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丹鳳門遺址博物館

大明宮丹鳳門遺址博物館

丹鳳門唐長安城的主要標誌建築大明宮的正南門,是唐代門闕建築的代表作品,於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大明宮大規模擴修時開築的,毀棄於唐末多次戰亂之中。丹鳳門遺址保存相對完整,具有極為重要的考古與文物價值,是唐史和古代建築研究的珍貴實物資料。

丹鳳門遺址博物館以遺址本體保護展示為陳列主體,結合輔助陳列和多功能區域,成為兼顧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種元素,融合現代設計、科技、建築、藝術等多元要素的的遺址博物館。

丹鳳門遺址博物館於2010年10月1日隨同大明宮遺址公園一併對公眾正式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明宮丹鳳門遺址博物館
  • 開放時間:2010年10月1日
  • 標誌建築丹鳳門
  • 陳列主體:遺址本體保護展示
歷史回顧,遺址保護,館藏陳列,館藏,展示,相關設計,參觀指南,

歷史回顧

丹鳳門唐長安城的主要標誌建築大明宮的正南門,此門有五個門道,上建有門樓,皇帝登基後多在此門樓宣召大赦天下,有時也在此舉行冊封、受貢等朝會活動。
丹鳳門也是唐代門闕建築的代表作品。丹鳳門遺址保存相對完整,結構關係清楚,歷史信息蘊含豐富,具有極為重要的考古與文物價值,是唐史和古代建築研究的珍貴實物資料。丹鳳門是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大明宮大規模擴修時開築的,毀棄於唐末多次戰亂之中。

遺址保護

丹鳳門遺址博物館以遺址本體保護展示為陳列主體,結合輔助陳列和多功能區域,成為兼顧教育、科研、遊覽、休閒等多種元素,融合現代設計、科技、建築、藝術等多元要素的的遺址博物館。
丹鳳門遺址博物館於2010年10月1日隨同大明宮遺址公園一併對公眾正式開放。丹鳳門遺址保護展示重點是遺址本體展示保護,丹鳳門是唐大明宮正門,不僅其尺度、體量、規格為隋唐城門之最,正對門樓的大道竟達176米寬,超過唐長安城的主幹道朱雀大街,是隋唐都城中最寬的南北大道。根據史籍記載,丹鳳門是皇帝出入宮城的主門。2005年經考古發掘揭露出丹鳳門遺址墩台,其規模之大、門道之寬、馬道之長均為目前隋唐城門考古之最。考古成果表明,丹鳳門與大明宮的其他宮門、乃至都城各城門一樣,都採用夯土台與木樑架混合結構的建築形式,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館藏陳列

館藏

丹鳳門遺址博物館的文物陳列主要為丹鳳門遺址出土遺物,包括建築材料如長方磚、方磚、板瓦、筒瓦、瓦當、鴟尾、鐵釘、石夯錘等,及碗、罐、器蓋、盅、枕、瓮、鉗鍋等日用器物。

展示

在突出遺址展示的基礎上,輔助陳列主要考慮丹鳳門、唐大明宮、唐長安城、現代西安城的重要位置關係,使遺址本體保護和圖片、模型輔助展示相結合,向人們提供一個溝通歷史和現代,引發觀眾歷史聯想的標誌性博物館空間。輔助功能區陳列布展的特點為:一、採用場景、模型、相關文獻來補充文物展品的不足;二、充分使用現代聲、光、電高科技手段和高品質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手段來再現情景的展陳形式。

相關設計

張錦秋院士承擔的丹鳳門遺址保護展示大廳的設計,因外觀採用仿唐門闕建築的形式,具有一定程度的復原研究性質。在建築內能登高,北眺大明宮遺址及園區景色,南眺現代西安的繁華景象。

參觀指南

遊客可乘坐913、2、104、209、16、17、22、38、46、216、262、309、513、409、517、703、707、708、801路公車至含元路口站下車,東行100米(太華路一線)即到;
乘坐717、723、528路太華路下車,西行200米(自強東路路口)即到;
乘坐2、216、262、528、717、723路童家巷下車(自強東路)即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