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錢莊當百

大宋錢莊當百

大宋錢莊系列錢幣自身所攜帶的信息。首先,從材質、形制、錢文看,大宋錢莊系列錢幣符合宋錢特點。這些錢幣均為青銅材質,採用了中緣窄郭的形制,由於面背文字較多,有意縮小了穿孔。面背錢文為同一風格的楷書,且已寫明大宋、開封等字樣,因而應為北宋錢幣無疑。其次,面文穿上下“通寶”兩個大字和穿左右“開封”、“清園”四個小字集中傳遞了如下信息:這枚通寶錢幣是開封府地方代用幣;錢幣僅限於在京師所在地開封府範圍內行用;錢幣的發行管理機構——錢莊位於開封清園,清園應該是當時京城的一處地名。再次,錢背穿孔上下大字“當十”、“當二十”“當百”為錢幣的面值,“當五十”錢幣雖未見錢圖,估計亦應存在。最後,錢背“大宋”、“錢莊”四個小字,表明兩層意思:一是這枚錢幣是大宋朝國家發行的;二是錢莊是官辦的金融機構。二、大宋錢莊系列錢幣的作用。彭信威《中國貨幣史》指出:“宋代的貨幣流通成一種割據的局面,各區所用的錢幣不一樣,除紙幣外,還有銅錢鐵錢之分,銅鐵錢本身又有大小錢之分……這些都替兌換業的發展準備了條件。宋朝有所謂兌坊的,他的性質如何,不大詳細。”“宋代的匯兌業務,初年還是由政府機關辦理,和唐憲宗時的辦法差不多;許人民在京師向左藏庫付現款,到各州去取現,叫做便換。”大宋錢莊系列錢幣的出現,是對彭信威先生以上論述的最好證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大宋錢莊當百
  • 所屬年代:宋朝
第一,宋代官辦的匯兌機構稱“錢莊”而不是“兌坊”。第二,大宋錢莊或者就是左藏庫附設的辦理具體業務的機構。第三,錢莊不但辦理彭先生所說的在京師付款到外地兌現的“變換”業務,而且辦理用京師不能流通的錢幣(紙幣、鐵錢等)兌換大宋錢莊系列錢幣的業務。第四,兌坊可能是民辦的金融商鋪,官府不可能允許其承辦地區間的匯兌業務,充其量也只能是承辦一些民間的銀錢兌換業務。那么,為什麼要兌換大宋錢莊系列錢幣呢?大宋錢莊系列錢幣又有何作用呢?這還得從宋代不同的貨幣區談起。宋代四川、陝西等地通行鐵錢,既有歷史的淵源,也關防止銅錢流入周邊國家的策略。但由於鐵錢購買力低下相對沉重,流通不便,於是紙幣交子又應運而生。“所以交子的流通範圍,除四川外,不外河東路和陝西路,換言之,即鐵錢流通區域。後來的錢引,流通區域比較廣,除四川外,還有京東、京西、淮南、京師等路。”(彭信威《中國貨幣史》)可以想見,上述地區進京辦事人員只能攜帶鐵錢或者紙幣。但這些錢幣在京師是不能流通的,肯定會被拒收。所以,大宋錢莊系列錢幣就是為不同貨幣區域進京人員準備的地方性代用幣。進京人員憑鐵錢、交子或錢引等按一定比率兌換成大宋錢莊系列錢幣,可在開封府範圍內花銷。也許有泉友會問:進京人員不是應該在汴梁城範圍內活動嗎,怎會在開封府範圍內花銷呢?這是因為大宋首府開封府是汴京所在地,下轄17縣,汴京也在開封府的行政管轄範圍之內。進京辦事人員的活動範圍不會只局限於汴京城內,所以代用幣已書明“開封”字樣。至此可能還有泉友會問:如果是為了方便進京人員使用錢幣,為什麼不直接為其兌換國家正式鑄行的年號錢呢?這主要是為了防止外來人員趁機多換銅錢,然後將花銷後剩餘銅錢帶回去,造成銅錢流入鐵錢區。而大宋錢莊系列錢幣不是足值錢幣,幾種錢幣均只有折三錢大小,幣值是硬性規定的。這種錢幣只能按行政命令在開封府範圍內行使,其他地區是不會按面值接受的。所以進京人員返回前還需將其兌換成本地錢幣,才能不受經濟損失。大宋錢莊系列錢幣是地方性代用幣,僅為不同貨幣區域進京人員在京花銷提供方便,所以貨幣投入量本來就不大。加之有較嚴格的兌換辦法,並及時回收,所以後世遺留不多,此前譜錄均不見刊載。圖二所示當十型銀質錢幣更為少見,筆者認為是為錢莊開業專門鑄制的銀質紀念幣,不會按面值流通。過去認為錢莊出現於十六世紀的明代嘉靖年間,開封代用幣的出現,將錢莊的出現提前了至少400年。同時,這些代用幣也是宋代貨幣金融制度和管理形式的確鑿證據,為開展此類研究提供了廣闊空間。因此,姍姍來遲的大宋錢莊系列錢幣更顯得異常珍貴。
大宋錢莊當百(昌偉收藏)大宋錢莊當百(昌偉收藏)
大宋錢莊當百背面(昌偉收藏)大宋錢莊當百背面(昌偉收藏)
大宋錢莊當百
大宋錢莊當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