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易集說》是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大鈞。
基本介紹
- 書名:大易集說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開本:16開
- 品牌:四川巴蜀書社
- 作者:劉大鈞
- 頁數:380頁
- ISBN:7806594124, 978780659412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周易》是古代占筮用書,簡稱《易》,儒家重要經典之一。關於它的作者和寫作年代,眾說紛紜。其在中國的知名度極高。有關其作者、成書年代等問題的爭論,自古未休;而後人對其內容、作用以及內在思想的評說,則更加莫衷一是;更有人一言以蔽之地認為《周易》是一本"算命"的書--凡此種種,不一而足。但至少有一點是較少爭議的--《周易》可以視作中國傳統文化的源頭。
作者簡介
劉大均,山東大學易學所教授,中國周易學會會長
媒體推薦
代序
可喜的收穫 寶貴的啟示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閉幕詞
2001年11月24日於濟南
劉大鈞
中國周易學會會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在教育部社政司的親切關懷下,在與會海峽兩岸
易學界的後起之秀及各位講評專家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已經順利完成了大會預期的各項議題,
獲得了圓滿成功!
來自海峽兩岸的80餘名正式代表參加了本次盛會。其中,以在讀博士生、碩士生為主體
的與會發表論文的青年學人37名,參加講評的專家教授32名。因此是一次高水準的學術會議。
在此,我代表“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向給予本次大會熱情關懷、支持與幫助的各單位、各位來賓,向積極協助我們共同開好本次大會的代表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參加本次大會的青年學人在“易學與哲學文化”的主題下,著重圍繞“易學的困境與出路”等十二個方面的問題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各位講評老師滿懷對於青年學人的殷切期望,本著
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他們的發言一一作了精彩紛呈的講評。老師們所作的講評,不僅涉及到對
論文觀點優劣之評判,而且更進一步向青年學人們指明了布局謀篇等寫作技巧與何以治學之基本方法,使他們普遍深受教益。本次論文發表會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出土簡帛資料的研究。有的同學認為,帛書《易傳》相關篇目中,蘊涵著明顯的卦氣思想,這一卦氣思想是與其前的卦氣思想一脈相承的,漢代的卦氣思想,就是在此基礎上建構完善起來的。有的同學指出,帛書《易之義》中,既引入了陰陽、剛柔兩對關乎自然哲學的範疇,又引入了文武這對關乎人生哲學的範疇,這就使得《易》不僅有“窮神知化”的天道精微,更有“文武並用”的現實層面的關切。如此,由天道而人道,亦可見其對《周易》解釋的多面性,以及《周易》文本所可具有的被解釋之活力。
(2)《周易》經傳的研究。有的同學藉助數理統計中的定量分析法,詳細探討了《周易》古經中斷占之辭“悔亡”、“無悔”、“有悔”的所以然,指出,古經論占富有人文精神,強調中正之善之美,開示中正、比應是致吉之關鍵。有的同學堅持考據、義理有機結合的治學理路,在詳細占有大量原典材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易學史上的正統筮法“大衍筮法”進行了深入探析,認為大衍之數具有內在深層的學理意涵,它之重要即在於以數目的方式表示演化的最初根源狀況,也就是它指涉了“太極”或更高的根源,所以理清大衍之數的意涵,有助於我們掌握根源。有的同學則專就《彖傳》的卦變思想作了剖析,指出,卦變乃是《彖傳》內在結構的主體部分,其實質就是依據卦中爻象的變化關係,推明一卦之異於另一卦,是因為其爻與位有變易。有的同學以哲學的視野,論述了《繫辭傳》的人性論思想,認為這一人性論思想應出現於諸子之後,為雜糅融合、全面整合諸家之論而成。在諸家之論中,老莊只見到人性稟受於天道與物性相同的一面,從而斷言人性無善惡;孟子也只看到“繼之者善也”的一面,從而斷言人無有不善;荀子則只見到人有所不繼的一面,從而斷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些皆屬片面性的各有所見,不能全面揭示人的本性。而《繫辭傳》的人性觀則是由普遍存有的“道”出發,借著順道而生的善,而體現性本然的面貌,因此它括及這些片面不全的看法,加之整合為另一套完滿的天道人道關係,謂之集先秦人性論之大成,亦不為過。有的同學從哲學形上學的角度切人,分析了《易傳》中所展示的儒家形上學體系的建立,指出《易傳》為孔子的作品,它為道德的存在提供了形上學依據。在《易傳》的學理脈絡下,道德的動力來源於天地之大德,即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易傳》透過其“盡性至命”之論,實現了對道德功利論的超越,這一超越表現在,它所肯定的人生價值乃在於通過仁義道德的實踐實現人性的自我完善,從而體現“命”所具有的易道本質。這一過程是不考慮吉凶結果的、非功利性的。有的同學還就《易傳》“寸”的思想作了掘發,認為《易傳》中的“時”有自然之天時與社會之人時兩層含義。《易傳》的時觀念反映了《易傳》如下三個方面的思維特點,即象數與義理相即相成,直觀整體的時間思維模式,以及藉助象數表達的積極能動精神。
……
可喜的收穫 寶貴的啟示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閉幕詞
2001年11月24日於濟南
劉大鈞
中國周易學會會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同學們: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在教育部社政司的親切關懷下,在與會海峽兩岸
易學界的後起之秀及各位講評專家教授的共同努力下,已經順利完成了大會預期的各項議題,
獲得了圓滿成功!
來自海峽兩岸的80餘名正式代表參加了本次盛會。其中,以在讀博士生、碩士生為主體
的與會發表論文的青年學人37名,參加講評的專家教授32名。因此是一次高水準的學術會議。
在此,我代表“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向給予本次大會熱情關懷、支持與幫助的各單位、各位來賓,向積極協助我們共同開好本次大會的代表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參加本次大會的青年學人在“易學與哲學文化”的主題下,著重圍繞“易學的困境與出路”等十二個方面的問題發表了他們的看法。各位講評老師滿懷對於青年學人的殷切期望,本著
認真負責的態度,對他們的發言一一作了精彩紛呈的講評。老師們所作的講評,不僅涉及到對
論文觀點優劣之評判,而且更進一步向青年學人們指明了布局謀篇等寫作技巧與何以治學之基本方法,使他們普遍深受教益。本次論文發表會所取得的成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出土簡帛資料的研究。有的同學認為,帛書《易傳》相關篇目中,蘊涵著明顯的卦氣思想,這一卦氣思想是與其前的卦氣思想一脈相承的,漢代的卦氣思想,就是在此基礎上建構完善起來的。有的同學指出,帛書《易之義》中,既引入了陰陽、剛柔兩對關乎自然哲學的範疇,又引入了文武這對關乎人生哲學的範疇,這就使得《易》不僅有“窮神知化”的天道精微,更有“文武並用”的現實層面的關切。如此,由天道而人道,亦可見其對《周易》解釋的多面性,以及《周易》文本所可具有的被解釋之活力。
(2)《周易》經傳的研究。有的同學藉助數理統計中的定量分析法,詳細探討了《周易》古經中斷占之辭“悔亡”、“無悔”、“有悔”的所以然,指出,古經論占富有人文精神,強調中正之善之美,開示中正、比應是致吉之關鍵。有的同學堅持考據、義理有機結合的治學理路,在詳細占有大量原典材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易學史上的正統筮法“大衍筮法”進行了深入探析,認為大衍之數具有內在深層的學理意涵,它之重要即在於以數目的方式表示演化的最初根源狀況,也就是它指涉了“太極”或更高的根源,所以理清大衍之數的意涵,有助於我們掌握根源。有的同學則專就《彖傳》的卦變思想作了剖析,指出,卦變乃是《彖傳》內在結構的主體部分,其實質就是依據卦中爻象的變化關係,推明一卦之異於另一卦,是因為其爻與位有變易。有的同學以哲學的視野,論述了《繫辭傳》的人性論思想,認為這一人性論思想應出現於諸子之後,為雜糅融合、全面整合諸家之論而成。在諸家之論中,老莊只見到人性稟受於天道與物性相同的一面,從而斷言人性無善惡;孟子也只看到“繼之者善也”的一面,從而斷言人無有不善;荀子則只見到人有所不繼的一面,從而斷言“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些皆屬片面性的各有所見,不能全面揭示人的本性。而《繫辭傳》的人性觀則是由普遍存有的“道”出發,借著順道而生的善,而體現性本然的面貌,因此它括及這些片面不全的看法,加之整合為另一套完滿的天道人道關係,謂之集先秦人性論之大成,亦不為過。有的同學從哲學形上學的角度切人,分析了《易傳》中所展示的儒家形上學體系的建立,指出《易傳》為孔子的作品,它為道德的存在提供了形上學依據。在《易傳》的學理脈絡下,道德的動力來源於天地之大德,即天地生生不息的功能。《易傳》透過其“盡性至命”之論,實現了對道德功利論的超越,這一超越表現在,它所肯定的人生價值乃在於通過仁義道德的實踐實現人性的自我完善,從而體現“命”所具有的易道本質。這一過程是不考慮吉凶結果的、非功利性的。有的同學還就《易傳》“寸”的思想作了掘發,認為《易傳》中的“時”有自然之天時與社會之人時兩層含義。《易傳》的時觀念反映了《易傳》如下三個方面的思維特點,即象數與義理相即相成,直觀整體的時間思維模式,以及藉助象數表達的積極能動精神。
……
圖書目錄
可喜的收穫 寶貴的啟示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閉幕詞(代序) 劉大鈞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開幕詞 劉大鈞
惠棟治《易》特色及其貢獻述評 孫劍秋
簡論帛書《易傳》中的卦氣思想 井海明
帛書《易之義》的解易思想 張麗華
論《易》學的全型發展 李鴻儒
孔子與《易傳》
——論儒家形上學體系的建立 朱翔飛
《易傳》之“時”
——兼論“時”所反映的《易傳》基本思維特點 閆睿穎
論損益之道 梅珍生
論《易·繫辭》中的人性觀 吳怡欣
《周易》斷辭所蘊含的思想 馬新欽 白海溶
“大衍之數五十”初探 彭涵梅
《彖傳》卦變簡論 唐 琳
敘述語言的結構和表達方式的選擇
——《周易》思想內容與其表現形式的關聯 孫向中
孟、京“卦氣”說初探 黎馨平
京氏易陰陽二氣說探析 張文智
荀、虞《易》坎離思想探微 劉 彬
李鼎祚易學思想述評 陳仁仁
從《朱熹集》看朱熹解“易” 李紅霞
胡煦易學思想述略 程 林
清代學者焦循獨特的易學構架 楊效雷
以象解筮的探索
——論尚秉和先生對《左傳》、《國語》筮例的闡解 黃黎星
孔子“興”式教育法與《詩》、《易》的義理化 劉保貞
《易緯·乾鑿度》的哲學思考 張健捷
從《太玄》看揚雄的人性論思想 問永寧
孔穎達的易學詮釋學 劉玉平
程明道以易學之天理觀辨佛 蔡家和
《易》言三才之道
——郭雍易學思想初探 孫勁松
徐總乾《易傳燈》思想略論 張敏容
劉百閔《易》學思想初探 何淑苹
《度人經注》與易學關係略論 郭 剛
李道純易學旨趣探微
——兼論道教神仙信仰面臨的科學挑戰 蔣朝君
援禪以證易 誘儒以知禪
——《周易禪解》易學思想與方法略論 謝金良
現代邏輯解《易》思路研究 張立斌
《周易》占筮與風險決策 李曉宇
論《易經》六十四卦與黃泛土壤結構、植物發育的契合意義
——兼談“科學易”的實證價值 吳世彩
三陰三陽學說與中國古代天文學 曲黎敏
易醫同源 防患未然
——《周易》與醫學養生 唐積柏
《傷寒論》六經提綱成、柯、尤三家注釋評議 朱 姝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閉幕詞(代序) 劉大鈞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開幕詞 劉大鈞
惠棟治《易》特色及其貢獻述評 孫劍秋
簡論帛書《易傳》中的卦氣思想 井海明
帛書《易之義》的解易思想 張麗華
論《易》學的全型發展 李鴻儒
孔子與《易傳》
——論儒家形上學體系的建立 朱翔飛
《易傳》之“時”
——兼論“時”所反映的《易傳》基本思維特點 閆睿穎
論損益之道 梅珍生
論《易·繫辭》中的人性觀 吳怡欣
《周易》斷辭所蘊含的思想 馬新欽 白海溶
“大衍之數五十”初探 彭涵梅
《彖傳》卦變簡論 唐 琳
敘述語言的結構和表達方式的選擇
——《周易》思想內容與其表現形式的關聯 孫向中
孟、京“卦氣”說初探 黎馨平
京氏易陰陽二氣說探析 張文智
荀、虞《易》坎離思想探微 劉 彬
李鼎祚易學思想述評 陳仁仁
從《朱熹集》看朱熹解“易” 李紅霞
胡煦易學思想述略 程 林
清代學者焦循獨特的易學構架 楊效雷
以象解筮的探索
——論尚秉和先生對《左傳》、《國語》筮例的闡解 黃黎星
孔子“興”式教育法與《詩》、《易》的義理化 劉保貞
《易緯·乾鑿度》的哲學思考 張健捷
從《太玄》看揚雄的人性論思想 問永寧
孔穎達的易學詮釋學 劉玉平
程明道以易學之天理觀辨佛 蔡家和
《易》言三才之道
——郭雍易學思想初探 孫勁松
徐總乾《易傳燈》思想略論 張敏容
劉百閔《易》學思想初探 何淑苹
《度人經注》與易學關係略論 郭 剛
李道純易學旨趣探微
——兼論道教神仙信仰面臨的科學挑戰 蔣朝君
援禪以證易 誘儒以知禪
——《周易禪解》易學思想與方法略論 謝金良
現代邏輯解《易》思路研究 張立斌
《周易》占筮與風險決策 李曉宇
論《易經》六十四卦與黃泛土壤結構、植物發育的契合意義
——兼談“科學易”的實證價值 吳世彩
三陰三陽學說與中國古代天文學 曲黎敏
易醫同源 防患未然
——《周易》與醫學養生 唐積柏
《傷寒論》六經提綱成、柯、尤三家注釋評議 朱 姝
文摘
書摘
對《易》學而言,其發展方向確實龐雜而多元,若欲借有限認知以探求無窮哲理,是猶如“以管窺矢”、“以蠡測海”。因此,筆者以一種具有特殊意涵的概括性表述,一種精神指引的積極象徵——“全型發展”來論述本文,這與一般的“全面性”概念是不同的。
在我們生活周遭,除了感官經驗所能掌握的“實質”(有形事物)外,更多的“象徵”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投射。“實質”固為人類所取資與利用,其存在意義自不待言;而“象徵”則具有普遍性與恆久性,其生命力往往較“實質,,更為旺盛,《周易》的兩大符號系統——象數符號(卦爻)與語言符號(所系之辭),即是具有普遍而恆久的“象徵意涵”。至於文化傳播,其所具有的功能和價值,吾人自不能予以否認,但是在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各種奇幻變化,常是超越人類理性與知性所能掌握的範疇,也不是用文化傳播的概念能加以解釋的,這就是所謂的“共時性”現象。在《周易》中,“共時性”的心靈聯繫與“歷時性”的因果觀,是其哲學內涵的重要依據,也是構成《易經》橫向與縱向系統的主要元素。
在整個太極演化生成系統中,普遍存在著一種聯繫與發展的互動關係,而形成這種互動關係的主要媒介就是“共同質性”,經由它的“穿針引線”,一種既能自我發展又能聯繫外界的有機體系便應運而生,而這個“有機體系”是可以用“平行中心”的概念來加以闡釋的。除此之外,由於對“共同質性”的了解與運用,在《易》學發展上的兩大流派——象數與義理,便可藉此找到共同的根源,而得以消除過去彼此不能和諧共存的歧見;甚而可以透過它,而對“理”、“氣”的統一概念作註腳。
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存在著人類意識層面所無法掌握的變數,這種變數具有超越理性思考的特質,且往往是來自心靈深層的集體無意識活動,它能源源不絕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我們共生共榮;且透過這種心靈的交會,吾人對宇宙萬物存在的價值及其生命意義,當有另一種嶄新的看法!
生命本是不斷創造的過程,以《周易》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易》學思想,其所以能夠綿延數千年而不衰,除了本身具備完整的理論架構外,最主要原因在於它所擁有的創造性與開放性思想,以及從陰陽變化中所衍生的玄妙哲理;而從這些思想、哲理中,我們可以體會萬事萬物都有具不同形態的“生命質性”,並且在溯其源、察其旨的原則下,進一步達成對“生命質性”的聯繫,這也是《易》道“無所不包”的精神所在。《周易》並非預言性的書,它沒有一般宗教普遍存在的“神諭”觀,但是由於它能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以及打破世俗因果律的邏輯思考,因此可以促成人類心靈的省悟和道德觀念上的轉變;而其對生命的重視與熱愛,即“生生”思想,也間接打破世俗所謂“人定勝天”的迷思,進而促使人類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達到天人合德的境界。
本文為筆者論《易》學發展的初步演講,文中倘若有語謬疏漏之處,尚祈賢達不吝誨正!
(九)四元衍數之合
秦九韶、焦循主此說,以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互乘之數為衍數也。一元衍數是2×3×4為24,二元衍數是3×4×1為12,三元衍數是4×1×2為8,四元衍數是1×2×3為6;24加12加8加6,合計即為大衍之數五十。至於為何單取天一、地二、天三、地四?焦循以為四者恰像春夏秋冬、木火金水。
此說不合乎《周易》之旨,也無法在《周易》中找出支援的理由,所以只能視為附會之說。
(十)以“天地之數”釋“大衍之數”
由“天地之數”釋“大衍之數”的學者甚眾,二詞同樣出自於《繫辭傳·上》: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將1至10的十個數字中,區分成二組,奇數為天數,偶數為地數,天數、地數相加得數字五十五,即“天地之數”。後來戰國時期陰陽五行說大倡其道,甚至影響易學的詮釋,天數為陽,地數為陰,並產生了生數、成數的概念,將一至十之數,以一、二、三、四、五為生數,而生數分別加上數字五,即為成數,也就是說生數一的成數六,生數二的成數七,余此類推,則有六、七、八、九、十這五個成數,天地之數結合陰陽五行進而有五行生成說與九宮數的問世,賦予每個天數、地數各自的陰陽性和五行性,鄭玄的說法最具代表性:
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陽無耦,陰無配,來得相成。地六鹹水於北與天一併,天七成火於南與地二井,地八成木於東與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與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與天五並。(《札記·月令疏》)
基於“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理念,天數、地數是不能或缺,天一、地六在五行性中屬水,方位在北;地二、天七屬火居南,天三、地八屬木居東,地四、天九屬金位西,天五與地十屬土性位中。五行生成圖和九宮圖衍變成今日流行的河圖、洛書,自此,天地之數與河圖、洛書互相詮釋,如朱熹在與蔡元定合著之《易學啟蒙》就曾提到:“天地之數。是“夫子所以發明河圖之數也。”
京房通過八宮卦序建構了一幅陰陽二氣相互對待的圖景,而其建構此靜態圖景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生生不息的陰陽流行圖景。《繫辭上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
易”,“陰陽不測之謂神”。京氏將陰陽的對待關係分布於八宮卦之納甲、飛伏、建候、積算諸說中,旨在彰顯《易》之“一陰一陽”之道,將“一陰一陽”之《易》道逐步落實到具體之處,從而從具體處闡發《易》的陰陽流行關係,體現《易》之生生不息之精神,即如京氏所云:“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相盪。二氣陽人陰,陰人陽,二氣互動不停,故曰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內無不通也。”
京氏的八宮卦序從表面上來看,是一幅靜態的陰陽對待圖。在京氏看來,每一宮的本宮卦或八純卦,決定著該宮諸卦的原本卦體的五行屬性,然後再根據每一爻所納地支的五行屬性確定六親關係。如乾宮本宮卦乾卦從初爻至上爻的納支分別為子、寅、辰、午、申、戌,而乾宮屬金,故初爻至上爻的六親分別是子孫、妻財、父母、官鬼、兄弟、父母。這種陰陽相互對待的關係確定之後,每一本宮卦從初爻變起,實現爻的陰陽轉變。如乾卦第一爻變則變成天風媚卦。因此一變,則本宮乾卦原來的陰陽對待、或暫時的平衡關係即被打破,其所納的乾支、建候、積算、氣候分數、所納星宿都要隨之作相應的變化。如乾卦變成垢卦以後,變出的媚卦從初爻至上爻所納的乾支分別變為辛丑、辛亥、辛酉、壬午、壬申、壬戌,原來乾卦所納的五星也由鎮星變為大白,所納星宿也由參宿變為並宿,建候則由從甲子至己巳變為從庚午至乙亥,積算也相應地由己巳至戊辰變為從乙亥至甲戌,六親從初爻至上爻也相應地變為父母、子孫、兄弟、官鬼、兄弟、父母等等。此可以說是因一變而引起萬變。京氏認為這種變化是“陰盪陽”或“陽盪陰”的結果,或者是陰陽積氣變化的結果。如京氏於《娠》卦云:“巽積陰人陽”,即指明此一系列之變化是由乾卦初爻由陽變陰所導致。這就是陰陽之流行。
《京氏易傳·媚》云:“定吉凶只取一爻之象”,這為主的一爻就是引起該卦所以從乾卦變為該卦的一爻。因此,對於該卦來說,這一爻便是關鍵的一爻,或者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京氏稱其為“世爻”,與該爻相隔兩位之爻為應爻。世爻多為一卦之卦主。
在討論京氏易的陰陽流行關係時,我們還必須談一下京易中的天、地、人、鬼四易之說,因為該說從大的框架上正可以說明陰陽二氣的流行變化。《京氏易傳·卷下》云:“有四易,一世二世為地易,三世四世為人易,五世六世為天易,遊魂歸魂為鬼易。”京易在此既借鑑了《易傳》的三才說,又借用了《易傳》的遊魂說。(《易傳》云:“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從本宮卦初爻變起,有一爻變者為一世卦,有二爻變者為二世卦,……有五爻變者為五世卦,變化不能至極,因至極(也就是上爻變)就變成了與本宮卦陰陽相對的另一宮卦,則在上爻不變的情況下,從五爻變返回至四爻變,亦即恢複本宮卦中的第四卦爻象,即為遊魂卦。遊魂卦下卦恢複本宮的下卦象,即為歸魂卦。(參見京氏八宮卦序表)
這種從一世到歸魂的卦變規律,反映了同一卦體中陰陽流行的次遞關係。特別應該指出的是,這種關係反映到乾宮和坤宮的遊魂、歸魂卦上,則突顯的是一種陰陽二氣的大化流行,從而也可以看出乾坤兩卦的卦變規律與十二訊息卦間遞變規律之間的聯繫。《京氏易傳·卷下》云:“乾坤者,陰陽之根本,坎離者,陰陽之性命。”而乾宮游、歸魂卦之上卦皆為離卦,坤宮游、歸魂卦之上卦皆為坎卦,這正說明了荀爽為何在注《彖·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云:“乾起於坎而終於離,坤起於離而終於坎。離坎者,乾坤之家而陰陽之府,故曰大明終始也。六位隨時而成乾。”依訊息卦說,從復卦至乾卦,是一個陽息陰消的過程,而復卦為十一月子(坎位),陽息至四月巳火位則成乾體;從五月午(離位)至十月亥則是從垢卦至坤卦,是陰息陽消的過程,至亥水位則坤體就。這也正是《京氏易傳·卷下》“陰從午,陽從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所昭示的陰陽流行的《易》道變化觀。後天八卦中的離坎兩位,正對應先天八卦方位中的乾坤兩位。從後天八卦的坎位左行至離位,是在平面上由陰極至陽極,而從“一陽來復”的復卦至“成乾體”,則是陽氣從“潛藏”至“亢極”,是在豎面上的陰極至陽極;同樣,從後天八卦方位的離位右行至坎位,是平面上的陽極至陰極,而由媚卦至“坤體就”,則是在豎面上的陽極至陰極。橫面與豎面的陰陽流轉同時進行,形成一幅立體的、涵納時空的、動變不息的陰陽對待流行圖。京房以此方式構建了一幅“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繫辭上》)並能“知幽明之故”的宇宙圖景。八宮卦所納的乾支、星宿、五星等也隨之成為體現《易》道的有機組成部分。
京氏雖未提出系統的卦變說,但後世系統的卦變說在很大程度上應受到京氏易的啟發。從爻變到卦變是京房建立八宮卦的基本方法。從一世到歸魂,由爻變逐次變化形成的各卦在隱含本宮卦五行屬性的基礎上,重新形成由不同於本宮卦的乾支、星宿、建候、積算等因素的卦體,從而體現出由一爻之陰陽變化而造成整個卦體的變化。這種陰陽流行變化反映了部分變化與整體變化之關係:部分變化或量變是造成整體變化或質變的先決條件。從初爻變至五爻再返回至四爻變而變成遊魂卦,下體復歸本宮卦,則為歸魂卦。如此從一世至歸魂七卦的顯象雖各不相同,但它們的隱象除了其所伏之卦以外,仍以本宮卦為基礎,而陸績更注重世爻之隱象。世爻之隱象即本宮卦與世爻相同爻所納乾支,如其於《垢》卦:“元世居世”注曰:“辛丑土,甲子水”,此辛丑土即指《垢》卦初爻世爻所納乾支,“甲子水”則指本宮卦乾卦初爻所納乾支;又如其於《否》卦“三公居世”注曰:“乙卯木,甲辰土”,此“乙卯木”即指《否》卦世爻六三爻所納乾支,“甲辰土”則是本宮卦乾卦九三爻所納之乾支。其他卦皆仿此。如此則在陰陽流行的過程中,仍時時存在著顯與隱之間的陰陽對待關係。後世流行的納甲筮法在所得之卦六親不全、或用神不上卦時,便從該卦之本宮卦中尋找,即是繼承和發展了陸注京易的爻之飛伏說。
……
對《易》學而言,其發展方向確實龐雜而多元,若欲借有限認知以探求無窮哲理,是猶如“以管窺矢”、“以蠡測海”。因此,筆者以一種具有特殊意涵的概括性表述,一種精神指引的積極象徵——“全型發展”來論述本文,這與一般的“全面性”概念是不同的。
在我們生活周遭,除了感官經驗所能掌握的“實質”(有形事物)外,更多的“象徵”是來自心靈深處的投射。“實質”固為人類所取資與利用,其存在意義自不待言;而“象徵”則具有普遍性與恆久性,其生命力往往較“實質,,更為旺盛,《周易》的兩大符號系統——象數符號(卦爻)與語言符號(所系之辭),即是具有普遍而恆久的“象徵意涵”。至於文化傳播,其所具有的功能和價值,吾人自不能予以否認,但是在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各種奇幻變化,常是超越人類理性與知性所能掌握的範疇,也不是用文化傳播的概念能加以解釋的,這就是所謂的“共時性”現象。在《周易》中,“共時性”的心靈聯繫與“歷時性”的因果觀,是其哲學內涵的重要依據,也是構成《易經》橫向與縱向系統的主要元素。
在整個太極演化生成系統中,普遍存在著一種聯繫與發展的互動關係,而形成這種互動關係的主要媒介就是“共同質性”,經由它的“穿針引線”,一種既能自我發展又能聯繫外界的有機體系便應運而生,而這個“有機體系”是可以用“平行中心”的概念來加以闡釋的。除此之外,由於對“共同質性”的了解與運用,在《易》學發展上的兩大流派——象數與義理,便可藉此找到共同的根源,而得以消除過去彼此不能和諧共存的歧見;甚而可以透過它,而對“理”、“氣”的統一概念作註腳。
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存在著人類意識層面所無法掌握的變數,這種變數具有超越理性思考的特質,且往往是來自心靈深層的集體無意識活動,它能源源不絕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我們共生共榮;且透過這種心靈的交會,吾人對宇宙萬物存在的價值及其生命意義,當有另一種嶄新的看法!
生命本是不斷創造的過程,以《周易》為中心而發展出來的《易》學思想,其所以能夠綿延數千年而不衰,除了本身具備完整的理論架構外,最主要原因在於它所擁有的創造性與開放性思想,以及從陰陽變化中所衍生的玄妙哲理;而從這些思想、哲理中,我們可以體會萬事萬物都有具不同形態的“生命質性”,並且在溯其源、察其旨的原則下,進一步達成對“生命質性”的聯繫,這也是《易》道“無所不包”的精神所在。《周易》並非預言性的書,它沒有一般宗教普遍存在的“神諭”觀,但是由於它能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以及打破世俗因果律的邏輯思考,因此可以促成人類心靈的省悟和道德觀念上的轉變;而其對生命的重視與熱愛,即“生生”思想,也間接打破世俗所謂“人定勝天”的迷思,進而促使人類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達到天人合德的境界。
本文為筆者論《易》學發展的初步演講,文中倘若有語謬疏漏之處,尚祈賢達不吝誨正!
(九)四元衍數之合
秦九韶、焦循主此說,以天一、地二、天三、地四互乘之數為衍數也。一元衍數是2×3×4為24,二元衍數是3×4×1為12,三元衍數是4×1×2為8,四元衍數是1×2×3為6;24加12加8加6,合計即為大衍之數五十。至於為何單取天一、地二、天三、地四?焦循以為四者恰像春夏秋冬、木火金水。
此說不合乎《周易》之旨,也無法在《周易》中找出支援的理由,所以只能視為附會之說。
(十)以“天地之數”釋“大衍之數”
由“天地之數”釋“大衍之數”的學者甚眾,二詞同樣出自於《繫辭傳·上》: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
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將1至10的十個數字中,區分成二組,奇數為天數,偶數為地數,天數、地數相加得數字五十五,即“天地之數”。後來戰國時期陰陽五行說大倡其道,甚至影響易學的詮釋,天數為陽,地數為陰,並產生了生數、成數的概念,將一至十之數,以一、二、三、四、五為生數,而生數分別加上數字五,即為成數,也就是說生數一的成數六,生數二的成數七,余此類推,則有六、七、八、九、十這五個成數,天地之數結合陰陽五行進而有五行生成說與九宮數的問世,賦予每個天數、地數各自的陰陽性和五行性,鄭玄的說法最具代表性:
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陽無耦,陰無配,來得相成。地六鹹水於北與天一併,天七成火於南與地二井,地八成木於東與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與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與天五並。(《札記·月令疏》)
基於“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理念,天數、地數是不能或缺,天一、地六在五行性中屬水,方位在北;地二、天七屬火居南,天三、地八屬木居東,地四、天九屬金位西,天五與地十屬土性位中。五行生成圖和九宮圖衍變成今日流行的河圖、洛書,自此,天地之數與河圖、洛書互相詮釋,如朱熹在與蔡元定合著之《易學啟蒙》就曾提到:“天地之數。是“夫子所以發明河圖之數也。”
京房通過八宮卦序建構了一幅陰陽二氣相互對待的圖景,而其建構此靜態圖景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反映生生不息的陰陽流行圖景。《繫辭上傳》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
易”,“陰陽不測之謂神”。京氏將陰陽的對待關係分布於八宮卦之納甲、飛伏、建候、積算諸說中,旨在彰顯《易》之“一陰一陽”之道,將“一陰一陽”之《易》道逐步落實到具體之處,從而從具體處闡發《易》的陰陽流行關係,體現《易》之生生不息之精神,即如京氏所云:“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卦相盪。二氣陽人陰,陰人陽,二氣互動不停,故曰生生之謂易,天地之內無不通也。”
京氏的八宮卦序從表面上來看,是一幅靜態的陰陽對待圖。在京氏看來,每一宮的本宮卦或八純卦,決定著該宮諸卦的原本卦體的五行屬性,然後再根據每一爻所納地支的五行屬性確定六親關係。如乾宮本宮卦乾卦從初爻至上爻的納支分別為子、寅、辰、午、申、戌,而乾宮屬金,故初爻至上爻的六親分別是子孫、妻財、父母、官鬼、兄弟、父母。這種陰陽相互對待的關係確定之後,每一本宮卦從初爻變起,實現爻的陰陽轉變。如乾卦第一爻變則變成天風媚卦。因此一變,則本宮乾卦原來的陰陽對待、或暫時的平衡關係即被打破,其所納的乾支、建候、積算、氣候分數、所納星宿都要隨之作相應的變化。如乾卦變成垢卦以後,變出的媚卦從初爻至上爻所納的乾支分別變為辛丑、辛亥、辛酉、壬午、壬申、壬戌,原來乾卦所納的五星也由鎮星變為大白,所納星宿也由參宿變為並宿,建候則由從甲子至己巳變為從庚午至乙亥,積算也相應地由己巳至戊辰變為從乙亥至甲戌,六親從初爻至上爻也相應地變為父母、子孫、兄弟、官鬼、兄弟、父母等等。此可以說是因一變而引起萬變。京氏認為這種變化是“陰盪陽”或“陽盪陰”的結果,或者是陰陽積氣變化的結果。如京氏於《娠》卦云:“巽積陰人陽”,即指明此一系列之變化是由乾卦初爻由陽變陰所導致。這就是陰陽之流行。
《京氏易傳·媚》云:“定吉凶只取一爻之象”,這為主的一爻就是引起該卦所以從乾卦變為該卦的一爻。因此,對於該卦來說,這一爻便是關鍵的一爻,或者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京氏稱其為“世爻”,與該爻相隔兩位之爻為應爻。世爻多為一卦之卦主。
在討論京氏易的陰陽流行關係時,我們還必須談一下京易中的天、地、人、鬼四易之說,因為該說從大的框架上正可以說明陰陽二氣的流行變化。《京氏易傳·卷下》云:“有四易,一世二世為地易,三世四世為人易,五世六世為天易,遊魂歸魂為鬼易。”京易在此既借鑑了《易傳》的三才說,又借用了《易傳》的遊魂說。(《易傳》云:“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從本宮卦初爻變起,有一爻變者為一世卦,有二爻變者為二世卦,……有五爻變者為五世卦,變化不能至極,因至極(也就是上爻變)就變成了與本宮卦陰陽相對的另一宮卦,則在上爻不變的情況下,從五爻變返回至四爻變,亦即恢複本宮卦中的第四卦爻象,即為遊魂卦。遊魂卦下卦恢複本宮的下卦象,即為歸魂卦。(參見京氏八宮卦序表)
這種從一世到歸魂的卦變規律,反映了同一卦體中陰陽流行的次遞關係。特別應該指出的是,這種關係反映到乾宮和坤宮的遊魂、歸魂卦上,則突顯的是一種陰陽二氣的大化流行,從而也可以看出乾坤兩卦的卦變規律與十二訊息卦間遞變規律之間的聯繫。《京氏易傳·卷下》云:“乾坤者,陰陽之根本,坎離者,陰陽之性命。”而乾宮游、歸魂卦之上卦皆為離卦,坤宮游、歸魂卦之上卦皆為坎卦,這正說明了荀爽為何在注《彖·乾》“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云:“乾起於坎而終於離,坤起於離而終於坎。離坎者,乾坤之家而陰陽之府,故曰大明終始也。六位隨時而成乾。”依訊息卦說,從復卦至乾卦,是一個陽息陰消的過程,而復卦為十一月子(坎位),陽息至四月巳火位則成乾體;從五月午(離位)至十月亥則是從垢卦至坤卦,是陰息陽消的過程,至亥水位則坤體就。這也正是《京氏易傳·卷下》“陰從午,陽從子,子午分行。子左行,午右行”所昭示的陰陽流行的《易》道變化觀。後天八卦中的離坎兩位,正對應先天八卦方位中的乾坤兩位。從後天八卦的坎位左行至離位,是在平面上由陰極至陽極,而從“一陽來復”的復卦至“成乾體”,則是陽氣從“潛藏”至“亢極”,是在豎面上的陰極至陽極;同樣,從後天八卦方位的離位右行至坎位,是平面上的陽極至陰極,而由媚卦至“坤體就”,則是在豎面上的陽極至陰極。橫面與豎面的陰陽流轉同時進行,形成一幅立體的、涵納時空的、動變不息的陰陽對待流行圖。京房以此方式構建了一幅“與天地準”、“彌綸天地之道”(《繫辭上》)並能“知幽明之故”的宇宙圖景。八宮卦所納的乾支、星宿、五星等也隨之成為體現《易》道的有機組成部分。
京氏雖未提出系統的卦變說,但後世系統的卦變說在很大程度上應受到京氏易的啟發。從爻變到卦變是京房建立八宮卦的基本方法。從一世到歸魂,由爻變逐次變化形成的各卦在隱含本宮卦五行屬性的基礎上,重新形成由不同於本宮卦的乾支、星宿、建候、積算等因素的卦體,從而體現出由一爻之陰陽變化而造成整個卦體的變化。這種陰陽流行變化反映了部分變化與整體變化之關係:部分變化或量變是造成整體變化或質變的先決條件。從初爻變至五爻再返回至四爻變而變成遊魂卦,下體復歸本宮卦,則為歸魂卦。如此從一世至歸魂七卦的顯象雖各不相同,但它們的隱象除了其所伏之卦以外,仍以本宮卦為基礎,而陸績更注重世爻之隱象。世爻之隱象即本宮卦與世爻相同爻所納乾支,如其於《垢》卦:“元世居世”注曰:“辛丑土,甲子水”,此辛丑土即指《垢》卦初爻世爻所納乾支,“甲子水”則指本宮卦乾卦初爻所納乾支;又如其於《否》卦“三公居世”注曰:“乙卯木,甲辰土”,此“乙卯木”即指《否》卦世爻六三爻所納乾支,“甲辰土”則是本宮卦乾卦九三爻所納之乾支。其他卦皆仿此。如此則在陰陽流行的過程中,仍時時存在著顯與隱之間的陰陽對待關係。後世流行的納甲筮法在所得之卦六親不全、或用神不上卦時,便從該卦之本宮卦中尋找,即是繼承和發展了陸注京易的爻之飛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