕輕一打即可。而後面的的裝飾音就需要略長一些。再比如第17小節的裝飾音時值也要求很短,而18小節的,由於是長音前的裝飾,那么兩音就可以稍長一點,等等。這些裝飾音處理的得當,不但在聽覺上舒適,也會很好的表現出其民歌的特有風格。

第二段

第二段從第49小節到66小節,這段音樂採用的是我們非常熟悉的雲南民歌《猜調》的旋律。活潑跳躍的律動,使我們仿佛看到了身穿漂亮少數民族服裝的青年男女追逐嘻鬧的情景。快板的進入可以用慢起漸快的方式來演奏,這樣與前面慢板漸慢下來的長音銜接會更加自然。第56小節長音漸慢後,從58小節再慢起漸快同前至本段結束。這樣處理會使整個第二段落的表現力更加生動。另外第二段的整體速度慢起漸快後要控制好,不應過快而顯出匆忙的感覺。在我們的實際演奏中,可以比的速度略慢一些。

第三段

第三段從67小節開始,也是第一段慢板主題的再現。在演奏時情緒上可以比第一段的表現更加寬闊自由一些,最後的結尾要漸慢漸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