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木偶

大木偶

大木偶初以"家班"盛,流傳下來的只有李家班,著名雕刻家楊岱吸收川劇行當臉譜,又賦予人物鮮明的"偶性",為其雕成一堂大木偶,使李家班名噪川北。該班持續到五十年代,後加入儀隴縣木偶劇團。1986年,更名為南充木偶劇團。 大偶長約1.4米,重約5公斤,但表情豐富,動作靈活,依劇情要求,可穿衣、點火、喝茶、叩首、舞刀,如真人般高大,且多與"人偶"(幼童扮演的)同台,形成了以假亂真、亦真亦假的藝術特色。這在其代表劇目《盜仙草》、《玉蓮花》中都有完美的體現。

我國的木偶戲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始於漢,興於唐,到宋時就相當盛行了。南充地區的木偶戲有川北大木偶與京木偶,二者都是杖頭木偶,此外還有指戲木偶,即被單戲。京木偶較小,川北大木偶較大,京木偶與流行於其它地區的京木偶相同,而川北大木偶則風格別具,頗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餘,比京木偶大出三倍以上酷似真人,且表演不受劇種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陰陽班)演出時,神貌無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木偶
  • 種類:木偶戲
歷史,木偶藝術,影響,

歷史

據口碑,川北大木偶已有300餘年歷史。清初湖廣人青發榮。青發旺在湖廣填四川移民時,將大木偶藝術帶到了川北儀隴縣,後來青氏又將此技藝傳給了楊三合。1914年儀隴縣包包場(今石佛鄉)木偶藝人李約之買了楊三合後代的木偶,率其子李章福、李章祥,創建了“福祥班”,或稱“李家班”。此後,大木偶藝術在川北地區活動頻繁,婦孺皆知,人稱“川北大木偶”。
新中國成立後,分別成立了儀隴縣木偶劇團(大木偶)、南充市木偶劇團(京木偶)。兩個劇團均參加過50年代的木偶戲會演,演出各有千秋,獲得大會好評。南充市木偶劇團已有“文化大革命”中撤銷,儀隴縣木偶劇團於1985年更名為南充地區木偶劇團,1987年遷南充市。

木偶藝術

木偶藝術,特別是大木偶,近年來有長足的地步。川北大木偶的人物造型以寫實為主,眼、眉、口、頭、耳、鼻、手、腰以及關節均可以活動,表演時能取物握物,穿衣解衣,戴帽脫帽,穿靴脫靴,吹火點蠟,拂袖撣塵,變臉下腰,神乎其技,與人無二。同時翎子功、扇子功、水袖功等亦無異於生人。

影響

川北大木偶具有強烈的國際國內影響。1953年,川北大木偶赴京演出,鄧小平贈送了獎品,以資鼓勵。1975年再度赴京,又一次受到高度評價。1987年康克清還親自為“川北大木偶”題詞。198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的《亞洲文化》、香港《大公報》刊登川北大木偶劇照,發表評論文章,高度評價和頌揚了世界稀有的川北大木偶藝術。蘇聯戲劇家、著名木偶大師奧布拉茲佐夫在50年代就發表了評論文章,贊川北大木偶藝術是“世界上罕見的木偶藝術,是中國民間藝術的冠冕”。1987年8月,南充木偶劇團赴蘇聯、芬蘭訪問演出,獲得極大成功。他們稱譽“大木偶藝術是世界獨特的十分令人珍愛的木偶藝術”,“在表演手法豐富細膩方面,歐洲木偶藝術還比不上中國。”1988年12月,川北木偶赴新加坡演出,觀眾反映強烈,讚譽不絕。1989年9月,南充木偶劇團赴京參加全國第二屆藝術節,在首都舞台上又一展風姿。1990年8月大木偶藝術到印度演出,11月又應邀赴荷蘭演出,兩國觀眾嘆為觀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