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閣位於大通神椅山下,青通河畔,初名相水寺,亦名普濟寺,始建於清順治七年(165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寺閣
- 位置:大通神椅山下
- 初名:相水寺
- 別名:普濟寺
相傳唐開元年間新羅國王子金喬覺千里上九華悟道修煉,終成地藏菩薩,曾途徑神椅山落腳休息,大士閣即為九華僧人追慕而建,此後十方僧俗朝禮九華必經此地,香火十分興旺。清光緒二十六年修《九華山志》所繪“九華山東南第一天台勝景全圖”中,大士閣被列為九華一景,至此大士閣成為聖地迎接江浙滬及東南亞信徒的重要驛站,又被稱為“九華山頭天門”。後經抗日戰爭和1954年特大洪水及“文革”的人為破壞,大士閣及其他寺宇均遭嚴重毀損,大都已不復存在但現已重新建造。 1998年11月5日經銅陵縣人民政府批准,決定將慈林精舍遷往原大寺閣舊址重建大寺閣,並於2003年農曆七月三十日舉行了佛像開光典禮,49尊貼金佛像隆重開光。重建後的大士閣占地面積近10000m2,建築面積3000餘m2,現已建成山門、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地藏殿及觀音殿等,另有五百羅漢堂、講經堂正在修建,總投資已遷千萬元,初具規模,香火日盛。目前是慈堂湖景區重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