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政殿與十王亭

大政殿與十王亭

建築物名。清太祖努爾哈赤建於盛京(今瀋陽市),初稱大衙門或大殿,天聰十年(1636) 命名為篤恭殿, 康熙時改稱大政殿,是清入關前舉行重大活動和綜理朝政的場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政殿與十王亭
  • 外文名稱:遼寧省瀋陽市
大政殿為八角形建築,建於四尺五寸高的須彌座上,台基上繞以雕刻精細的荷葉、淨瓶狀石欄桿。殿頂八角重檐攢尖式, 滿鋪黃琉璃瓦, 以綠琉璃瓦剪邊。大政殿東西兩側,有十座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亭子,是為十王亭。離殿最近略為向前突出的兩座亭為左右翼王亭,其餘八亭呈雁翅狀排列,東為鑲黃、正白、鑲白、正藍四旗王亭,西為正黃、正紅、鑲紅、鑲藍四旗王亭,故也稱“八旗亭”。
清入關前,凡軍國要務,八旗王公大臣均集此會議。這種建築形式是清初八旗共治國政制度的反映,是滿洲貴族集權的象徵。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加強君主集權,削弱八旗王、貝勒權勢,八旗亭變成八旗各署辦事或值班的處所。內三院、六部建立後,八旗亭成為八旗值班官員聽候傳喚的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