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於公元前6世紀發明了大定音鐘, 編鐘中的大定音鐘也是楚國,歐洲人直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鐘。楚地曾侯乙墓出土的編磬32件,逮鼓1件,懸鼓1件,鼙鼓1件,手鼓1件,小瑟1件,琴1件,築1件,排簫2件,竽5件,總計124件,可供一個龐大的樂隊使用。楚的文化產業如此發達,在北方獲得流行,以至於漢朝的樂器與歌曲多是楚文化的延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定音鐘
- 館藏地點:山西省的平定縣
興起,演化形式,八度音演變,見證,
興起
我國發明發展並完善了定音鐘,時間上要比外國人早得多。爾後,又根據定音鐘的音高,建立了自己的計量系統,即測量長度寬度、重量和體積的系統。最初鐘只是一種發出噪音的器具。到公元的6 世紀(很可能更早),造出了優良的定音鐘,這種鐘敲擊後會發出準確的樂音。
演化形式
鐘的前身可能是金屬量谷器。 它演化成為兩種形式的手鐘,一種口朝上,叫斗;另種口朝下,叫鐘。後者成了度量衡的依據。
據《國語》 記載“古代國王制鐘,作為確定的標準,規定其音高不超過‘鈞’(一種兩米長的調音器),所調過的音,其三米調音器重量不超過60公斤。對音高、長度、容量和重量的測量皆以此鐘作為標準器具。”這一方法無疑促進了找國定音鐘的發展與完善,假如精確定音的鐘不存在,就會造成很大的混亂,計量標準將不復存在,欺詐貪污則會盛行。商業上的誤差難以避免,其後果是貿易遭到破壞,暴動叛亂迭起,這些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實實在在的危險。所以,統治者有必要採取措施,下令以調整鐘的音高來保持計量標準。我國古時歷代王朝都把這一措施視為當務之急,這很可能是由於國家的安全狀況一直不穩定的緣故。
把鐘的音高轉換成長度測量標準, 這得藉助於“鈞”。先調節琴弦,使它的音高與鐘的音高一致,然後量一下弦長,便得出特定的長度(琴弦用同一種材料製成, 並承受相等的張力, 彈撥長度不同的弦會發出不同的樂音。琴弦下有一可滑動的琴碼, 彈撥時移動琴碼便可改變弦長, 改變後的弦長可以精確測得)。這一過程也可反過來進行。京都給出的標準長度可以為邊遠城市的琴弦定音高,接著又可使當地鑄造的鐘的音高與之一致。
八度音演變
中國把八度音分成12 個音符,於是就產生了代表這些基本音符的12口一套的皇鐘,它用來為其他樂器定音高。同時,在每一段樂曲的開頭,總有相應的鐘為它定調。最早的鐘沒有鐘舌,需敲擊發聲。
中國的無舌鐘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敲鐘發出的音高可能是用作隊的定調音高。我國古鐘似乎並不是實際演奏的樂器,它們僅用在起始和結束演奏,實際上是一種古老的音叉。大多數古鐘都有一個非凡的特點,即鑄造時使它們能發出兩個而不是一個音。敲打其中部,會發出一種樂音,而敲打靠近鐘沿的一側,則會發出另一種樂音。兩個樂音之間的音程包括大小二度、三度、四度,以及小六度音。
後來,這12口鐘常常被12 支律管代替,律管可以起相同的作用,製作起來卻要容易得多。而且,律管同樣可能用作測定容積和體積。 鐘一向用來量谷, 因為它的前身原來是舀谷的器具。於是,人們對律管的利用也進行了仔細研究。他們在管中塞滿黍粒,然後數出黍粒的精確數目。
公元前1 世紀的一部正史《漢書》 對此有所描述“黃鐘音高管(它給出基本的音調)的長度是測量長度的基礎,使用中等大小的黑小米米粒,黃鐘的長度為90 分,l 分相當於這種小米米粒的寬度?使用中等小米米粒,則1200個小米米粒可填滿此管? 黃鐘管的容量,即1200個小米米粒,重量為12銖(半兩)。”古代人民在鑄鐘方面取得的成就, 堪稱早期技術史上一門非凡的絕技。即使在當天, 精確地為鐘定音高也是件很困難很複雜的事情。要製造出一口能發出特定樂音的鐘,必須考慮合金中各種金屬的比例,金屬的彈性、厚度及比重、在不同點上的直徑、 鐘面曲線的彎度、澆鑄時合金能承受的溫度、冷卻的速度等等。即使所有這些都考慮周詳了,發出的聲音可能還是不對。為了改善音高。常常需要在鐘面的這兒那兒挫磨。
見證
中國的古鐘顯然很少留有銼磨的痕跡。音質好的鐘往往一次鑄成,這顯示了古代中國人對青銅器和鐵器鑄造的高超技術。到公元1000 年,歐洲還不曾有過高於0.6米的鐘, 然而在山西省的平定縣,還保留著一口公元 1079 年鑄造的鐵鐘,它的高度是0.6米的四至五倍。還出土過至少是公元前14 世紀的青銅鐘。公元前6 世紀我國的鐘將近0.6米高,可在西方文用社會裡,當時高於0.2 米的鐘還聞所未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