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之上(魚禾著長篇紀實散文)

大河之上(魚禾著長篇紀實散文)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河之上》是魚禾創作的長篇紀實散文,首次出版於2021年5月。

《大河之上》分十二章,分別選取黃河源頭、黃土高原、黃河下遊歷史泛濫區等作為支點,從河流地理、歷史人文、黃河水患及其治理等角度,對黃河做了多側面、多點位、深入肌理的刻畫與表現。《大河之上》的寫作深情而理性,感性而紮實,呈現出跨學科式的寫作特點,從文學性走向了更開闊的人文性;多樣化的視角加上遊刃有餘的語言功力,使作者的黃河表述有較好的完成——讓歷史活了起來,讓生態文化活了起來,讓人類生存景貌活了起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河之上
  • 作者:魚禾
  • 文學體裁:長篇紀實散文
  • 字數:26萬字
  • 首版時間 :2021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大河之上》嚴謹地書寫了自然河流,深入探討了精神河流,探尋最早的中華民族發源地,書寫鄭汴洛等城市與河流的關係,以及由城市輻射出來的中原大地、黃河文明的根系,書寫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民族與河流的親密連線,表達人與自然的同在關係。

作品目錄

黃河引
第一章 去河源
第二章 水枝蔓
第三章 時游標本
第四章 道光二十三
第五章 束水,束水
第六章 水患時期的治河者
第七章 地球上最厚的黃土
第八章 城市地圖
第九章 清明上河圖
第十章 河灘
第十一章 母親的南河
第十二章 深呼吸
後記

作品鑑賞

從逐水而居到逐水而思,魚禾在長篇紀實散文《大河之上》中完成了一場人與河流的促膝長談,這是對客觀存在的親切感受,又是設身處地的人文想像,是人的心靈對一條大河發出的美學邀請。作者以歷史與地理、現實與神話、水文與生物、時間與空間為緯度,以個體生命對大河的心靈經驗為經度,織造了對一條大河無限哲思的可能,字裡行間彰顯著頗具深意的文化與生命意識。與許多類似題材對黃河的擬人化處理不同,魚禾顯然更為理性,更專注於理解和感受對象自身的屬性,眼光更為冷靜。她拒絕以屬人的特性去比擬河流。為了避免這種不敬,她試圖反主為客:“靠近一條河流或許意味著對自身被動角色的體認——去‘感受’,而非想當然地‘觀看’。”這樣的洞察與和解,大約是約翰·伯格式的“看”——凝視,也被凝視。大河是特殊的生命體,“它的存在還有更為廣大的意義,有屬於自然本身的目的。我必須放下全部成見,以赤子之心去領略它的密語。”作者以這樣的心腸去“看”一條大河被時間所忽略的稟賦,於是,具有自然屬性的河流所遵循的某種天道,人與河流之間那些令人盪氣迴腸的交道,那些必須正視的疑難,無不清晰顯現。
作品開篇便是濤聲滾滾,文意潑灑:“我曾在不同的地點看過這條河流——在氧氣稀薄的約古宗列盆地,在深秋的瑪曲河灣,在龍羊峽,在梨花漫捲的貴德,在蘭州,在寧夏與河套平原,在黃土高原,在大風勁吹的風陵渡,在三門峽、小浪底,在河洛匯流處,在東壩頭……”關乎大河的熱烈與悲涼,關乎個體生命乃至一個民族的記憶與遺忘,用筆從容隱忍,卻格外有力,於滔滔不絕中抵達一種陌生的藝術審美。這陌生中蘊藏的氣概令人肺腑為之一震,當作者對逐水而居的民族之源,對這個民族特有的文明之路展開刻骨的精神觀想,並以文學的方式慷慨表達,事實上,在作者與她尊為主體去“感受”的對象之間,一種誠摯的美學應答便已悄然建立;而本屬一己的觀想,因為這樣的親密連結,必然獲得宏大的精神在場。民族之源,華夏之源,在作者如此走近河流的時刻,便投射於大河的源頭。大河之源,也是人的源頭。作品開篇對父親的回憶著墨不多,於整部作品而言卻至關重要。這是一個意味深長的過去將來時,是將以全副心力靠近一條大河的情感伏筆。父親敘述中的“漫水灘”空曠遼闊,“十幾個人往那裡一撒,跟往大路上撒了把石子一樣”。父親年輕時代的記憶,也隨著與漫水灘有關的舊事物汩汩流瀉:“他說他們那一撥兵,穿解放鞋,用鋁製水壺和搪瓷茶缸,說五花八門的方言。他說他們使用白玉牌牙膏,牙膏皮是錫做的,燒化了能焊平搪瓷茶缸上的砂眼。漫水灘哪,他說,看一眼,叫人心都慌了。”讓父親“心慌”的漫水灘,就這樣烙在了作者的心頭:“那場景在我印象里像顆釘子,尖銳,冷硬,在某個角落裡發出舊金屬的微光。時日延宕至今,我覺得我似乎也成了那樣一粒被拋擲到某個巨大空間裡的石子,周遭曠野遼闊,人跡斷絕……”那一片烙印,仿佛一方神秘的文化地圖。關於黃河的前世今生,圖上標註著類血緣的符號和密電碼般的信息。軍人父親的專業地理測繪,由此轉化成一個作家銘心刻骨的精神測繪。
對這條華夏生命之河的探究與思考,需要足夠強韌的精神力量。時代的節奏越來越快,在生存的驅使下,更多的人在被消耗中選擇了對精神刻度的放棄,成為慣性的陀螺。魚禾則與之相異。她於沉實生活中堅決地表明自己的精神立場,在不斷行走中執念於傾聽一條大河繽紛闊遠的音律。大河之上,水流與時間的潮聲交替轟鳴,沖積出地理意義上的大平原,也沉澱出精神維度上的文化灘涂。紛雜的河道、繁複的水系、古人的陘道、津渡與埽岸、今人的水庫、堤壩與公路……大河之上,有水患漫延的唏噓記憶,有王朝更迭、文明承繼的標記,也有兩岸大地上的萬物生長、欣欣向榮。在作者筆下,這一切,是作為時間的歷史與作為空間的地理共同涵養的黃河之魂。

作品影響

相關活動
2021年12月7日下午,魚禾長篇紀實散文《大河之上》評讀會在河南石佛藝術公社舉行。評讀會由海燕出版社和石佛藝術公社主辦,河南省省政府參事王守國主持,河南省文聯原黨組書記吳長忠,河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鄭州師範學院校長孫先科,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總編輯耿相新,以及來自文學創作、文藝評論、學術研究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趙長海、曹亞瑟、張鮮明、劉海燕、李勇、劉宏志、劉軍、孔會俠等出席評讀會,以專業視野對《大河之上》作了解讀、討論。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大河之上》
2021年5月
海燕出版社
978-7-5350-8501-6

作者簡介

魚禾,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已出版散文集、長篇小說等六部。有大量散文、小說、文藝評論見於《人民文學》《十月》《天涯》《北京文學》《中華文學選刊》《散文·海外版》等期刊。長篇散文《駕駛的隱喻》《失蹤譜》《界限》分別獲得十月文學獎、莽原文學獎、人民文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