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歸處

大河歸處

《大河歸處》是作家劉慶祥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22年8月。

《大河歸處》客觀描寫了黃河入海口及周邊地區的歷史變遷和發展進程,重點講述了先輩們通過不懈努力,將過去的“荒灘”“孤島”打造成“沃土”“綠洲”的驚世壯舉,展現了黃河兩岸人民只爭朝夕、艱苦奮鬥的偉大精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河歸處
  • 作者:劉慶祥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散文集
  • 字數:138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大河歸處》中,作者通過精細化的藝術表現手法,客觀描寫了黃河入海口及周邊地區的歷史變遷和發展進程,重點講述了先輩們通過不懈努力,將過去的“荒灘”“孤島”打造成“沃土”“綠洲”的驚世壯舉,集中展現了黃河兩岸人民只爭朝夕、艱苦奮鬥的偉大精神。同時,作者用手中的筆,忠實地記錄下故鄉已經消失和正在消失的事物,力圖留給未來一張這個時代的“完整畫面”,這也是作家用發展的眼光對故鄉進行深情回望,生動地詮釋了作者本人對黃河故土、對故鄉親人的深深眷戀。

創作背景

劉慶祥寫《大河歸處》是為記錄黃河口80多年來發生的事情,用黃河口歷史文化展示時代變遷,試圖把已經消失和正在消失的東西記錄下來,讓人從中感受到社會變遷為人民帶來的福祉。

作品目錄

序言 精神人格的藝術建構
自序 持愚
輯一 故園尚安
老宅
故園尚安
清明
老家
一條老街的記憶
《歲月回眸》的序言
輯二 回望鄉關
村莊
上坡
下窪
回望鄉關
騎行在黃河口
日出
夏夜
生長的土地
消失的小路
大河遐思
輯三 童年如昨
大奶奶
在水一方
打滑哧溜兒
逮魚
洗澡
偷瓜
開仗
過年記憶
輯四 鄉風遺韻
穿土
趕奶
吃了嗎
狗腸子
撞名兒
撕棉花
後記 苦樂修行

作品鑑賞

在《大河歸處》中,劉慶祥用守愚之心,為讀者刻畫了一幅幅清晰的鄉村畫卷:村莊的夏夜、消失的小路、生長的土地,以及逮魚、偷瓜、開仗、洗澡之類童年往事。所有這些被一代一代作家關注過、又被命運的大河一次次沖淡和消解過的題材,劉慶祥用他平實的筆墨,收穫了屬於他個人的文學樣式。
回望清貧與落後的年代,重新訴說將要被時代遺忘、幾乎被所有人拋諸腦後的陳年舊夢,以及那些瑣碎的、被忽視的人生悲喜,需要一種勇氣和精神,而這種勇氣和精神,很自然地在劉慶祥身上體現著。在寫作上,劉慶祥恪守著對故鄉的忠誠,不躲避、不迴避,不掩飾,不修飾,以率真的、裸露靈魂的文筆,讓那些貌似瑣屑、平庸、重複的日常,那些附著在農人身上的苦難、痛楚、卑微、困頓,當然,也有雜糅其中的純樸、本分、快樂、美善,從舊時光里一一浮現出來。
作品將深深情愫凝結在字裡行間——父母之情,兄弟之情,鄉親之情。對於父母,劉慶祥寫得內斂、節制。他似乎不願驚動離世的父母,不願碰觸自己內心敏感柔弱的神經,卻又無法繞行。雙親的影子在多篇文章里驚鴻一瞥,雖著墨不多,卻是書中貫穿性的存在。有時只廖廖幾筆,就凸顯出父母的鮮明個性,為讀者塑造了豐滿的、立體的形象。

作品影響

  • 研討會
2022年11月6日上午,由濱州學院、濱州市作家協會、濱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濱州市圖書館主辦,濱州文學研究中心承辦的劉慶祥散文集《大河歸處》作品研討會在市圖書館三樓多功能廳舉辦,30餘位專家、學者、作家、評論家參加研討。

作品評價

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主任李一鳴:“劉慶祥的故鄉書寫,根本上蘊含的是一種精神人格的建構,它超越了單一單薄的懷鄉情感,熔鑄進的是深廣的現代性質素,他不僅展現了鄉土中國向現代中國轉變的歷史風貌,而且表達了現代人的精神追求,體現出一種超越性獨特的價值。”

出版信息

2022年8月,《大河歸處》由山東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大河歸處》
2022年8月
山東文藝出版社
978-7-5329-6673-8

作者簡介

劉慶祥,供職於濱州市文聯,兼任濱州市作協主席。經歷了27年軍旅生活,後轉入地方商務部門工作。1992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因工作原因曾擱筆十餘年。小說、散文作品散見《中華書畫家》《散文百家》《山東文學》《時代文學》《天津文學》《青島文學》《當代小說》《西北軍事文學》《前衛文學》《地火》《伊犁河》《解放軍報》《大眾日報》等數十家報紙和文學期刊,並先後被《散文海外版》《微型小說選刊》《文學教育》轉載,曾入選《2021中國年度精短散文》。近年來進行歷史文化研究,已發表研究成果10餘萬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