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白頰鴨

大山白頰鴨

鴨科。身長41-51cm,翼展76 cm,體重1.1 kg 。雌雄外形不同,雌性顏色隨季節變化,大都是黑色,冬天羽毛由尖端變黃而逐漸全部變黃,在生育期間有黑色斑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山白頰鴨
  • 拉丁學名:Barrow’s goldeneye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鴨科
  • :鵲鴨屬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身長41-51cm,翼展76 cm,體重1.1 kg 。雌雄外形不同,雌性顏色隨季節變化,大都是黑色,冬天羽毛由尖端變黃而逐漸全部變黃,在生育期間有黑色斑點。夏天腦袋蓬鬆的鴨子在大山中的河流快速遊動,冬天通常在海岸線滑行。有時前額突然升起變得扁平而後頸羽毛變得蓬鬆。
叫 聲:發出低沉的呷呷聲,雄性在求偶時發出小貓樣尖叫聲或呼嚕聲。

生活習性

他們常常在水面上飛行,標準的鴨子潛水,不像其他水禽那樣成群。雌鴨築巢,巢一般在離地15.2 m以上大樹空穴或岩石裂縫或廢棄建築物或灌木叢中,在西邊大山中可以在海拔3050 m築巢。一夫一妻制,每年一窩5-15個卵,淺橄欖油色或藍綠色蛋,長6.1cm。由雌性孵卵28-34天。孵出的幼雛在巢中逗留1-2天,由雌性帶領,56天后首次飛行。有遷移習性。

分布範圍

分布於加拿大西部和美國西北角。
大山白頰鴨
大山白頰鴨(雌性)
分布狀況:河流,海岸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