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窪鰨米魚

大家窪鰨米魚

大家窪鰨米魚,山東省濰坊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因為營養豐富,口感良好,深受市民喜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家窪鰨米魚
  • 產地名稱:山東省濰坊市
  • 登記時間:2014
  • 品質特點:背腹扁平,體長呈舌狀,體型稍寬、肉厚;頭眼甚小,兩眼均在頭的左側。有眼側被櫛鱗,淡褐色;無眼側被圓鱗,呈白色。背鰭及臀鰭與尾鰭相連續,無胸鰭,魚吻呈半圓狀,雌雄個體差異大
產品介紹,自然生態環境,地域範圍,產品品質特徵,特定生產方式,包裝標識規定,

產品介紹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中國山東半島北部,渤海萊州灣南岸,開發區陸域面積677平方公里,人口15萬,是全國最大的生態海洋化工生產和出口創匯基地。濱海區位於山東半島北部,萊州灣南畔,地處北溫帶,由於受海洋的調節,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濱海區屬於季風型大陸氣候與海洋性氣候過度區與同緯度內陸氣候相比,最明顯的特徵是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小。獨特的海洋環境條件,與近鄰同比升溫快,生物生長期略長。近海海水水質、鹽度、生物量等相對穩定,近岸海域僅受部分余流的影響,總體海水穩定,水質好。萊州灣近海海況相對平穩。濱海區地處渤海萊州灣南部灣頂,受近岸徑流入海沖刷、泥沙沉積,為鰨米魚等魚類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

自然生態環境

1、氣候條件:濱海區位於山東半島北部,萊州灣南畔,地處北溫帶,由於受海洋的調節,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濱海區屬於季風型大陸氣候與海洋性氣候過度區,與同緯度內陸氣候相比,最明顯的特徵是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小。年平均氣溫11℃-12℃之間,年平均相對濕度65%-70%,年均降雨量589.5毫米,年平均蒸發量為1858.5mm,年日照總時數2347小時,5月份最長為252.5小時,12月最短為161.8小時,長年光照充足,境內東南風和西北風居多,具典型的季風環流規律,年平均風速4.1米,3-4級風占多數。 2、獨特的海洋環境條件:(1)水溫:海水水溫季節變化明顯,與當地氣溫變化曲線相似,冬季結冰,夏秋季水溫較高,15℃以上日數為160天左右,集中在5月中旬至10月下旬,8月份水溫26℃以上,表層水溫與底層水溫相差0.5℃-1.2℃之間,魚類、甲殼類等生物適溫生長期長,生長階段性明顯。寬廣緩平的潮間帶和開闊且深淺不同的水域,與近鄰同比升溫快,生物適溫生長期略長。(2)鹽度:濱海區及附近海域多條河流入海,包括彌河、白浪河、小清河、虞河等,海水鹽度受沿岸徑流影響,隨淡水入海量而變化,河流枯水季節,對近海影響較小,海水鹽度穩定在28‰左右,豐水季節,淡水入海量較大,近海鹽度在20‰左右。黃河入海口距離110多公里,對本區域鹽度變化也時有影響。近代,因降雨不足及多層水庫蓄水,河流下游普遍流量較小,甚至乾涸斷流。與西、北臨海相比,近海海水水質、鹽度、生物量等相對穩定。(3)潮汐:本海區屬萊州灣潮汐,非正規混合半日潮,潮差1.12米,潮流成西南東北流向,水流湍急,潮漲潮落,來回往返,近海與外海水交換速度快,交換效率高,近岸海域僅受部分余流的影響,總體海水穩定,水質好。(4)海浪:萊州灣開闊的水域,以風浪為主,涌浪次之,年均風浪天數160天左右,平均波高0.5米—0.6米,波高5米以上的大潮年發機率為1%,一年中少有大風暴潮發生,近海海況相對平穩。(5)海域環境:濱海區地處渤海萊州灣南部灣頂,受近岸徑流入海沖刷、泥沙沉積,及潮流、渤海環流等水流影響,近岸大、小老河、半尾巴溝等溝叉縱橫分布,水流順暢,為鰨米魚等魚類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本地海域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因地勢、河流、季風與潮流走向等因素,在同一氣候條件下,獨特的海域環境與近鄰不同。 3、適宜的海域底質:濱海區地處濰北沖積平原,西側為黃河三角洲沖積平原,海岸為中年期砂礫質。由於河口的直接影響較小,近岸海域水流平緩,在浪與流的作用下,潮灘逐漸變得平緩寬闊,潮間帶、淺海灘涂比降較小,南北向為1/6000。海域底質主要由粉砂兼適量黃土淤泥組成,相鄰的以西、以北海域為多淤泥、爛泥底質,以東海域為上部沙板灘、下部淤泥灘質。本海域底質,有一定有機質含量,生物含量豐富,但無腐臭黑泥,利於實足類、口足類、雙殼類等鰨米魚餌料生物的繁殖、生長,同時,軟硬適度,利於鑽泥潛沙,適合鰨米魚獨居潛伏的生活習性。同時,由於底質適宜,水質肥沃、清新,貝類、甲殼類、魚類等經濟生物繁盛,大家窪鎮自古有北方“魚蝦之鄉”和“貝類之鄉”的美譽。與兩鄰相比,境內河流、地表徑流均自西南向東北經大家窪一帶流動入海,產生了大平小不平的地貌差異和海域底質的差異。 4、黃河水的有利作用:近代黃河流路,東與萊州刁龍咀直線對應,入海泥沙沉降,對濱海海域無淤泥衝擊影響,黃河水與海水混合後,隨潮汐和流向,給本海域帶來的海水清新且有機物豐富。 5、優質的海水水質:濱海區海水中無機氮、化學耗氧量、溶解氧等要素,據山東省漁業環境監測站報導,近岸水域符合二類水質標準,淺海水質均符合一類水質標準;PH近海枯水季節平均值8.28,符合二類水質標準;豐水期PH平均為7.64,低於二類水質標準;油類近海枯水期平均值為0.008㎎/h,豐水期油類平均值為0.021㎎/h,均為一類水質標準;因有機物含量豐富和鹽度適宜,水色微黃,透明度0.6—1米。人工養殖和育苗用水符合NY5052的標準。 6、優質豐富的天然餌料:(1)浮游生物豐富:本海區及附近多條河流入海,帶來了豐富的營養鹽和有機質,為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據山東省漁業環境監測站檢測,無機氮含量季節平均值為0.0057mg/L-0.124mg/L,活性磷酸鹽含量季節平均值為0.016 mg/L-0.050mg/L,浮游植物114種,193萬立方米,浮遊動物38種,9.9萬立方米。(2)地域性優質餌料資源豐富:鰨米魚為底棲生物食性魚類,營養級指數為4.2,食性較廣,食物種類有實足類、口足類、雙殼類、魚類、多毛類、棘皮動物類、腹足類、頭足類及海葵類等9個生物類群,其中,以實足類、口足類、雙殼類和魚類為首要食物,其它生物類群占很小的比重。濱海區海域作為鰨米魚主要食物的藍蛤、扁嘴蛤、跑刀蟶、沙蠶、蝦虎魚、海腸等底棲生物,遍布整個海域,餌料資源優勢明顯。特別是藍蛤,資源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營養全面,易於消化吸收,是鰨米魚的最佳適口餌料,並具有以下主要特點:①品質優。藍蛤是渤海萊州灣的特有資源,其它海域鮮有分布,而濱海區大家窪鎮北部海域的藍蛤品質好。外形個體較小,體色藍中帶黃、殼較薄,肉質細嫩,含量高,殼肉比率約1:1,粗蛋白、粗脂肪分別為61.5%、8.2%,其營養成分含量為一般海產物所不及。是優質天然餌料。②資源量大。藍蛤在濱海海域分布較廣,—5米以上的水域及潮間帶,河道、灣、溝、港叉中以兩側溝沿區密度大,最大密度約15000粒/米2,藍蛤為潛沙穴居性,依靠分泌粘液稍作漂流移動,麥收至中秋節,隨潮流“吐涎走線”形成地段,藍蛤集堆成嶺,厚度15—30㎝。旺產季每條12馬力漁船,基本原地生產,一小時可采捕1.5萬斤左右。藍蛤生產區約占該海域的36%左右,年均外銷量1.5萬噸—2萬噸。③攝食旺盛。大家窪鰨米魚自春4月份從深水向淺水轉場,蜂擁至藍蛤分布區後,坐窩行食,很少活動,過著衣食無憂、非常舒適的“貴族”生活。優質豐富的鮮活餌料,為大家窪鰨米魚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營養。獨特的地域、地貌、底質,優良的水質,優質豐富的天然餌料,穩定的海況等因素,為大家窪鰨米魚營造了適宜的生長環境,經歷史傳承,大家窪鰨米魚魚種純正,魚體寬厚,體質健壯,生長快,抗病能力強,成為本地獨樹一幟的健康、名貴魚類。

地域範圍

大家窪鰨米魚,學名半滑舌鰨,本地又稱它米魚,主要分布在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以下簡稱濱海區)大家窪鎮北部海域及陸域養殖區。海域部分位於濱海區沿海防護堤以北,西至老河中心線及延伸線,東至濱海區與昌邑市海域分界線,面積510平方公里。陸域養殖區為海水池塘養殖和地下水大棚養殖,分散分布於濱海區境內,即壽光以東,虞河中心線以西,寒亭區以北,面積677平方公里。海域四至坐標:西至E119°01′、N37°11.7′,北至E119°07′、N37°21′,南至E119°16′、N37°05′,東至E119°21′、N37°22′。陸域四至坐標:西至E118°53′、N36°56′,北至E119°53′、N37°18′,東至E119°18′、N37°18′,南至E119°18′、N36°56′。年產量1400噸,年產值3.4億元。

產品品質特徵

1、外官特徵:大家窪鰨米魚背腹扁平,體長呈舌狀,體型稍寬、肉厚;頭眼甚小,兩眼均在頭的左側。有眼側被櫛鱗,淡褐色;無眼側被圓鱗,呈白色。背鰭及臀鰭與尾鰭相連續,無胸鰭,魚吻呈半圓狀,雌雄個體差異大。 2、內在品質與指標:鰨米魚的營養成分和食療功能,古今中外多有資料記載,史證有據,內容豐實。現代中醫認為,食用鰨米魚有益氣健脾、補虛、補肝腎的功能;抗脈粥樣硬化的功能;防心腦血管疾病和增強記憶力、保護視力的功能。鰨米魚性平、味甘、鮮,一般人群中男女老幼皆可食用。一般鰨米魚營養成分中蛋白質(15.20 g/100g —16.60g/100g)。由於特殊的生長環境和充足的天然餌料,使大家窪鰨米魚脂肪含量比其它地區的鰨米魚高出0.09g/100g,造就了大家窪鰨米魚的優良品質,食時,味香清新,口感爽滑細嫩,富有彈性。 3、質量安全規定:大家窪鰨米魚嚴格按照上述中的產地環境,苗種質量、生產管理中的有關要求之外,還要符合GB18406.4-2001《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水產品安全要求》、DB37/T1785-2011《海水魚類養殖漁藥使用技術規範》、DB37/T713《水產苗種漁藥殘留限量》、NY5072《無公害食品漁用配合飼料安全限量》、NY5052《無公害食品海水養殖用水水質》中相關指標、準則要求進行生產,並不斷完善質量管理,嚴格細化,確保萊州灣鰨米魚的質量安全。

特定生產方式

1、海區捕撈:大家窪鰨米魚主要捕撈方式為漁船流刺網捕撈及灘涂定置網捕撈。潮間帶區域,少量人工捕撈,即在低潮期,大家窪鰨米魚潛臥泥沙中,只露出頭部或兩隻眼睛,形成該魚形體的“印窩”,當地漁民根據經驗認“印”捕捉。 2、親魚選擇和培育:親魚來源於濱海區海域野生海捕鰨米魚。濱海區廣闊的淺海海域繁生大量的沙蠶、藍蛤等底棲貝類,通過定期投餵這些鮮活生物,可明顯提高成魚的抗體能力,用上述鮮活生物兼以人工配合飼料餵養半個月,親魚可提前近十天性腺成熟,且抱卵量大、質量好。 3、苗種繁育:海域中有少量自然繁育的苗種,以工廠化人工繁育苗種為主。濱海區是“海鹽之都”,鹽田鹵蟲為國內之最,用鹽田鹵蟲和專用飼料配合投餵繁育的苗種健壯、體形標準、規格大。 4、苗種質量、規格:海域放流苗種體長達15cm以上、工廠化養殖5cm以上,苗種經過檢疫,要求苗種體色正常,健壯無損傷、無病害、無白化、無畸形,攝食良好,伏底、附壁能力正常。苗種全長、體重合格率在90%以上,傷殘率不超5%。 5、苗種運輸:鰨米魚伏底、附壁能力強,運輸容器應形狀固定、內壁光滑。60cm×40cm規格的雙層塑膠袋充氧運輸為宜,要求途中溫差與原產地水溫不超過2℃。長途運輸中,苗種袋內加兌適量土黴素藥水。 6、資源修復:地方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苗種生產企業實施,採用濱海區海域捕撈的大家窪鰨米魚親魚,人工繁殖苗種,經檢驗檢疫合格後,將苗種投放近海,開展增殖放流,是種群資源快速恢復的最直接有效方法。 7、海水養殖:主要為海水池塘養殖和大棚式流水養殖。採用附近海域的大家窪鰨米魚親魚,經鮮活餌料培育,親魚性成熟後,人工育苗。苗種6cm後投放海水池塘和養殖大棚,養成期一般10-14個月。

包裝標識規定

為促進“大家窪鰨米魚”的生產、經營,提高和維護“大家窪鰨米魚”地理標誌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信譽,保護使用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在保護區地域範圍內的鰨米魚生產經營者,應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地理標誌,須向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漁業協會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標誌使用。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外包裝物上統一使用水產品地理標誌(大家窪鰨米魚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1、包裝:套用的包裝材料要具備堅固。衛生、清潔、無毒副作用、無異味。各類型包裝應符合GB7718-2011的規定。 2、包裝標識:產品外包裝上應註明產品名稱、產品等級、商標、條形碼、單位名稱、單位地址、產品標準標號、生產日期、(批號)數量、規格、毛重(Kg)、聯繫電話等。 3、貯存:貯存環境要衛生潔淨、陰涼、無毒、無異味、有防鼠防蟲設施的暫養池中,遠離毒害影響並能防止其他損害。 4、運輸:運輸工具應清潔衛生、無毒、無異味,禁止有毒害或有腐蝕性物品混運,途中防止日曬、風吹、缺氧、蟲害和污染。 4、1、近距離活體帶水運輸:常溫25℃以下,運輸時間在1小時左右,應帶水運輸。可選用塑膠箱或帆布桶,注入容器清水適量,利用鰨米魚附底、附壁的特點,僅放一層魚為宜。容器上部應敞口透氣。 4.2、中遠距離帶水充氧活體運輸:塑膠袋規格視魚體大小而定,雙層,每袋裝入1/3-1/2清水,充氧後紮緊袋口,放入硬質紙箱內裝車運輸。溫度高時,可用冷藏車降溫於5-10℃低溫,或將碎冰裝入塑膠袋內紮緊袋口鋪墊於紙箱內。降溫運輸可使活魚活動力降低,半休眠狀態下,長距離安全運輸。 5、運輸途中的管理:運輸途中要注意袋中氧氣和水溫變化,防止缺氧、漏水、太陽直曬和風吹。到達終點後,應逐漸使水溫回升,與新環境溫度相差5℃以內。裝卸時輕搬輕放,防止人為和機械損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