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樟鄉位於
金秀瑤族自治縣境西南部,東南連桂平市紫荊鄉、平南縣大鵬鎮,南鄰武宣縣河馬鄉,西北與象州縣百丈鄉、妙皇鄉接壤。鄉政府所在地距縣城79.5公里。全鄉總面積24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41.33公頃。2007年共有3533戶,總人口1213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10人;2007年人口自然增長率8.2‰,人口性別比為99:100;以瑤族和壯族為主,其中瑤族人口占59%,壯族人口占35.3%,漢族人口占5.7%。工農業總產值3121萬元,比上年增長8.4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1435萬元,比上年增長12.68%;財政收入為107萬元,比上年增長20.14%;完成招商引資額1234萬元,比上年增長37.6%;農民人均收入為1947元,比上年增長10.27%。
建置沿革
鄉境原為象州、桂平、武宣等縣分轄。傳說鄉駐地曾有一棵大樟樹,故得名。1952年5月為大瑤山瑤族自治區(縣級)第六區,稱新合區,駐地木山鄉大同社村,至1953年春搬遷至瓦廠鄉瓦廠村;1954年9月,原屬石龍縣(原象縣)的大樟、互助兩個鄉劃歸大瑤山瑤族自治區第六區管轄,由瓦廠村遷到大樟街;1955年11月按地名命區,稱大樟區,駐地大樟街;1958年8月成立大樟人民公社;1962年8月撤銷公社,恢復大樟區,駐地不變;1968年11月又稱大樟人民公社,1984年10月改名大樟鄉至今。
行政區劃
轄大樟、互助、玲馬、三古、新村、花爐、瓦廠、雙化等8個村民委,75個自然屯。
自然環境
鄉東部和東南部屬中山區,北部為平原,其餘為低山和丘陵。地勢南高北低。山脈屬大瑤山山脈,呈南北走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帽頂峰、把沖頂、雞冠嶺、高隆嶺、芒種嶺等。境內河流有大樟河、三江河。大樟河發源於洪水頂,向北流經黃田、奔騰、大樟後入象州縣境,最後匯入柳江。幹流長46.8公里,流域面積221.56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2.01億立方米。鄉地處半山區,年平均氣溫18.4℃,極端高溫39.5℃,極端低溫1℃,年均降雨量為1400毫米,年平均日照天數為187天,年均無霜期為325天,寒露風平均出現日期為10月上旬。氣候災害有倒春寒、大風、暴雨、洪水、冰雹和乾旱等。境內為山地土壤,以沙質地為主。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銅礦、鉛鋅礦、鐵礦、重晶石礦等;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國家三類以上保護野生動物有:穿山甲、紅腹角雉、水獺、山瑞鱉、蟒蛇、娃娃魚等;名貴藥材達千種。
交通運輸
大樟鄉至象州中平鄉的柏油公路,公路通象州、接頭排至石龍省級幹線公路,每天有數輛客車發往柳州、金秀、象州等地,交通較為便利。全鄉8個村民委,已通四級路的村民委有7個;全鄉75個自然屯,已通屯級路的有50個。全鄉共擁有汽車18輛,農用車、拖拉機96台(輛),機車582輛。2006年投資28萬元開通黃田至馬安屯級路,投資65萬元大樟至花爐等級路,投資1.8萬元的大樟至奔騰的路面得到明顯改善。2007年完成沙梨坪至新興、玲馬至中南屯級公路。
城鄉建設
1954年鄉政府遷設大樟街後,圩場設在現南街;1966年,在現舊橋頭建起一座約300平方米的圩場;2000年開發區新建一座1000平方米的新市場並於2006年5月開始使用,在新市場四周建100棟個人的鋼筋混凝土樓房。2004年投資65萬元新建中學學生宿舍樓,投資20萬元新建鄉文化站樓,投資15萬元新建衛生院綜合樓,投資9萬元新建鄉計生服務樓,投資29萬元新建鄉敬老院,投資6萬元裝修鄉政府辦公樓,投資10.5萬元的雙化、三古、互助三個村民委的辦公樓建設已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2004年投資120萬元新建大樟鄉新橋。2005年,投資16萬元新建大樟派出所辦公樓;投資8萬元新建鄉司法所辦公;投資40萬元新建鄉中心校綜合樓;投資120萬元新建合江電信基站。2007年完善城區河東、河西兩片主要街道路燈設施,搞好街道亮化工程;投資85萬元完成舊橋頭--榕樹腳--政府--六順屯2公里長主街道硬化工程;新建占地3000平方米的中心廣場已投入使用。
鄉村基礎建設。2003年投資200萬元修建全長16.7公里的瓦廠村四級公路,修通王田、六嶺、架山、高椅、朝陽、大花、大橋、中河等8條屯級公路,投資10.5萬元新建雙化、三古、互助三個村民委的辦公樓。2004年投資開通平陽至玲馬、玲馬至桐六、筆架山林場至中南、王田至六告四條屯級路及大花至屯葉運材道,黃茆屯級路。2005年投資開通玲馬、桐六、六告3條屯級公路。2006年投資28萬元開通王田至馬安屯級路,投資20萬元開通玲馬至新安、平安屯級路,投資50萬元開通大樟至六龍的等級路,投資130萬元開通架山至太山屯級路,投資65萬元大樟至花爐等級路(正在建設中),投資1.8萬元完善大樟至奔騰的路面,投資5萬元建成古樓橋,投資6萬元建成堡上橋,投資4.5萬元硬化高秀屯巷道。2007年完成沙梨坪至新興、玲馬至中南屯級公路。完成玲馬、花爐、瓦廠、新村等四個村委辦公樓的建設。新建互助村委橋凳屯橋和花陳屯的人畜飲水工程。
科技 “十五”期間,鄉、村共舉辦農村成人實用技術培訓100多期,受訓人數達10000多人次,印發各種資料1.5萬多份。農村97%以上勞力接受培訓,基本掌握1-2門的農村實用技術。同時把一些種養能手送到市農業科技培訓中心學習,全鄉已有38人學成歸來。
農業
全鄉耕地面積為2.31萬畝,其中水田7323畝,旱地1.58萬畝。農業:山外以發展優質谷、糖蔗、桑蠶、食用菌等為主,山內以發展茶葉、生薑、八角、藥材、竹子等為主。2007年全鄉糧食種植面積1.76萬畝,優質谷種植面積5000畝,糧食總產量877.2萬斤;甘蔗種植面積1200畝,2007/2008年榨季,進廠原料蔗3600噸;茶葉面積2700畝,其中已投產的茶園面積750畝,分布在花爐村民委屯葉屯(120畝)、六嶺屯(100畝)和東溫口村(180畝),新村村民委新村屯(230畝)及三古村委古懂屯(120畝)有機茶示範基地;茶葉品種有福雲六號、福鼎大毫、三百等;有茶葉加工廠4個,銷售網點3個,茶葉公司1個。茶青總產量7.5萬公斤,總產值75萬元,創稅4.5萬元,茶農人均增收75元。種桑1500畝,種植八角3800畝,藥材200畝。生豬飼養量11607頭,當年出欄7591頭;耕牛飼養量942頭,當年出欄472頭;家禽飼養量9.81萬羽,當年出欄7.5萬羽。各種牲畜、家禽年末存欄數為生豬4016頭、牛470頭、家禽2.29萬羽。另外肉類總產量513.8噸,比2006年增長22.3%。
林業
2007年鄉林業用地土2.18萬公頃,有林面積1.84萬公頃,立木蓄積量66.29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78.6%。境內有合江林場、沙梨坪林場和六要坪林場。林種有杉、松、竹、八角等經濟林。年內經濟林總面積已發展到4.46萬畝,完成新造林面積1597畝。
鄉鎮企業
有企業8家,個體工商戶130戶,其中產值10萬元以上的私營企業5個。主要企業:大樟河電站、楓木坳電站、竹木加工廠、拼板廠木材加工廠、標準化茶葉加工廠、東溫茶廠等。
集市貿易
鄉境內有個體工商戶130家,從業人員150人。1954年政府遷到在大樟街後,圩場設在現南街。1966年,在現舊橋頭建起一座約300平方米的圩場。2000年,在開發區新建1000平方米的新市場並於2006年5月開始使用。市場內設攤位250個,主要經營的商品有家用電器、服裝、日用品、蔬菜瓜果、魚肉類等。旺季圩日趕圩人數1000~1500人。
招商引資
2005年,桂林市客商投資5860萬元開發大樟河流域梯級電站,廣西水利有限公司投資4500多萬元的楓木坳電站,柳州客商投資50萬元的竹木加工廠。2006年,廣東客商投資270萬元的拼板廠木材加工廠,廣西科技廳投資500萬元的標準化有機茶廠。2007年大樟鄉完成招商引資總額1234萬元,實際到位資金1234萬元。
名優土特產
茶葉、生薑、八角、竹子。其中玲馬村中南屯的生薑名揚區內外,東溫茶在清朝年間曾作為貢品進貢朝廷,1999年獲上海國際博覽會金質獎。
信息產業
全鄉8個村民委開通程控電話,交換機電話容量達1000部,其中有線電話已裝機620戶。安裝行動電話發射塔4座,個人擁有行動電話4700部。鄉內設有中國移動、聯通營業點。
財政金融
2007年鄉財政總收入107萬元。轄區內有信用合作社儲蓄網點1個。存款餘額3300萬元;發放貸款1050萬元,當年回收貸款805萬元。主要投放於種養、加工、流通、鄉村建設等領域,為發展經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教育
2007年全鄉有中學1所,國小9所,固定教學點13個,幼稚園3所,中國小教師148人,在校學生683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其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46人。2007年中考考上高中錄取分數線達19人,3人被地高錄取。
文化·衛生 鄉設有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文化站、廣播電視站,業餘文藝隊2個。藝術種類有彩調、師生戲等。全鄉有體育場所8個,民間體育項目有舞獅、球賽、拔河、八仙舞等。八仙舞是坳瑤民間一種舞蹈,曾於1984年元月12日參加全區第二屆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上獲得第二名。全鄉有衛生院1個,共有醫生12人,護士4人,設有門診、留醫部、X光、B超、心電圖等科室,住院病床30床。村級衛生所2個,鄉村醫生13人。
旅遊資源
轄區旅遊景點眾多,以馬槽、門凡洞、千畝杜鵑、仙人橋、草沖山出名。
太平軍營寨遺址 鄉政府駐地西南3公里處有太平天國軍隊於清鹹豐元年(1851年)修築的營寨遺址4處,太平軍曾在此與清軍激戰過。
人物
覃鳳池(1913~1949年) 壯族,花陳屯人。1948加入“窮人會”組織,發動貧苦農民,開展反國民黨“三征”的鬥爭。1948年12月被任命為花陳村村長,積極發動民眾收繳反動分子的槍枝。1949年11月在自家大門前被匪徒殺害。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人口數據
大樟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9868
|
男
| 5323
|
女
| 4545
|
家庭戶戶數
| 2810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9840
|
家庭戶男
| 5299
|
家庭戶女
| 4541
|
0-14歲(總)
| 2385
|
0-14歲男
| 1238
|
0-14歲女
| 1147
|
15-64歲(總)
| 6668
|
15-64歲男
| 3724
|
15-64歲女
| 2944
|
65歲及以上(總)
| 815
|
65歲及以上男
| 361
|
65歲及以上女
| 454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9438
|
重要事件
清道光年間,洪秀全等太平天國首領多次進入大樟鄉,發動瑤族同胞參加拜上帝會。一些瑤族同胞參加拜上帝會後,跟隨洪秀全等進行太平天國革命,盤八奶後來成為太平天國女將領。
民國37年(1948年)6月,在象縣(象州縣)地下組織領導下,大樟鄉農民成立“窮人翻身會”,開展反國民黨“三征”的鬥爭。
1996年12月,柳州行政公署劃定大樟鄉為解放戰爭時期游擊根據地。
2005年6月20日至6月22日大樟鄉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澇災害。全鄉受災人數11340人,水毀人飲48處造成7854人飲水困難,民房倒塌474間,緊急轉移安置588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954.04畝,農作物絕收面積2369.02畝;毀壞耕地面積3600畝;因災損失牲畜1120頭(匹),家禽5100羽;漁塘被沖毀90畝;林業受損面積2185畝;大小水利被沖毀75條5126米;受損公路34條101.8公里,洪災造成全鄉直接經濟損失達2390萬元。
2005年6月20日受洪災影響,瓦廠村委太山屯、架山屯搬遷異地重建新村。架山村搬遷到互助村的木黑嶺重建新村(名福旺新村)。
2006年7月6日,互助村六順屯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