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叢書:史樹青傳》,是一本人物傳記,描寫了中國文物鑑定專家,人稱鑑定國寶的“國寶”史樹青的軼事。出版時間為2012年2月1日。作者是張瑤。
基本介紹
簡介,目錄,
簡介
還在上中學時,他只花兩毛錢就從舊貨市場買得一張“丘逢甲”的畫。這幅畫現在是國家一級文物;1965年,越王勾踐劍破土而出,他作為最年輕的專家同郭沫若、於省吾、商承祚等大師匯聚荊州,釋讀破解“天下第一劍”;從業60年,他鑑定文物達百萬件,為國尋寶無數……
他就是我國文物鑑定專家,人稱鑑定國寶的“國寶”——史樹青。
史樹青8歲跟父親到北京,後來上了北師大附中。師大附中在琉璃廠附近,史樹青放學後經常到那兒逛。一來二去,他就和許多古玩店老闆混熟了,聽著老闆講古玩的段子和規矩,他的眼力慢慢練出來了。
還是一個中學生,史樹青就能記下5000個人名。中學畢業他的老師贊道:“書畫常叫老眼花,鑑藏年少獨名家。”1945年,當史樹青從北平輔仁大學畢業時,他已經在書畫鑑定界小有名氣了。
新中國成立後,史樹青和其他同志一起受命籌建中國歷史博物館,他負責文物藏品徵集保管工作,並擔任明清陳列組副組長。
他與啟功、楊仁愷、徐邦達並稱為我國“四大文物鑑定專家”。他鑑定的文物精品不計其數。其中,他對孔望山的研究尤為世人矚目。
本書中蒐集了許多史樹青“撿漏”的故事——5元錢買下元朝成吉思汗畫像,被定為現存最早的成吉思汗像;三元錢從一個收廢品的人手裡買到一件明代永樂的青花釉里紅梅瓶,現在這件梅瓶的保守價格是一千萬元;三元錢從一個收廢品的人手裡買到一件明代永樂的青花釉里紅梅瓶,現在這件梅瓶的保守價格是一千萬元;而就在本書完稿不久前,他還用200元從廊坊舊貨市場買回一個漢代石雕羽人像……
每一個文物背後,都有一段悲歡離合,一段被湮沒的歷史。而史樹青就是讓這段歷史復活的人。
想知道這些國寶以及發掘國寶的“國寶”的故事?這本書會告訴你。
目錄
第一章 鑑藏少年獨名家
樂亭位於河北省唐山市東南部,面臨渤海,背倚灤河,自古商賈雲集,文化名人輩出。物產豐饒,素有“燕東天府”、“冀東糧倉”的美稱。宋遼金元時期,這一帶是東北出入中原的走廊要塞,北方各民族多種文化交融,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樂亭是著名的民間曲藝“樂亭大鼓”和“樂亭皮影”的發源地,也是革命先驅李大釗的故鄉。本……
第二章 輔仁大學的七年
1941年,史樹青中學畢業,考上了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抗戰爆發前,北平輔仁大學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並稱“北平四大名校”;而在日本占領北平時期,輔仁大學則成為淪陷區內實質上的最高學府。初創階段的“北京公教大學”時期,輔仁大學並非西方教會單向設定的機構,而是先由中國天主教知識分子倡議,復經梵蒂……
第三章 走上文博之路
1947年,史樹青從輔仁大學文科研究所畢業。在研究所就讀期間,他曾受邀去東北中正大學做過近一年的講師。東北中正大學是國民黨著名將領杜聿明創辦的,校址在瀋陽。後來東北形勢吃緊,史樹青隨即返回了北京。 史樹青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教書,他在匯文中學度過了一段短暫的教書生涯。匯文中學歷史悠久,始建於1871……
第四章 漸成棟樑
第一本學術專著《長沙仰天湖出土楚簡研究》 1955年6月,史樹青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學術專著——《長沙仰天湖出土楚簡研究》(上海群聯出版社)。 1953年,長沙仰天湖第25號木槨中出土了一批用楚系文字書寫的竹簡,時間約在戰國中期偏晚。在剛剛開始的新中國考古工作中,這是第一次出土字跡清楚、且字數較多的戰國……
第五章 獨具慧眼
1951年,史樹青在華北人民革命大學學習,沈從文、王世襄、謝辰生等著名學者都是他的同學。華北人民革命大學簡稱“革大”,位於荒涼的北京西苑一個大院子裡。這個院子在清代是八旗兵大校場的所在地,曾經做過禁衛軍的兵營,當地人稱之為“西苑兵營”。“革大”是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為培養新時代的知識分子而進行思想改造……
第六章 文革苦難
- 進入歷史博物館工作後,史樹青陸續把許多早年購買珍藏的書畫作品捐給了博物館,除了少年時在廠甸廟會畫棚里淘來的邱逢甲詩作真跡,最廣為人知的是後來為他帶來災禍劫難的“海瑞行書軸”。 1959年4月,毛澤東主席在一次會議上發表講話,提倡學習海瑞“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精神。受毛主席講話精神的影響,當時史學界……
第七章 甘苦自知,心繫專業
- 1970年5月,史樹青下放到湖北鹹寧向陽湖“五七”幹校。 “五七”幹校這個名詞,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特殊產物。其產生的緣由是這樣的:1966年5月7日,毛澤東主席讀了林彪轉送的解放軍總後勤部《關於進一步搞好部隊農副業生產的報告》後,給林彪寫了一封信,大意是,部隊不但要搞軍事,還要多業並舉,並提出各行各業……
第八章 一心為公光明磊落
- 史樹青與成吉思汗緣分不淺。年輕時他親自經手徵集了珍貴的成吉思汗畫像,40多年後,他又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徵集到了成吉思汗聖旨金牌。 1998年的一天,一個河北人拿著一塊腰牌到歷史博物館,想鑑定後賣掉。徵集處的工作人員看了後認為腰牌是贗品,拒絕收購。正在此人拎包要走的時候,史樹青進來了。徵集處的人就請他也……
第九章 探索與發現
- 獨樂寺“觀音之閣”匾額 1984年11月17日,史樹青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了題為《李白署書獨樂寺“觀音之閣”考》的文章,考證天津薊縣獨樂寺觀音閣上所懸署名“太白”的“觀音之閣”4字匾額確為唐代大詩人李白所書。 薊縣獨樂寺位於天津薊縣城內武定街內,俗稱大佛寺。始建於唐代,重建於遼聖宗統和二年(984)……
第十章 “文物百科全書”式的大家
- “讀書破萬卷”,這句話放在史樹青的讀書生涯上一點都不誇張。史樹青一生都勤於讀書,手不釋卷。青少年時代大量閱讀古代典籍,打下了紮實的學問基礎。在輔仁大學師從陳垣先生讀研究生時,陳先生告訴他,要從事鑑定文物這一行,一定要多讀書,尤其是歷史文獻。史樹青也正是這么做的。他一生博覽群書,征史探源,讀書涉獵面極……
第十一章 沙里覓金,人棄我取
- 史樹青先生一生熱愛文物事業,只要是到外地出差,抵埠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考察當地的文物市場。他常說:“沙里覓金,人棄我取,這才是收藏的最大樂趣所在。” 史樹青認為,鑑定文物最需要注意的有三點:一是文物要和文獻相結合;二是傳世的文物要跟出土的文物相結合,做比較研究;三是眼學和科學相結合,文物分析要將觀察和科……
第十二章 竹影書屋與幾位老友
- 一生讀書不輟,是史樹青的生活習慣。直到耄耋之年,他依然嗜書如命,手不釋卷。雖然早已功成名就,在學界享有極高的名望,史樹青仍然很謙虛覺得自己讀書不夠,需要不斷地學習以適應不斷出現的新學問。他平時個人生活節儉簡單,在物質上幾乎沒有任何要求,但在買書這件事上他卻出手大方,從不在乎金錢,“無事不出門,有錢就……
第十三章 培育後輩學人
- 史樹青為人謙遜,總是將自己的學問歸結於老師們的栽培,對青年時代的老師史學家陳垣先生、古文字學家於省吾先生、詞人顧隨先生,以及一生亦師亦友的啟功先生,他都充滿感念之情。既尊敬師長,也提攜後輩。史樹青先生欣賞虛心好學,勤於發問的年輕後輩,對那些向他請教學問的晚輩後學無不親切有加,傾心相授。作為一位寬厚仁……
第十四章 著述與研究
- 1991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山西省文物局與中國歷史博物館合編的《應縣木塔遼代秘藏》。史樹青先生是這本調查報告的主要整理者之一。1974年,國家文物局組織有關單位對應縣木塔保存狀況進行檢查,在4層主像胸背處和3層、2層等處發現了一批極為珍貴的遼代文物,共有160多件,以佛經經卷居多,有手抄本,有遼代木……
第十五章 心地無邪的老小孩
- 史樹青的原配妻子在文革中不堪忍受精神折磨而自殺,伴隨他走過人生後半輩子的老伴是第二任妻子夏玫雲。夏玫雲是中央民族大學的老師,也是參加過新四軍的老革命。說起他們的第一次“相親”頗有意思,經熱心朋友介紹,兩人約好在故宮午門外見面。多年後夏玫雲女士談到他們的初次見面還忍俊不禁:“約定見面的時間快到了,我抬……
第十六章 照亮最後的人生
- 史樹青退休後,社會活動很多,除了給南開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做兼職教授帶研究生,還為一些文博類電視欄目做顧問。2004年10月4日,中央電視台《國寶檔案》欄目開播,這是央視第一次以電視欄目的形式,為國寶級文物進行揭秘建檔。節目形式以主持人在演播室實物舉證、故事講述為主,穿插器物展示、情景再現、專家點評……
附錄
- 史樹青主要著述一覽: 1. 《長沙仰天湖出土楚簡研究》,上海群聯出版社1955年 2. 《天安門》(與趙洛合著),北京出版社1957年 3. 《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瑰寶》,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年 4. 《樓蘭文書殘紙》,天津古籍書店1991年 5. 《小莽蒼蒼齋藏清代學者法書選集》,文物出版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