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該片分為《生靈》《家園》《和合》三部分,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創新展現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在黃河口的生動實踐,以國際化表達,全景呈現黃河三角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壯美畫卷,讓觀眾在黃河三角洲的萬千變化中感受時代進步、激發奮進力量。
分集劇情
第1集 生靈
見證候鳥遷徙,一次偉大的生命旅程。廣袤狂野的大河之洲,萬千生靈的共同家園,生命的禮讚與悲歌、堅韌與溫情、繁衍與傳承,將在這裡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第2集 家園
鳥類研究者於秋陽和孫嬌追隨丹頂鶴遷徙腳步,從東北來到黃河三角洲,只為研究丹頂鶴的“基因密碼”;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張樹岩和同事走進蚊蟲肆虐的蘆葦叢,探究花臉鴨、丹頂鶴等鳥類的生活;電力工人專門為東方白鸛在高塔之上搭建人工鳥巢,幫助它們安家生存;耕種稻田的王準夫婦把稻米種在了多年的鳥類補食區;受傷天鵝“小雪”與救助站馴養員建起深厚情誼。
第3集 和合
天地之間,大河息壤,和合共生。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這個民族的誕生與成長。這條孕育了中華民族燦爛文明的母親河,正在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在傾其所有保護母親河。
分集劇情參考資料
幕後製作
該片攝製組於2021年9月正式組建,集合了山東廣播電視台紀錄片中心的編導和攝像,團隊二十餘人分成五個小組,在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附近地區堅守拍攝一年的時間。期間,攝製團隊11個人在黃河三角洲蹲守了一年多,經歷了黃河三角洲一年四季的變化。攝製組還通過搭建偽裝帳篷等方式,實現近距離拍攝,記錄鳥類的越冬生活和棲息狀態。攝製組不僅為了拍攝東方白鸛幼鳥初飛的鏡頭,等待接近兩個月;也為了拍攝野生丹頂鶴覓食的鏡頭,必須在凌晨4點半前抵達拍攝點並蹲守。
主創團隊
| |
| |
策劃:劉衛斌、張立、隋強、許明德、楊璐、曲展、劉何雁 | |
| |
| |
| |
| |
|
獲獎記錄
發行信息
播出信息
播出平台 | 播出時間 |
---|
| 2022年10月20日-22日,每天21:30首播 |
| |
| |
作品評價
《大河之洲》用鏡頭記錄下黃河三角洲的生態美,也讓人們看到三角洲工作人員的艱辛付出以及換來的回報。該片追求解說的簡潔有效、敘事的簡明扼要。鮮活靈動的敘事風格,清晰明了的故事脈絡,既展現出大河奔流的恢弘氣勢,也突出了黃河故事的細膩與生動,引發人們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齊魯網·閃電新聞評)
《大河之洲》故事生動,解說精彩,引發人們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考,為講好中國故事做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從生態學專業角度看,該片水平非常高,從場景選擇、種類呈現展現了整個黃河三角洲的生態系統。該片展現了黃河三角洲濕地最獨特、最精彩的畫面,曠野茫茫,既有滄海桑田的雄渾,又有濕地飛鳥、草木萌發的生命律動。(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劉效禮、山東大學黃河國家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王仁卿、山東省林業保護和發展服務中心黨委委員喬顯娟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