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

一、《周禮·地官·鄉大夫》謂:鄉大夫每“三年則大比”,即對屬民考核道德、薦舉賢能、呈報周王。後因稱鄉試為大比。明、清三年一次,在省城大比,中者稱舉人。參見“鄉試”。 二、《周禮·秋官·小司寇》有“大比”,指登記出牙嬰兒以上的所有人口,文書的正本送交天府;副本送交內史、司會、冢宰等官,以為賦稅財用之據。三、明清科舉考試中的大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比
  • 解釋一:鄉試
  • 解釋二:指登記出牙嬰兒以上的所有人口
  • 解釋三:科考每三年舉行一次
一、《周禮·地官·鄉大夫》謂:鄉大夫每“三年則大比”,即對屬民考核道德、薦舉賢能、呈報周王。後因稱鄉試為大比。明、清三年一次,在省城大比,中者稱舉人。參見“鄉試”。
二、《周禮·秋官·小司寇》有“大比”,指登記出牙嬰兒以上的所有人口,文書的正本送交天府;副本送交內史、司會、冢宰等官,以為賦稅財用之據。
三、明清科舉考試中的大比
一般科舉考試分為高低兩級,低一級叫“鄉試”,高一級叫“會試”和“殿試”,會試和殿試可以算作一個級別。科考每三年舉行一次,稱為“大比”;鄉試在前,每逢子、午、卯、酉年舉行;會試在後,每逢辰、戌、醜、未年舉行。
鄉試在各省省城舉行,由專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國子監生及府州縣學生員學成者、儒士未仕者、官未入流者,都可以應試。鄉試因為考期一般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凡鄉試考中者稱為舉人,俗稱孝廉,或稱登賢書。而考得第一名者,稱解元。鄉試中舉,稱為乙榜,也叫乙科。鄉試次年,全國舉人都去京師參加“會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