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張遺址位於河南省汝州市城西北7.5公里處大張村西100米處的黃土台地上。北依山坡,西近荊水,地勢北高南低,背坡向陽,遺址高出河床近3米,總面積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2米。斷崖上灰坑時隱時現,地表灰層相連,遺物相當豐富。遺址內陶、石器並存。石器均系河卵石精磨而成,有石斧、石鑿、石刀、石鏟等;陶器以泥制紅陶為主,夾砂陶次之,還散存著部分泥質黑陶及灰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張遺址
- 地理位置:河南省汝州市城西北
- 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
- 著名景點:內陶、石器
簡介,詞條名,分類,詳解,河南大張遺址:,山西大張遺址:,
簡介
詞條名
大張遺址
分類
一、河南大張遺址
二、山西大張遺址
詳解
河南大張遺址:
等級: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代:新石器時代
地址:河南省汝州市騎嶺鄉大張村。
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為紅陶,但器內多為灰色,質地緊密,器形趨於靈巧。有些陶器有彩繪,但紋理簡單。龍山文化晚期的陶器以磨光黑陶為主,灰陶次之。紋飾大多為蘭紋、細繩紋,間有少量的方格紋。器形有高領罐、斂口缽、大口缸、鬲、鼎、深腹缸等。其文化性質屬於母系氏族社會晚期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一種獨特文化,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發展的一個環節。1959年在此地修建水庫時,發現了此遺址,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在遺址上進行了科學發掘,1963年遺址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屬仰韶文化晚期及龍山文化早期的遺址,遺址內涵豐富,陶、石器並存。斷崖上灰坑時隱時現,地表灰層相連,遺物頗為豐富。
大張遺址1959年修水庫時有所損毀,文化層僅存約1米厚,其居住區、墓葬區、燒陶區已無法考證,遺址採集的遺物標本分為石器和陶器兩類。
石器均系河卵石精磨而成,有石斧、石鑿、石刀、石鏟、石鏃等,石斧平頂或略弧頂,呈圓柱形體,刃平,雙面刃,僅磨刃部,大小不等。石鑿,平肩,長方形柱體,平面刃或雙面刃,通身磨光,石質均為青石。陶器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夾砂灰陶和泥質灰陶次之,有少量的黑陶。彩陶均為殘片,陶土細膩,火候高質地堅硬。上述陶質,大部分為素麵磨光,紋飾單純,僅見線紋、弦紋、附加堆紋。彩繪有S紋、弧形三角紋等。器物有折腹缸、彩陶盆、大口紅陶缸等,器物分手制和輪制兩種。
灰陶和黑灰的陶土似經淘洗,火候高、質地堅硬。紋飾有條紋、細繩紋,附加堆墳等。器物有束腰杯、附加堆紋花邊器蓋、條紋罐、灰陶缽等,器物規整,器壁較薄,均為輪制。
從採集的實物看,大張遺址文物性質屬於仰韶文化晚期及龍山文化早期,是仰韶文化向龍山過渡型的文化遺存。
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為紅陶,但器內多為灰色,質地緊密,器形趨於靈巧。有些陶器有彩繪,但紋理簡單。龍山文化晚期的陶器以磨光黑陶為主,灰陶次之。紋飾大多為蘭紋、細繩紋,間有少量的方格紋。器形有高領罐、斂口缽、大口缸、鬲、鼎、深腹缸等。其文化性質屬於母系氏族社會晚期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一種獨特文化,是仰韶文化向龍山文化發展的一個環節。
1963年被確定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重點保護範圍:東至路邊,西至石河岸,北到石渠,南至磚窯。寬255米、長 280米,共71400平方米 。
一般保護範圍:自重點保護範圍向外擴100米。
山西大張遺址:
等級:山西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代:新石器、西周、東周、漢。
地址:山西省襄汾縣南賈鎮大張村。
遺址位於山西省襄汾縣南賈鎮大張村東北700米處,94年4——9月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共揭露面積700平方米,發掘戰國墓19座,其中大型墓7座。出土青銅器近200件,其中有狩獵紋大銅壺、鼎、匜、扁鐘等。
遺址北臨季節河。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0.8~~1米。時代:新石器時代、西周、東周、漢。採集有仰韶文化晚期的泥質紅陶籃紋罐、缽、泥質灰陶盆;西周的泥質灰陶豆、繩紋侈口罐、盆和夾砂灰陶繩紋鬲;東周的泥質灰陶折沿盆、繩紋罐、高柄豆;漢代的泥質灰陶罐、甑及繩紋板瓦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