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東歐劇變之後,三大原則力量經過一個分化和改組的激烈變化階段,其力量結構和布 局均出現了新的面貌。 其中最明顯的變化有兩點:首先是各個共產黨組織受到猛烈衝擊,出現了大分化大改組的局面,同時也出現了社會的黨羽化的傾向;其次是整個西方左翼均受到衝擊,從而出現左翼“大聯合”的趨向,這種大聯合就是被稱作“大左翼”的無形組織。
具體行動,馬克思主義與大左翼的關係,
具體行動
90年代以來,西方各種左翼組織出現捐棄前嫌、尋求和解、謀求聯合的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各國大選中聯合行動。例如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以及北歐諸國等國家的共產黨以及其他黨在中均聯合行動,從而實現了左翼掌權的目的。
(2)在許多行 動中,左翼中的各個派別均採取較為一致的行動,聯合舉行示威抗議遊行,甚至共同對付鎮壓警察。例如,11月西雅圖民眾抗議集會、2000年尼斯峰會的民眾抗議 遊行,就各有數十個左翼組織共同聯合行動,在反對資本全球化的行動中取得重要成果。在11月30日—12月2日巴黎的“全球化與人類解放”國際會議上,大會主調就充分肯定抗議西雅圖會議的重要作用,認為它是全世界左翼採取新行動的信號,那就是聯合行動,反對資本全球化,為實現全人類解放、建立公民社會而鬥爭。
馬克思主義與大左翼的關係
馬克思主義與“大左翼”之間的關係如何呢?我們認為:
第一,馬克思主義在大左翼之中受到廣泛的,尤其在之中的那些共同 接受的理論觀點受到普遍的歡迎。例如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全球化的觀點、關於人與自然關係的生態學的觀點、恩格斯關於婦女地位和婦女解放的觀點、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 發展和徹底解放的觀點、馬克思關於正義和平等的思想等等,均受到左翼人士的普遍認可和接受。
第二,承認馬克思主義是全人民的文化遺產,這一點在法國後現代主義哲學家雅克· 德希達的著作中表現尤其明顯。德希達在他的《馬克思的幽靈》這部著作中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不管承認不承認、願意不願意,我們都是馬克思主義遺產的繼承人。
第三,針鋒相對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爭論減少,這是各派之間求同存異的結果。 原先在共產黨和社會黨之間、共產黨和極左派之間、極左派和社會黨之間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是針鋒相對的,但在現時的大聯合中,上述各黨派之間不再出現激烈的論爭, 而能夠共同在一起討論問題。例如,歐洲論壇、北美論壇,以及歐美幾次國際會議都是 各左翼黨派共同在一起討論問題,一般並未發生激烈的爭吵。
我們認為,在現時國際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仍處於低靡的情況下,出現“大左翼 ”聯合是件值得歡迎的事,它有助於左翼力量的培養和成長,有助於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和傳播,有助於國際和平力量的加強。當然,我們也應當看到,“大左翼”的多數人對 於什麼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並不十分了解。例如,對於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於我國的外交政策、對於我們的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的戰略和策略等等,“大左翼”中的多數人不了解從而持懷疑的態度,有少數人甚至持批評或反對態度。對此,我們應當積 極對外宣傳馬克思主義,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支持中國。美國馬克思主義教育中心成員、波士頓大學社會學教授阿·薩吉斯說得好:“如果馬克思主義不是全國的,那么它就什麼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