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村(雲南紅河州箇舊市雞街鎮下轄村)

大山腳村(雲南紅河州箇舊市雞街鎮下轄村)

大山腳村隸屬箇舊市雞街莫舍白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雞街鎮南邊,距離莫舍白村委會1公里,距雞街鎮政府所在地12.2公里,國土面積0.75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900毫米,適合種植糧食、蔬菜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192.97畝,人均耕地0.94畝。有林地932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3戶,有鄉村人口185人,其中農業人口185人,勞動力11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1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山腳村
  • 地理位置:舊市雞街莫舍白行政村
  • 面積:0.75平方公里
  • 人口:185人
特色產業,農村經濟,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4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6.79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蘆筍、養豬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養殖業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92.97畝(其中:田164.2畝,地28.77畝),人均耕地0.94畝,主要種植糧食、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93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7畝,主要種植柑桔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5.1畝,其中養殖面積0.7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等,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內。2008年主要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6.79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6%。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5.1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2.84萬元,占總收入的64%;畜牧業收入19.44萬元占總收入的3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65頭,肉牛12頭、羊94頭);第二、三產業收入0.6萬元,占總收入的0.17%;工資性收入2.29萬元,占總收入的3.8%。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2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18人。
蘆筍蘆筍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4年底,全村有43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43戶通電,有4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1戶。
大山腳村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彈石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3.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5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6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88畝。
該村到2014年底,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3戶,共鄉村人口187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97人。其中農業人口165人,勞動力114人。  到2014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5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1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莫舍白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箇舊十中。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3.8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17人,中學生10人。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4人,黨員中男黨員4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 ,團員6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由於缺乏資金,使得鄉村道路得不到修建和改善,道路狀況差,影響了村民出行和農產品的運輸,因而阻礙著經濟的發展和建設。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以種植蘆筍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豬500頭、牛30頭、羊15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25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1400元增加到177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