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沙坡籠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4.49 km
- 下轄地區:大沙坡籠村
- 人口數量:537人
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1.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5.00萬元,占總收入的 52.15 %;畜牧業收入46.00萬元,占總收入的28.22 %(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6頭,肉牛20頭,肉羊120頭);漁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23 %;林業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 1.84 %;第二、三產業收入15.00萬元,占總收入的 9.2 %;工資性收入12.00萬元,占總收入的 7.36 %。農民人均純收入1,693.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2.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0人(占勞動力的 5.59 %),在省內務工20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150戶通自來水,有5戶飲用井水,有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32 %)。有152戶通電,有12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31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 %、83.55 %和86.18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3戶(分別占總數的32.89 %和 28.29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 砂石 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拖拉機 6輛,機車35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405.00畝,有效灌溉率為 51.92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3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3 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06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8.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35.58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萬壽菊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52戶,共鄉村人口537人,其中男性262人,女性275人。其中農業人口537人,勞動力321人。該村以 漢 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25人,漢 族5120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3人,占人口總數的6.15%(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4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 63.5 %;享受低保30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89戶,占農戶總數的 58.55 %。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沙坡籠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月望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5.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28 人,其中小學生95人,中學生3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4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80.00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財務、農民負擔、涉農政策等。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通往鄉集鎮的道路不便,村內道路還沒有硬化,民眾的出行難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民眾的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種養水平低,科技推廣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積極籌措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擴大萬壽菊的種植規模;充分利用荒山、荒地種植核桃,發展乾果林經濟,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