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超強排名

大學超強排名是對國內知名大學進行多方面綜合比較出來名次劃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學超強排名
  • 外文名:University Super ranking
  • 第一名:清華
  • 第二名:北大 
  • 第三名:人大
1、清華
中國當之無愧的第一金字招牌,無論拆拆並並、分分合合,似乎對它沒有過任何影響。工科之強,尤以電子、機械、計算機三大巨頭獨步天下。近期又在大力復興其文科,法學院、經管學院辦得紅紅火火,聽聞人文學院也在籌劃當中。其實這一點倒大可不必,18億元的投資傾盡於工科,可以使清華的國際地位上升很多,何苦費了半天勁弄個綜合還是國際二三流的水平。把理工科的檔次提高到世界前十名後再行備建文科有何不可?MIT無論名氣、地位都是前五名,“長春藤”的綜合院校一樣比它不過;全美第一名是加州理工也說明了建成世界一流,哪怕世界第一也並不一定非得是綜合。歷史既然已經這樣做了決定,總歸有他的道理,當初拆走清華的文學院是錯誤的,現在重建文法也未見起是對的。
2、北大
雖然地位被南大撼動了一些,但仍然是最好的。北大曆來強在文理,工科薄弱。如今並進了北醫大,在真正意義上的綜合又邁進了一步。但近來被世人指責、批評頗多。其實北大當務之急有二,一是鞏固、加強理科。如今的南大在基礎數學、天體物理等純理學科上已超出了北大,所以加強北大原有優勢是保持、提高地位的必要因素;其次是“北大精神”的再現。而且這一點對於迫切想要保住“最好”的北大人來說同樣重要。至於合併工科,還未到時機,北大的工科既然要一口吃成個胖子,就必須是與其地位相稱的,風傳的北航專業面窄,水平上也稍微差點兒,如果真要合併誰的話,西交、上交各方麵條件還可以,但地理條件無法克服,故不如等一等,效法他老人家“或許後人比我們聰明,會有辦法的。”
3、北理工
隸屬國防科工委的北理工,在制導兵器、彈箭技術、軍用光學、軍用車輛等兵器領域堪稱君臨天下、無人能敵!但在前幾年有所衰落,原因有三,一是長期以來保密狀態下的國家保護和投入的減少;二是隨著“和平、發展”的流行,政府對軍工科研的關注轉移;三是體制的轉變比較慢。因此儘管北理工除軍工領域外,在汽車、電子、光學、機器人等學科上也是高校領頭羊,但畢竟從全國高校來看自身規模偏小。由於北理工的軍工特色的制約,無法像清華、北大那樣發表論文、公布成果,因此,涉及到的排名便極不準確。雖然在民間給出的排行榜中排名靠後,但若按真實實力,當在10—15之間。北理工近幾年充分利用了大環境的變化,逐步改善了自身內部條件,逐漸適應外部環境,實力逐一體現並釋放出來;最為可貴的是,北理工頂住壓力,拒絕和臨近的高校合併,保持獨立自主的辦學實體;再加之如今10億元的投資,大力發展原有優勢專業,強化特色,拓寬軍工專業發展方向,方可實現“世界知名”的目標。
4、哈工大
先舉三個例子來描述一下哈工大。一是哈工大的生源並不很優秀,但哈工大取得成績卻在高校中數一數二;二是哈工大的學生可以如數家珍的告訴你哈工大有多少個“亞洲第一”;三是哈工大的眼裡從來只有清華一個競爭對手,凡事必和清華比,雖屢戰屢敗,但屢敗屢戰!拋開精神不談,單這份底氣就足以說明哈工大的實力了。儘管八十年代後期逐漸衰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何況哈工大並沒有瘦死,在強手如臨的國防科工委穩坐頭把交椅便是證明,有人說地理位置限制了哈工大的發展,這話不盡然,東北雖不發達,但哈爾濱比較例外,作為不多的副省級城市之一,又是外貿發達地區,城市環境一流、人文素質比較高、教育大環境好,這些對哈工大的重新崛起格外有利,而哈工大要做的就是用好這10億資金,保持並發展自己在機器人、計算機、航天領域的絕對優勢。
5、西交
秉承了老交大70%,在理工科上實力突出,尤其傳統專業更是高校中的佼佼者。原先的問題在於西安的地理環境限制了這些年的西交發展,但以西北貧瘠落後之地尚能卓而不群、屹立不倒,且名氣不墜已足令上交汗顏。如今趕上西部開發這一良好時機,當應在鞏固提高原有專業優勢強項外,大力加強對外聯繫,這除了吸納填補資金外,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影響和地位。
6.南大
有人比喻其象“硬碟”,概是說南大雖小,但容量巨大。的確,近年來南大牛市走高、一路上揚,未有任何頹像。其理科如數學、物理、化學無論大方向或是細小分支無不精英輩出,潛力之大,深不可測,不愧論劍北大,“南北”之對,毫不遜色。但與北大一樣,工科也是其軟肋,凡涉及“工程”二字,略顯底氣不足;另一方面,名氣不大,只在江南一帶有號召力,且不如復旦,過了黃河往北,尤其關外,其地位幾乎與中山、武大一樣。其實南大該利用12億的投資把自己建為中國第一的綜合院校。首先實力允許,其次名氣不大有利於進行大改革。清北雖高,但實在太引人注目,牽一髮而動全身,號召力上南大要遜色得多,卻也可因此而有大變化。建議假以時日,收東南、南理工、南航等如囊中,必然坐南朝北,三分天下!
7、復旦
很不錯的學校,可惜被衛慧給噁心了一次;又聽說很多復旦中文系的女孩子卻以衛慧為榮或是不以為然,又噁心了一次;隨後的光碟女主角報考一事,更加噁心一回復旦。實際上的上海第一金字招牌,很多上海學生都聲稱上海最好的孩子都上復旦,而非清北,不知是真是假。不過就實力和名氣上來說也不算吹牛,最出名的是新聞系,與人大新聞系並稱雙子星座;法律系也很好,不過同樣是重文理輕工科。不過從地理位置及自身條件看,復旦沒必要也沒可能建成綜合,近有上交虎視眈眈,發展工科談何容易?不如踏下心來,把文理提高再提高,保住“上海第一”建成“世界知名”的名號就可以了。
8.上交
如果單算工科的話,上交當進前三。交大解體後,其充分利用了上海得天獨厚的地理、資金、宣傳、信息上的優勢,除了機械、船舶、電子外,其餘新興專業方向上也有所建樹,生物科學研究已自成一家。但既然有了同城復旦,再不服氣也要面對現實,本身的工科已是最好的資源和基礎,若能充分利用,交大的牌子自會萬古長青。
9.浙大
囊括所有專業,當然是“這大!”,只是大的有點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畢竟名校知名在於實力,而不在於規模。浙大先天的文理工較之清北兩校,實力相對平均,但除數學強得一塌糊塗外,其餘都有所不及。本次的投入不妨“二一添作五”,老校一半用於鞏固加強,另一半提高“新肌體”的水平。現在的浙大的主要任務應是全面提高,不要出現強的很強、弱的很弱的“瘸腿”現象,也就是同樣要往綜合的路上走。但其合併的其他院校實在是差,恐怕這條路要走的費勁一些。
10、中科大
高校中獨一無二的“理科院校”,文工皆無或說忽略不計,不過僅憑理科當年雄居三甲之列已證明了實力。現在中科大面對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實力的下滑。人員流失、經費不足在中科大導致的危害尤為嚴重;二是地域條件帶來的發展上的限制。合肥政治地位不高、經濟發展落後、文化層次較低等方面的不足不是短時間內所能改變的。而中科大又不可能脫離合肥單獨躍變,這勢必從人才基礎、資金保障上造成限制。“十所”中只有中科大和西交的投資最少,為9億,便足以說明這一點,而西交背靠大開發,發展指日可待,合肥的前途卻是不甚明朗。因此,中科大的定位不應好高騖遠,穩妥的保住理科的優勢,並積極利用中科院的資源,是自己的發展平穩而不冒進,保持而不擴張才是上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