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揭示了“9·11”之後美國特種部隊參加阿富汗戰爭和搜捕賓·拉登的內幕。恢弘的氣勢、慘烈的場面、撼人的情節、悲壯的情懷,組成一幅幅神秘的畫面…… 21世紀,日漸匱乏的石油能源是高懸的“達摩 克利斯劍”。圍繞石油的大搏殺將決定著什麼樣的世界格局和人類命運……
基本介紹
- 書名:大搏殺——世紀石油之爭
- 出版社:世界知識出版社
- 頁數:247頁
- ISBN:7501222843
- 作者:唐昀
- 出版日期:2004年6月1日
- 開本:16開
- 品牌:世界知識出版社發行部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揭示了“9·11”之後美國特種部隊參加阿富汗戰爭和搜捕賓·拉登的內幕。恢弘的氣勢、慘烈的場面、撼人的情節、悲壯的情懷,組成一幅幅神秘的畫面……
作者簡介
唐昀,江蘇南京人。1991掂保送重慶大學外語系,畢業後在中國石化金陵石油化工公司任職。1998年就讀於中國新聞學院國際新聞專業,獲碩士學位。曾任中國新聞學院國際新聞研究所所長助理、《編譯參考》雜誌社副主編,現為新華社《環球》雜誌社資深記者,長期關注和研究國際形勢及熱點問題,對世界能源危機和中國能源戰略頗有研究,曾先後在全各大報紙雜誌發表作品40餘萬字。
媒體推薦
後記
就在本書即將付諸印刷之際,國際能源市場上再一次掀起驚濤駭浪:5月11日,美國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40美元大關,收市時達到40.06美元,創1990年10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石油和天然氣期貨價格急劇上漲將極大地影響美國經濟的長期走勢,包括通貨膨脹。經濟界人士認為,油價一旦突破40美元,將蠶食正在復甦的世界經濟。更有英國專家預言,如果中東局勢持續惡化,油價將有可能突破每桶50美元,新一輪經濟危機即將到來。這一結果,恐怕是當初布希政府決定出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時所沒有料到的。無奈,國際石油市場,永遠都是這樣變幻莫測,驚心動魄。
從根本上來說, 國際石油問題是國際政治和經濟博弈的焦點。在這個戰場上,美國毫無疑問是最大的“玩家”。作為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重點都緊緊圍繞石油這個指揮棒轉。對美國而言,地緣政治的重要涵義之一就是確保其海外石油供給,一旦其海外石油來源區域出現政治經濟不穩定,美國必定會出手干涉。憑藉著目前無可匹敵的綜合實力,美國意欲按自己的意志繪製世界石油版圖。
當然,不只是美國對石油虎視眈眈,很多國家都在打石油的主意,所不同的是,其他國家沒有美國那樣令人驚羨的綜合實力,因此它們的石油戰略多多少少帶有防禦色彩。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們絕不會束手就擒。在這個世界新石油格局尚未最終定型的動盪時代,它們都在竭盡渾身之解數,以謀得未來世界石油版圖上的一席之地。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無論我們願意還是不願意,已經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場戰爭。由於種種原因,面對跌宕起伏的國際石油價格,我們往往處於“被動接受”的局面,屢屢重複“高買低賣”的虧本買賣,像一隻“永遠追不到自己影子”的小鳥。如何加強能源安全,有效化解油價風險,減輕油價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危機感和使命感,我撰寫此書,簡要概述了世界石油版圖的滄桑變遷,並對各國油氣戰略、尤其是中國的油氣戰略問題做了粗淺分析,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示。
衷心感謝許許多多支持、幫助過我的同事、朋友和家人。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劉洪潮教授,是他教會我做學問的方法,才會有這本書的問世。我還要特別感謝《環球》雜誌副總編輯楊士龍先生和世界知識出版社編審袁路明女士,本書從孕育到誕生,他們傾注了很多心血,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書稿完成後不久,我的兒子呱呱落地。我把本書獻給我的寶貝。
唐 昀
2004年5月12日 於北京
就在本書即將付諸印刷之際,國際能源市場上再一次掀起驚濤駭浪:5月11日,美國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突破每桶40美元大關,收市時達到40.06美元,創1990年10月以來的最高紀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表示,石油和天然氣期貨價格急劇上漲將極大地影響美國經濟的長期走勢,包括通貨膨脹。經濟界人士認為,油價一旦突破40美元,將蠶食正在復甦的世界經濟。更有英國專家預言,如果中東局勢持續惡化,油價將有可能突破每桶50美元,新一輪經濟危機即將到來。這一結果,恐怕是當初布希政府決定出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時所沒有料到的。無奈,國際石油市場,永遠都是這樣變幻莫測,驚心動魄。
從根本上來說, 國際石油問題是國際政治和經濟博弈的焦點。在這個戰場上,美國毫無疑問是最大的“玩家”。作為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的經濟、政治、軍事、外交重點都緊緊圍繞石油這個指揮棒轉。對美國而言,地緣政治的重要涵義之一就是確保其海外石油供給,一旦其海外石油來源區域出現政治經濟不穩定,美國必定會出手干涉。憑藉著目前無可匹敵的綜合實力,美國意欲按自己的意志繪製世界石油版圖。
當然,不只是美國對石油虎視眈眈,很多國家都在打石油的主意,所不同的是,其他國家沒有美國那樣令人驚羨的綜合實力,因此它們的石油戰略多多少少帶有防禦色彩。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它們絕不會束手就擒。在這個世界新石油格局尚未最終定型的動盪時代,它們都在竭盡渾身之解數,以謀得未來世界石油版圖上的一席之地。
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無論我們願意還是不願意,已經不可避免地捲入了這場戰爭。由於種種原因,面對跌宕起伏的國際石油價格,我們往往處於“被動接受”的局面,屢屢重複“高買低賣”的虧本買賣,像一隻“永遠追不到自己影子”的小鳥。如何加強能源安全,有效化解油價風險,減輕油價對國民經濟的影響,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危機感和使命感,我撰寫此書,簡要概述了世界石油版圖的滄桑變遷,並對各國油氣戰略、尤其是中國的油氣戰略問題做了粗淺分析,以期對讀者有所啟示。
衷心感謝許許多多支持、幫助過我的同事、朋友和家人。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導師劉洪潮教授,是他教會我做學問的方法,才會有這本書的問世。我還要特別感謝《環球》雜誌副總編輯楊士龍先生和世界知識出版社編審袁路明女士,本書從孕育到誕生,他們傾注了很多心血,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書稿完成後不久,我的兒子呱呱落地。我把本書獻給我的寶貝。
唐 昀
2004年5月12日 於北京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為石油而戰
第一節 都是為了石油
美國:“能源獨立戰爭”
俄羅斯:“石油保衛戰”
法、德:很像“動真格的”
遊戲重新開始
第二節 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有戰爭
世紀石油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顯鋒芒
第二次世界大戰:帝國的“腳後跟”
中東戰爭:永恆的主題
兩伊戰爭:強弩之末
海灣戰爭:石油武器傷了自己
阿富汗戰爭:以反恐的名義
第二章 國際石油格局大裂變
第一節 美國石油戰略
遠憂近慮
強化美俄能源合作
插足裏海 挺進中亞
搶攤非洲
控制伊拉克
對美洲、亞洲的石油戰略
第二節 俄羅斯石油戰略
重振旗鼓
突破北美
穩定歐洲
爭奪裏海
開拓東方
挑戰歐佩克
成也石油 敗也石油
第三節 其他國家和地區石油戰略
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
歐盟
日本
已開發國家的能源安全觀
第四節 國際石油格局的演變
分水嶺
走進新時代?
21世紀能源大趨勢
第三章 中國石油安全危思錄
第一節 戰爭,敲響中國石油安全的警鐘
第二節 中國21世紀石油戰略
石油儲備戰略:手裡有油,心中不愁
石油進口戰略: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海外投資戰略:走出去,海闊天空
體制改革戰略:打造”石油航母”
消費結構戰略:油氣並舉,兩條腿走路
後 記
第一節 都是為了石油
美國:“能源獨立戰爭”
俄羅斯:“石油保衛戰”
法、德:很像“動真格的”
遊戲重新開始
第二節 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有戰爭
世紀石油
第一次世界大戰:初顯鋒芒
第二次世界大戰:帝國的“腳後跟”
中東戰爭:永恆的主題
兩伊戰爭:強弩之末
海灣戰爭:石油武器傷了自己
阿富汗戰爭:以反恐的名義
第二章 國際石油格局大裂變
第一節 美國石油戰略
遠憂近慮
強化美俄能源合作
插足裏海 挺進中亞
搶攤非洲
控制伊拉克
對美洲、亞洲的石油戰略
第二節 俄羅斯石油戰略
重振旗鼓
突破北美
穩定歐洲
爭奪裏海
開拓東方
挑戰歐佩克
成也石油 敗也石油
第三節 其他國家和地區石油戰略
沙烏地阿拉伯
伊朗
歐盟
日本
已開發國家的能源安全觀
第四節 國際石油格局的演變
分水嶺
走進新時代?
21世紀能源大趨勢
第三章 中國石油安全危思錄
第一節 戰爭,敲響中國石油安全的警鐘
第二節 中國21世紀石油戰略
石油儲備戰略:手裡有油,心中不愁
石油進口戰略: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海外投資戰略:走出去,海闊天空
體制改革戰略:打造”石油航母”
消費結構戰略:油氣並舉,兩條腿走路
後 記
文摘
書摘
中東問題主要是阿以衝突,而阿以衝突的核心是巴勒斯坦問題,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與石油不太搭界,但實際上每次中東戰爭都與石油緊密相關。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10月-1957年3月)
概括地說,導致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英法兩國企圖阻撓埃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實行國有化。
蘇伊士運河是在埃及沙漠中挖出來的一條連線紅海和地中海的一百英里長的狹窄水道,它溝通了歐、亞、非三大洲,被稱為“19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條水道經過了長期的討論,一直被認為是不可能開鑿的。後來法國人德·雷賽布籌資開辦了“國際蘇伊土運河公司”,從埃及獲得了特許權來開鑿這條運河。工程始於1859年4月,十年後完工。英國人敏銳地發現,這是一條“黃金水道”,它大大地縮短了前去英帝國的“寶石”——印度的路程。英國人因為沒有在這項工程中獲得直接的股份而感到十分懊悔。幸運的是,1875年埃及持有的44%的運河產權,由於埃及的赫迪夫(埃及統治者的稱號)無力清償債務而在市場上出售,英國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遂以閃電般的速度獲得了這些股份,國際蘇伊土運河公司成為一家英一法公司。完成這一切之後,迪斯雷利給維多利亞女王寫了一張簡練和不朽的條子:“夫人,您拿到手了。”1882年,英國派兵侵占埃及,在運河區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1936年,英埃簽定條約,英國獲得了在運河區駐軍的權利,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成了埃及的“國中之國”。
運河給旅行者和做買賣的人帶來了無窮的好處,因為它把前往印度所需的旅程時間減少了一半。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它還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把英國與印度和遠東連在了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運河的戰略意義發生了轉變,它不再是“帝國的公路”,而成了歐洲的“石油通道”。大多數波斯灣石油都經由這裡輸往歐洲,它把繞過好望角前往南安普敦的1.1萬英里的航程縮短到6500英里。到了1955年,運河全部交通量的2/3是運輸石油,歐洲石油的2/3通過運河。由於運河的北邊有橫貫阿拉伯的塔普萊思輸油管和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輸油管,因此它在國際石油工業的戰後結構中是一個關鍵性的連線環節,對越來越依賴於中東石油的西方國家來說,這條水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生命線”。
當時,運河公司的大部分收費所得都落人了歐洲人股東的腰包里,包括最大的股東英國政府在內。如果埃及能夠獲得對運河的完全控制權,所收的費用將成為百業待興的埃及一個新的收入來源。1956年7月26日,當時的埃及總統納賽爾在亞歷山大發表演講,宣讀了“關於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命令”,要求該公司的所有財產全部移交給埃及,並凍結其在埃及與國外的資金和資產。與此同時,埃及軍隊展開代號為“德·雷賽布”的軍事行動,等到納賽爾演講完畢,軍隊已經控制了運河區。
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後,美國由於不想去“招惹阿拉伯世界”,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一危機,而英國和法國政府則明顯傾向於進行軍事干預。早在運河國有化前幾個月,英國首相艾登在倫敦接見蘇聯領導人布爾加寧和赫魯雪夫時就表明了對石油的態度:“對石油一事我必須絕對地坦率,因為我們會為石油而戰鬥。”為了講得透徹明白,他加上了一句: “我們沒有石油不能活下去……我們不想被人扼死。”
1956年10月24日,英國和法國的高級外交和軍事官員,包括各自的外長,在巴黎郊外塞夫勒的一所別墅里,與以色列的最高級代表團秘密會晤,並達成共同諒解:針對埃及的威脅和軍事壓力,以色列將發動一次軍事打擊,穿過西奈半島直指蘇伊士運河;英國和法國則發表一份保護運河的最後通牒,如果戰爭繼續的話,他們將侵入運河區來保衛那條國際水道。以色列早就對埃及禁止它的船隻通過亞喀巴灣的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恨之入骨,早在埃及宣布將運河收歸國有之前的1955年11月就擬定了一個侵占加薩走廊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畫,所以它很樂意在這次對埃作戰中充當先鋒。
就在英、法、以三方在塞夫勒達成秘密協定的前一天,埃及和敘利亞成立在埃及控制下的聯合軍事指揮部。第二天,約旦同意加入聯合軍事指揮。10月29日,以色列發動進攻,把塞夫勒協定付諸行動,進入了西奈半島。10月30日,倫敦和巴黎發出了最後通牒並宣告他們占領運河區的意圖。10月31日,英國人轟炸埃及飛機場,埃及軍隊開始越過西奈半島急促撤退。
由於後勤問題和計畫不當,英國和法國部隊幾天后才能進一步採取最後通牒上所說的行動,對運河區進行侵犯。納賽爾搶先一步,把十餘艘裝滿石塊、水泥和空啤酒瓶的船沉人河底,有效地阻塞了運河水道,從而掐斷了石油的供應。敘利亞的工程師接到納賽爾的指令,破壞了沿著伊拉克石油公司輸油管的泵站,石油供應進一步減少了。
英國人一直以為,如果納賽爾封鎖運河石油供應出現短缺的時候,美國會挺身而出,以美國石油來彌補缺口,但這個推斷被證明是一個決定性的失誤。整個蘇伊士行動對美國人來說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當時離美國總統競選只有一個星期了,艾森豪不允許在這個關鍵時候實施任何緊急時期的供應安排。他對助理們說:“我傾向於這樣的想法,哪些人開始這個軍事行動,就應該讓哪些人自己去解決石油問題——可以這樣說,他們是自討苦吃。”
沒有美國的支援,整個西歐很快就陷入缺油的困境。冬天即將來到,存貨只夠使用幾個星期。西歐3/4石油的正常運輸路線由於失去運河和中東輸油管兩條運輸線而中斷了。此外,沙烏地阿拉伯實行了對英國和法國的禁運。在科威特,破壞行動使那個國家的供應系統都關閉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成立了一個石油緊急狀態小組,根據蘇伊士危機前的石油使用量、儲存水平以及當地的能源供應情況,在各國之間進行石油的平等分配。各國也相繼出台節油政策:比利時在星期天禁止私車行駛;法國把石油公司的銷售額限制在蘇伊土危機前的70%的水平上;英國對石油徵收新稅,結果造成汽油和燃油價格上升以及倫敦出租汽車費漲價,發電廠接到勸告不用石油而改用煤作燃料。直到11月底,倫敦和巴黎保證從蘇伊士迅速撤走它們的部隊,艾森豪才批准中東緊急狀態委員會採取行動解救危機。
1957年3月,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輸油管部分重新開通。4月,蘇伊士運河已經清除了障礙,足以讓油輪恢復通行。納賽爾勝利了,運河毫不含糊地屬於埃及,由埃及經營管理。對英國來說,這次戰爭是一個分水嶺,它從此不再屬於世界強國中的最高梯隊。幾年以後,倫敦的《泰晤土報》刊登了一篇評價艾登的文章:“他是認為英國是一個大國的最後一位首相,也是面對一個證明英國不是一個大國的危機的第一個首相。”這話等於是一個帝國的墓志銘。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年6月5日-6月10日)
經過第一、第二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的敵對情緒與日俱增,為爆發新的戰爭埋下了隱患。
1967年5月,納賽爾命令那些自從1956年蘇伊土危機結束以來一直在執行任務的聯合國觀察員離開埃及。他在亞喀巴灣對以色列航運實行封鎖,切斷以色列南部埃拉特港的交通並威脅要阻礙它輸入石油的能力,同時還派埃及部隊進軍西奈。根據約旦一以色列新的軍事協定,如果發生衝突,約旦的海珊國王將把他的武裝力量交給埃及指揮。埃及開始向約旦空運士兵和軍用物資。其他阿拉伯國家也紛紛準備派遣自己的部隊前往埃及。眼瞅著阿拉伯軍事力量在邊境周圍集結,以色列決定先發制人。6月5日清晨,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了。
以色列把一切賭注都押上了,在開始的幾小時內,成功地將埃及和其他交戰國的空軍力量消滅在地面上。掌握制空權後,以色列部隊迅速打退了阿拉伯軍隊。到了6月8日,以色列軍隊已經完全越過西奈,摧毀了所有埃及物資的80%,並且到達蘇伊土運河的東岸。戰爭只打了六天就匆匆收場,結果是以色列控制了西奈、耶路撒冷的全部、約旦河西岸以及戈蘭高地。
十幾年來,阿拉伯人一直在談論要揮舞“石油武器”,現在機會來了。6月6日,戰爭開始後的第二天,阿拉伯各國的石油部長正式號召對與以色列友好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於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開始對美國、英國和西德實施禁運。恰逢這時沙特、利比亞、科威特等國國內油田工人正在罷工,因此到了6月8日,阿拉伯的石油出口銳減了60%。
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由於中東和北非油田的大發現,世界石油市場上最矚目的特點是“洶湧澎湃的增產”。石油工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多10億桶或少10億桶不再有什麼大區別。因此,這次禁運儘管存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但情況似乎並不像預期的那么嚴重。這次禁運的最大限量是每天150萬桶,相當於正常情況下運往三個遭禁運國家的數量。由於美國從7年前就開始封閉部分油井以備危機,加上從中東以外的其他地方可以增加產量,150萬桶的損失很快就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彌補。當時,美國的產量每天上升近100萬桶,委內瑞拉每天增產40萬桶,伊朗增產20萬桶,印度尼西亞的產量也上來了。
到1967年7月,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僅一個月,阿拉伯的“石油武器”和“有選擇的禁運”就敗下陣來。最大的輸家反倒成了執行禁運的那些國家。它們放棄了相當大數目的歲人卻沒有收到明顯效果。產油國中開始公開質疑,在這種情況下禁運究竟有何價值。伊拉克曾號召對所有買主徹底禁運石油三個月,給西方一個教訓,但沒有得到一個阿拉伯兄弟的贊成。即使在8月,阿拉伯產油國還在一邊遵守有選擇的禁運令,一邊通過提高總產量來彌補損失的產量以便抓住整個市場份額不放。結果,阿拉伯在8月的總產量比“六天戰爭”以前的5月份的產量還實際高出8%。9月初,名存實亡的對美、英、德三國的輸出禁運取消了。
亞 洲
對於亞太開發中國家的崛起,美國給予了高度重視。它清醒地預感到,隨著這些國家的迅速發展,接踵而來的是它們對世界能源需求的翻倍增長。據統計,到2010年,亞洲石油日需求將為3000萬桶,是今天的兩倍,而同期亞洲的日產量只有800萬桶,除非出現新的能源產地,否則,亞洲石油進口90%以上將來啟中東和中亞。亞洲對未來中東、中亞石油進口依賴性的巨大增長,使美國意識到搶先取得中東、中亞石油控制權具有重大意義。要控制中東、中亞,首先必須控制南亞。南亞是中東的側翼和中亞的重要門戶,控制了南亞的印度就掐住了亞太各國石油進口的咽喉,控制了巴基斯坦就控制了中亞石油進入波斯灣的出口。目前美國的石油公司在中亞與其他國家角逐的同時,美國政府則開始在南亞展開其外交攻勢,擴大其影響力,為中亞石油的輸出事前做好準備。
……
中東問題主要是阿以衝突,而阿以衝突的核心是巴勒斯坦問題,表面上看起來似乎與石油不太搭界,但實際上每次中東戰爭都與石油緊密相關。
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10月-1957年3月)
概括地說,導致第二次中東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是英法兩國企圖阻撓埃及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並實行國有化。
蘇伊士運河是在埃及沙漠中挖出來的一條連線紅海和地中海的一百英里長的狹窄水道,它溝通了歐、亞、非三大洲,被稱為“19世紀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條水道經過了長期的討論,一直被認為是不可能開鑿的。後來法國人德·雷賽布籌資開辦了“國際蘇伊土運河公司”,從埃及獲得了特許權來開鑿這條運河。工程始於1859年4月,十年後完工。英國人敏銳地發現,這是一條“黃金水道”,它大大地縮短了前去英帝國的“寶石”——印度的路程。英國人因為沒有在這項工程中獲得直接的股份而感到十分懊悔。幸運的是,1875年埃及持有的44%的運河產權,由於埃及的赫迪夫(埃及統治者的稱號)無力清償債務而在市場上出售,英國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遂以閃電般的速度獲得了這些股份,國際蘇伊土運河公司成為一家英一法公司。完成這一切之後,迪斯雷利給維多利亞女王寫了一張簡練和不朽的條子:“夫人,您拿到手了。”1882年,英國派兵侵占埃及,在運河區建立了它在海外最大的軍事基地。1936年,英埃簽定條約,英國獲得了在運河區駐軍的權利,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成了埃及的“國中之國”。
運河給旅行者和做買賣的人帶來了無窮的好處,因為它把前往印度所需的旅程時間減少了一半。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它還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把英國與印度和遠東連在了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運河的戰略意義發生了轉變,它不再是“帝國的公路”,而成了歐洲的“石油通道”。大多數波斯灣石油都經由這裡輸往歐洲,它把繞過好望角前往南安普敦的1.1萬英里的航程縮短到6500英里。到了1955年,運河全部交通量的2/3是運輸石油,歐洲石油的2/3通過運河。由於運河的北邊有橫貫阿拉伯的塔普萊思輸油管和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輸油管,因此它在國際石油工業的戰後結構中是一個關鍵性的連線環節,對越來越依賴於中東石油的西方國家來說,這條水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生命線”。
當時,運河公司的大部分收費所得都落人了歐洲人股東的腰包里,包括最大的股東英國政府在內。如果埃及能夠獲得對運河的完全控制權,所收的費用將成為百業待興的埃及一個新的收入來源。1956年7月26日,當時的埃及總統納賽爾在亞歷山大發表演講,宣讀了“關於國際蘇伊士運河公司國有化的命令”,要求該公司的所有財產全部移交給埃及,並凍結其在埃及與國外的資金和資產。與此同時,埃及軍隊展開代號為“德·雷賽布”的軍事行動,等到納賽爾演講完畢,軍隊已經控制了運河區。
蘇伊士運河危機爆發後,美國由於不想去“招惹阿拉伯世界”,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一危機,而英國和法國政府則明顯傾向於進行軍事干預。早在運河國有化前幾個月,英國首相艾登在倫敦接見蘇聯領導人布爾加寧和赫魯雪夫時就表明了對石油的態度:“對石油一事我必須絕對地坦率,因為我們會為石油而戰鬥。”為了講得透徹明白,他加上了一句: “我們沒有石油不能活下去……我們不想被人扼死。”
1956年10月24日,英國和法國的高級外交和軍事官員,包括各自的外長,在巴黎郊外塞夫勒的一所別墅里,與以色列的最高級代表團秘密會晤,並達成共同諒解:針對埃及的威脅和軍事壓力,以色列將發動一次軍事打擊,穿過西奈半島直指蘇伊士運河;英國和法國則發表一份保護運河的最後通牒,如果戰爭繼續的話,他們將侵入運河區來保衛那條國際水道。以色列早就對埃及禁止它的船隻通過亞喀巴灣的蒂朗海峽和蘇伊士運河恨之入骨,早在埃及宣布將運河收歸國有之前的1955年11月就擬定了一個侵占加薩走廊和西奈半島的作戰計畫,所以它很樂意在這次對埃作戰中充當先鋒。
就在英、法、以三方在塞夫勒達成秘密協定的前一天,埃及和敘利亞成立在埃及控制下的聯合軍事指揮部。第二天,約旦同意加入聯合軍事指揮。10月29日,以色列發動進攻,把塞夫勒協定付諸行動,進入了西奈半島。10月30日,倫敦和巴黎發出了最後通牒並宣告他們占領運河區的意圖。10月31日,英國人轟炸埃及飛機場,埃及軍隊開始越過西奈半島急促撤退。
由於後勤問題和計畫不當,英國和法國部隊幾天后才能進一步採取最後通牒上所說的行動,對運河區進行侵犯。納賽爾搶先一步,把十餘艘裝滿石塊、水泥和空啤酒瓶的船沉人河底,有效地阻塞了運河水道,從而掐斷了石油的供應。敘利亞的工程師接到納賽爾的指令,破壞了沿著伊拉克石油公司輸油管的泵站,石油供應進一步減少了。
英國人一直以為,如果納賽爾封鎖運河石油供應出現短缺的時候,美國會挺身而出,以美國石油來彌補缺口,但這個推斷被證明是一個決定性的失誤。整個蘇伊士行動對美國人來說是意料之外的事情。當時離美國總統競選只有一個星期了,艾森豪不允許在這個關鍵時候實施任何緊急時期的供應安排。他對助理們說:“我傾向於這樣的想法,哪些人開始這個軍事行動,就應該讓哪些人自己去解決石油問題——可以這樣說,他們是自討苦吃。”
沒有美國的支援,整個西歐很快就陷入缺油的困境。冬天即將來到,存貨只夠使用幾個星期。西歐3/4石油的正常運輸路線由於失去運河和中東輸油管兩條運輸線而中斷了。此外,沙烏地阿拉伯實行了對英國和法國的禁運。在科威特,破壞行動使那個國家的供應系統都關閉了。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成立了一個石油緊急狀態小組,根據蘇伊士危機前的石油使用量、儲存水平以及當地的能源供應情況,在各國之間進行石油的平等分配。各國也相繼出台節油政策:比利時在星期天禁止私車行駛;法國把石油公司的銷售額限制在蘇伊土危機前的70%的水平上;英國對石油徵收新稅,結果造成汽油和燃油價格上升以及倫敦出租汽車費漲價,發電廠接到勸告不用石油而改用煤作燃料。直到11月底,倫敦和巴黎保證從蘇伊士迅速撤走它們的部隊,艾森豪才批准中東緊急狀態委員會採取行動解救危機。
1957年3月,伊拉克石油公司的輸油管部分重新開通。4月,蘇伊士運河已經清除了障礙,足以讓油輪恢復通行。納賽爾勝利了,運河毫不含糊地屬於埃及,由埃及經營管理。對英國來說,這次戰爭是一個分水嶺,它從此不再屬於世界強國中的最高梯隊。幾年以後,倫敦的《泰晤土報》刊登了一篇評價艾登的文章:“他是認為英國是一個大國的最後一位首相,也是面對一個證明英國不是一個大國的危機的第一個首相。”這話等於是一個帝國的墓志銘。
第三次中東戰爭(1967年6月5日-6月10日)
經過第一、第二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同以色列的敵對情緒與日俱增,為爆發新的戰爭埋下了隱患。
1967年5月,納賽爾命令那些自從1956年蘇伊土危機結束以來一直在執行任務的聯合國觀察員離開埃及。他在亞喀巴灣對以色列航運實行封鎖,切斷以色列南部埃拉特港的交通並威脅要阻礙它輸入石油的能力,同時還派埃及部隊進軍西奈。根據約旦一以色列新的軍事協定,如果發生衝突,約旦的海珊國王將把他的武裝力量交給埃及指揮。埃及開始向約旦空運士兵和軍用物資。其他阿拉伯國家也紛紛準備派遣自己的部隊前往埃及。眼瞅著阿拉伯軍事力量在邊境周圍集結,以色列決定先發制人。6月5日清晨,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了。
以色列把一切賭注都押上了,在開始的幾小時內,成功地將埃及和其他交戰國的空軍力量消滅在地面上。掌握制空權後,以色列部隊迅速打退了阿拉伯軍隊。到了6月8日,以色列軍隊已經完全越過西奈,摧毀了所有埃及物資的80%,並且到達蘇伊土運河的東岸。戰爭只打了六天就匆匆收場,結果是以色列控制了西奈、耶路撒冷的全部、約旦河西岸以及戈蘭高地。
十幾年來,阿拉伯人一直在談論要揮舞“石油武器”,現在機會來了。6月6日,戰爭開始後的第二天,阿拉伯各國的石油部長正式號召對與以色列友好的國家實行石油禁運。於是,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和阿爾及利亞開始對美國、英國和西德實施禁運。恰逢這時沙特、利比亞、科威特等國國內油田工人正在罷工,因此到了6月8日,阿拉伯的石油出口銳減了60%。
但是,從20世紀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由於中東和北非油田的大發現,世界石油市場上最矚目的特點是“洶湧澎湃的增產”。石油工業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多10億桶或少10億桶不再有什麼大區別。因此,這次禁運儘管存在著高度的不確定性,但情況似乎並不像預期的那么嚴重。這次禁運的最大限量是每天150萬桶,相當於正常情況下運往三個遭禁運國家的數量。由於美國從7年前就開始封閉部分油井以備危機,加上從中東以外的其他地方可以增加產量,150萬桶的損失很快就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彌補。當時,美國的產量每天上升近100萬桶,委內瑞拉每天增產40萬桶,伊朗增產20萬桶,印度尼西亞的產量也上來了。
到1967年7月,第三次中東戰爭後僅一個月,阿拉伯的“石油武器”和“有選擇的禁運”就敗下陣來。最大的輸家反倒成了執行禁運的那些國家。它們放棄了相當大數目的歲人卻沒有收到明顯效果。產油國中開始公開質疑,在這種情況下禁運究竟有何價值。伊拉克曾號召對所有買主徹底禁運石油三個月,給西方一個教訓,但沒有得到一個阿拉伯兄弟的贊成。即使在8月,阿拉伯產油國還在一邊遵守有選擇的禁運令,一邊通過提高總產量來彌補損失的產量以便抓住整個市場份額不放。結果,阿拉伯在8月的總產量比“六天戰爭”以前的5月份的產量還實際高出8%。9月初,名存實亡的對美、英、德三國的輸出禁運取消了。
亞 洲
對於亞太開發中國家的崛起,美國給予了高度重視。它清醒地預感到,隨著這些國家的迅速發展,接踵而來的是它們對世界能源需求的翻倍增長。據統計,到2010年,亞洲石油日需求將為3000萬桶,是今天的兩倍,而同期亞洲的日產量只有800萬桶,除非出現新的能源產地,否則,亞洲石油進口90%以上將來啟中東和中亞。亞洲對未來中東、中亞石油進口依賴性的巨大增長,使美國意識到搶先取得中東、中亞石油控制權具有重大意義。要控制中東、中亞,首先必須控制南亞。南亞是中東的側翼和中亞的重要門戶,控制了南亞的印度就掐住了亞太各國石油進口的咽喉,控制了巴基斯坦就控制了中亞石油進入波斯灣的出口。目前美國的石油公司在中亞與其他國家角逐的同時,美國政府則開始在南亞展開其外交攻勢,擴大其影響力,為中亞石油的輸出事前做好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