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51戶,共鄉村人口1980人,其中男性1012 人,女性968人。其中農業人口1980人,勞動力1234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漢、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253人, 彝族1227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17人,占人口總數的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839人,參合率42%;享受低保38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 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 1至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5公里。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不通公路,基礎設施落後,看病難,電價高,人畜飲水困難。2、人多,土地面積少,生產發展能力及經濟頭腦滯後。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發展冬早作物特色產業,種植面積36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432頭、牛 206頭、羊346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20人。
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127元增加到1364元。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22.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6.7萬元,占總收入的38%;畜牧業收入76.9萬元,占總收入的3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208頭,肉牛72頭,肉羊398頭);第二、三產業收入25.1萬元,占總收入的11%;工資性收入27.4萬元,占總收入的12.3%。農民人均純收入1127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71人(占勞動力的14%),在省內務工171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全村有220戶通自來水,有158戶飲用井水,有196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43%)。有45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8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8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7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06戶(分別占總數的17%和23%)。
該村到鎮道路為不通路;進村道路路面是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4戶;建有小水窖21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79畝,有效灌溉率為92%,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78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0.29畝。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 戶444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2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8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56.92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849個(勞均849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6個,黨員總數41人,黨員中男黨員37人,女黨員4人。 團員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