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大族堂村發展,發展現狀,
大族堂村發展
近年來,在桂林市實施百里生態小康文明長廊建設之時,興安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昭貴,帶著如何解決農民最迫切要求的問題,和有關後盾單位人員一道深入大族堂村走家串戶。經廣泛徵求民眾意見,在保持原有古民居框架,保持原來的文化氣息與韻味的前提下,以及在民眾經濟能力許可範圍情況下,將大族堂建設成為“統一規劃,統一改造,少花錢,辦大事,強後勁,民眾歡迎”的改造型文明示範村。縣和鎮有關部門幫助修建公益設施,村民人人動手進行自己家園的美化和改造。村民看到幹部的確是在為老百姓辦實事,對新村改造工作更加熱心,積極主動出錢出力進行文明新村改造,做到修舊如舊,保持古老村莊的原貌和特色。
村民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從村後2500餘米遠的山上引來了自來水,徹底解決了人畜飲水困難;村主道進行了綠化美化,設立了成排的路燈;修建村主幹道及巷道水泥路900多米,鋪設鵝卵石巷道1800多米;新建文化活動室,開通了有線電視,使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鋪設排污管網2600多米,修建沉沙池31座,還新建起籃球場、文化室、活動室等公益場所。
在古屋古樹之間,嶄新高架路燈一直延伸到古村盡頭,一條條潔淨幽深小巷在村中交錯穿梭,老人依著古樹在石凳上悠閒地聊天,小孩在被草皮環繞的籃球場上奔跑歡笑,壯年人在村前的田園裡勞動。眼前的大族堂村如詩如畫,恬靜溫馨。
大族堂村後成片的梨園裡,一個個雞蛋般大小的中華翠冠梨綴滿枝頭,隨風搖曳,一片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該村新種植中華翠冠梨8公頃、無公害優質葡萄簡易避雨栽培基地7公頃,去年農民純收入大增,為建設文明新村提供了保障。
發展現狀
“村里近年來變化最重要的是大力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成立了種、產、銷一條龍的優質梨協會,改變了只知道圍著薄田討飯吃的陳舊觀念。”大族堂村優質梨協會副會長蔣文安說,自2004年村民將患黃龍病的柑桔園改造成現在的梨園、葡萄園後,他家成片種植了優質中華翠冠梨和葡萄,僅去年一年就增收6000多元。村里現種植的葡萄園有近200畝,大族堂村在實施舊村改造的同時,結合嚴關鎮的歷史和現狀,做出了“游古嚴關,住新農家,吃農家飯,品新鮮果,繁榮農村”的發展決策,使村民增加收入,加快奔小康。
目前,村民正採取招商引資的辦法,將村前古樹周圍的水田改造成魚塘,使大族堂村形成“村前釣魚村中吃,村後摘果帶回城”的農家樂模式,努力美化該村的環境,促進農業的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