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一世紀的宋朝,曾經出現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變革。當時的國家積貧積弱,豪強占據了天下大多數財富,普通民眾苦不堪言。王安石挺身而出,多次上書皇帝,倡言變革天下,卻屢屢受到冷落。王安石堅持從基層做起,深入調查,大膽嘗試變革。他的舉止和主張受到朝野的關注,與年青的趙頊不謀而合。趙頊景仰王安石的才學和品格,一次偶然的遭遇,使他更深切的理解了國家的危急。終於,王安石迎來了改革的春天,胸懷遠大志向的青年皇帝趙頊大力支持改革,國家迅速繁榮起來。王安石、包拯、歐陽修、文彥博、司馬光、蘇軾、蘇轍、程顥、米芾、黃庭堅等,一群燦爛的星辰在改革大潮中閃爍,爭奇鬥豔,譜寫出流傳千年的風月之歌!
王安石的成長與包拯、歐陽修他們息息相關,他吸收和學習他們的人生經驗,表現出不凡的追求。他全身心投入改革事業,問政於民,積極謀劃新法。他的改革嚴重觸動權貴階層,遭到太皇太后曹氏等人的極力反對,變法在曲折中進行;昔日的好友紛紛分道揚鑣,變法的陣營隨著改革的深入發生變化,王安石身心疲憊不堪,家庭遭遇變故,形成他人生的挫折。改革更顯悲壯。
宋神宗時期因為王安石他們的改革事業形成鼎盛,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達到宋朝也是十一世紀全世界社會經濟發展的最高水平。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朝代,看起來是一片風花雪月,其豪情萬丈,風情萬種,其痛苦,其狂熱,給後人無盡的思索。
不改革就沒有生路,而改革又何其難!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宋風月:王安石
- 作者:高有鵬
- ISBN:9787547308158
- 類別:歷史文學小說
- 定價:48元
- 出版社:東方出版中心
- 出版時間:2015.9
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精彩書摘,各界讚譽,
作者簡介
高有鵬,歷史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文學人類學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中國藝術教育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長篇歷史小說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著作有《中國民間文學通史》(一二三卷)、《中國廟會文化》、《神話傳說與民族記憶》、《大篆論語》(上、下)、《大篆道德經》等,出版長篇歷史小說《袁世凱》(一二三卷)、《1916》等文學作品。
編輯推薦
一部扣人心弦的歷史傳奇!一部風格獨特、風光旖旎的社會風俗畫卷!一部揭示民族心靈秘密的心靈史!
◆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偉大的改革家,他年輕時屢屢到最基層的地方感受民生疾苦。宋神宗久慕他的改革思想和雷厲風行的作為,大膽啟用他,形成轟轟烈烈的大變革。但是,改革觸動了皇族為代表的整個貴族階層的利益,王安石受到巨大挫折。春天的歌聲充滿生機,料峭的春寒增加了春天的絢麗!
◆司馬光盡廢新法,年輕的皇帝成為皇太后和一群大臣手中的玩偶;曾經誤會王安石的蘇軾挺身而出,積極為新法辯解,一次次受到打擊。蘇軾在杭州變通社會,訪貧問苦,造就出如詩如畫的西湖風景;當他離開時,如潮的杭州百姓自發舉起百里長的“萬民傘”,依依惜別。改革的春潮有高有低,猶如蘇軾的人生跌宕起伏,大喜大悲,才更顯壯美!
◆公元960年,和平轉化成的宋王朝打開了歷史新篇章。宋王朝吸取其他朝代攀王奪位的教訓,選擇了一種文化發展戰略,提出了“揚文抑武”的口號,對文化給予高度重視。
文化是由政治作保證,宋代開國引起對文化尊重,出現了以誓言形式的文化規範。重視文化、科學知識成為普天下的共識。宋代文人即使也受過苦難,但他們的生存條件和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像歐陽修、王安石等人不僅思想光照,活得自在,也得到了參與朝野的權利和地位。
宋代有著豐富的節日生活,婚俗、酒俗與茶俗、勾欄瓦舍、填詞、繪畫等空前發展。從最高決策人參與文化活動,讓文化成為合理性和必要性,提高文化軟實力,避免了很多政治風險;同時,政治空間對藝術文化的尊重與信任,形成了全社會對藝術、思想和創新的高度重視。北宋大儒張橫渠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最能表達出當時文人儒士的襟懷,也最能彰顯其器識與宏願。
宋代的文化領域之廣、文化自覺與被尊重,或多或少都超越了唐代,宋詞及繪畫的繁榮就是證明。只是由於後來專政失衡,國防安全缺失,政治建設失去了應有的作用和活力,才使得宋代走向不歸路。
目錄
第一章惺惺惜惺惺
第二章太常博士
第三章州橋夜語
第四章北國的春天
第五章穎王府
第六章鋒芒
第七章如歌的春潮
第八章杯中的陽光
第九章花雨
精彩書摘
《大宋風月:王安石》“第二章太常博士”:
秋後的陽光正午時,熱得尤其爽朗。王安石一行人,穿著單衫,向無錫方向走著。前些天,他帶人出發時就吩咐過不準帶吃的,也不準向地方百姓索要。開始大家不在意,不知王安石的用意。前幾天在常州附近還好,今日出了常州,荒郊野外的,到了飯時,心生飢餓,不知怎么辦。王安石心裡暗暗高興,思忖著今日一定要把大家餓上一天。他在心裡盤算著,要讓隨從知道飢餓的難受,才會理解為民造福的意義。他向眾人望去,一個個汗流浹背,勞累不堪。這群人的體力頗為充沛,挑上他們王安石頗費了一番苦心。剛說去各縣視事時,常州府的衙役這個說年邁那個說體弱,王安石知道他們懶散慣了,就不再言語。等了幾天,王安石發現許多青壯年衙役白天睡覺,夜晚賭博。於是,他就發令,此次視事,年過四十者一概不去,願意隨行的一日發十日的俸。年青的衙役們歡呼雀躍。幾天下來,他們才知道高俸祿並不是好拿的。
有人故意高喊:“啃塊泥巴吧!什麼都沒帶,也不讓與人要,不吃泥巴吃什麼?”
王安石仍不作聲。
有人到田地里找東西,提議池塘的蓮藕可以充飢,就要下池塘。
王安石制止住,正色說道:“不得擾民,又何以奪民之食?”
眾人叫苦連天,哀聲嘆氣。
王安石說:“諸位往遠處看看有沒有梅林。”
眾人都笑起來。大家都知道從前有個望梅止渴的故事。
有個外表頗為斯文的衙役,手搭涼篷望了半天,對眾人說:“前面再有十數里路程便是無錫。諸位知道,無錫城有兩葷兩素,是最可口的。”
王安石聽了覺得有趣,便讓大家停下,歇上半天。剛好近處有幾棵大樹,綠蔭頗濃。
那斯文人好像明白了王安石的意思,提高了聲音:“兩葷兩素,諸位想聽,還是想吃?”
眾人嘻哈不停,看他賣關子。
有人嚷著:“紫砂壺裡,碧螺峰的‘嚇煞人香’,不要太多唉。這荒涼處,你耍什麼關子?要講,你便講就是了。”
王安石明白,所謂紫砂壺,是宜興的紫砂陶壺,用來沖茶,不走味兒,不變顏色,即使是盛暑天,也不會餿茶,用得越久,泡茶越香。碧螺峰的嚇煞人香,其實是蘇州吳縣的特產。只有前洞庭東山碧螺峰上生此野茶,味香至極。碧螺春茶葉採制時,只能采其初展時一芽一片,長不過寸。制上一斤碧螺春茶,差不多要十萬片芽葉,做起來又十分複雜。沖泡碧螺春茶,不能先放茶葉,而只能於杯中先倒開水,再加茶葉。待茶葉沉下,杯底端是茶葉,茶上面是白水,這就要將白水倒去一半,再衝上開水,妙情妙景便在這時節顯現——衝上的茶,一片片葉芽綻開青翠,滿杯都是晶亮的碧綠,香氣逼人。喝下去時,需一小口一小口地啜,舌根處的香醇美味,連著數日不絕。這樣好的壺,配這樣好的茶,自己在揚州時,劉敞已經讓他享用過。這人說紫砂壺裡碧螺春茶不要太多,意思就是要慢慢地講。常州人真會說話,他猛地想起群牧司時,司馬光他們說起話來若牛吼一般,直直地嗆人,再聽一聽這常州人講話的腔調,更覺吳儂軟語讓人舒服。
那位斯文人坐在人群中央,與王安石靠得緊,不慌不忙地說道:“今日我講得好聽,要知府大人晚上請我們喝酒,吃金爪蟹。”
王安石點點頭。
眾人高興得“嗽”著,“伊唉”著,跳了起來。
斯文人重坐端正,說道:“我先講兩素吧。兩素中,有一樣是無錫的水蜜桃。這水蜜桃,個兒大,色樣鮮,皮兒薄,肉兒細,汁兒又多又甜。”說到此時,他故意說得很慢,每說一句,故意用力做一個吮吸的動作,發出“唏”的長長的聲響,引得眾人一起學他的模樣。他望著眾人的模樣,尤為得意,接著說:“諸位知道,這樣好的水蜜桃,是怎樣吃的?皮兒太薄,不能用手去剝,只是掐了一根稻管兒,插了進去,慢慢吸呀,吸呀,吸呀……”這時,他眯縫著眼睛,做出沉醉的狀態,更惹得人嘴饞,一個個東倒西歪地,做著吮吸的模樣。等了好半天,他提高了聲音說:“無錫的水蜜桃好吃得很,有洛林、白鳳、紅花、白花,還有那蟠桃。早熟的是洛林,味兒異常好,緊接了是白鳳和白花,那白鳳頂兒子平,白皮兒白肉,白花皮兒稍厚,如白玉一般,肉兒白裡透紅,吃著噴噴地香。再接下來是紅花,皮兒薄薄的,有鮮紅的,像一層胭脂,那肉是粉紅色。最後是那蟠桃,又扁又圓,如今正是熟的季節。唉,這幾棵樹,若都是蟠桃樹,那該多好呀!說著,他直直地往頭頂上望去。中天的樹冠上正叫喳著幾隻鳥兒,那聲音格外清翠。他接下來說道:“無錫的水蜜桃,只能捧著,不能用手兒揎,嬌貴得很。有人送禮,一個柳條筐里,只裝了一個兩個,用絲綢裹著,說是越思越甜蜜,人都喜歡得沒法說話咿唉。這都是何種緣故?傳說呀,它們都是天上的神仙送來的。那洛林是誰送的?是西施。西施救了國家,解了大家的困苦,和范蠡一起走到了太湖,又去了海上。她想,還是留一件東西,讓家鄉的人解了饑渴吧。白鳳、白花是誰送的?是從前的兩個娘娘。她兩個一年四季喜歡穿白綾白綢,白得晶瑩透亮。傳說她倆姐妹是孿生,被北地的神仙呂洞賓看上了,呂洞賓采來天地間的真精,讓她兩個吃飽飲足,原要隨八仙一同去蓬萊仙境呢!姐妹兩個迷上了無錫,得空兒便到太湖裡洗澡,在這裡安家了。後來,天上的織女看見了,也跟著跑來了。織女當年愛牛郎,也是因為在湖裡洗澡,裙兒忘在了岸上被牛郎撿去,才有了美事。她看見白鳳、白花姐妹,羨慕得不得了,也來這裡安下家,三人同種下桃林。所以,這無錫就多了三樣蜜桃。白鳳、白花愛穿白綾,那種的桃便是白的可愛,織女喜愛穿紅裙,那種的桃便是鮮紅。最後是王母娘娘,她尋不見了織女,到處找啊,尋啊,覓呀,在這太湖畔的無錫,看見了織女和白鳳、白花在一起,見那風景如畫,比天堂還美,就喜歡上了這地方,再也不願回去了。她來得晚,所以這蟠桃也就熟得晚。在天廷上她種過蟠桃,在無錫也種下蟠桃,這無錫的蟠桃味兒遠勝過天上的,都是王母娘娘傾心栽種的成果唉!”
眾人聽了,嘖嘖稱奇。
斯文人接著說道:“這無錫水蜜桃好吃,是天上的神仙送來的。無錫還有一素,則是地上的土地奶奶送來的,那味兒就不一樣了。傳說當年無錫出了個高三機,心地善良,雙手精巧,娶了轉世的西施吳三春,兩人恩愛生活。當地有個地痞趙二,對吳三春垂涎三尺,就對著高三機下了毒手,想霸占吳三春。吳三春誓死不同意,就到土地廟裡去哭。哭啊,哭啊,她哭著,一句一句地訴說著,連老土地奶奶都感動得流下眼淚。老土地奶奶說:吳三春,人死不能復生,我給你三千兩黃金,你一生吃喝不愁。吳三春說:我不要,我要只要高三機的一具金身。土地奶奶說:“這辦法我沒有能力做得到,你要是嫌三千兩黃金太少,我就給你三萬兩黃金吧。反正我也只能這樣做了。吳三春得了三萬兩黃金,找了十八個金匠,比著高三機的模樣,打造了一尊金像。誰知道,過了一段日子,高三機真的能說話了。他對吳三春說,三春,這世上到處都是壞人當道,老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咱就別做百姓了。正好無錫的土地爺該走了,高三機和吳三春就想做了這一方的土地神。趙二恨這從前的土地神壞了他的好事,把土地廟扒掉了。老土地奶奶走之前對吳三春說,蘇州那邊有個陽澄湖,蘆葦很多,生下許多河蟹,但都是母蟹,只缺個公蟹,你看誰合適,就找一個去充數吧。吳三春說:你看這個趙二,土地廟建了他就扒,留在這裡也是禍害,乾脆就讓他去做那配種的公蟹吧。趙二不想去,老土地帶他走也帶不動,一怒之下就把他勒死了。趙二到閻王那裡,添油加醋地告下了老土地奶奶,並提到老土地奶奶給吳三春三萬兩黃金的事。閻王不分青紅皂白,就同意給他三萬兩黃金作補償。老土地奶奶說給閻王實情,閻王非常生氣,但許給趙二的黃金沒法奪回來,最後想了一個辦法,說:黃金只管給他,把他的肉剝出來。老土地奶奶回去對吳三春講了閻王的意思,兩個土地奶奶就想了一個辦法,把趙二的肉留在無錫,做成油麵筋,千人嚼,萬人吃,再把他的皮兒給扔到陽澄湖。所以,陽澄湖的蟹青背白肚,只有黃毛金鉤,被人稱為金爪蟹。無錫的油麵筋是趙二的肉,因為這傢伙吃的都是民脂民膏,老百姓要把他吃的擠出來,就千遍攪,萬遍揉,千萬遍洗後,擠了又炸,做成了現如今的油麵筋。趙二貪得很,黃金得到後,都吃在肚子裡,這油麵筋也就金黃金黃的。無錫的麵筋花樣多得很,有肉瓤的、滷汁的、什錦的、熘素鵝皮的,越嚼越有味兒。”
人群中有人張大了嘴,打了一個長長的呵欠,說道:“水蜜桃吃不上,吃這油麵筋也行啊!這荒郊野外的,餓得人頭昏腦脹啊。”
馬上有人接過話:“越餓越精神!王大人領著我們來,就是要我們長長精神。”
王安石說:“接著講。剛才只說了兩素,還有兩葷,講一講,讓大家過一過嘴癮。”
斯文人接著說道:“我餓得嘴都張不開了,知府大人,我越講越饞。若是我講完這無錫兩葷,講了這肉骨頭和魚肉脯,恐怕諸位忍不住,會上來把我的胳脯和腿兒擰下來吃了!”
眾人齊聲鬨笑。
王安石說:“你不講,我來講。”他掃視了周圍的人,提高了聲音說:“這幾天,諸位都餓壞了吧?可吾儕想沒想過?普天下老百姓,有多少人就是這樣飢餓難忍啊!諸位日日守在衙門之中,從未嘗過餓的滋味。此番我王介甫,不止是餓了大家,也是在餓了我自個兒呀!”他指著周圍對眾人說:“諸位看看,這太湖之濱,景色多美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常州比不得蘇杭,也差不了多少。可是,老百姓家家戶戶缺糧,這不是蒼天對常州不公,而是我們這些吃皇糧的人沒有盡到心啊!諸位想想,這樣毗鄰天堂的地方,淹了旱,旱了淹,究竟是哪裡的原因?”
眾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頓時明白了知府大人今日的意思。
王安石說:“諸位好好想想,想明白了,今晚我請大家吃足喝飽。若是想不明白,咱們就一直徒步走,我也不吃,與你們一樣。”
眾人低下頭來,個個唉聲嘆氣起來。
王安石說:“我給諸位讀一首詩。是我一位忘年老友送給我的。諸位聽了,想必會有一番感觸。他是這樣寫的: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有樹不蔭犢,有水不滋禾芻。孰知事春農,但知急秋租。太守迫縣官,堂上怒奮須。縣官促里長,常下鞭撲俱。不體天子仁,不恤黔首逋。借問彼為政,一一何所殊。今君請郡去,預喜民將蘇。每觀二千石,結束辭國都。絲韉加錦緣,銀勒以金塗。兵吏擁後隊,劍撾盛前驅。君又不若此,革轡陪泥烏。欵行問風俗,低意騎更駑。下情靡不達,略細舉其麤。曾肯為眾異,亦罔為世趨。學詩聞已熟,愛棠理豈無。這首詩不僅僅是寫給我王介甫一個人的,也應該是寫給諸位的。我請諸位好好用心去想一想。”
人群中有人應聲站起,向王安石行了禮,感動地說:“知府大人,這幾天吾儕步行百里,沿途所觀所感甚多。讓在下說句實話吧,我們都從內心裡佩服您。您是一州之知府,放著清閒不享,卻要與我儕一同在荒野受苦受累。像這樣的好知府,以前不多,往後也不會多。”他轉身向周圍的人環繞著作了禮,提高了聲音說道:“弟兄們,諸位在常州府衙這么多年,吃過這樣的苦嗎?”
眾人稀稀拉拉地喊:“沒有。”
他更提高了聲音說道:“弟兄們,諸位這么多年來,在常州府親眼見過王大人這樣一心為民謀福利的好知府嗎?”
眾人遲疑了一下,大聲喊道:“沒有!”
聲音異常響亮,震得樹上的鳥兒撲喇喇遠飛去。
眾人一起站立,整齊地向王安石行了揖禮。
王安石恭恭敬敬地還了禮,說道:“諸位兄弟,按年歲,我可能比諸位虛度了幾個春秋,其實與你們沒有多少不同處。介甫來到常州,地生人不熟,要為百姓做幾件實事,靠的是誰?”
說到這裡,他的神情格外嚴肅,雙手衣袖抖了抖,喘著粗氣說道:“靠的是兩浙路、江南東路、江南西路,還有那福建路大大小小的官吏嗎?”
眾人不作聲。
他想起了自己做舒州通判的日子,親眼所見的百姓疾苦和官吏腐敗。他曾在《感事》、《發廩》等詩篇中哀嘆“取貲官一豪,奸桀已雲富。彼昏方怡然,自謂民父母”,痛惜“三年偌荒州,市有棄餓嬰”。離開舒州時,在《別灊皖二山》詩中寫道:“攢峰列岫應譏我,飽食虛年報禮虛。”他恨透了老謀深算、偷奸耍滑等庸俗相。於是他摒足氣力,大聲說道:“靠的是在座諸位弟兄!”
眾人又驚又喜,同聲高喊:“謝大人!”
他們感到這位新知府雖然也有官樣,卻不讓人懼怕,不像其他知府那樣一上任變著法兒榨取屬下錢財。最讓他們感動的是,這位知府竟稱平日為人所鄙視的皂役為“弟兄”。他們感到從未有過的尊嚴。
這群年青的心立時洶湧澎湃。
各界讚譽
在這部作品中,宏大敘事與細節描寫如水乳交融,具有交響樂的壯美,又有工筆畫的秀美。這是史詩的品格。其中的人物描寫形形色色皆現身於事件或生活之中,無一處閒筆。大大小小歷史人物成千上百,個性千差萬別,都是在細節描寫中具體展開。這裡的描寫與再現方式形成詩書畫的完美結合。宋代的歷史特點就在於其揚文抑武,文化得到充分發展,形成中國文化歷史上的黃金時代。而作為歷史文化的再現,無論是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像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文彥博、司馬光、曾鞏、呂惠卿、米芾等等,包括普通人家的喜怒哀樂,都如同《清明上河圖》中的景色,此起彼伏,一個個栩栩如生;又如一曲一曲歌唱,娓娓動聽,盡情展示出歷史文化發展中的風雲變幻。其中,不同歷史人物的家族式或集團性人群的性格展示與描寫、生活再現,將歷史文化生活與風俗描寫融為一體,不斷推動情節與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而且以生活細節制勝,或激情澎湃,或柳暗花明,令人如痴如醉。
雷達《一部震撼時代的歷史文化史詩》
高有鵬的敘述語言有一種莎士比亞化的詩意,如“春天是嬰兒的哭啼聲,每聲都激盪著年輕的心——這是生命的宣言,它無拘無束。”這樣就給重質的歷史小說的寫作增加了一種輕盈而又細膩的特質。“耳旁還是如潮的歌聲,一聲聲頌揚、讚美的話語,此時都化作退離堤岸的浪花遠去了。他的心岸上,燃起一堆堆篝火”,進入意識領域的語言總是能用恰當的隱喻表達。
鄭鵬 史靜《文化的史詩:大歷史與小歷史之間的應答》
文學性與歷史性的處理長期以來一直是困擾歷史小說的一大難題,高有鵬則通過詩意般的語言破除了這一困境,很好地將兩者融為一體。就語言來說,本書可以說是建國以來長篇歷史小說的一個重要突破。詩化的語言,精煉、生動、唯美、質感,非常契合那個文風熾盛、詩詞瀰漫的時代,與那些很多本為大文人的主人公們相得益彰。文采飛揚、辭藻優美,許多段落在讀的時候隱然有一種散文詩的美感,大量詩詞的穿插使用更是加劇了這一特色。
趙長亮《一曲動人心魄的歷史文化交響曲》
這部小說在思想藝術等諸多方面都有非常突出的表現,但最為筆者看重的是,高有鵬在作品中對於“人學”的追求,應該說,這部小說與很長一段時期以來的歷史小說存在著巨大差異,集中表現在,作者對歷史中的“人”的一種特殊的關注,即他在書中要塑造一些能稱得上“大寫的人”的新的歷史人物形象,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中國的脊樑”。對此筆者以五“氣”來概括、命名,即“民氣”、“人氣”、“正氣”、“清氣”、“豪氣”。
張先飛《歷史小說的“人學”追求》
在異軍突起的當代歷史文學部落里,高有鵬是頗為引人注目的一位,這與他身兼學者與作家的雙重身份有關。他首先是著名的民俗學家和民間文學研究專家,一直以來,棲身於歷史悠久的著名大學學府中,潛心研究,著作等身;同時,又不同於一般埋頭書齋的學者,他目送歸鴻,手揮五弦,思接千載,逸興遄飛,沉潛歷史,相友古人,從事於大型歷史題材小說的創作。
歷史小說不同於史傳的根本之處,即在於歷史小說必須向讀者呈現出富有深度、生動傳神的人物形象,這是衡量歷史小說藝術性高低的基本尺度。高有鵬歷史小說不但人物形象眾多,而且這些形象皆有其鮮活的性格特徵,即使非常次要的人物形象,也能給讀者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由此,高有鵬不但寫活了北宋的歷史人物,而且也寫活了北宋中後期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宋代歷史小說的藝術性,在他手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劉濤《全景式再現北宋社會歷史的大型史詩》
高有鵬小說的另一個重要追求是探索歷史的繁複性,它在形式上具有中國畫散點透視的特點——在微觀的層面上,它是聚焦的,帶有鮮明的寫實特徵;就整幅畫面而言,它又是“寫意”的。在小說人物的塑造上,作家有意地在王安石、蘇軾、歐陽修、趙頊等人物之間進行視角轉換,形成了“眾星捧月、眾聲喧譁”的復調效果。在王安石視角的敘事中,蘇軾等人被敘述為改革的阻礙者或反對者,而在蘇軾視角的故事中,王安石也褪盡了改革者完美的光芒,呈現出好大喜功的歷史面貌。作家正是在這種看似矛盾衝突的敘事中,悉心尋找歷史種種微妙的關節,有效突破了某些傳統歷史小說敘事的偏執。
秦方奇《一幅具有中國氣派的歷史畫卷》
高有鵬是一位民俗學家,在民俗的學術園地里辛勤耕耘之餘又精研宋史,正是因為長期的史學訓練和歷史素養,其嘔心瀝血二十餘年,潛心研讀歷史文化,曾千里跋涉,尋訪古戰場,加之他在開封——曾經輝煌的宋都汴梁的文化體驗和感同身受的現實際遇,終於觸發了高有鵬對於宋代歷史的文學書寫,他以如椽的巨筆刻畫出包拯、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曾鞏、司馬光、黃庭堅、米芾等一群燦爛的文化巨星,以及他們人生命運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大愛大恨。現在呈現給我們面前的兩卷只是他系列巨作的冰山一角。讓我們走進這冰山一角去,去感受一下高有鵬那如椽的巨筆是如何書寫那曾經輝煌又令人感懷的大宋王朝吧。
劉進才《風俗美學:歷史文化的民俗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