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雲亭山遺址

大汶口雲亭山遺址

雲亭山遺址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馬家大吳村北,距大汶口鎮駐地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汶口雲亭山遺址
  • 外文名:The site of Yun Ting Shan in Da Wen mouth
  • 屬於: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位於岱嶽區大汶口鎮馬家大吳村北
  • 記錄:《紀泰山銘》
雲亭山海拔141.5米,周圍面積4平方公里,此山雖不在“三山五嶽”,卻是皇帝封禪勝地。史書記載“遠古帝王,封禪泰山,多行禪(築壇祭地)於云云,亭亭二山”。唐玄宗《紀泰山銘》曰:“古封泰山,七十二君或禪亭亭,或禪云云。”最早封禪者司馬遷從《管子》中找到名子的有十二位,他們是“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氏、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 經專家考證,古時帝王封禪首先在泰山正南方雲亭山這一平地隆起的小山上設壇祭地,然後起駕登臨泰山,完成封禪大禮。
雲亭山遺址復原圖雲亭山遺址復原圖
雲亭山在1938年遭到日本人轟炸,現只有隆起的一處山包。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炎黃兩帝都曾在泰山封禪。泰山封禪主要有兩項活動,一是祭天,二是祭地。祭天在泰山山頂舉行,考古界對此已經沒有爭議。但在何處是祭地呢,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困繞考古界的一個迷。最近,經過泰山學者和文物專家的長期考證,泰山腳下大汶口鎮雲亭山遺址被初步認定為炎黃兩帝泰山封禪祭地的所在處。
雲亭山位於山東泰山南麓,海拔140多米,一條山谷將山體分為東西兩個山包。雲亭山山體由花崗岩構成,頂部平坦,呈丘狀平台,方圓約8000平方米。孔子後人孔禎渲在《泰山紀勝》中說:“云云亭亭,兩山頡立,逶折一徑”,正與雲亭山地貌相合。
從地面遺存情況看,祭台遺址破壞嚴重。現存未被破壞部分呈饅頭狀,直徑約10米,高約6、7米。最下層為石質,石質層高約2―3米,其上可見文化層。文化層所含文化遺物,呈商周時期特徵。從雲亭山遺址呈現的特徵及地面遺存情況來分析,文物專家認定此處屬商周時期及其以前的遺址,這一發現,與《史記·封禪書》的記載吻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