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曲背蘚(Oncophorus virens Brid.),植物體較大,密叢生,黃綠色、綠色或褐綠色,下部暗褐色,具弱光澤,高2—4厘米。莖直立或傾立,單一或叉狀分枝,基部具密集紅褐色假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曲背蘚
- 拉丁學名:Oncophorus virens Brid.
- 界:植物界
- 門:真蘚門
- 綱:真蘚綱
- 目:叢蘚目
- 科:粗石蘚科
- 屬:曲背蘚屬
- 種:大曲背蘚
- 分布區域:新疆、東北、華北、西北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植物體較大,密叢生,黃綠色、綠色或褐綠色,下部暗褐色,具弱光澤,高2—4厘米。莖直立或傾立,單一或叉狀分枝,基部具密集紅褐色假根。葉潮濕時直立或傾立伸展,背仰,乾時皺縮,自卵圓形或長圓形略抱莖的基部向上逐漸變為狹長披針形葉尖,邊全緣,除基部和葉尖外狹背卷,兩層細胞厚,葉尖具不規則細齒;中肋色深,達葉尖終止或略突出;葉片基部細胞狹長方形或不規則長方形,中上部細胞小,方形、圓方形或短長方形,平滑或略凸出變得很厚,角細胞較短寬,有時形成弱的葉耳。雌雄同株。內雌苞葉直立,基部鞘狀,上部突然變窄。蒴柄頂生,直立,長約2厘米,黃褐色或褐色。孢蒴不對稱,淡褐色或褐色,柱狀背曲,台部具頦突,長約2毫米,平滑或乾空時微具不規則皺紋,口下微收縮;蒴蓋長,先端具斜喙狀尖頭;蒴齒紅褐色,生於蒴口深處,2裂,具縱條紋,尖端具疣。孢子微粗糙。
生長環境
分布範圍
德欽、中甸、麗江、新疆、西藏、四川、陝西、河北亦有。克什米爾、尼泊爾、印度、朝鮮、日本、俄羅斯、歐洲、北非和北美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