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往圩文化遺址——距今已5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古遺址,被浙江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嘉善縣文化館考古組首先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往圩
- 類型:文化遺址
- 地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
-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理位置,遺址概況,發掘過程,文明發源地,文化層豐富,罕見的“三個文化層”疊壓,大往圩文化歷史與現實意義,周邊旅遊景點,浙北桃花島——桃花掩映,水波蕩漾,西塘古鎮,主要景點,西塘特點,名人堂,建築文化,街道文化,西塘鎮花,西塘民歌,節慶風俗,特色小吃,
地理位置
遺址概況
發掘過程
“考古新發現——嘉善掘出了史前文化遺址!”這一令人怦然心動的訊息,使人們的目光“唰——”地聚焦在姚莊鎮北那個小小的村落。最早見於報端的有關“大往圩遺址”考古發現的報導,是一條不足200字的短訊:
在姚莊鎮北約1.5公里處的蓮花涇自然村,發掘的距今5000多年的大往圩遺址,被省政府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個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是嘉善縣文化館考古組首先發現的…… (1990年3月3日《嘉興日報》)
而正是它,首次向客群披露了這一震撼人心的事件。
嘉善的確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在這以前這個位於杭嘉湖平原的縣份,已相繼發現過多處新石器時期的遺址。
人們曾在魏塘鎮台基村的獨圩,發現了馬家浜文化堆積和印紋陶時期堆積。灰坑內出土了陶片、石鑿等物器,還發現了牛、豬和鹿等動物骨殖;在小橫港遺址出土了豬鼻形支座、牛鼻式器耳等印紋陶片以及礪石、石鏃等石器,還發現了原始青瓷器。
西塘農民在鎮北新港村黃盪南灘,清理魚塘時發現了一口原木古井(新石器時期)。這口罕見的木井,構造很奇特:
用相當原始的辦法,將一段很長很粗的樹幹對剖、挖空(據考:木井內壁發現用火焚燒和石器鏤、刮過的痕跡),並在其“腰身”鑿出兩個榫,然後再將兩個半爿重新連線,形成一個內徑約為50厘米的圓管。
根據殘餘地下的約1米長的井管推測:這口井的井深應當在1.5米至2米之間。考古人員還發現:井底居然有一層蚌殼鋪底,在此還掘出了黑陶單把罐、陶尊(良渚文化)和鬲足殘片。(《嘉善的考古發現》)
人們還在丁柵鎮的張安村遺址發現了石矛、石鏃、雙面刃破土器等石器和青銅鏃,以及一些原始瓷器的碎片……
而“大往圩遺址”與上述幾個古遺址不同的是:這個面積為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達110厘米的古遺址,內涵豐富,出土的文物有崧澤時期的瓦形鼎足,良渚時期的段形石罾、魚鰭形鼎足和古吳越時期的鴨形??等一大批石器、陶器、玉器殘片和稻穀等。在其底層還發現了一些屬於馬家浜文化的遺存。
那么,這個被稱為“嘉善河姆渡”的古村落遺址,究竟是誰發現的?是怎樣發現的?
事情還得從全市開展的文物普查(1982年)說起。那年3月,時任縣文化館文物組負責人的朱瑞明,與嘉興市文管會辦公室副主任陸耀華、姚莊鄉文化站長朱殷治(現任縣博物館館長)一起下村,組織開展文物普查工作。
那一天,三個人途經蓮花涇村南的 “新景港”,在這條名不見經傳的河流旁,與遠古時期的一個“原始村落”遭遇了。
這條河開鑿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它東起浙江與上海的界河,西至姚莊與乾窯、西塘交界的和尚塘,橫貫姚莊鎮域中部,全長4.8公里。而蓮花涇村西側的大往圩,正好處在這條人工河的中段,河道將原先圩上的上百畝田劃成兩個半爿。
三個人正沿河岸走得好好的,忽然老朱停下了腳步,然後跳下了河灘,在岸邊掰了根樹枝,對著河岸斷面上露頭的“黑灰色土層”來回搗鼓。小陸與小朱見狀,也隨之下了河灘。“這是一個灰坑(即文化層)!”老朱雙眼發亮,興奮不已,“你們看——這裡有那么多的陶片,極有可能是一處古村落遺址!”於是,三個人在河邊用手細細挖掘。
周圍農民見他們蹲在那裡搜尋半天了,便過來看個究竟,見旁邊的那堆陶器碎片笑了,說還以為掘著了一個窖藏。有村民說,這種東西河港里多得不得了,過去罱河泥時經常撿得到。
老朱高興地對小陸與小朱說,“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這位平時不善言辭,甚至於有點口訥的典型知識分子,一下子像詩人一樣激情奔涌:“嘉善可以為‘大往圩’的發現,而感到驕傲!”
是的,就是他——這個專攻古生物的大學生,憑著曾在大西北從事考古挖掘的豐富經驗,在人們每天走過,但又熟視無睹的河邊斷層間,發現了我們嘉善先人生活過的那片土地,找到了嘉善那條歷史長河的源頭之水。
“大往圩遺址”的發現,引起了上級有關部門的重視。他們多次組織有關專家,到現場進行勘探。同年,大往圩遺址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5年1月,省考古所在當地縣、鎮兩級的大力配合下,對大往圩遺址進行了搶救性挖掘。選址於新景港北岸的挖掘現場,位於錢家浜與蓮花涇兩個自然村之間。當時錢家浜村有20多位農民,參加了這一為期20天的古遺址挖掘工作。
1991年11月,村里組織較大規模的冬修水利工程。在遺址附近取土築壩時,又發現了新石器時期的文物。省考古所聞訊後,再次下村組織搶救性發掘。第二次挖掘從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先後持續了10餘天。
大往圩的兩次發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其中比較珍貴的有:屬馬家浜文化時期的石犁、早期幾何印紋陶時代(馬橋時期)的泥質灰陶豆和印紋硬陶鴨形尊等。
在“大往圩遺址”兩次發掘後,附近村民又在築路、開挖魚塘時,零星發現了一些新石器時期的實物,如在原挖掘現場西北側約30至40米的地方開魚塘時,發現了漢代陶井群,其陶質井欄形狀如糞桶,口徑為80厘米。
後來有傳聞,說蓮花涇村港南出土石斧,其刃十分鋒利,居然“還能派‘斬肉’用場!”。為此,筆者曾作過調查:事實上,出土的東西不是“斧頭”,是“犁頭”(只是因為部分殘缺,有點像“斧頭”而已)!這是目擊者缺乏考古知識之故,而“能斬豬肘”云云,顯然是誇張之說。
筆者曾親眼目睹過這裡出土的石犁,其犁頭呈三角形、兩面刃,形狀酷似近代的鐵犁,如果說裝上木扶把,可直接用於犁田。這些石器設計之科學,製作之精良,確實令人驚嘆!
文明發源地,文化層豐富
遺址是在1982年文物普查中發現的,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米,由於中部新開約30餘米寬的河道,破壞嚴重。從河岸斷面上看,文化層較厚,約110厘米,呈黑灰色土,能分上下層,陶片極為豐富。採集的陶片有丁字形鼎足、魚鰭形鼎足、繩紋圓錐形鼎足、罐、圈足盆、盤、碗、缽等,石器有石鑿、單面刃帶孔殘石刀、雙面刃破土器,還有原始青瓷片、青銅鏃等。1985年1月,省考古所在遺址上挖掘4個探方和2條探溝,挖掘面積140平方米,出土大量陶片和器物,有凹底罐、豆、陶拍、三足器、魚鰭形鼎足等,含有崧澤、良渚、古吳越三個時期的文化。這一發現對研究嘉興地區原始社會末期古吳越時期文化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1988年,省人民政府公布大往圩遺址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往圩不僅是姚莊之根,而且也是嘉善之根,是長江流域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首先,它的發現支持了“長江流域也有燦爛的史前文化,黃河、長江同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母親河”的觀點。嘉善大往圩遺址的發現和挖掘與餘姚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和挖掘一樣,改變了長期以來認為,中華民族遠古文化僅起源於黃河流域的觀點。 其次,“大往圩遺址”的發現,將現今嘉善一帶有人類活動的記載,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同時,也為研究我國長江流域人類發展史,特別是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和嘉禾地區古代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查現有較為權威的史料,對於嘉善以及嘉善一帶歷史文化記載不多,而有關上古時期的內容更是寥寥無幾。查閱《嘉善縣誌》(光緒二十三年),有關嘉善一帶的人類活動的文字記載片言隻語,且只能追溯到距今約4000多年的夏朝為止。 解放前,有位專攻古地理的學者(丁文江)曾根據江蘇、浙江各縣成立的先後推斷: 從江蘇東台經太倉到浙江嘉善一線以東的縣分,都是公元五世紀以後設立的,因而就認為這條線以東的地方在五世紀時還是海面……(《上海地理淺話》P14) 而“大往圩遺址”的考古發現,雄辯地證明了:5000多年前,嘉善一帶已形成了類似於西安的半坡、餘姚的河姆渡那樣的原始聚落。 第三,“大往圩遺址”的發現,不光為專家、學者研究古代生態環境、地理、地質和農業以及中華文化起源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還可為廣大民眾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生動的教材。誠如雷潔瓊在談到建造“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意義時所說: 使我們的子孫後代能了解先人在同大自然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從愚昧走向文明的歷史。(《河姆渡——中華遠古文化之光》P146)
罕見的“三個文化層”疊壓
有關專家曾下過這樣一個結論: 大往圩遺址同時存在崧澤、良渚和古吳越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而且疊壓關係清楚,這樣的古遺址在整個太湖流域是罕見的。(參見《嘉興科技報》1990年4月26日) 5000多年前,“嘉善先民”在大往圩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那時候嘉善地區的自然環境是怎樣的?人類社會又是如何?這是許多讀者所關注的問題。 為了揭開大往圩——這個被稱之為嘉善的“河姆渡”的古遺址的神秘面紗,筆者曾多次採訪最初發現這一古遺址的幾位考古工作者。 考古工作者和學者們對“大往圩”出土的文物和先民生活遺蹟作了深入的考查和研究,為我們描述了遠古時期“大往圩”原始的自然風貌,以及“最早嘉善人”(暫且這樣命名)在大往圩一帶生產、生活的情景。 鏡頭一:一瀉千里的長江之水,在奔騰向東的同時,沖刷著兩岸陡峭的石壁,吞噬著整個流域的萬頃沃野。它每天呼嘯著、裹挾著成千上萬噸泥沙、巨石,浩浩蕩蕩地奔向大海,但到了東海之濱,卻一反常態——將“背”了成千上萬里路的“貨物”,全部“卸”在出海口的那一片灘涂上。於是,灘涂慢慢漲大,變成了一塊“新生陸地”——也就是我們生活著的長江三角洲平原。 而嘉善的“大往圩”,正好處在這塊平原的腹地。它的東北角(松江一帶)有綿亘數里的天目山余脈——站在高處隱隱約約可看到遠處隆起的佘山、天馬山、辰山、橫山和小崑山等九座山峰;南面是一望無垠的蔚藍色的海灣(杭州灣)。天海相連的那一抹青黛,是岸邊的礁岩;西北部是一大片水澤,偶爾有幾處高阜。 曾有人寫過一篇小品文,對這一時期嘉善一帶的生態環境,作過這樣的描述: 這裡曾是一片海洋,逐漸沖積成平原。那時候這個地方,河盪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蘆葦之類的水生植物年復一年地生長,魚蝦、水鳥等動物競相繁殖;陸地上既有茂盛的草,又有大片樹林,一群群野鹿在那裡悠閒自在地生活……(熊朝長《嘉善滄桑》) 鏡頭二:“大往圩”——這是一片在方圓數十里湖盪和沼澤地中突起的高地。如果要遷移到圩上,只有三種辦法:一是必須在冬天。那時候冬季這裡邊的都結冰,而且很厚很厚,草叢間的小溪、河流,幾乎都是“連底凍”的;二是爬在砍倒的樹幹上,順水漂流而來;三是像“兩萬五千里長征”過草地那樣“柱一根樹枝,一步一拐”地涉水過來。 那時候,這裡屬於“蠻荒之地”,除了飛禽走獸外,很少有人光顧。而滔滔的洪水卻是這兒的“常客”,它幾乎每年來一次,而每次都是從天目山那邊過來,掃過西面的沼澤、湖盪,然後抵達這片窪地,而且總要在這裡渚留好久——因為出海的通道,僅僅是幾條彎彎曲曲的河道。 有時候海嘯,也會導致南面的海水倒灌,從而使“大往圩”真正成為水澤中的孤洲。 鏡頭三:豐富的食物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而勞動和製造工具,則是人類與其他高等動物的根本性區別。“大往圩遺址”出土的稻穀和兩面刃石犁,足以證明嘉善先人很早以前就已經開始稻作生產。而這裡成片成畦的稻田和茅舍四周的瓜棚豆架,自然有別於嘉禾其他地方“野稻自生”的原始狀態。 同時,我們從發現的石斧、石箭和網墜,還可以想像出嘉善先人的漁獵生活。而大量發現的缽、盤、豆、杯和??等飲食陶器以及盆、罐等儲藏器,則說明當時嘉善先人飲用的食品已十分豐富。“大往圩人”用缽盛放米飯,而盤、豆是用來盛放其他副食的。??和杯則很可能是先人們飲酒的器皿。因為河姆渡古遺址也發現過數量極少的類似這樣的陶??,曾有研究資料對陶??作過這樣的推測: 說它是盛酒的酒器,因為一些陶??的內底上發現了乳白色的沉澱物,估計是酒糟一類的物質。(《河姆渡——中華遠古文化之光》P40) 當然,這些大膽的假設,還須讓在地下沉睡了5000多年的實物來證明。 而關於大往圩同時存在崧澤、良渚和古吳越三個不同時期的文化層,及其三個文化層構成的疊壓關係,我們是不是可以以考古資料為依據,結合人類發展史作出以下的推斷: 崧澤時期:距今大約5000多年。當某一原始人群從遠方遷徙而來,在長江口的那塊沖積平原上停下了腳步;他們被這裡縱橫交錯的河流和星羅棋布的的綠洲吸引住了,經過一番考察後,那位領頭的長者指著水澤中隆起的一塊灌木叢生的高地,說:“好!——就在桃花林旁邊住下來吧!”於是,後來被稱之謂“大往圩”的這一片水草豐盛,而且長著成片野桃樹地方,便升起了裊裊炊煙…… 而那時期,在與嘉善“大往圩”相距大約30多公里的青浦“崧澤村”,也有原始人群在那兒定居勞動,生息繁衍。這一批後來被稱為“最早的上海人”的南方先民,在吳淞江(古稱松江)下游的一個水澤旁,開墾了小塊稻田。而令人驚嘆的是: 他們種植稻米,已懂得按粳、秈先後成熟而分別栽培。(陸定中《上海先民的崧澤村》) “崧澤村”的茅舍村落,也與最早的嘉善人一樣聚集於沼澤地帶的高阜處。“大往圩人”在這裡生活了不知多少年。後由於某種原因,(比如,有一年秋後“燒荒” ,不料風助火勢釀成大災,火舌吞沒了茅草、樹木構建的居室、倉庫和村人馴養的牲畜。倉皇出逃的村人,懷著對“火神爺”的無限恐懼,扶老攜幼遷居它處。)從此廢棄的村墟慢慢地沉入了塵埃,形成了一個文化層——就是所謂的“崧澤時期”的文化層。 良渚時期:距今大約4000多年。上千年過去了。“大往圩人”的後代子孫已形成了許多分支。他們大多仍在這一地區生活。而其中的某一支,由於長期聚族而居人丁興旺,過度的漁獵、採集,使村墟附近原先豐富的食物資源減少了。於是有些人又在這一帶巡視,發現經過了長期休養生息的“大往圩”水豐魚肥,豬獾成群,重新恢復了曾經有過的優越環境,於是他們再次在這裡伐樹建房,墾荒種稻定居下來。當然,來的也可能是另外一個氏族的後裔。 眾所周知,良渚文化是研究中國文明起源、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形成過程的重要文化,其中心在距嘉善大約100多公里處的杭州餘杭區良渚鎮。而良渚文化“這個時期,處於文明時代的前夜,人類社會正由漁獵向農業生產轉變。”(《九百歲的水鎮周莊》P27)考古學家、農史學家都這樣認為: 到了新石器時代晚期階段,農業在技術上精耕細作,土地大量開墾成農田(以石犁出現為標誌),因此能容納更多人的聚落出現了。(《河姆渡——中華遠古文化之光》P116) 因而可以推測“大往圩遺址”出土的“雙面刃”石犁和稻穀,說明當時嘉善先民的稻作生產,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然而,在遠古時期,洪水、火災等自然災害以及疫病和猛獸,時時對嘉善先民構成威脅。先民們有時不得不選擇“放棄”,而“背井離鄉”,遷移別處。儘管,嘉善先民再次離開“大往圩”的原因我們現在還無法確定。但他們的遺棄物(生活垃圾)卻構成了“大往圩遺址”新的文化層——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良渚時期”文化層了。 古吳越時期:距今大約3000多年。那時候,隨著沿海地區耕作水平提高,特別是河道的疏浚、人工河的開鑿以及農桑生產需要罱泥,使大片大片的濕地變成了良田,物質財富開始積累,人口也隨之向海邊村墟集聚。正是在這種經濟背景下,“大往圩”這塊寶地再度被人開墾。 辛勤的汗水孕育了村墟文化,人們在這裡養牛種田、舂米釀酒、鑿井飲水、捕魚採藥,創造了燦爛的“古吳越”文化。然而,由於自然災害和古代戰爭等諸多原因,“大往圩人”在那片野桃與村舍掩映的水澤高阜再次消失了。而 “大往圩遺址”有關古吳越文化的信息,只能從典籍記載和出土的文物中了解點滴。
大往圩文化歷史與現實意義
首先,它的發現支持了“長江流域也有燦爛的史前文化,黃河、長江同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母親河”的觀點。嘉善大往圩遺址的發現和挖掘與餘姚河姆渡遺址的發現和挖掘一樣,改變了長期以來認為,中華民族遠古文化僅起源於黃河流域的觀點。 其次,“大往圩遺址”的發現,將現今嘉善一帶有人類活動的記載,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同時,也為研究我國長江流域人類發展史,特別是太湖地區的原始文化和嘉禾地區古代史,提供了重要資料。 查現有較為權威的史料,對於嘉善以及嘉善一帶歷史文化記載不多,而有關上古時期的內容更是寥寥無幾。查閱《嘉善縣誌》(光緒二十三年),有關嘉善一帶的人類活動的文字記載片言隻語,且只能追溯到距今約4000多年的夏朝為止。 解放前,有位專攻古地理的學者(丁文江)曾根據江蘇、浙江各縣成立的先後推斷: 從江蘇東台經太倉到浙江嘉善一線以東的縣分,都是公元五世紀以後設立的,因而就認為這條線以東的地方在五世紀時還是海面……(《上海地理淺話》P14) 而“大往圩遺址”的考古發現,雄辯地證明了:5000多年前,嘉善一帶已形成了類似於西安的半坡、餘姚的河姆渡那樣的原始聚落。 第三,“大往圩遺址”的發現,不光為專家、學者研究古代生態環境、地理、地質和農業以及中華文化起源等方面,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還可為廣大民眾進行歷史唯物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供生動的教材。誠如雷潔瓊在談到建造“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意義時所說: 使我們的子孫後代能了解先人在同大自然艱苦卓絕的鬥爭中從愚昧走向文明的歷史。(《河姆渡——中華遠古文化之光》P146)
周邊旅遊景點
浙北桃花島——桃花掩映,水波蕩漾
在浙江的西北角,有一個與上海、江蘇接壤的名鎮——姚莊。在那裡,桃樹倒映在明淨的湖面,桃林環抱著秀麗的村莊,桃園蕩漾著孩子們的笑聲,桃花映紅了姑娘小伙的臉龐。
慕名而來的外地人,常常感嘆姚莊人的幸福生活。該鎮舉辦的一系列擁有地方濃郁特色的節日,不僅表達出了當地人勞動豐收後的喜悅,也讓姚莊一年四季洋溢在熱鬧歡騰之中。“桃花節”、“黃桃節”、“田歌節”和“漁文化節”,貫穿整個年度的這四個節日,也讓更多人認識了這個浙北名鎮。
“錦雪”黃桃是姚莊的特產,鎮委書記帶著它進京吆喝,結果擺上了北京釣魚台國賓館的宴席,成為繼西湖龍井茶之後的第二個進入國賓館的浙江農產品。黃桃給姚莊帶來了財富,姚莊也給黃桃賦予更多的內容。三四月舉行“桃花節”,八九月舉辦“黃桃節”,圍繞黃桃產業,姚莊樂此不疲地做起了節慶文章。
每到三四月份,人稱“浙北桃花島”的姚莊鎮北鶴村,都會呈現“桃花含笑春風裡,萬枝丹彩灼春容”的美景。等到黃桃成熟的季節,這裡又會迎來一幅“累累碩果壓枝頭,陣陣甜香撲鼻來”的景象。
為了方便遊客賞美景、采黃桃、品佳果,姚莊鎮近年興建了浙北桃花島農業休閒旅遊區。該旅遊區規劃總面積達到1.38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已建成“農家樂”休閒區、水韻風情區、垂釣樂園、桃韻廣場、採摘桃林、錦繡亭、白鶴亭、清涼遊廊、商貿中心、桃源遊廊、水車、婚育新風園、觀光台等景區,正在建設中的還有百果園、柳約草堂、野營基地、桃林迷宮等。設立了採摘桃林、蘑菇採摘、大棚蔬菜採摘、接待中心、超市特產銷售點等接待服務設施。遊人在這裡可以遠離都市喧囂,感受自然,充分釋放心情。
“漁文化節”展現了姚莊的文化底蘊。姚莊鎮的丁柵村擁有寬闊的水域,引得四方漁民來此捕撈並長期居住。現在的丁柵漁民村依然保存著豐富的漁文化,當地漁民世代捕魚,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捕撈習俗。據當地漁民介紹,漁民村淡水捕撈方法有四十多種,捕撈工具千姿百態。這裡的“淡水漁俗捕撈技藝”,已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
“悠悠西塘水,田歌不絕耳”。姚莊鎮湖泊棋布,孕育了充滿水鄉韻味的田歌。“阿拉老公是個大懶漢,頭上幾根頭髮亂蓬蓬……”“清清南湖水嘍,菱花朵朵開呀來,千年的故土飄呀飄香來……”這些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田歌,讓姚莊更加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氣息,每當夜幕降臨,那清亮的田歌聲就會飄蕩在姚莊的田野上空……
西塘古鎮
在大往圩文化遺址處驅車前往西塘古鎮只需10餘分鐘,十分便捷。
主要景點
古鎮的主要景點有:西園、石皮弄、雨廊、燒香港、隨糧王廟、永寧橋、送子來鳳橋、種福堂、薛宅。由於西塘包含了幾乎所有的江南水鄉傳統文化特色要素,而被譽為"江南水鄉民俗文化博物館"。 西園--西塘的西園來自於柳亞子邀友在西塘小院吟詩歡歌,留影《西園第二雅集圖》一事。現在的西園是1993年新建的公園,另有一西園也只不過是南社陳列館,都不是當初南社吟詩之所了。真正的西園是 在今天的南社陳列館的旁邊,建於明代,實為西塘歷史上最大的私家花園,主人姓柯,歷史上有幾代文人,為西園留下許多的詩作。 石皮弄--位於西塘鎮下西街,大約建於明末清處。是西塘鎮122條長長短短的弄堂中最窄的,最寬僅1米,弄口最窄處僅0.8米,長68米,共由166條石鋪成,石皮弄兩邊山牆有8米高。 雨廊--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是古鎮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所謂雨廊,其實就是帶頂的街。在雨季,西塘的雨廊像一頂碩大的雨傘,呵護著來往的行人。西塘的雨廊最有特色的是大部份臨河,有的在沿河一側還設有靠背長凳,供人歇息,駐足欣賞。也有過街樓形成廊棚的屋頂。廊棚里側是小店和民宅。古鎮的雨廊共有1000多米。 燒香港--古鎮最早的繁華中心,燒香港的"港"字有兩港之含義:一為街道,二為河港。很久以前都是富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燒香港里的建築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這裡的門檻特別高,有一尺多,用整條的石頭做成。 隨糧王廟--西塘護國隨糧王廟供奉的就是西塘的地方神。歷史上真有其人,姓金,排行第七,百姓稱之為七老爺。明朝崇禎年間西塘一帶鬧饑荒,當時七老爺督運黃糧船經過,見饑民累累,竟將皇糧傾施於饑民,自知難逃國法,就在雁塔灣河裡自盡,得救的百姓集資建廟供奉。後朝廷知此事追封為護國隨糧王。護國隨糧王廟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三是七老爺出巡廟會,極為熱鬧也很富有地方特色。廟會期間還有跑馬戲、踏白船、盪湖船等民間文藝活動。那一天也是西塘每年旅遊節的開幕。 薛宅——坐落在狹小的西街北邊,整個薛宅為磚木結構,前後有兩埭。前埭臨街,共四間,現在開放的是東面的三個門面。後埭是正廳,前後埭之間有一個小天井,天井前也有門牆,似乎是傳統建築結構的仿照。天井很小,而且左右又留有狹狹的廂房,仿佛是走廊一樣。正廳也是三開間,地鋪方磚,中立支柱,後半部有長門攔阻,跨過門檻又有半間,通向河橋。薛宅有幾個特點:一是淺,雖說有兩埭,但兩埭之間連線緊湊,也可以說是一埭,從高處看,回字形的屋中鑲嵌一天井,連成一片,根本無埭可言。二是簡,沒有陪弄,一律從大門進出,另外。整個建築的細部並無花俏的裝飾,非常樸素。三是亮,一反傳統的以暗為上、暗能藏財的習俗,所有的窗上都配有玻璃,玻璃窗上飾有花形條格。 種福堂--位於石皮弄的東側,是王家的宅第。據王家家譜記載:其世祖是宋代御營司都統制王淵。種福堂的名稱為教誨後人多行善積德,所謂:種瓜得瓜,種福有福。種福堂為江南民居的清代大宅式建築,前後共有七個單元,總長100餘米。站在街上看到的門面不是很氣派,與邊上的房屋沒有區別。據講:是因為從前太湖一帶有強盜出沒,門面的平淡是一種偽裝。 進入第二單元是轎廳,也很簡陋,不過是兩層,樓上住下人,估計備轎方便些。 第三單元是正廳,連線二、三單元的有陪弄、大牆門、天井。正廳是種福堂的中心寬十二米,有十四扇落地長窗。地鋪一尺見方的厚方磚,大廳分三部份,中間有兩根柱子,粗三十公分,柱下面有鼓石。刻有鳳凰展翅圖案,十分精美。正廳有特色的細節是:正廳地樓板非常結實。上面竟然也鋪有方磚,其用意是隔絕樓板上下的聲響,驚動樓下尊貴的客人,尤其是樓上女眷的方便之聲。另外,方磚也適應江南的氣候,在潮濕的季節,能吸收水分,在乾燥的時候釋放儲存的水分。正廳掛有"種福堂"一匾,傳為陳邦彥所題,厚重端莊,凜然一股正氣。
西塘特點
古鎮小弄 西塘有眾多的弄堂,長長短短,深深淺淺,甚至有80cm寬的小弄,有的終年不見陽光,有的僅僅是兩戶人家的排水溝,更多的就是當年小鎮上的交通要道。這些小弄就好象一根根的網繩,將整個小鎮聯成了一張網,從每一點出發都可以到達任何一個地方。 水鄉茶館 江南水鄉有形形色色的茶館,幾乎都是當地最有江南古鎮情調的場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這樣的喧鬧畫面已經越來越淡了,也更充斥著現代的味道,但也許正是這樣的江南鏡頭才是真實的,毫無修飾的,走過茶館,總會不經意地張望一番。 西塘民居 西塘小鎮上沒有非常富有的人家,也就沒有像模像樣的豪宅。不過也正是如此,小鎮留下的古建築成為了一個群體,而且大都深藏在小鎮不起眼的角落裡,淹沒在青磚小瓦之中。江南不張揚的性格,也是許多的宅院普遍地一色模樣。 尋常人家 古鎮上的最大景點就是這種水鄉的人家,隨處可見,悠悠然然,自有平淡安逸的人情味,今天,像這樣的江南人家,你隨處可以看到,要是走運,能夠看到這種人家的紅白喜事,將是很難得的境遇。阿季總是一個喜歡看熱鬧的閒人。
名人堂
西塘風景秀麗,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據統計,歷史上這裡曾出過進士十九人,舉人三十一人。明代以來,有志書記載的九人,有著作留世的有一百零三人。 楊茂 、張成 西塘兩位元代工藝美術大師,雕漆巨匠。他們的作品出神入化,尤其是雕漆中的剔紅技法達到了頂峰,代 表了元代漆技作品的最高水平,且對後世漆器的製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時景德鎮的瓷器並駕齊驅,不僅豐富和美化了人們的生活,而且促進了 江南市鎮的經濟發展。楊茂的作品《觀瀑團圓盒》至今被北京故宮博物館保存著,該作品還被印製成郵票;張成的《剔紅紫萼圓盤》被日本大津市聖眾來營寺珍藏。 周鼎 與陳舜俞、吳鎮並稱“嘉善三高士”。周鼎自幼聰明、攻讀經史、博覽群書、學士淵博,官居沐陽典史。後來有一年莊稼欠收,他為百姓請求賑災,觸犯了當局者的利益,引起了當事人的不滿,於是罷官回家,從此不再涉及官場。他曾旅居蘇州,賣文為生,吳中墓誌、譜牒多出其手。周鼎為文嚴整警敏,援筆立就,尤工詩,浙西文士多有慕名前來切磋者,與吳越知名人士吳寬、沈周等都有結交。西塘養育了周鼎,周鼎又將其赤子之心回贈給生他養他的這一方水土,他在《萍川十景詩》中描繪了西塘許多的景致,如西塘曉市、北翠春耕、南泓夜泛、環秀斷虹、雁塔灣頭等,揭示了古鎮西塘當時的生活場景,展示了西塘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顧錫東 著名劇作家。原浙江省文聯主席、浙江越劇院院長。他從小愛好古詩詞,解放初參加西塘鎮宣傳隊,邊演戲邊寫演唱材料。1954年,他創作了越劇《五姑娘》,由浙江省越劇團演出,夏衍看了戲後,非常讚賞, 西塘鎮
特在《人民日報》撰寫文章,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顧錫東一生致力于越劇的創作,寫下了大量劇本,其中以《五女拜壽》和《漢宮怨》最為著名。《五女拜壽》還被拍成電影,影響極為廣泛。顧錫東不僅為中國越劇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為我國的戲劇文學留下了一大筆寶貴的財富,還十分關心家鄉的建設,尤其是關心家鄉的文化事業,對嘉善田歌的繼承和發展給予了不少的支持。 趙憲初 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192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後一直在南洋模範中學任教,直至退休。曾任上海市徐匯區副區長,上海市政協常委、副主席。在教學中,他主張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不以分數為唯一標準,在數學教學中,有自己的一整套教學方法,被譽為“趙三角”,他是上海市第一批特級教師,為教育界公認的“一代名師”。 除了以上介紹的西塘名人外,小小的西塘鎮還出了不少傑出人物,如已故的上海市副市長倪天增,外交家韓古農、韓詩農,女作家湯雪華,清華大學教授范崇武,南社社員餘十眉、郁佐梅、沈禹鐘等,西塘的流水養育了代代英才,故土的文化造就了代代英才。 西塘開發旅遊之後,吳邦國、彭佩雲、謝鐵驪、蘇舒陽、汪恕誠等許多國家領導人來視察西塘考察。奧斯卡巨星《廊橋遺夢》的女主角梅麗爾.斯特利普、湯姆.克魯斯、大俠金庸、國內著名演員孫道臨、斯琴高娃、港台影星齊秦、李嘉欣、袁詠儀等也來西塘旅遊或拍片。
建築文化
馬頭牆 清代中期,徽商東進,把建築文化也帶到太湖流域,帶有封火牆的建築很快在民間流行。不同的是,當地 西塘鎮
老百姓將原來徽派建築中平直的牆體改造成馬頭型,人稱馬頭牆。古時候民間防火意識相當強,尤其是寒冬臘月,空氣乾燥,容易失火。安了馬頭牆可以削減風力,就算鄰家失火,也可以避免殃及自家的房屋和財產。西塘的馬頭牆,有一層兩層三層,甚至更多,這完全隨房屋開間深淺的需要而增減馬頭牆層數,與主人的地位,財富並無關係。 美人靠 俗話說“美人靠靠美人,美人不靠靠不美。”據說最早的美人靠是吳王為了討好美女西施而建的,大家看此靠的形狀象不象“鵝項”?西塘方言中“鵝項靠”與“吳王靠”是諧音,有人稱之為 “吳王靠”,後來此樣式在江南一帶的臨河建築中廣為運用,現在的美人靠也是“每人靠”,每個人都能靠! 河埠 河埠不但是人們停泊船隻、交易商品的場所,也是人們日常取水、洗滌物品的所在。主婦們在這裡浣衣洗米,在這裡張長李短。即便是現在家家都有自來水,依然有鎮民們尤其是年長者,喜歡並習慣使用河水。比如洗床單,用木槌重重地捶上一陣後,投在河裡大力甩動漂洗,又快又節省。以前買東西極為便利,只要聽到河道中貨船上的叫賣聲,走下河埠,上船討價還價,成交後提著東西回屋去。還有更省力的,有些主婦在小樓上用繩繫著個籃筐,把錢放在裡面吊下去,成交後再把菜果和油鹽醬醋吊上來。這種足不出戶的採購方式,只有水鄉臨河的人家才有。 船鼻子 河埠與船隻的關係密不可分,稍加留意您就可以發現河埠旁的岸壁上,砌有繫船纜繩的孔眼石,用於固定船隻。這就像繩子穿在牛鼻子上一樣,所以孔眼石就被稱作:“船鼻子”。最初船鼻子只講究實用,久而久之也開始講究美觀,往往被雕琢成如意、花瓶、暗八仙等紋樣,極富傳統文化情趣。 系纜石 系纜石狀似石蓮花,埋入土中,形似蓮花樁,這是供過路舟船停泊系纜,一個纜石上可同時拴幾根纜繩,這也是古代鎮上為數不多的幾種公用設施之一。 花牆 它是用普通的瓦片組搭而成的。一般位於天井或院子的圍牆牆體的上部,用來通風,既美觀又實用。 高階沿 明清時期的大戶人家特別臨河的人家講究財不外露,有“小小蟹洞裡能摸出個大螃蟹來”所比喻的建築特點。但如果稍加留意,人們往往在大門口就能觀察到主人身分或身價的特徵。在明代,建築用石一般用青石,但到清代,由於“青石”的“青”與“清朝”的“清”同音,改用毛石。西塘鎮內有的人家門前階沿有一尺多高,就是因為明代時的門前用青石鋪地到清代再用整條毛石蓋上去形成的。 觀音兜 西塘全鎮幾乎找不到屋頂上張揚的飛檐翹角,處處顯示出平民文化元素。大多房屋的頂都是最簡單的呈人字形的硬山頂。在清代,新造房屋要交稅,納稅的標準是正梁,幾根正梁交幾份稅。要是想擴大面積又不交稅就只有想辦法,西塘人很聰明,建房就用硬山頂,只需一根正梁,然後東西廂房一般是單屋面落水,沒有正梁。一些考究的人家把邊牆建得很高,甚至高出屋面與屋頂。把這部分高出的牆頂端做成漂亮的圓弧狀,猶如觀音像兜的頭巾,很具風韻,人稱觀音兜。 花窗 花窗的結構有多種,常見的為各種格子圖案,也有格子上再雕另外花樣或吉祥圖案的。這是當地人思想上保守與開放的矛盾體現,在人們剛開始用玻璃的時候,總覺得家裡的東西和全家的生活全部暴露在別人面前不妥當,但又非常想趕時髦,所以出現了在玻璃窗上再用木格子作掩飾。
街道文化
西街 西塘東西走向的主要街道,分上下兩段,東為上,西為下,所以有上西街和下西街之分。西街有著水鄉極為典型的街道格局,它的最小寬度僅供農民挑擔換肩,即一根扁擔的寬度。由於臨街房屋二樓以上常常還有屋檐延伸,兩兩相對的樓屋近在咫尺,擱起竹竿就可以晾衣曬被,打開窗戶就可以倚窗談心,甚至可以握手,構成一道別致的小鎮風景。西街上自西向東的景點有:石皮弄、種福堂、西園、中國鈕扣博物館、江南瓦當陳列館。 塘東街 是民國至解放時期西塘最為繁華的街道之一,塘東街上還有好多酒樓,以前有“借問酒家何處有,胥塘河邊處處樓”的說法。說起這條商業街不得不說說西塘的商人。有位來西塘的作者說:西塘是儒商文化與平民文化的交會點。是有一定根據的。這裡的讀書人很多,但做官的道路畢竟太窄,多數讀書人做不了官,只好回來經商。這些人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其經商的思想也與一般的商人不同。塘東街上有一家百年老字號的藥鋪鐘介福藥店,大門上有一副對聯是這樣寫的:寧藥架滿塵,願天下無病。也就是說店家情願藥賣不出去,也不希望百姓受病痛之苦。充分反映儒家的“仁”、“和”思想。塘東街上還有源源綢布莊的舊址,1927年秋陳雲同志在“楓涇暴動”時期被國民黨追捕轉移到西塘,在布莊夥計高廷梁處住了幾日,後由高廷梁安排小船由水路去往安全的地方。 燒香港 燒香港不是要把香港燒了的意思,而是以前河道兩岸廟宇眾多,善男信女們乘著小船來此燒香,故名燒香港。燒香港的景點有倪天增祖居紀念館、五福橋、聖堂、明清木雕館等。 塔灣街 塔灣街因西面原有一寺廟名雁塔禪院,又地處市河轉彎處而得名。七老爺最後就是投身於塔灣街的雁塔灣自盡的。這一帶在明時酒樓雲集,明代有一詩人周鼎寫了一首《西塘曉市》來描寫這裡的繁華:旭日滿晴川,翩翩賈客船。千金呈百貨,跬步塞齊肩。布褐解市語,童烏識偽錢。參差魚網集,華屋竟烹鮮。塔灣街上的景點有醉園、七老爺廟等。
西塘鎮花
西塘人有閒情意志,喜歡養鳥種花,有“杜鵑之鄉”的美譽。從清代中期已有人開始種養,杜鵑花生性嬌嫩,要細心栽培,種養杜鵑也是修身養性的行為。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下榻杭州,急需花草布置賓室,可那是在文革時期,養花種草被認為是資產階級情調,許多名貴花草全遭摧殘。浙江省園林管理處四處打聽,終於在西塘卓家覓得杜鵑19盆,盆景20盆,為尼克森下榻的客廳增添了春意與生氣。這給西塘人莫大的鼓舞,養花人更愛惜花了,品種也越來越齊全。據統計,西塘鎮上現有杜鵑花品種145種,家種杜鵑花的有100多戶,共栽4000多盆。
西塘民歌
田歌是西塘民間流傳下來的農村民歌,至今仍傳唱於江浙滬毗鄰地區,是中國寶貴的地方音樂文化遺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由西塘田歌改編的音樂劇《五姑娘》在第七屆中國國際藝術節上榮獲文華大獎。
節慶風俗
1至2月份 七老爺廟會 到西塘百姓家過中國年活動:春節期間西塘針對外賓市場推出了“到西塘百姓家過中國年”,並且安排了一系列傳統過年活動,遊客們可以直接參與,體驗江南水鄉不一樣的過年方式。如祭灶、學女紅、寫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燒頭香、接路頭、逛廟會等傳統的習俗迎接新年、歡度佳節。 祭灶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民間臘月二十三開始的祭灶活動。祭灶,是一項民間影響很大極為流傳的活動,我國的春節也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灶王爺可是年節敬奉中最露臉的一尊,人們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神,求他上天講好話,如果你留心的聽,還會聽到奶奶在叮囑灶王:上天說好話,不好的可別說。在西塘古鎮的“倪天增祖居”的老宅,您可以體驗並參與“祭灶”儀式。 江南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也是中國人最講究團圓的時候。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廟會 初一至初四,是中國人的狂歡節,在西街、塘東街等一些老街,調龍舞獅、扭秧歌、打蓮香等一些民間的慶祝活動再現。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小吃,像過年必吃的燒賣、餛飩、年糕以及各種各樣有趣的玩意,如年畫、捏泥人等。 春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西塘古鎮區家家戶戶貼了鬥神、春聯,老宅子裡里外外布置的喜氣洋洋。您還可以在西塘的最大私人花園——西園,盡情地潑墨揮毫,自己寫春聯。 接財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之前,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在西街、廊棚等地方舞獅調龍、打蓮香等各種民間慶祝巡迴表演。 看社戲:春節期間,薛宅“水上舞台”將會上演江南傳統的一些戲曲節目,內容精彩紛呈,隔河而觀讓人留戀往返。 學女紅 體驗古代仕女的韻味,學盤中國結、盤中國式紐扣、刺繡,如果您有興致,可以在西塘最大的私人花園--西園,盡情盡興穿針引線,重溫舊時的快樂。 3至5月份 西塘國際旅遊文化節 西塘國際旅遊文化節 1998年至今,西塘已成功舉辦了七屆旅遊文化節。文化節融旅遊、文化、購物、廟會、經貿洽談和商品展銷為一體,充分展現了西塘古鎮的魅力。有古鎮建築與人居論壇、嘉善民間文藝會串、平川燈會、西塘風情攝影展、顧錫東戲劇作品展、平川書畫社書畫作品展、文化廟會活動等。使廣大來賓和遊客真正從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體驗西塘古鎮原汁原味的水鄉文化和精神品位。 七老爺廟會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三是西塘人民的守護神七老爺的生日,這一天要舉行隆重的廟會活動,大家把七老爺和七夫人的行宮抬出廟門,從晚上十一點出發,在西塘各按預定路線走,一路旗幟飄揚,鑼鼓震天,鞭炮齊鳴,浩浩蕩蕩巡遊,鎮上經過的許多地方都搭了帳篷,供七老爺與七夫人在帳內稍歇受供,到次日下午才回到廟中,於是在廟內開始演大戲,連演三天。幾乎全城出動,打蓮廂、扭秧歌、調龍舞獅,人聲鼎沸、盛況空前,場面熱鬧非凡,現在四月初三已成為西塘人一年四季最大的民間節日。 國際旅遊小姐賽事 “經典古鎮與現代元素的融合,文化的經典內涵和現代元素的融合是文化進步的必由之路。”美麗是任何人都無法拒絕的,這是產業發展的前景之一,而國際旅遊小姐正是促進中國乃至國際旅遊文化產業的有效載體,這也體現了美麗賽事的傳播意義。2004年至2008年,每年的3月底4月初西塘將連續五年承辦國際旅遊小姐中國區總決賽的賽事,西塘通過這種傳播美麗的形式,已將具有千年文化古鎮的名氣和文化特點傳播到海內外,同時通過這個平台,開始在國內甚至國際揚名。 5至10月份 夜遊西塘 夜遊西塘 “西塘的一夜,為你等待了千年。”來西塘沒看到西塘的夜景實為憾事!由於氣候的原因,西塘每年五月至十月開放夜遊活動,17:00至20:30開放三個景點及遊船:張正根雕藝術館(位於停車場,可下車後先遊覽)、中國鈕扣博物館(水上戲台就位於鈕扣館沿河)、西園(可品茶,欣賞江南絲竹表演)。沿河長廊下有一排紅燈籠,到了晚上徹夜通明,對百姓來說它們是路燈,對遊客來說卻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水上戲台在夜遊開放期間有越劇《五女拜壽》、田歌《五姑娘》等表演,老百姓圍坐在對岸看戲,遊客們在船上看戲,台上台下都是風景。夜遊西塘一定不要忘記乘遊船,坐在小船上悠哉悠哉,跟導遊學唱西塘的小調,在華燈初上的水鄉,讓人仿佛身在江南如詩如畫的夢中。 中秋賞月活動 每到中秋節,別說是遊客,連西塘周邊的老百姓也都匯聚到西塘,到千年水鄉古鎮過中秋節。西園裡有猜燈謎、江南絲竹、品茶、擲圈、夾彈子等活動,河面上可以放許願燈,水上有移動絲竹表演,古鎮內有古弄探幽等參與性的活動,讓遊客們感受不一樣的中秋節。
特色小吃
六千年的農耕文化和西塘淡泊的天人合一的處世習性,造就了它飲食與文化的同一主題。茨實糕"西街糕店'做的,分量足,吃口大家多覺得好吃,香糯可口糕點做工細膩、特別是花粉糕、桔紅糕更是西塘獨有的、位置:在上西街臨近瓦當陳列館的東面。西塘的菜餚美味而不奢侈,好看而不強求做作,不拘形色,而講養生,求新鮮、好美味、重文化,從現在營養學的角度看也更具科學性。 清蒸白絲魚、霉乾菜扣肉、菜花魚蒸蛋、毛豆菱角、油燉菜心、餛飩老鴨煲、薺菜包圓、油鹽蟹、鰟鮍魚、響油鱔糊、醬爆螺螄、蒸雙臭、八珍糕、嘉善黃酒、送子龍蹄、荷葉粉蒸肉、六月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