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頭墓地於1989年發掘,石室結構,墓門南向,平面呈凸字形,墓室長3.95米,寬3.52米,條石砌成,頂部以條石砌成拱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山頭墓地
- 類別:古墓葬
大山頭墓地於1989年發掘,石室結構,墓門南向,平面呈凸字形,墓室長3.95米,寬3.52米,條石砌成,頂部以條石砌成拱形。
大山頭墓地於1989年發掘,石室結構,墓門南向,平面呈凸字形,墓室長3.95米,寬3.52米,條石砌成,頂部以條石砌成拱形。文物歷史墓內發現三具骨架,一成年男性居中,兩側各有一孩童,漆木棺已朽。在門楣、拱券及墓室後壁發現...
山頭墓群又稱邳州山頭東漢墓地,位於邳州市戴莊鎮山頭村西150米。文物歷史 2006 年至2007 年,配合南水北調工程水利由南京博物院、邳州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山頭墓地進行了搶救發掘。發掘面積 5500平方米,共清理東漢墓葬45座、明清墓葬3座,以及圍繞墓地的隍壕1 條。墓葬的形制有土坑磚室墓、磚室券頂墓以及磚石...
該墓地位於邳州市戴莊鎮山頭村西,中運河東岸,東北有勝陽山和禹王山,被命名為山頭墓地。經江蘇省文物局與水利廳相關部門協商,山頭墓地被納入南水北調文物保護規劃。2006年12月10日至2007年2月1日,南京博物院、邳州博物館聯合組成考古隊對山頭墓地進行了搶救發掘。發掘面積 5500平方米,共清理東漢墓葬45座、明清...
山頭遺址位於山頭村西200米,中運河西岸50米, 山頭大橋北200米,東有勝陽山和禹王山,為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遺址。文物歷史 2008年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總面積為600平方米,清理了灰坑、灰溝 16條,出土了夾砂紅陶片,磨製精製的石器等,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居住遺址,與同時期以墓地為主的劉林遺址構成史前聚落...
《邳州山頭東漢墓地》是南水北調工程水利與文物部門協力保護文化遺產的典範。全書共分六章。該考古報告的問世,不僅為山頭墓地文物保護工作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為江蘇省在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中做好文物保護工作開了一個好頭,更為水利部門與文物單位密切配合、精誠合作,共同做好文物保護工作積累了經驗。圖書目錄 ...
書將芒碭山各山頭上過去曾被盜掘過的王陵墓地和近年來開山採石新發現並進行搶救性清理與發掘的王陵墓,都進行了認真的實地勘測和整理研究。是一部比較系統而全面的考古報告。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芒碭山西漢梁王墓地綜述 第一節 芒碭山歷史地理概況 第二節 芒碭山西漢梁國大型墓葬的分布 一、保全山 二、黃土山...
墓葬風水,墳墓有吉凶之分,墓地也有墓相,也是一門和平相處的藝術,一個顯著的特性就是強調人與自然環境生氣的和諧。忌諱歌有《平原十不葬》,《山地十不葬》,《墓有十不向》,《墓穴有十忌》,《遷墓有十觀》,《八龍立向決》。風水,舊中國的一種迷信。認為住宅基地或墳地周圍的風向水流等形勢,能招致住...
鏊子山兩端,各有一獨立山頭,它們分別向南伸出一條較為平緩的山樑,對墓地形成三面環抱之勢,實為一“風水寶地”。墓主經歷 峻陽陵,是司馬炎的陵墓。司馬炎(236-290),字安世,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公元265-290年在位。公元265年他繼承父親司馬昭的晉王之位,數月後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公元279年他又...
1998年6月,紹興縣人民政府把包括印山以西四個山頭的2.3平方千米範圍公布為“越國王陵保護區”。2001年6月25日,印山越國王陵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獲榮譽 印山越國王陵被評為“1998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22年,印山越國王陵入選新時代浙江考古重要發現。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¹。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zhǒng)上,夜歸兒女笑燈前。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²。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紛然:眾多繁忙的意思。九泉:指人死後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陰間。白話譯文 南山北山上有很多墓地,清明到了人們紛紛去掃祭。紙灰...
以樂山地區的為代表,往往幾十座聚集在一面山坡上,形成墓地。崖墓俗稱“蠻洞”,是漢代流行的一種仿生人住宅、鑿山為室的墓葬形式。是指用人工在岩壁上鑿成方形洞穴為墓室的特殊墓葬形制,即在崖壁上“鑿穴築室,藏棺其中”,其特點是直接利用山崖向山腹內開鑿墓穴。歷史起源 崖墓,俗稱“蠻洞”,是漢代流行...
墓堆 墓堆,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村山頭墳葬墓地眾多,村民稱其墓堆。歷史沿革 該點已撤銷,資料無法考證。
據趙溝村幾位老人回憶:軒轅墳墓門,系兩石柱嵌一石匾構成。其石柱橫斷面約0.5米見方,兩柱相距約2米左右,柱高約2.5米,石匾橫額上鐫有“軒轅墳”三個篆字,石匾橫額兩端石柱外,各雕有一小猴,墓門兩石柱埋入土中很深。墓門東北部有一片約800餘米長的土丘,為軒轅墓,其上被荊棘灌木野草覆蓋。這也印證...
廟兒梁之東是南村,設有公寓。民大曾住北村,溝東另有一溝即為五新溝,是集體墓地。西新溝在一新溝之西,通稱西門外。軍法處、軍械處、交通處、衛生處、《陣中日報》社和紡織廠、發電廠在此。此外,還利用這些溝的自然地形,逐層挖有大大小小將近兩千孔土窯洞,供其軍政人員、警衛部隊和隨部家屬占用。為了便於...
鳳凰陵園是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永久性合法經營性公墓,其坐落於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北新大道,位於成都北郊約6公里,是距離成都市區最近的一座永久性公墓 。公墓所在位置絕佳風水寶地,環境優美。比鄰鳳凰山公園,鳳凰山南北走向,由首尾相顧的兩個山頭組成,山下有東風渠、鳳凰河二水環繞,山上池塘棋布、溝渠縱橫現在鳳凰山...
山脈的南端是海拔600米的老黑山,此山南坡的一個山頭較周圍地勢略高南北長約3千米,這就是“東山”。自山頂南端向下即是緩坡,墓葬就分布在東山的南坡上。作為草河支流的套河流經東山墓地與西山墓地之間。在墓地北面400米處是西赫家堡村。東山山頭頂部共發掘清理14座大石蓋墓,頂部和兩側三排,墓向為東西向。在...
其中大山頭有7個,上面有寺廟、教堂和古老的王宮、陵墓等建築,著名的卡蘇比王陵(KasubiTombs)就在西部的卡蘇比山頭上。位於坎帕拉西面約16公里處,一道以常年翠綠的小竹子建成的籬笆環繞皇陵的四周,成為一道獨特的“綠色圍牆”;正中間是一個龐大的圓形建築物,遠遠看去像一座巨大的墳墓,那就是卡蘇比王陵。卡蘇比...
山頂有著名的皇家山十字架,第一個十字架在1643年豎立,現在的一個在1924年豎立,高約31米,2009年裝上LED燈。山上有兩個大型墓地:天主教的雪地聖母公墓和非教派的皇家山公墓(主要埋葬新教徒)。在公園外的山坡上,有加拿大最大的教堂聖若瑟聖堂;麥吉爾大學及其兩所教學醫院和體育場;蒙特婁大學,蒙特婁工程...
墓園特點 耗資500餘萬元建起的仙人台公墓,建築古樸典雅,風格別致,高大雄偉的牌坊上分別鑲著“無極”“虛境”四個頗具玄機的大字,山上蒼松翠柏,鳥語花香,山下流水潺潺清澈可見,真可謂山有來勢,水有走向,匯天地之靈秀,積陰陽之大德,確係慰先人安魂陵園寶地。一排排墓碑均為天然理石鑿刻而成,在青松翠柏的...
瀏陽東漢古墓位於古港鎮的一處山頭,是一家花炮公司擴建的施工工地。施工人員在清理表層土壤時,發現了一些年代看上去久遠的青磚,磚頭排列整齊,紋路和圖案精美,有些還附有文字。經過現場勘查,專家認定這裡是東漢時期的墓葬。出土文物 古墓墓頂青磚已被破壞,首先挖出一件殘缺的瓷器,考古界專業名詞叫“假圈足”,是...
墓地中高,兩旁垂供如翼,故稱“飛鳳穴”。《史記》載,姜女原為帝嚳元妃,履巨人之足跡而生后稷——農業始祖——第一周人,母以子貴,世人尊稱姜女原為聖母。清代陝西督學使吳大徵篆書“姜女原聖母之墓”匾額牌坊已恢復原貌,蔚為壯觀。清知縣陳爾弗重修陵園圍牆,方圓約三十畝之大,樹大蔥蘢,罩盡整個山頭...
許世友墓,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田鋪鄉河鋪村許家窪,距縣城31公里。墓地在一個半山腰處,背靠著兩座山相接的鞍部。墓包高200厘米.直徑350厘米。信息簡介 西南面為許世友父母親的合葬墓,相距約40米;東面偏北為許世友的出生地,相距約50米;正前遠方是五虎山(相鄰的五個山頭),近處是開闊的田野和一方波光...
英雄墓地 據史料記載,1939年,國民革命軍陸軍92師奉命來到湘鄂贛三省交界的天岳關一線,受命阻擊進入湖南長沙的日軍。該師自參加台兒莊戰役以來浴血奮戰,傷亡慘重。為紀念抗日將士的犧牲,師長梁漢民動用補發的8個月軍餉,徵集工匠百餘人,歷時大半年,在天岳關修建了無名英雄紀念墓。主墓的兩側分別聳立著12顆直指蒼天...
而凡是那些特殊高起的建築或山頭或墳墓就必須的當作砂來看待,而那些低凹的坑或小山溝就必須的當作水來看,一句話:凡是在公墓地中顯眼的特殊的事物必須的當作砂或當作水來看待,而那些沒有任何特徵沒有任何特別能量的墳墓當作沒有看待就行了。這也就是說:以“穴”為原心,如果近處沒有特殊的能量的事物,那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