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金川,地名,位於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區,雍正元年(1723),莎羅奔自號大金川,以舊土司澤旺為小金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小金川
- 性質:地名
大小金川,地名,位於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區,雍正元年(1723),莎羅奔自號大金川,以舊土司澤旺為小金川。
大小金川,地名,位於四川西北部,藏族聚居區,雍正元年(1723),莎羅奔自號大金川,以舊土司澤旺為小金川。歷史沿革隋置金川縣,唐屬維州地,明隸雜谷安撫司。清康熙五年(1666),土司嘉勒巴內附。雍正元年(1723),授其...
清平大小金川之戰是乾隆朝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亂,維護西南邊疆穩定的兩次大規模戰役。同時也位列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二。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羅奔奪取小金川澤旺印信,又攻明正土司(今康定)。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帝派張廣泗...
兩金川即大小金川,位於今四川省西部,大金川是大渡河上流,小金川則是大渡河上流東面的一條支流,都為藏族聚居地。自元代開始,中央政府先後在兩金川分設土司,令其各守疆界,相互牽制,藉以捍衛邊圍。惟土司眾多,彼此之間每因承襲土...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是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陟焱 內容簡介 《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首先對嘉絨藏區的地理位置藏族的分布、族源,土司的來歷、分布,以及大小金川土司的概況。接下把清朝對嘉絨的經營、統治,以及後來...
1935年9月上旬,紅四方面軍從草地折頭南下,發動了規模較大的“綏崇丹懋戰役”,先後重新占領綏靖、崇化、丹巴、懋功等大片地區,開闢了大小金川革命根據地,領導各族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為打擊不法商人及國民黨的經濟封鎖,...
小金川曾是小金地區木材外運的漂運通道。小金川流域小金縣是紅軍長征時“兩河口會議”、“懋功會師”的地方。也是清乾隆兩征大小金川戰役進行的地方。幹流概況 小金川,撫邊河和沃日河在小金縣城東猛固橋相匯後始稱小金川(一般以較長...
有《廿二史剳記》、《武功紀盛》等書。本書記述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兵進攻金川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再次發兵大小金川的經過,對大小兩金川藏民的反抗、清軍損失慘重,以及最後壓服兩金土司、設立五屯等事,記敘較詳。
哈伊拉木後裔莎羅奔以助岳鐘琪出征尼泊爾、青海、西藏有功,於雍正元年(1723年)授封為金川安撫司;莎羅奔得封后,另立於今大金川地,名號"促浸土司",此便是大小金川分治之始。乾隆時期先後兩次對大、小金川進行征剿。第一次是因為...
平定苗疆也稱之為平復大小金川,是乾隆自詡的“十全武功”之一。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湖南、貴州的苗民在石三堡、石柳鄧、吳半生等人的率領下起義。清政府先後派雲貴總督福康安、四川總督和琳等出兵鎮壓。但金川戰事由於戰略、政略以及...
噶爾崖之戰,清廷平定大小金川土司叛亂戰役之一。清乾隆四十年(1775)十二月十八日,清廷派阿桂與明亮兩路大軍進圍大金川最後據點噶爾崖官寨,斷水道以困之,大炮晝夜轟擊,金川各關目及叛軍紛紛出降。次年正月初,阿桂以阿倉、阿青等圖...
乾隆帝十全武功分別為:乾隆十二年(1747年)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第一次平定大小金川之戰,乾隆二十年(1755年)平定準噶爾達瓦齊部之戰,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的清平阿睦爾撒納之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歷史上,大小金川一帶就有建碉的風俗,有高碉是男孩娶親的必要條件。結構 高碉的類型,按照其所用主要材料來劃分,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用石塊壘砌的石碉。一類是用粘土夯築而成的土碉,這類碉主要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南一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