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臣:興邦還是誤國:宋代卷

大宋文臣:興邦還是誤國:宋代卷

《大宋文臣:興邦還是誤國:宋代卷》是201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燕生。

基本介紹

  • 書名:大宋文臣:興邦還是誤國:宋代卷
  •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 頁數:257頁
  • 開本:16
  • 品牌:時代華文書局
  • 作者:黃燕生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206514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大陸第一套以人物群體為中心,通過其人其事在歷史關鍵處的作為來探究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特點,並以今天的立場加以分析的普及歷史讀物。
◆從趙普到王安石,從寇準到文天祥,他們一方面為國家的興亡獻策獻力,一方面又捲入持續一個半世紀的黨爭,通過對宋代文臣生平事跡的敘述,勾畫出兩宋三百多年的社會風貌。
◆樓宇烈、雷頤、高占祥、秦暉、高全喜、楊天石、陳明、張鳴、吳思、馬勇隆重推薦!
◆季風書園、萬聖書園、鳳凰讀書、新浪歷史、搜狐讀書一致推薦! 從趙普到王安石,從慶曆新政到新舊黨爭,
興文與興邦終究是兩個概念。
一邊是思想文化繁榮的盛世之象
一邊卻遭受從澶淵之盟到靖康之變的恥辱
文臣當政帶來了巨大的歷史功績還是千古遺憾?

作者簡介

黃燕生,現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圖書館館長,研究館員,中國地方志協會學術委員,中國收藏家協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央民族大學客座教授。長期從事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主要論著有《中國歷代方誌概述》《天祿琳琅——古代藏書與藏書樓》《古籍善本》。1992-1997年參加“中國通史陳列”修改,負責宋代部分內容設計,並出版《宋仁宗·宋英宗》、《文臣:興邦還是誤國》《文物中國史·宋元時代》(合作)。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歷史,不在教科書里。
它在更新的史料里,在逼近真實的多方敘事裡,在學人藉助新的方法論和史觀獲得的洞見里,在當代人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到的清晰風景里。
——《新周刊》

名人推薦

我們研究的歷史,就是人的歷史,歷史中的國家、民族、階級,包括我們要研究的問題、事件及其後果等,其基本構成和生成的原因,也就是人或人的作用。
歷史不是“無用之學”,它能清楚地告訴我們,過去的很多錯誤,包括當今的很多問題,到底是怎么來的。它能夠提醒我們,注意歷史的漸進性,避免無謂的冒進與犧牲。它因而也就能為我們今天的政治家、經濟學家、法學家、社會學家提供很多解決問題、避免犯更多錯誤的經驗和教訓。
——楊奎松

圖書目錄

序一1
序二6
第一章宰相須用讀書人1
別有用心的御宴2
不凡的皇帝與不凡的謀士7
儒生的貢獻12
半部《論語》治天下14
生疏的課程20
“倒趙”風波26
“興文”掩蓋下的篡位與篡政32
最後的困惑42
第二章金錢換來的和平53
警報初起54
非常之材54
不情願的親征和實心眼兒的求和58
祖宗的遺願62
澶淵之盟65
仁慈的防禦71
不甘受辱和屢屢受屈77
扶不起來的帝國正規軍83
旋起的北風88
第三章爭吵不休的殿堂95
君子黨96
頭號小人104
壞事的《慶曆聖德詩》110
是非難辨120
波瀾又起124
相公一肚子不合時宜136
你方唱罷我登台142
永不謝幕的黨爭145
第四章昇平歌舞夢京華155
第一都市156
太師宅主人164
“豐亨豫大”171
改弦易轍的宣和時代178
“打破筒,潑了菜”183
巔峰上的跌落186
刻在石碑上的“奉公”與吞進肚中的黃雀鮓191
盛世已化昨日夢198
第五章國家不幸詩家幸203
驅不散的陰影206
不平等的競爭213
詩可以怨221
二十餘萬虎狼散在人間227
“欲得官,殺人放火受招安”234
平均主義的輓歌242
初版後記254
後記256

後記

寫這樣一本書,心中十分惶恐。
我對兩宋歷史發生興趣,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那時內地的宋史研究還很薄弱,歷史系幾個有志於此的同學湊到一起,自發地展開學習和討論,並嘗試著做一些題目。誰知畢業後各奔東西,有的越洋求學,有的乾脆改了行。我勉強算是未離開專業,乾的卻是圖書編目。其間雖也力圖還復舊願,寫了些與宋史沾邊的東西,說到底仍屬歷史文獻的校勘與整理。倏忽十幾年過去,我終於獲準重搞宋史研究。回首一望,國內的研究早已是新人輩出、碩果纍纍的景況,當我重新檢索曾經感興趣的課題時,驚訝地看到眾多領域都出現了引人注目的變化。儘管這使我可以藉助同行的撥引,弄清過去尚還模糊的許多問題,然而要我這樣一個重操舊業的人再做新的掘進,則需要補很多的課。
就在這時,好友趙世瑜給我提供了一個機會,在由他主編的這套縱談上下幾千年的書系中承擔兩宋卷的編撰。這使我放下了手頭所有寫作計畫,重新認識那既熟悉又陌生的320年歷史。在將近兩年的時間裡,幾乎不容我苒思考其他事情,整日沉浸在宋代文臣生活的年代,與他們一同求索、一道感傷
本書從1992年初春動筆,年底方寫出頭兩章,1993年夏秋完成第三、四章,第五章的寫作延至1994年1月。
這本書從最初規劃到最終脫稿,其間有不少變化。開始想寫五章,加上卷首、結卷,其七部分,由於卷首一下沒收住,成了第一章,次第展開,寫至五章,已逾20萬字,不得不倉促收筆,捨去相當重要的“改造儒學的大師”一章。這一章原想以朱熹的生平為線索,勾畫自“慶曆興學”以來的教育(各式學校教育及社會教育)狀況,以及在野文臣的生活與心態,原本還有結卷,試圖從縱的方面總結兩宋的歷史特點和對今日社會的影響。這兩部分撰寫難度較大,將其捨去,雖有意猶未盡之感,卻有暫時解脫的輕鬆。
本書主要採用敘事筆法,是受黃仁宇先生《萬曆十五年》的影響。敘事史學具有古老的傳統,因其獨特的表現力而擁有眾多讀者。但在相當長時期中,這類著述被忽視了,似乎史家一生只能專注問題,撰寫論據謹嚴的著作,有興趣拜讀並參與討論的僅限若干同行,而大眾永遠滿足於一般性介紹,或通俗故事,或奇聞趣話。難道嚴肅的史學著作就不能採用更加靈活的結構和較為通俗的語言來表述嗎?難道通俗讀物就不能展現出作者個人的史觀及分析嗎,實際上。無論古今,“述而不作”都難以做到。現實是歷史的延續,每一代歷史家都脫離不了自己所處的現實,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對以往時代的認識與反省,不同經驗的人又會有不同的思索與觀點,這種反省與思索正是現實的映照,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反省思索,歷史著述才得以不斷推陳出新,歷史學才得以進步。從這個意義看,敘事史學這一傳統還應繼承下來,這也正是我們要做的工作。
最後要說明的是,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參考和融八了許多最近的史學研究成果。黃仁宇先生《萬曆十五年》、余英時先生《士與中國文化》、金錚先生《科舉制與中國文化》對中國傳統社會的一些分析,宋史研究大師鄧廣銘先生、陳樂素先生、漆俠先生、程應鏐先生以及王曾瑜、王德毅、王瑞來、朱瑞熙、關履權、汪聖鐸、李裕民、張希清、張其凡、周寶珠、賈大泉、賈玉英諸先生對兩宋歷史的考述,均成為筆者認識和把握宋代制度、風尚的主要依據。上述諸位先生的研究成果,有些已在注釋中說明,有的未及標出,尚希見諒。

序言

暢遊中國歷史的長河
歷史學術走到了今天,突然面臨著巨大的衝擊。
這個衝擊來自兩方面:一是商品化趨勢的衝擊,一是學科內部發展的衝擊。歷史學術能否作為商品進入市場、創造效益?從一個方面來看,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歷史學創造的是精神產品,它必須通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心靈,而無法立竿見影地創造利潤價值。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答案又是肯定的,因為中國人本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感的民族,對歷史一直存在濃厚的興趣。從唐宋時期說書場上的“或笑張飛胡,或笑鄧艾吃”,到今天大量歷史題材的影視、小說的流行,甚至各種歷史古蹟、文物古董全都被捲入了商品化大潮。
來自學科內部發展的衝擊也同樣猛烈。從哲學上看,歷史學術是否能像以往人們確信不疑的那樣肯定獲得客觀的真實?歷史學的真理性靠什麼來檢驗?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已經變得多種多樣,起碼人們認識到了史學研究中存在的大量主體因素是幾乎無法避免的,人們只能相對地接近歷史的真實,而無法絕對地獲得歷史認識的真理。意識到這一點,並不等於說讓我們乾脆放棄對歷史真理性的追求,而是讓我們的頭腦更清醒一些,認識到我們自身的
和學科所固有的缺陷。
從內容上看,歷史學術如果仍然把自己的目光局限在極狹小的政治史領域、局限在“英雄們的歷史”和重大事件的歷史上,而不注意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小人物”的歷史,不注意了解“人”而只是面對一個個無生命性格的政治機器或軍事機器,那肯定是要“自絕於人民”,或者只能成為“影射史學”或類似的政治工具。一位史學史專家曾經對我說,古代史家講過“逆取”與“順守”的道理,就是說打江山的時候要扭轉乾坤,與命運搏鬥,而守江山的時候則要順乎民心,順其自然。從歷史上看,“逆取”的時間要比“順守”的時間短得多,歷史學家為什麼總是願意盯著前者不放呢?
從方法上看,為了讓廣大民眾接受歷史學家從歷史發展過程中提取出來的經驗和思想精華,首先就要設法增強他們對歷史的興趣,加強他們的歷史感,這本來就是歷史學家的職責。我非常欽佩已故的吳晗先生等人,他們編出來的歷史小叢書,也許在社會效益上比一本博大精深的學術著作還要大。如果通過這樣的努力,使普通讀者的歷史認識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這對於歷史學術來說,貢獻有多大呵!人們始終在期望著能讓讀者看懂、而且看得有興趣的歷史學術著作,這應該是史學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我們究竟應該怎樣面對這來自兩方面的衝擊呢?
想到這裡,不能不提到幾部令我印象頗深的海外歷史讀物。一部是《光榮與夢想》,稱為本世紀30 年代到70 年代的“美國實錄”,作者自由縱橫的筆法和譯者高超的譯筆使我了解了美國的現代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百態,儘管讀後已有十幾年過去,但我依然認為,現在還沒有一部中國人自己寫的美國現代史能比它更出色。另一部是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它的寫法完全不同於傳統的中國史著作,儘管對書中的某些觀點我始終不能苟同,但那種跳躍的思路、活潑的筆調和自由的議論,正是我們的歷史著作所缺乏的。除此之外,關於美國史的《美國人:開拓歷程》三部曲、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在中國發現歷史》,以及沒有翻譯過來的、史景遷的《王氏之死》(TheDeath of Woman Wang)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角度上引起人們的興趣。
於是,這些著作不僅在原出版地,而且在中國,都引起了讀者的濃厚興趣,它們雖然是歷史著作,但卻有大量非歷史專業的讀者;它們雖然是百分之百的學術著作,但卻一次、兩次地再版,成為暢銷書或者常銷書,從而獲得了精神和物質的雙重效益,這難道不應該對我們有所啟示嗎?
以上的一些想法,就成為這套圖書產生的思想背景。擺在讀者面前的這一套書,就是一些中青年歷史學家在更新傳統歷史撰述面貌方面所做的一點嘗試。相對比較“正統”的歷史學術著作來說,這套書的寫法似乎有點不倫不類,但仔細閱讀下去,又發現它們的確就是學術著作:不僅言之有據,置有大量注釋,而且作者的議論和分析充溢於全書之中,不乏精彩的思想火花。
醞釀這樣一套書,大約是在5 年多以前。當時,我與這套書的主要作者之一、《歷史研究》編輯部的王和先生商量,能否創作一套雅俗共賞的歷史學術著作,而這套書的要求是,每部書都要用一個人物群體作為主要線索,通過這個人物群體的活動,反射出他們所處時代的精神風貌和時代特色。這套書絕不能寫成特定人物群體的合傳,人物只是穿針引線的引子,最終目的是寫歷史。但這一歷史又不要求面面俱到,要重點突出。同時,要切忌寫成呆板的敘述史,而要充分展開議論,即所謂老生常談之夾敘夾議、史論結合。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跳出第三者冷靜評判的圈子,加強主體的投入,如果可能的話,在自己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的秦史觀、唐史觀、明史觀等等。在寫法上,可以學習同類優秀著作的風格特徵,可以大幅度地跳躍,可以採用電影中的蒙太奇手法,總之在革新歷史撰述體裁方面做一點嘗試。
以上的想法得到了許多有共識者的贊同,可是落實起來實在困難重重。許多作者雖然答應下來,但經過一番嘗試,發現這比他們熟悉的傳統寫法要難得多,這也正是此書問世艱難,拖延了如此長時間的原因之一。此書終於完成之後,也未必每一本都達到了我們預先構想的那個水平,有些差距小一點,有的差距大一點,這也是集體創作過程中較難避免的。但我們畢竟走出了第一步,雖然步履蹣跚,但總比原地踏步的好。在此,我們僅把此書當做引玉的磚石。
這套書的組織編撰,使我再次認識到了尋找作者之難,也使我又一次認識到了歷史專業人才培育上的缺陷。按我們的初衷,本書作者應該是既在史學理論方面有一定造詣,又是某一斷代史的專門研究者,這樣,本書的質量就能得到保障。可一旦著手去做,就發現這樣的作者屈指可數,而且這些人既有這樣的特點,就必然工作極其繁多,無法保證工作的按時完成。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努力這樣去做了。目前的這個作者隊伍,仍然是有相當實力的一支
學術力量,沒有他們的合作,本書的完成是無法想像的。他們日常的工作都極其繁忙,或是擔任部門的領導工作,或是承擔著許多國家的研究項目,或是忙於自己的研究計畫,或是身體多病,家庭負擔繁重,但為了共同的目標,他們都先後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使我由衷地感動。中國青年出版社不僅排除干擾,承擔了此書的出版工作,還將其列為他們的重點圖書,也使我滿懷謝意。
古人講,一部好的歷史書,要“精意深旨”,“筆勢綜放”,要“於序事中寓論斷”,而且“事出於沉思,義歸於翰藻”,要“閎中肆外”,“居今察古”。儘管不知道通過我們的如此這般的努力,能否對付得了前面所講到的來自兩個方面的衝擊,但我仍希望我們能不負古人的期望。
是為序。
趙世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