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郡溪是過去曾存在於台灣彰化縣境內的河川,最晚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前已消失,常被誤以為是鹿港溪或員林大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武郡溪
- 地點:台灣彰化縣境內的河川
- 記載:《台灣府志》
- 發源:大武山
大武郡溪是過去曾存在於台灣彰化縣境內的河川,最晚到乾隆十二年(1747年)前已消失,常被誤以為是鹿港溪或員林大排。根據《台灣府志》(1695年版)與《台灣府輿圖纂要》,大武郡溪發源自大武山,大致上往西北流,在斗六門(今雲林縣斗六市)與吼尾溪、東螺溪合流後,往西流經大武郡,之後經柴里社之西支分,往北流過東螺社(今彰化縣北斗鎮)、大突社(今彰化縣溪湖鎮大突里),從二林社(今彰化縣二林鎮東興里番社)北邊流入三林港(今彰化縣芳苑鄉永興村外溝仔墘)。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諸羅縣誌》〈番俗圖〉上還有標示大武郡溪,但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重修台灣府志》〈福建台灣全圖——彰化縣圖〉上已經沒有大武郡溪的存在。之所以會如此,可能是因為施厝圳開鑿,串連彰化原本的天然河川之故,《台灣府輿圖纂要》記載:“……後又就濁水溪象鼻山之下開築水圳,下接大武郡溪,又分水圳數條,灌溉各保田禾,故其水亦濁,現居民只知有水圳,而不知其溪矣……”。
道光年間的《彰化縣誌》上尚有收錄大武郡溪,而陳仕賢在其〈鹿港溪探源〉一文中認為是清代志書相互抄錄的結果,大武郡溪是名存實亡。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的《諸羅縣誌》〈番俗圖〉上還有標示大武郡溪,但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的《重修台灣府志》〈福建台灣全圖——彰化縣圖〉上已經沒有大武郡溪的存在。之所以會如此,可能是因為施厝圳開鑿,串連彰化原本的天然河川之故,《台灣府輿圖纂要》記載:“……後又就濁水溪象鼻山之下開築水圳,下接大武郡溪,又分水圳數條,灌溉各保田禾,故其水亦濁,現居民只知有水圳,而不知其溪矣……”。
道光年間的《彰化縣誌》上尚有收錄大武郡溪,而陳仕賢在其〈鹿港溪探源〉一文中認為是清代志書相互抄錄的結果,大武郡溪是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